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数五奉天(完结)-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他转开头,掩过脸上一闪即逝的异色,“不如让他休息一日。”
凤西卓捋掌道:“为了让马儿走更长的路,也好。”
于是,已经摩拳擦掌的北武林群豪接到凤姑休息的指示,只好半途折回。
但突如其来的放松并没有让伊墨灵欣喜若狂,反而让他更加警惕。
这半月的车轮战让他意识到这一切的开始决不仅仅只是因为陇山六杰。毕竟他们几个还没有这么大的号召力。
那么剩下是谁,答案昭然若揭。
只是他想了半个月也没想出凤西卓为何大张旗鼓地召集大宣各路高手向他挑战。若说想抓他,那她大可和长孙月白联手,总比这些所谓的高手也好。若说只是戏耍他……那她到底准备戏耍多久?
他有一次按耐不住,曾想拼着得罪整个大宣武林也要杀几个立威。但关键时刻总会有暗器从暗处射出来解围。凭对方手法、劲道和精准,他可以肯定,对方的武功决不在他之下。他甚至有八成肯定是凤西卓。
既然她为了报当日陷害之仇一路跟着他,那在目的未达到之前,她决不会轻易放弃。因此今日突然的平静更显蹊跷。
他左思右想,觉得她一定是另有阴谋准备暗地出手。如此一想,他索性不赶路,呆在客栈里提心吊胆地严守了一整天。直到第二日终于有人又上门来挑战后,才放下心头大石。看不到的弱小敌人比看得到的强大敌人更加危险。
凤西卓趴在对面酒楼雅座的窗台上,疑惑道:“为什么休息了一日,他的精神看上去更加不济了呢?”
长孙月白忍不住扭头闷笑。
“月白……”她一手攀住他的肩膀,娇滴滴地问,“你是不是知道原因?”自从上次她发脾气后,两人之间的拘谨生疏随之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彼此的接纳和信任。
长孙月白抚着额头道:“也许……他高兴得一夜未眠?”
“你猜我信不信?”她的手慢慢向他的脖子靠拢。
他边将身子朝另一边挪动,边叹气道:“他大概是怕会有人暗中偷袭。”
凤西卓眼珠一转,就明白了他的言下之意。就好像一个人每天读书读多了,难得有天夫子不在,反而不知所措。
“你是不是早知道这个结果?”怪不得他当初提出休息一日时的表情有些古怪。
长孙月白没有否认。
“为什么?”她还以为他对此事并不热衷,至少没有外露。
“你看了他一路。”十分平淡的语气,唯一不寻常的是他白玉般滑腻光洁的脸颊透出的微微红晕。
凤西卓的眼珠差点瞪出来,“你这是在……吃醋?”
长孙月白干咳一声,摸起桌上的茶杯一口一口地浅啜。
凤西卓双手托腮,喜洋洋地看着伊墨灵上蹿下跳的身影,喃喃道:“也许我应该放他一马。”看在他还有那么两点用处的份上。
伊墨灵当然不知道凤西卓的这番心思,他此刻唯一的念头就是尽快回到北夷,决不能这样不明不白地累死在路上。因此边打边赶路,几乎日夜兼程。一月后竟横穿胜州,近两国边境。
经过一路的观察,凤西卓早已收起先前的报复心,暗暗佩服起他的耐力与毅力来。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伊墨灵这一月的武功虽然称不上突飞猛进,但与一个月前已不可同日而语。若说当初他打败铁扇书生需要三十招,那如今三十招内他可以将对方毫发无伤地生擒!
当然此行受益的不单单他一人。凤西卓日夜观战,不但将他的招式了然于胸,更渐渐融合入自在山的武功,偶尔还能交叉施展,别竖一格。
“这个大金刀王果然有两把刷子,这招浪里翻花使得真漂亮!”凤西卓坐在树枝上,边赞叹边将手中剥好的龙眼递给长孙月白。
长孙月白托着她的手肘轻轻抬起,就着她的手张嘴将龙眼咬到嘴里。
手指上那一触而过的温温湿润让她心跳骤急,差点摔下去。
长孙月白伸手揽住她的腰肢,轻声道:“小心。”
她回头瞪他,想从这张温雅如玉的面容上找出一丝一点的故意痕迹。但他始终保持着处变不惊的浅笑。
“咳咳。”不甘地转回头,她拍开他依然放在腰上的手,“你看伊墨灵还要几招取胜?输的人要吃一大碗香菜!”香菜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长孙月白耳朵微动,沉吟道:“十九招。”
“我说十八招。”她一说完,立刻掰着手指数起来,“……三……四……五……”
“有人来了。”长孙月白头微微一侧,“恐怕这次赌不成了。”
眼见伊墨灵占据上风,胜利在望,凤西卓站起身,“我去解决。”随即,她又坐下来,“还是算了。”听脚步声,来的恐怕没有一百也有八十。
伊墨灵显然比大金刀王先听到风声。他身为北夷人,身份敏感,当下不敢恋战,虚晃一招,向后逃去。
大金刀王败迹早露,怎么还会追上去自讨没趣?见他不战而走正合心意,脚步一转,立刻朝另一面离开。
凤西卓拉着长孙月白跳下树,正要去追伊墨灵,突然“咦”了一声,转身朝那近百来者迎去。
来人见了他们都露出警戒地神色,带头几个甚至拔刀以待。
“凤姑?”一个三十多岁的黄袍道人排众而出。
凤西卓抱拳道:“昔日兴槐城外一别,没想到再见青松道长竟然是在胜州。”
来者正是当初一同对付济绍王的青松道人。
只见他笑容满面地走到凤西卓身边,转身朝其他人介绍道:“这位就是自在山的二当家,江湖第一女侠凤西卓凤姑。”
听他称自己为‘江湖第一女侠’,凤西卓连道几声不敢。这顶个高帽子委实不好戴,万一传到江湖上,怕是要得罪不少人。
其他人正才收起兵器。
青松道人打量长孙月白两眼,捋须道:“这位公子气度不凡,一表人才,莫非是四大公子中的月白公子?”
长孙月白微微一笑,“见过道长。”
“江湖近来传言飞凤伴月,贫道原以为只是道听途说,不想竟是事实。”
凤西卓皱眉道:“为何是飞凤伴月,不是月伴飞凤呢?”
“这……”青松道人被问得一窒,“这大约是飞凤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吧。”
这答案倒颇合心意。凤西卓满意地点点头。
一人忽走到青松道人身边低语。他声音虽轻,但焉能逃过凤西卓和长孙月白的耳朵。
凤西卓也不避讳,道:“道长开始在追赶什么人?”
青松道人苦笑道:“让两位见笑,正是在追赶一个叛徒。”
凤西卓想起青松道人在当初已经组建义军,他说的叛徒想必是义军的叛徒。“我们刚才就是从这条路上过来的,并没有看到任何人经过。”
青松道人道:“那一定是去了另一条路。”他急忙转身朝身边那人道,“带人去支援小锋。”
那人立刻领命,带了五六十人朝原路追去。
“道长怎么会来到胜州?”她好奇道。
“鄄州历来是与皇室关系最密切之州,自从朝廷派兵镇压以来,义军在鄄州情势一日危过一日。贫道迫于无奈,才带着小徒与他们前来胜州投靠。不过经历骄阳王三次出兵,如今戚胜两州的义军也是元气大伤。”他叹了口气,又道,“不知凤姑为何来到胜州?”
“我……”
“长孙世家在威潭的生意有变,西卓特地陪我来看看。”长孙月白抢在她之前道。威潭临近北夷,是大宣最北的城镇。
凤西卓虽然不知道他因何如此说,却也乖乖应和。
青松道人若有所思道:“贫道听闻朝廷最近似乎在打压富商,不知是否与此有关?”
“各地商行同气连枝,自然是一损俱损。”长孙月白道。
青松道人见他不欲多答,也不再多问,“两位既然来到贫道的地头,少不得要让我做东为两位好好接风洗尘。”
凤西卓原想推托,但见他盛情款款,只得答应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各位大大愚人节快乐! 1 
                
143

风凉山山如其名,一入山腰,便觉凉风阵阵,如山泉涤荡。

凤西卓见前面白流激荡,想起与绿光共游未央山的情形,不由笑道:“当初我与绿光游未央山时,还为未央山瀑布各自赋诗一首,以敬其境呢。”

长孙月白感兴趣道:“哦?说来听听。”

凤西卓清了清嗓子,道:“好大一块布,没事来挡路。伸手掀不开,原来是水幕。”

长孙月白仍在沉吟。

她拉住他的手臂,边摇晃边笑吟吟地问道:“怎么样?”

“唔,”长孙月白含笑道,“元宵佳节用来作灯谜倒是不错。”

青松道人忍不住转过头来,“哈哈,语意朴素写实,果然好诗。”

凤西卓得意道:“绿光也是这般说。”

恐怕也找不到其他赞辞。当然,这句话长孙月白与青松道人都决不会说。“那绿光的诗呢?”

她一楞,绞尽脑汁地想了半天才讪讪道:“她的诗,好词好句太多,我反倒记不住。”

长孙月白忍笑道:“回去罚她将你的水幕诗抄十遍可好?”

“不好吧。”凤西卓迟疑道。

“哦?”他挑眉,却是在等她未尽的话语。

“最起码也要在十的头上加一撇。”

几人说说笑笑,不多时便跃上翠羽峰顶。

义军所谓的基地不过是几排木屋,胜在山青水秀,纵然简单,却决不简陋。木屋边上有一块被削得平平整整的空地,十几个大小高矮不一的少年正拿着木棍有模有样地练习。

凤西卓道:“没想到义军之中竟然还有这样的少年。”

“他们有的是随父母来投,也有的是孤苦无依的孤儿被我在路上捡来的。”青松道人边说边领着他们入正厅。

凤西卓抬头瞥见厅正中挂着一方黑漆匾额,上书‘义无反顾’四个大字,浑厚有力,如蕴千斤。“好个义无反顾,义军之名果然名不虚传。”

青松道人谦和一笑道:“这乃是一位支持义军的友人所赠。”

既然是‘友人’,显然是不欲透露名字,她自然也就识相得没继续问。

三人闲聊。青松道人问起两人来处,凤西卓想起长孙月白先前用借口来打发他的问题,似乎对他有些提防,因此京中的事她只拣了些无关紧要的说,与尚信的纠葛却是只字未提。

青松道人听她刚从京城来,忍不住问道:“那狗皇帝可是气数已尽?”

凤西卓耸肩道:“这却不知了。”

正说话间,却听外头脚步声凌乱,一个少年带着浑身的血匆匆返回。

“小锋,你看是谁来了?”青松道人起身笑道。

凤西卓和长孙月白只好一同站起。

齐小锋眼睛微微眯起,半天才道:“凤西卓?”

“咳!”青松道人瞪了他一眼,“当叫凤二当家才是!”

凤西卓尴尬地摆手道:“无妨无妨。”本就差不多的年纪,叫名字也无不可。

齐小锋抿了抿唇,低声道:“凤二当家。”

“这位是四大公子之一的长孙公子。”青松道人又道。

齐小锋朝长孙月白多看了两眼,才道:“见过长孙公子。”

长孙月白微微一笑。

青松道人见他胸前血迹斑斑,湿漉未干,不由皱眉道:“如此模样怎能见贵客,还不去换件衣服。”

话虽然如此,但凤西卓看出他此刻急于知道追捕叛徒的结果,只是有些机密之事不愿当着他们提起,因此道:“我适才见峰上风景秀丽,很想去瞧瞧。”

青松道人忙道:“不如等饭后,我陪二位同去?”

凤西卓笑道:“不过随便看看,不必如此麻烦。”说着,便拉着长孙月白往外走。

出得厅来,便听空地上喧哗声阵阵,刚从外面回来的义军在四围成一团。她忍不住挤上前去,却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正拿着粗棍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