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位面商人之强国梦-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标位面,1943年6月17日凌晨3点,炎黄红党军队第三纵队陈yi所部,来到提前商定好的阻敌地点,包头东部的托克托地域,此处属于包头和归绥的中间部位,是援军必经之地,但是本身极为荒凉。
第三纵队临时指挥部——一辆装甲指挥车内。陈yi老总正在车灯下,观看战场地图,
“给傅作义发报,告诉其我们已经抵达阻敌地域!”陈老总边看地图,边说道。
“是!”通讯官答复后,迅速操作设备,发送电波。
“老总,您想怎么打,可以跟我们说说了吧?”坐在车内一边的副司令员粟yu问道。
“呵呵,你们几个是不是已经猜到我心思了?都说说看。”陈总闻言,看了眼粟yu和参谋长陈士渠,乐呵呵的说道。
粟yu和陈士渠对了一下眼神,然后咳嗽一声,回答道:“我估计老总的胃口好,身体棒,吃嘛嘛香^_^,这次估计不但想阻击小鬼子的战车3师,恐怕还打算整个吃掉他们吧?”
“嗯,知我者,粟yu也,凭咱们现在的装备水平,整整一个纵队6万来人,来伺候小鬼子的3万多人,实在是太抬举他们了,呵呵,这个战车3师不是倭寇在炎黄派遣军配备的,唯一一个满编甲种战车师嘛,平时宝贝的不得了,这一次,正好和咱们的新七师过过手,看谁才是真正的战场之雄!”想到自己手握的装甲新七师,心中战意火热的陈老总说道。
“呵呵,司令,如果它们二者真碰上,那么小鬼子的豆丁战车就死定了,咱们的解放一式坦克(59式坦克),先不说防御,仅仅100mm口径的主炮,那绝对是打一个爆一个,让他们的豆丁战车变成铁皮大棺材!”参谋长陈士渠笑着接茬说道。
“是呀,另外董其武的第一0一师到位了吗?”陈总一边跟着乐,一边问起第三十五军的友军。
“已经联系过了,他们昨天晚上就到位了,在包头西南部不远处的杭锦旗布防,因为不知道小鬼子的指挥官,这次是回军救援,还是会作出杀向五原县,实行围魏救赵之举的对策,所以咱们两家是各守一边,相互支援。”参谋长陈士渠回答道。
“好吧,下面就等傅作义先开场,亮刀子喽!”听闻一切就绪后,陈总司令抽了口烟,有韵律的说道。
归绥,后世炎黄称呼为呼和浩特,明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建成。明廷赐名“归化城”,“归化”二字,意思是“归顺朝庭”、“接受教化”之意。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为加强防务,清朝政府在归化城东北5里处,修建了一座八旗军队的驻防城。历时两年多建成,乾隆皇帝赐名“绥远”,是“缓靖远方”的意思。
绥远城俗称“新城”,对应的归化城为“旧城”。其中归化城是典型的商城,而绥远城则是典型的军事城镇,城墙周长九里,呈正方型,东、南、西、北各设城门。四门之外有瓮城、石桥和护城壕,驻扎八旗军兵4000余人。城门上建望楼,城中央有鼓楼,从鼓楼通向四门有四条大街,向四面八方伸向众多小巷,构成整齐的棋盘状布局。当时,归化、绥远地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并开办官学、义学,城市繁荣,人称“塞上江南”。清朝诗人王循《归化城》诗云:
西北风雪连九徼,古今形势重三边。
穹庐已绝单于域,牧地犹称土默川。
小部梨园同上国,千家闹京入丰年。
圣朝治化无中外,十万貔貔尚控弦。
一直到炎黄民国初年,炎黄大陆北洋政府将归化和绥远两城合并,改称“归绥县”,作为绥远特别区军政长官都统的驻地。这也是后来归绥地名的由来。
此时,1943年6月17日凌晨4点,天还是漆黑的,远方刚有一点灰蒙蒙的亮光,整个归绥县城处在一片酣睡之中,城外7里处,开来了一支部队,整支部队以汽车为载体,站满了士兵,但是没有一个人说话,也没有一辆车开着车灯,整个军队借助蒙蒙亮的月色前进。
“老总,一切正常,没有被鬼子发现,前方7里就是归绥县城了(新城,有城墙的那个)!”傅作义第三十五军,新编三十一师师长孙兰峰说道。
“孙畹九,这次看你的了!”傅作义一锤孙兰峰的肩膀说道,畹九是孙兰峰的字,至于为什么凶神恶煞的孙兰峰会取这么一个婉约派的字,其实是源自《楚辞》中的一句“滋兰九畹,树蕙百亩!”,从这点品读,孙兰峰的字起的已经很大气了。
“老总,放心吧,攻不进归绥县城,你拿我是问!不过,老总,这次打绥远,我想在强攻前,先试试另外一招!”孙兰峰说道。
“哦?你有什么好主意?”听闻孙兰峰的回话,傅作义眉头一抖,问道。
“老总,我想这样…”孙兰峰压低声音说道。
“好主意!我支持你,干吧!”听到孙兰峰的计策后,傅作义想了几秒钟,而后答复道。
“是!老总,那我这就去调人,准备攻击部队!”说完,孙兰峰离开傅作义的车子,迅速回部队组织战力。
目标位面,1943年6月17日凌晨4点25分,归绥战役正式打响。



第七十八章  流年不利的独混2旅团
PS:这两天写的战斗场面,天堂给自己打78分,虽然很努力了,但是总感觉写出来的战争场面形似而无神,不像前面的主位面小高潮那样顺手,这点天堂需要再努力,加强自己的文笔。


归绥县城东城门,受惠于清朝乾隆年间修建的驻防城,虽然200来年的时间,城墙风化的厉害,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破船还有三千钉!归绥县城在整个察哈尔地区还是算排的上号的大县城,虽然比不上张家口的宁静、北平的繁华、津海的喧闹,但是相对于其他穷哈哈一地的偏村僻壤,驻扎在这里的倭寇独立混2旅编制内的,独立步兵第2大队和独立步兵第3大队,小日子过得还是比较滋润的,相较于驻扎在怀来的独立步兵第1大队,和驻扎在天镇、涞源独立步兵第4大队,在住宿、伙食条件上要好上不少,当然人得知足,他们是万万不会和驻扎在张家口的独立步兵第5大队作比较,那样纯属给自己找不痛快。
归绥城外有护城河,但早在百年前就已经干涸,而且一百多年的风沙填埋,已将其填平了大半,成了个半人深的长土坑,倭寇攻陷归绥县城后,一方面当时兵力正盛,炎黄军队根本无力反攻大的县城,再加上为了使用方便,干脆组织县城里的劳力,用了三天时间,将几大城门附近的护城河沟彻底填平。并在门口设立用麻绳编织袋堆垒的半永固军事工事,架设机关枪,设立路障,检查来往进出县城的炎黄居民。
大本武二是侵华倭寇军队华北方面军独立混2旅,独立步兵第2大队第3中队的普通一兵,一年半前,部队接到命令,他所在的中队和第1中队,步兵炮中队,机枪小队等单位一起组成一个支队,受命北上增援位于察哈尔地区的归绥独立混成第2旅团。
说道倭寇独立混成第2旅团,下辖5个独立步兵大队,满员时兵员可达8280人,配备军马1800匹、步骑枪4050支、掷弹筒120个、轻机枪120挺、重机枪30挺、平射炮10门、山炮20门、野炮12门等武器装备。但是自从建立之日起(1938年),这只部队就可以说是流年不利。
先是1938年9月9日,炎黄红党军队第120师第359旅在山西广灵以南的邵家庄、张家湾地区设伏,给予当时派兵进犯的独立混成第2旅团以沉重的打击,击毙其旅团长常冈宽治少将以下360余人,烧毁汽车5辆;
其次是1939年10月31日,该旅团独立步兵第1大队大队长村宪吉大佐率2个步兵中队、1个炮兵中队及伪军一部共600余人,沿涞源白石口、雁宿崖向银坊进攻,结果被炎黄红党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3个团的兵力包围,经11月3日一整天激战,除村宪吉大佐等极少数漏网外,其余的敌军全部被歼,俘倭寇军队13人,缴军马300余匹,各种炮6门,轻重机枪13挺,步枪200余支;
最后在11月7、8两日,雁宿崖歼敌战结束后,当时的独婚2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中将,亲率倭寇军队1500余人,再次进入雁宿崖地区。结果炎黄红党的晋察冀军区第一分区主力部队和第120师特务团,在地方武装和民兵的配合下,将敌重重包围在涞源东南的黄土岭、上庄子地区,经两天激战,共歼敌900余名,击毙了号称“名将之花”的阿部规秀中将,所以说这个独立混成第2旅团“点”背的不是一般的厉害。
自“名将之花”阿部规秀死后,现在的独立混成第2旅团旅团长是松浦丰一少将,在过去是一直负责旅团、联队训练后勤的军官,本身没有多少指挥部队作战的实际经验,在陆军上层也没有太多的人脉,属于那种爹不亲娘不爱,但饿不着也撑不死的状态。
大本武二来到归绥已经一年多了,基本上没有赶上什么战事,渐渐地他已经遗忘了身处战场这回事,每天像工作似的,上班、站岗、下班、休息,朝九晚五的很是规律,当然也存在三班倒的问题,这个月,他轮上的都是夜班,当然对于大本武二来讲,这不是什么坏事,晚上事情更少,没有检查行人的麻烦,他可以尽情的发呆和休息,唯一不满的就是晚上空中吹来的冷风,和无法享受本土派来的慰军妇的暖床服务,当然了,因为战争军饷发的也不是特别多,再加上狼多肉少,每三天,他才能轮上一次,不过每次都能让他乐不思蜀,储藏在体内的旺盛精力常常让他一夜不休,折腾的对方从兴奋配合到出言讨饶,最后往往是晕阙无反应,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资本,虽然他自身没有官职,但是在本土派来的慰军妇中也小有名气,经常得到额外的伺候与优待。
今天晚上不知为什么,大本武二脑袋中总是浮现当初在正太线做列车北上,增援归绥独立混成第2旅团时,在一个停靠小站看到的景色:车站警备队的宿舍被夷为平地,电话线电线杆烧成灰烬,连铁道上的道钉都给拔了个干干净净,枕木被搭成井字形变成了焦炭还冒着青烟。
“八格,八格!怎么回事,为什么总想到那些东西?”大本武二一边晃动脑袋驱赶睡意,一边嘀咕道:“难道是连续半个月的夜班,身体太困太乏了?”
“嗡嗡!”这时,前方不远处,突然传来卡车行进的声音。
看到有人接近,大本武二将身后的三八大盖取下,端在手里,用日语问道:“停车,哪里的?报上番号!”
“‘すいません’(读音suyimaseen,日语也做不好意思解释),我们是包头战车第3师的,奉命前来运输补给。”对方头车里的一人,从驾驶室伸出头,用日语答到。
“纳尼?(日语什么的意思)运输补给?奇怪,你们不是2天前刚刚运走一批嘛,怎么还来?”听到对方说日语,不疑有他的大本武二,本能地将枪口对地,疑惑的问道。
几秒钟后,几辆日式货车出现在了大本武二的面前,除了开车的人外,上面零零散散的站了3、40人的样子,都穿着黄色的日式军服,带着日式钢窟,手里握着三八大盖。只见从驾驶室跳下一人,看穿着像是一名军曹,用日文开口说道:“‘すいません’(读音suyimaseen),这么晚过来,没办法,马上要打仗了,西原阁下(战车第三师团师团长:西原一策中将)命令我们再过来运点炮弹过去,包头那边储备不是特别足。”
“啊,知道了,那你们等一下,”看到对方衣着、言语没有什么问题(夜色暗,看个大概其),大本武二向城楼挥了挥手势,后者将紧对着货车的两挺九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