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惊雷入汉-第4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军中一打听才知道两天前守城的魏军在汉军劝说下献出了城池,昨天夜里整城的守军带着钱粮便离开了。

连续激战之后,兵将都需要好好休息一番,四周没有敌军,有的不过是老百姓罢了。可就是老百姓言谈甚多而且杂乱无章,不过话里话外倒是让魏军发生了一些变化。行军过程中可以管制军卒行动,不过分别屯驻到几处城池后,情况便不一样了。

马隆不断派人打探蜀军的动向,可是方圆百里内的城池竟然都是空城!这让魏军如何找得到蜀军的位置?

青州方面的魏军早就听从司马炎的命令撤到了北海一带,如今徐州境内不过是马隆这庞大的魏军与那不知藏身何处的蜀军而已。只是找不到对手,空有十几万的兵力,又如何施展?

继续扩大搜索范围,不断占领徐州各地城池,魏军的势力开始膨胀起来。本来马隆就是要占据整个徐州的,如今蜀军自行退避不是正合适?

两天,只有短短的两天,分别屯驻在各地的徐州魏军开始出现了溃逃。第一个晚上有四五千的魏兵不知去向,第二个晚上即便各级将官重视起来,仍是有过万的人马丢下铠甲兵器跑掉了……

这个时候马隆与胡广等人方才醒悟是中了蜀军的怀柔之计!整个魏国都是混乱不堪,人心更是脆弱无比,这个时候蜀军不选择与哀兵战斗,而是让出了早已占领的大半地域,利用当地的百姓与言论挑动魏人的军心!

魏军的心思早就不在战斗上了,所谓的挑动不过是接着接触让将士们得到更多的讯息罢了——当然讯息有真有假,蜀军有意的散布谣言,百姓不过是说自己知道的,却是不分真伪。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见,一旦有人开始脱下铠甲偷偷离开军营,便会不断的扩大甚至难以制止。

攻心之计不外如是,等马隆等人醒悟为时已晚!

三天之后,十几万魏军仅剩六万人马,逃兵仍是时不时的发生着。马隆与胡广等人万般无奈之下,只有不甘心的拔军北上,进入青州境地,转道返回河北,让出了整个徐州!

看着魏军离开了徐州境内,出谋划策的陆机与陆云抚掌大笑,吩咐蜀军一一占据城池,也不追击……




第三百一十一章 登基(下)
魏国皇帝曹奂已经驾鹤西去,晋公司马炎也不幸葬身滚滚波涛,魏国在不到十天的时间标志性的君主以及掌握实权的权臣先后去世,朝堂上一片混乱,市井间更是奇谈迭出。
天亡大魏,国家必亡!
司空卫瓘,司徒何曾,太保郑冲,太中大夫王览等魏之遗臣连日计议,唯有请抚军大将军冀州牧司马攸前来主事。无论在朝堂之上,军队之中,还是司马氏这个大家族之内,司马炎一死,唯一能够统摄各方的唯有司马攸了。
而司马攸正在讨伐辽东蜀军的陆上,闻讯即便回转也是需要时间的。在此之前一切军政大权暂时由卫瓘等四人共同料理,当务之急便是安抚人心,以军心为重!
黄河以北仅仅剩下了青州之地,蜀军声势浩大连战连捷,更是击杀了曹奂与司马炎这样的人物,可谓是士气高涨。若是趁着河北上下乱作一团的时候杀过来,恐怕多少城池都要望风而降了。
因此整顿军心之重点,在于整顿防务!魏军开始四下搜集黄河北岸的船只,防止北岸之人渡过黄河投奔南岸,更是督派将领日夜不断的在营中巡视,带着军卒巡视各城,震慑百姓,以防宵小作乱。
河北各州经过司马氏悉心经营依然破败,仍有不少的百姓对于司马氏怀恨在心,甚至不满于司马氏的统治与政策。河北大地饱经战火蹂躏,异族摧残之后本应是休养生息的。
无奈当时魏国各条战线吃紧,唯有在河北操练人马征集军队,如此一来刚要有所起色的民生,因为河北大军的建立又恢复到了战时的状态。百姓们疲于徭役赋税,哪儿能安心的生活?
好在蜀汉一口气儿吃下了徐州,许昌,陈留,小沛,濮阳等一大块版图后,正在消化期间,一时没有攻击河北的举动,这或多或少的让卫瓘等人心中稍微安稳了一些,每天只是盼着司马攸回来。
司马攸本是司马昭的次子,也就是司马炎的弟弟,幼时过继给了司马师,素来得到族中的爱戴与敬重,更是司马炎的得力臂膀。河北大业便是交给司马攸来安置的,但司马攸并不是神人。河北大地百废待兴,要致力民生,又要招兵买马,并不符合实际状况。
两相权衡利弊,还是以军队为主,毕竟曹魏需要一只强大的,能够遏制蜀军的部队才能保护仅存的土地。
作为司马昭的次子,司马师的继承人,司马氏家族内部的权势者,司马攸理所当然被选作司马炎的继承人。即便是司马炎的另外两个弟弟司马鉴与司马机也不敢有反对的意见。
因为司马氏如今当家作主的是司马伷,是司马昭一辈中硕果仅存之人,更是当朝的车骑大将军!
河北之事挂名的是司马伷,但从谋划到实施一切都是交给司马攸去做的。司马伷能够活到现在,成为司马氏家族中唯一的耆老,自然有其过人之处。司马炎不堪大用,谁都看在眼里。
或许太平盛世司马炎还能勉励维持一二,但已司马炎的才干与个性来论,乱世之秋并不是司马炎的用武之地。并不是说司马炎一无是处,位极人臣驾奴朝中群臣之辈,怎会是废人一个?
看出了这一点后司马伷便安心在河北练兵,对于中原战事关心甚少,有些事情不用去想,自己也是知道结果的。因为自己实在是太了解司马炎了,就如同自己了解司马昭。
当初针对王基等人的举动,司马伷是抱有反对态度的,可人一旦步入老年,到了垂暮之刻,总会有所转变与改变。这是谁都阻止不了的,当大家五十岁的时候还在笑谈老者之蠢,可等到自己五十一岁的时候,便可以感受到这种切身的变化了。
这是生理上全方位的改变,没有人能够阻止。
司马伷的年岁比司马昭小了一些,不过素来敏于观察的司马伷早就看出了症结所在。难道司马昭不清楚这些道理么?用道理去劝谏怎会有用?
一心称帝的司马炎遗传了他老爹司马昭的那份固执与坚持,只要自己认定的就绝不会轻易改变。不同的是司马昭英明一生,临没的时候才做下了糊涂的决定。而司马炎打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有卫瓘这种司马氏的重臣支撑,再加上司马伷在幕后推波助澜,安抚河北大地的不满情绪也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就算黄河以南不少魏人投降了汉朝,可司马炎早就把大部分的朝廷班子转移到河北,因此魏国朝堂上的实力并没有减少太多,仍然保持一定程度的强大。中原的精英士族不少都与司马氏的利益捆绑在一起,荣辱与共,不会因为司马氏的没落而选择离开,即便有这种想法,也是毫无办法脱身。
司马攸很快便赶回邺都,一入城便是去祭拜兄长司马炎的尸身,开启了晋公的大丧。司马炎被黄河吞没,所谓的尸身不过是用木雕穿戴上晋公的袍服罢了,这般下场让许多人都是暗中嘀咕着,间接害死了魏帝曹奂,这难道是报应?
国不可一日无君,大丧之后便是国家的大事儿了!这个时候可顾不上什么兄长新死一类的言语,特殊情况一切都是便宜行事。司马攸作为司马氏的接班人,以及魏国的继承者,这是毫无疑问的。
司马炎折腾数年才捣腾出来河北这块地方,可不是为了听反对声音的。魏国已经灭了,朝堂,军队,百姓能跑的也全跑了,剩下的对于魏国这个尊号也不是很有感情,否则早就跑路了。
新的国家就此成立,国号为晋,司马攸登基为晋国开国君主,即是晋武帝。追谥司马懿为宣帝,司马师为景帝,司马昭为文帝,司马炎为愍帝。一应文武大臣也是各加封赏!
其中数人由得司马攸之看中,以司马伷为河内王,大将军领并州刺史,监督并州各路人马;卫瓘为骠骑大将军,东武乡侯领冀州刺史坐镇邺都拱卫守御;马隆为卫将军领青州刺史镇守青州;胡广为左仆射,镇军大将军屯驻平原;司马鉴为安乐王屯代郡;司马机为燕王前往辽东平乱。
此等数人不是司马氏之族人,便是司马氏之党羽信重之辈,乃是晋国开国的主要力量,更是朝中把握大权的人物。其他诸如朝中名士耆老也是各有封赏,远在边疆的军中诸将同样论功行赏,挑选良将委以重任!
邺郡作为晋国之首都可谓中原汉军北上必攻之处,地临前沿战线,朝中耆老多有建议迁都南皮者。南皮有燕代之阻,平原之护作为缓冲,汉人兵锋一时难及。此等提议附和大多数朝臣之心,唯有卫瓘挺身日出反驳其论。
晋武帝司马攸之才干未必强过兄长司马炎,不过胜在颇有自知之明。司马炎因何而失去了半壁江山,曹魏如何被蜀汉一举歼灭,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因此司马攸力排众议,决意定都邺郡,借此来彰显晋国抗击汉朝的决心!
心中多有不敢苟同之感,不过群臣仍旧是暗自点头称赞连连,这般决定看似危险,实则是最为稳妥的决定。晋国也好,司马攸也好,要想让河北臣民耳目一新,看到希望,首要之务便是树立形象,给予人们信心。
单单是定都邺郡,足以彰显大晋国武帝的气魄,可对于气势正盛的汉朝来说,无疑是另一种的挑衅。
朝堂内外封赏完毕,便是要颁布新政了。久在河北经营,如何治理河北之地司马攸心中早有定策。河北的百姓许多都是中原迁移而来,不过数年光景还没有扎下跟脚,动乱不安的时代让这些百姓很难稳定下来。
安抚百姓,减少赋税徭役是必须要做的,除此之外便是裁军!
恢复河北的农业生产,加强各项建设需要的是人力,青壮作为劳力的主要成分可谓不能缺少。为了保持与汉军的作战,大量的青壮被拉入行伍中成为了军士,但河北之地目前却是养不活这些兵士的。
让这些兵卒卸甲归田,等于增加了劳动力,推动了生产发展,而军队的开支也相应的少了一大块!
拣选后留下的兵将便是所谓的精兵,加紧操练配备精良的装备,给足军饷与伙食,这些精兵/运用好了战斗力不减反增,虽然数量上让人担忧,可使用上远远好于一大群士兵参差不齐的作战状态。
内务的条条框框需要司马攸以及朝中大臣协力完成,外交同样不能够放松,相反要加紧!
魏国与蜀汉势不两立!蜀汉已经化作了庞大的汉朝,而魏国也随着曹奂与司马炎的去世烟消云散,剩下的是晋国与汉朝。虽说是换汤不换药,还是这批人另立一个旗号而已,但实际上却有了重现选择离场的空间和余地。
汉朝的强大有目共睹,大家被汉军打得焦头烂额,这有对方强大的原因,也有司马炎昏招频出的原因。晋国忙着建设,忙着休养生息,继续打下去实在是负担不起,而且又没有理由。
被汉人仇视的是魏国,魏国已经没了;与汉人势不两立的是魏国,而我们是晋国。
晋是由魏之遗臣所组成的,可绝不会继承魏国的外交关系,这并不是处世之道,更不是立国的目的。打着曹魏的旗号推举上来一个傀儡皇帝,并不是什么难事儿。问题是继承了魏的衣钵,就要面临汉军的虎视眈眈。
汉朝皇帝刘禅早就放出话来魏国已经灭亡,司马攸等人若是不自量力继续举着魏国的牌子,必然是被汉军视作仇敌的。关于那汉朝皇帝刘禅的意思,大家又怎么会不明白?
这是没有赢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