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陪嫁丫鬟-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常一缸麦可以加两道水,第一道水滤出的是头道醋,酸味比较浓,第二道滤出的较淡,食用时可以依据各人的口味选择。

    碧华同赵弘殷取了白醋,也没提奖赏岳乐天什么便自回豆腐坊。

    岳乐天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又去同岳山一起去找王大川结算账务。

    碧华询问过这黄豆的浸泡时间,夏天要冷水涨发六个小时,冬天十个小时。

    一斤干黄豆要用十斤后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泡好之后一斤黄豆可以涨到二斤三两到二斤四两左右。

    磨碎之后还要用密一点的纱布过滤。这样做出来的豆腐比较细腻,这个做什么豆腐都是相通的,没有搞头。纱布过滤下来好多豆粕,好年景多就拿来喂了牲畜,如今自己贴了饼子也能饱腹。也有人拿野菜拌了蒸熟了吃,就是碧华吃过的渣豆腐了。碧华特爱吃,特香。

    过滤之后的豆浆烧开。

    开锅之后过了会儿一股浓浓的豆香味儿就弥漫了整间屋子。

    第一次尝试做酸浆豆腐没有传说中的酸浆,他们备了白醋。怕把握不好量,碧华一两白醋兑了半斤清水再拿来点豆浆。

    碧华还特地多烧了一会儿,做豆腐的庸工讲过,豆香味会浓一点。关火,将锅挪到另一个冷灶上。加二斤水降两成温。用兑过的白醋点制三到五次。

    碧华亲自上阵慢慢搅动,慢慢的豆花就出来了。这个过程中不能加热。

    从煮豆浆到做豆腐至少两刻钟时辰。碧华看着这豆花怎么感觉像是豆腐脑呢——

    豆花凝结的过程中水由浓浆渐渐变清,碧华就不再点了。稍待一会儿让它充分凝结,重新端回明火灶再加热让它稍微开一下。

    除了凝固剂不同,其他方面碧华都是用的膏豆腐的方法。

    留酸浆——

    碧华想了半天,唯一合适做酸浆的东西就是这个时候过滤出来的水。

    关火之后将其中的清水拿笊篱隔开豆花用勺子将清水沥出。

    接下来是压豆腐。

    模具板上有很多细密的眼儿用来出水。碧华特地留了些,想着也许这个也可以用来做酸浆。

    放好,纱布裹好压结实。庸工师傅讲过使劲儿越大豆腐成型越好,这个赵弘殷亲自上场一用内劲三两下几乎就没什么水再出来了。

    拿石头压了一会儿碧华才敢打开沙包倒模。

    没有酸味,只有扑鼻的豆香味,也没有豆腥味。

    这算大功告成了么?

    碧华看着白生生齐整整的豆腐块,心里感慨莫名。现代社会她除了做几道家常菜从来没做过这么大工程。

    等那些水自然发酵变酸,这个秋季凉爽,要且等几天。碧华便拿这做出来的两块豆腐做了几道菜,请了村中人吃。

    第一道当然是渣豆腐。这渣豆腐他们肯定常吃,但是碧华里边儿加了鸡肉末,香油跟豆油当然少不了野菜。碧华发动岳乐天岳山两家人弄来野菜、萝卜缨子加进去,口味跟他们平常吃的肯定不一样。

    豆腐丸子:这个只需要加葱姜盐花椒盐捏碎攥成丸子炸至金黄即可。这个菜主要是为了让村人沾油。

    鱼香豆腐:这菜有甜头有酸头,大家绝对爱吃。

    香椿芽拌豆腐:岳山家贡献出来的腌制的香椿芽跟豆腐拌了。

    油菜豆腐丸子汤。

    豆花:早在点豆腐的时候碧华就想到了。杀了只鸡熬了锅鸡汤,给大家做了豆腐脑吃。

    当然豆花之前的豆浆,碧华也盛出来不少。

    菜不在多,碧华这样大手笔来招呼村中众人,目的就是为了树立威望笼络人心。

    第二天一大早,岳山就敲响了村中久未敲过的铜锣。村中人早就知道信儿,只恨自己昨晚没早知道好省下自家一顿。

    这锣一响,村里老老少少一家带了盆子碗都聚集到晒豆子的场院上。

    作者有话要说:哂笑:shen上声调。也就是我们说的三声。额,上,这里也要读三声。

    晕啊,怪不得读书人少呢,学起生字来太麻烦。不如牙牙考虑在古代教汉语拼音?嘿嘿。

    

    为了更文这个点都没屋啊,明天铁定要被批了。各位,是不是表示点儿什么安慰一下牙牙啊……虽然这一章里面很多资料都是网页上搜来的,但是每一页资料牙牙都看了不下五遍才能自然的融入到文中。而且大部分都是视频资料——

 40一饭立信义

    碧华一看众人带了锅碗瓢盆的来得毫不客气。只怕有不少人是来看她笑话的。

    岳村是由庄子改的;不过七八十口人连王大川家算上一共十五户人家。

    这弄桌子就是个问题;碧华让豆腐坊的庸工抬来压豆腐的石头垒了几个墩子上面放了木板拼凑出这么几张桌子。

    大家知道有东西吃也不嫌弃;把自家碗筷摆上。庸工之前说好前边儿的饭菜上了他们再坐。岳山一家同岳乐天四人加一个碧华五人轮流上菜。

    赵弘殷倒也没闲着生平第一次炒菜做饭!灶火添柴,忙得不亦乐乎。

    先上豆浆配着几样小咸菜,两碗豆浆下肚垫垫底。接着一人一碗豆花配置高粱豆渣饼子;碧华估计她们吃了半饱才上了几样菜。每个人都不多;豆腐丸子估计着一人顶多三个。

    碧华挨着看了,对那种光顾着自己吃的在纸上记了一笔;以后绝不用。这种人连自己的父母亲子都不关照还指望他肯用心给主家办事么。

    斗米养恩,担米养仇。碧华记得这一点,一顿饭把村中情形看了不少。

    面上不动声色,每桌的菜都是按人数上的。

    渣豆腐、豆腐丸子、鱼香豆腐、香椿芽拌豆腐。村里有油坊有豆腐坊不是每个人都沾得着光的,这些菜很有些油水;众人吃得满嘴流油。

    一顿饭吃得应有七分饱了,碧华换了一身好衣裳,交领菊纹上裳,百褶如意月裙。费力梳了一个朝月髻前缀一枚银珊瑚白玉珠,垂珠眉轻轻修过。与昨日见的大不相同,屋内赵弘殷见了这身装扮赞道:“薄云衣、细柳腰。一般妆样百般娇。”(《醉红妆》张先*宋)

    碧华凑趣的施了一礼娇了声道:“赵兄有礼。”

    一身盛装出现在众人跟前,吃着人家的饭自然要给些面子。这会儿陆续的都停下筷子看着前面的碧华。

    碧华轻轻一礼,高声道:“众位乡邻,我是京都洛阳太常寺少卿李大人家二公子的正室夫人李二奶奶派来的人,村中三十亩地正是我家产业。”

    底下一派议论声,几个挨得近的妇人交头接耳道:“原来是大官家出来的,怪不得一身贵气呢。”

    碧华耳尖听了几句,心下微有几分笑意,面上就带了出来:“各位,今儿个我来主要是为了村里的产业。众位或多或少都与我李家有些交情来往,今儿我这里有些话要说——”

    “第一,诸位还要赁我李家地的,尽可以继续租赁,只是这次不再限种黄豆。五谷菜蔬尽都可以,全看田地良贫。租税等事宜请与岳乐天岳管事商议。”

    说着招呼岳乐天过来。

    岳乐天也抽空换了身衣裳,连夜用王大川给的衣服改的,一身倒也贴身齐整。站在碧华身旁先朝她行礼这才朝院中众人拱手。

    碧华道:“岳管事因身体不适辞去管事一职,今后岳村李家产业由岳乐天接管。文书印章等物俱都已经交接清楚。岳山岳管事任副管事辅助岳乐天管事。”

    村里人都知道岳山一直被王大川压着抬不起头来,因此东家撤了他众人都不奇怪,也吝啬一个同情眼神儿给他,听到后面那句却是有些意外。

    一旁的岳山显然很意外有些愣住,旋即激动得险些不能自抑。碧华淡淡的看了他一眼,转过头来继续道:“这是我要说的第二件,今后诸位有事便可与岳管事商议。”说完这个,她便坐在一旁的一架高椅上。

    以后的事儿都由岳乐天管自然话还是交给他说的好。

    岳乐天道:“今后豆腐坊产业还会继续,而且会扩大,村中妇人小孩均可以在李家产业找到差事。”

    众人听到连小孩都可以有个差事干俱都惊奇不已。

    “有差事就有例钱领这个没有问题。而且主家仁慈还承诺坊中每赚十两银子便拿出一成出来给村中修建学堂,一成修建祠堂,一成修路——是毛利不是净利。”

    全场哗然,这做豆腐有几成利润他们都知道,这要拿出三成来办了这些事儿可就赔钱了!他们这是干什么?常言道商人无利不起早,平白的来造福岳村来了?此时众人反倒不信了。

    “只一点,庄子换东家的时候诸位都被迫赎了自由身,大半年来饥一顿饱一顿过得委实不好。乐天儿觉得倒不如重新跟了二奶奶好歹总有一口饱饭吃。”

    这意思他们都是经过的,一说就明白了,这是要他们卖(和谐)身啊。众人面面相觑,若不是看在这顿饭份上早就掀桌而起了。他们虽饥一顿饱一顿的,好歹是自由身,生死他们自己说了算。若是再做了奴才这大半年来开垦的土地归谁,收成归谁?

    那边就有不同言语了,“这乱世难不成你还能活得多好不成,溃军一来什么也留不下!”

    “可不是,进了府老的好歹有份养老钱。”

    有人就心动,有人心思灵活,此刻说出这话来只怕是有用意。

    岳乐天任他们议论一番,一人给成了一碗豆腐汤里面放了碧华一路背来的杠子头火烧炖了招呼大家吃。众人这会儿不为填饱肚子,吃得就慢些,这一慢些就品出不同来了。

    “这豆腐好嫩。”

    “没有石膏味儿!”

    有小孩就喊,“刚才我就说好吃啦!”

    还有人问:“这是什么呀,真有嚼劲。”

    “我去夹马营的时候吃过,这个叫杠子头小麦白面做的!”

    “小麦面做的,怪不得好吃呢。”

    岳乐天微微一笑:“这是碧华姑娘新钻研出的法子做出来的豆腐,正要做大往夹马营、京城去卖,大家跟了二奶奶,别说是白面火烧,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豆腐往京城卖?谁吃啊。”

    “今儿这豆腐没有石膏味儿了,没准那些有钱人也爱吃呢。”

    “这豆腐一路晕过去草料钱怕都挣不出来吧。”

    这都已经操心上了。

    眼见众人意动,岳乐天道:“也不勉强大家,签个庸契就行。为了家里老的小的,就签个死契;家里宽裕些的就写个十年二十年,也有其他期限,想签几年签几年全看做什么工。”

    “一句话,契约越长的做的活越轻松例钱也越高。”

    众人也没心思吃饭了。

    村中这十五户人家不过两三支,十五户是后来分家分的。有的老的还在,众人道是要商量商量。

    岳乐天伸手掏出一串铜钱约有20个,道:“大家吃完饭就要下地了。不过碧华姑娘给了一串钱,道是谁为她办一件事这钱立马归他。”

    有人一家忙里忙外也不一定能赚几个钱,这一下子就是二十个钱,众人的腿都迈不动了。

    岳乐天请了碧华出来。

    碧华朝大家轻施一礼道:“碧华身后就是京城李家,所要做的不难。谁能把这块石头——”说着一指墙角,那里有块两尺宽一尺高的条石约有五六十斤力气大些的妇人都搬得动,“把它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