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世梦-第1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几天,管世敦寄来资州酒坊、顺庆酒坊及江宁酒坊等三个酒坊的平面图,和重庆南温泉、北温泉的平面图,刘芳根据玉泉山的特点,取长补短,正确画出了玉泉酒坊的施工图。同时,又以北温泉的情况为主,吸收了南温泉的一些长处,绘出了西山温泉的施工图,两个工程的图完成后,立即请来木工邦耿邦主,双方到了现场,仔细观测,落实了大小尺寸,商谈了价格,交了启动费,紧张的施工开始了,这时世嘉也回来了,委托他照顾好酒楼等产业。岳霓也满月了,世嘉仔细检查了岳霓母子,确定了身体健康后。刘芳、正瑜、岳霓及小孙子山仲便乘船南下了。
在江宁岳霓见到姐姐岳虹,分外亲热,看见了岳虹的则满一岁的小女儿管岚仲,在南京游了八阵图,秦淮河,然后乘船继续西上,十二天后回到重庆,管上学特别喜欢山仲小重孙,太祖母给买的小衣服足足装了一箱子,管世敦带着儿子一家回转青木关,让正瑜看看给他培养的六套酿酒班子,木工们正在仿制六套烤酒器具,并已搭建了整个管理体系,包括一个管事,两个副管事。
管世敦说:“明年回去时,主要几个大匠师都要去,因为这是在京师制酒,出不得半点差错。”
正瑜:“妈带我在当地找到个喂猪大户,以五十头活猪为代价,包要了全部酒糟,这样我就不种菜,不喂猪,没有这些杂事,一心一意烤酒。”
管世敦:“其实正兴那儿也没有条件养猪,亦可采取这种办法,少好多事,我立即用八百里快递告诉他。”
当晚管世敦就给正兴写信谈了处理酒糟以避免养猪的事。十五天后管正兴接到此信,当即在铁山附近找到买酒糟的人,他也是六套,也以五十头活猪为代价。正兴很快退还了租的土地,卖掉仔猪,杀了肥猪,连猪圈石都处理了。

第八十七章 甜城内江

还在今年年初,管敬仲与贺金莲便东下内江,内江知县朱永年与贺连升是同科进士,关系一向很好,参加了金莲婚礼的,见这小两口来了,忙迎进内院。
金莲:“朱叔叔,我们管家承担了省督刘大人开发沱江的重任,我和夫君敬重决定在你这个县建一个大制糖厂,生产高级的糖,这事还请朱叔叔玉成。”朱永年:“管少爷,贺小姐想在内江扩展事业,好极了,我内江出头露脸的时候到了。金莲,你说,叫你朱叔帮什么忙了”
金莲:“朱叔,并非难事,首先帮找选块上千亩的地,条件是沱江边上,最好是便宜的荒地,然后帮我联系土木帮,建厂房,就这两件事。”
朱永年:“自从总督刘大人的指令下达后,我也一直想我们怎么办,自参加了你的婚礼,看了你的糖厂,我找到了路子,当时就想请你爹转告管少爷的祖母管老夫人到我们内江来开糖厂。一来,你们也才刚开业,可能抽不出人手,二来我点准备没有,所以当时我没有提出这件事。回来后,我按你们建糖厂的条件,仔细考察了县城左右,发现县城对面朱家坝正合适,约一千三百亩,我把几十户零散的移民移到上游李家坝去了,刚空出来,本打算来请,你们就来了,这真是缘分啦!”
金莲:“朱叔,按我们管家的惯例,同时还要开酒楼的,当今圣上亲自提写了峨眉酒家四个字,从此以后新开的酒楼都叫峨眉酒家。建式都是回字形。前店后居的格局,前为餐馆。后为旅社,因此。还要在城中心处,最好在十字街口。”
朱永年:“金莲,这朱叔也准备了的,前不久,在内江大十字街有个做药材生意的人,撤生意往成都去了,我赶忙去把他的大院子号了,叫他不忙出手,我找个买主来。恰巧你们来了,走,我们光去看这个前店后居的大院子。”
走到一看果然在十字路口,院子约六亩地,院子后边还有个小花园,当时便坐下来侃价“朱永平:“李老板,这是管老板和他的夫人,我就是受他们之抚叫你们等一下的,现在他们来了。李老板你们自己谈吧。金莲,我有事,先回衙去了,中午在我家吃中饭。下午带你们过江。”
管敬仲、贺金莲:“谢谢朱叔。”
李老板:“重庆管家。声势显赫,做事大气,四川商界无人不晓。管少爷,令祖父又到那里去干大事去了。”
管敬仲:“我家姑父出任黑龙江将军。想开发当地广袤的黑土地,叫我爷爷去买了一百万亩土地。他到那儿去建峨眉酒家和种高粱建酒厂,听说已弄好了,酒店也快建好了,酒厂也快建好了,高粱也种下去了,一切交我姑妈管着,他已在回来的路上。不知他是不是要拐向京师,向皇上汇报,皇上非常关心他的老家的开发,特别让他动团军队来种地,当然是要给工钱的。李老板,你这院子作价多少?”
李老板:“这院子占地六亩,地处中心,少了一百两面谈。”
贺金莲:“就一百两?
李老板:“一百两!”
贺金莲:“成交,请李老板写买卖契约。”
说着从包中拿出闪亮亮的五十两重的银元宝两个放桌上。“李老板进书房很快写成,双方签字盖章完成买卖手续。李老板带敬仲两口看了整个院子。院子分两进,第一进前店后院,院内为药材库房,第二进为住室,面阔七向,正屋仅二层,两厢各五间仅地屋,屋后一个小花园。
贺金莲:“李老板,你准备什么时候交钥匙呢?”
李老板:“我俩马上收拾行李,我的妻小早就走了,就因为等你们才留在这里的。”
说完很快收拾了行李,交了钥匙,向码头走去。
管敬仲:“金莲,我很瞧得起这套家具,七成新,雕花工艺上乘,说实在光这套家具都不止百两。酒店建成了,在七楼我们的居室中正用得着,只是这座院子得拆,这些家具要放到什么地方去呢?”
金莲:“这不简单,就寄存在朱叔他们屋,他后院多的是空房子。”
下午来到朱家坝,是江边一个三级生地上,地势高,不怕洪水,千多亩地一展平,地坝里,几十家农户移走了,但院子还空着,正好让建房匠师住。
金莲:“朱叔,这地你算什么价卖给我们呢?”
朱永平:“朱叔是希望你们来建糖厂,不是来赚你们的买地钱,你们也在创业,就拿一千两算了。”
金莲:“谢谢朱叔。”
当即拿出一千两银票,递给朱永年
敬仲:“朱叔,我们这就回去找木工帮,商谈建房之事。”
朱永年:“好,趁热打铁,往回转。”
一会木工邦邦主被传到后堂花园中。
朱永年:“杜邦主,这是管老板和管夫人,他有两笔大的兴建想请杜邦主承建,具体的你们自己谈。”
管敬仲:“杜邦主幸会,我欲在内江建酒楼一栋,和制墟厂一座,地点均已选好,地也买好,具体施工的图形也是现存的,你只是照图施工就行。这是酒楼的图,共四张,这是糖厂的图,共七张。”
杜邦主接过图纸,一一看过,说道:“总体并不复杂,可以建,只是楼层高,最好能用砖木结构,乘重效果好,而且在三四五层加走马转角楼,让食客站在外面一圈走廊上看看街景。屋顶上,两头只有一间不起壁,加走廊就足以种花种草了,这样总体上看就上下一致,不会头小身子大。”
金莲:“杜邦主的建议很好,听你的。我们到具体的地方看看。再讨论造价。”
大家到了院子里看了,杜老板。这地方位置太好,一百两千万值。你这一套家具,雕工这么好,怕是下江买来的。这个地方建酒楼最合适。“金莲:“敬重,你陪杜邦主过河看地方,我到街上买床上用的,今晚就住自己的屋了。”
敬仲:“要得,你搬不动可喊个力伕帮你拿。”
金莲:“我晓得。”
管敬仲带杜邦主到朱家坝,看了地势,决定了朝门朝向。然后敬仲回到院子,杜邦主就回帮中去了。第二天杜邦主来商定价钱,最后总价以三千两成交。
管敬仲与贺金莲又到朱知县家,告诉朱永年:“朱叔,我们与杜邦主商定了,以三千两连酒楼带厂房全修好,估计要半年。原主人家中有一套家具很好,我准备留用,想寄存在朱叔这里。那间大床能单独摆一间屋最好,我们来去就住在里面,床上用的都买好了。”
朱永年:“左厢房三间全空着,归你住了。我马上派衙役搬来。”
金莲:“那个大架子床李帮主答应立即派人来拆,搬过来后又斗起。”
朱永年:“捕头,你随管夫人把那套家具搬过来。所有有用的都搬过来。”
捕头:“是!”
刚走到到院子门,拆床的木匠就来了。衙役们搬了两趟除床之外全搬完了,第三趟时是专门搬床。安左厢的东端,木匠又斗好,朱夫人看了这套家具都说好。金莲铺好床,管敬仲请衙役和木匠及朱叔一家到餐馆吃饭,感谢大家帮忙。
第二天即回资州,大肆招收制糖的学徒,在糖厂用以一代二的做法进行手把手培训,原糖厂是六套,内江糖厂面积大一倍,敬仲两口决定扩大一倍,制作十二套,糖厂的匠师因培训年轻徒弟,每人工薪增加一半,要求六个月出徒。原糖厂的工人都认真地教。
这些事处理好了,敬仲,金莲决定去重庆向婆婆爷爷汇报,正好管世敦、刘芳两个人都不在,他俩给祖祖管上学夫妇做了详细的汇报,得到祖祖极大的赞赏,问他们下一步怎么办。
敬重:“祖祖,我们决定在资阳再开一座糖厂,并建一座酒楼,沱江流域三个产甘蔗的州县,都有我们的糖厂,生产上等糖类,这样四川的糖厂再难有人与我们匹敌了。”
金莲:“祖祖,三大糖厂一建,我们就控制了整个四川的制糖业,形成独霸全川的局面。四川这么大,我们又掌握了全川水上运输,绝不愁销路,东边的湖广、南边的云贵都是我们的市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酐睡,四川只能有一个糖王,那就是管家。”
管上学:“说的好,四川只能有一个糖王,只能是管家。春红,拿十万给金莲作为经营和新建资阳糖厂的费用,我们管家是一辈比一辈强啊!”
当管世敦回来后,管上学把这一切告诉他,还说内江糖厂今年正月十五已开业,你们都不在我把世惊喊起去的。内江糖厂开业不久,资阳糖厂又开建了,十月初一,又开始榨糖了。世敦,敬仲与金莲都很有魄力,看准一点就立即下手抓住,这样沱江流域我管家真的成了糖王了。
管世敦听了很兴奋,立即驱动坐船前往,在内江碰着敬仲,敬仲让爷爷在新建的内江峨眉酒家屋顶向东看,只见沱江对岸朱家坝十二根林立的烟囱冒着白烟,十分气派,整齐的屋宇有序排列,榨房轰隆作响。
敬仲带着爷爷走下楼,过江进入厂区,在大门口就见堆积如山的甘蔗成捆的放着。勤杂工有序的用板车运往榨汁作坊,每个制糖车间在赶制着,分离着各种糖,井井有条,忙而不乱在一个办公室里,管世敦见着了工厂管事、账房师、采办等几位主要管理人员,询问了有关生产、产值、及利润方面的问题,得到印象很好,对孙子孙媳的管理能力大加赞赏。
敬仲:“爷爷,连榨糖厂的甘蔗渣都包卖给下游一个造纸坊,每年都有上千两进项。”
管世敦:“做得对,要物尽其用,精打细算。才兴的起家业,其它两座糖厂都应这样。”
敬仲:“是的。都卖了的,这方面岳父也是这样讲的。”
顺江而上。敬仲陪爷爷看了资州的、资阳的制糖厂,得到的印象都很好。由于三大糖厂甘蔗用量很大,沱江两岸普遍兴起种甘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