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宛然一神棍(重生)-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将陶盅里的最后一点枇杷露刮到嘴巴里,砸吧砸吧甜味,犹豫不定道:“我也没想清楚,可能会到离王城很远的地方去,远到你和何月成亲都来不了。我走了以后,苏景肯定会问你我去了何处,你便告诉他我回现代去了,永远不会再回来了,让他别学痴心的汉子等我归来。”
  小常从窗下跑到她对面,似不能理解她的做法,神色焦急道:“苏大人对主子情意深重,主子不能……”她笑着打断他,“我知道的,我都知道。只是有句话你该听过,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我想忘了苏景重新再活一次。我心意已决,你拿千两黄金出来我也不可能改变主意,还是省省口水用来蘸着翻书吧。”
  小常见劝不住她,顿了稍许,红着眼睛道:“主子做的决定我从来没反对过,这次也一样……要珍重啊,不能让自己受委屈,没钱用的时候就来找我。”
  她发自内心的朝小常笑了笑,一如往常的拍拍他的肩膀,感动道:“放心,饿不死的。”
  当天夜里,一轮弯月挂在漆黑天幕,几点星子忽明忽暗,院子里的雪松发出阵阵波涛声。季青宛卷了些衣物首饰包成一个小包袱,又往荷包里塞了不少银钱,在夜色的掩护下匆忙踏上远行的路。
  没错,她怕小常临阵倒戈向苏景告发她打算远行的事——毕竟小常有前科,她撮合司徒镇阳和苏景的事便是小常偷偷告发的。她怕苏景知道后会想法子阻拦她,便趁夜逃走了。
  璧国有寻常巷陌千万条,房屋楼台百万座,她沿着太阳升起的方向一直前行,走累了便租个马车夫载着她,渴了掬一捧甘甜的泉水,饿了买几个烧饼垫垫肚子,偶尔还会吃只油腻腻的烧鸡改善生活。
  她没想好在何处落脚,一路走走停停,碰见了景色优美的地方便多停留几日,碰见民风淳朴的地方也会多停留几日。愈朝东走愈温暖,光照愈充足,最后她走到了一片无边际的海子前,没有摆渡的船能载她过去,才不得不停下前行的脚步。
  此时据她离开王城已有两月,璧国的严冬正被渐渐来临的春光侵蚀,她遇见过无数条冰雪融化的河流,也看到过枯黄草地上冒出的鲜嫩绿芽。
  她在海边找了个小渔村住下——一是走得累了想休整休整,二是这个小渔村旁边有片靡靡花田,三月春风熏暖,花田里的花已开始抽芽了,她想瞧一瞧花开半夏的旎旎光景。
  季青宛租了一栋临海的木头小屋,当作她暂时居住的萝卜坑。其实她荷包里的钱足够买一下栋屋子,只是她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的,怕露富惹歹人嫉妒,再被抢劫一空,那她过得会很凄惨。在海边居住旁的都很好,唯独有一点季青宛适应不了——海腥味真不是一般的大。头一个月她连窗子都不敢开,一个月后她终于适应了,才敢把窗子打开一条小缝。
  隐居在乡下消息闭塞,加之此地离璧国王城远之又远,只有两件大事她是知道的。
  长乐三十四年春末,女帝与世长辞,传位与太子武夜机,原左相司徒镇阳留任左相;长乐三十四年初夏,登上帝位没几日的武夜机忽然做了一件让所有人大抽冷气的事:他将帝位禅让与了庶人苏景。
  第一桩大事是季青宛在镇上听到的,武夜机继承大统是迟早的事,她并未过多惊讶。至于第二桩事,季青宛听到时差点没把舌头咬断——史书从未记载苏景当过皇帝。
  彼时季青宛正在海边洗脚,手里捧了只玉米面做的窝窝头,一壁啃着一壁看隔壁的老夫妻收渔网。从老伯口中闻得此事,她的脑子“嗡”的炸了,手里的窝窝头掉进刚到脚腕的海子里,有指甲盖大小的鱼儿纷纷争食。
  老伯撑着船靠岸,和蔼同她道:“闺女快捡起来,别糟蹋粮食。”网兜里的鱼儿乱蹦乱跳,老伯捋捋花白的胡须,继续道:“我还听说啊,新帝后宫里头一个妃子都没有,只立了一个皇后,据说叫甚么……”思考了一下,犹豫道:“好像是叫季青宛。老伯年纪大了,记性不大好,刚刚还记得的来着。”
  季青宛捞窝窝头的手一顿,又险些一头栽进海里。老伯笑呵呵同她道:“哈哈哈,闺女你也不相信是吧,一国皇帝哪有只娶一个皇后的,我敢跟你打赌,不出今年他肯定会再往后宫里选妃子。”
  季青宛皮笑肉不笑的“嘿嘿”两声,提着湿了半截的裙子往她的海边小筑跑。她十分不解,史书上的苏景只是个得皇帝器重的文人,怎的她离开他几个月,他就登上帝位了?
  远离王城的这些日子,她很少会想起苏景,跋山涉水累得要死,一沾枕头便睡着了,根本没时间去想他。但,她心里头敞亮着,她并未真正忘了他,只要有人提到苏字或景字,她还是会第一个想到他。
  苏景是她此生的劫数啊,劫数哪能轻易躲过去。
  

  ☆、他人言

  隔日阳光明媚,寸寸金色日光照在蔚蓝的海子上,像磨得发亮的蓝宝石。季青宛正靠在窗边欣赏起伏的潮水,隔壁的老伯领了位故人来见她,再无素日里跟她谈笑风生的和蔼模样,俯首跪下,诚惶诚恐道:“皇后娘娘千岁。草民有眼不识泰山,还望娘娘不要怪罪。”
  她觑一眼立在老伯身旁的白裳公子哥,幽幽叹息一声,扶额向老伯苦恼道:“你和小常是不是有亲戚关系?”都擅长做告密的狗腿子之事。
  随同老伯前来的这位故人不是苏景,却与苏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他的贴身奴仆箐勒。
  初夏日光鼎盛,箐勒负手而立,向季青宛毕恭毕敬道:“娘娘,皇上让臣接您回宫。”
  隔壁老伯小心翼翼的退下了,临走前还把门顺手带上,上层大人物的对话他可没胆听。
  季青宛撑着腮懊悔不已道:“我便知道小常不靠谱,守不住秘密,定是他告诉你们我没回现代吧?”她神色坚决道:“我不会同你回去的,苏府我都嫌大,更何况皇宫,我这辈子没有当皇后的命。”
  箐勒站的脊背笔直,有几分苏景的风度,“娘娘不妨听臣讲几件事,等臣说完了,您再考虑要不要回去。”
  五个月前,暴雪消停之后,季青宛突然昏厥在院子里,等她醒过来已是十日之后。她不知这十日里发生过甚么,箐勒他们却十分清楚。
  苏景为季青宛动用了秘术。
  所谓秘术,并没有多么玄妙神奇,它在中原被唤作秘术,在苗疆之地,则被唤作蛊术。
  五年前,苏景亦动用过一次秘术,也是为了季青宛。
  世人包括季青宛都以为小王爷是纨绔子弟,整日不务正业流连花街柳巷,殊不知小王爷纨绔的外表下有一颗不亚于苏景的权谋之心——当年便是他以璧国江山为把柄,逼得苏景不得不代他出征。
  任何一个王室都有不可告人的秘辛,璧国也不例外,璧国皇族看似光鲜亮丽,其实内里一团污浊。先帝平定战乱建立璧国之前,当时的皇后、后来的女帝走失过一段时日,跟着她一并走失的还有尚在襁褓之中的小皇子。
  等到先帝打下璧国江山,辗转数年重新寻回皇后,小皇子已经六岁大了,眉眼同先帝十分相像,只是不大爱说话,也不爱唤先帝父皇。
  先皇虽然奇怪,但他真心喜爱皇后,加之小皇子不在他身边长大,自然不认得他,奇怪了一阵子便也作罢了,没细细追究。
  先皇不知的是,如今的小皇子已不是真正的小皇子了,他是皇后流落民间时与一个商人的私生子,真正的小皇子早在她流落民间的第一年就走丢了。
  先帝找到皇后时,她找不着真正的小皇子,碰巧商人暴毙身亡,她不舍得自己的孩子在民间受苦,遂诓骗了先帝,道她跟商人生的孩子便是小皇子武夜机。
  真的武夜机与假的武夜机只相差一两岁,小孩子的个头本就有高有矮,只要皇后不说破,没人会知道如今宫里的小皇子是假的。他享受着一国皇子该有的富贵荣华。
  而真正的武夜机,只能在民间颠沛流离,吃别人不吃的饭菜,熬旁人熬不住的苦,一年四季居无定所,最普通的平民过得都比他好。直到遇见以刁钻古怪闻名的无羽子且拜他为师后,真正的武夜机才有了固定的住所。那年他十一岁,个头却比九岁的孩子都小。
  无羽子传给他医术,教他如何制作苗疆的蛊毒,用半年的时间把他的身子将养好,他这才开始长个子。直到临终前,无羽子才告诉真正的武夜机,他的身份是璧国最小的皇子,如今宫里的皇子是个冒牌货。
  真正的武夜机便是苏景,假的武夜机才是如今众人熟识的看似纨绔的小王爷。
  苏景知晓真相后并未进宫面见帝后,那时他同小王爷已经走得很近了,他只问了小王爷一句话:“你知晓自己真正的身份吗?”
  小王爷没瞒着他,大方说了出来:“知道啊。我不是璧国皇族的血脉,我的父亲是个普通的商人,只是母后非要我扮演皇子的角色,我不能忤逆她。”他向苏景了然一笑道:“苏兄才是真正的武夜机吧,我听宫里的嬷嬷说过,真正的皇族人身上都有股由内而外的贵气,你身上的确有贵气,而我便没有。”
  苏景漠然不语。
  几年后先帝驾鹤西去,同年,皇后力排众议坐上了皇帝的宝座,自封为千古第一女帝,并给她的三个儿子赐了封号,各晋为王爷,晋公主楚羽为长公主。
  从始至终,她都没有想过去寻找那个走失的孩子,或许于她心里,那个孩子早死在战乱里了。哪怕后来亲自见了苏景,她也从未把他和自己年幼失散的亲生孩儿想到一起,只当他是个医术奇佳面容清俊的江湖郎中。
  北疆夷族借“女子为帝天理难容”为由,大举进攻璧国边疆,女帝刚上任没多久,想到夷族只有几千人,闹不成事,便随意指派了小王爷前去镇压。谁曾想夷族也是野心勃勃,只凭借着几千人,竟把小王爷率领的两万精兵杀得片甲不留。小王爷被几个侍卫长拿命护着才逃回王城,身上全是刀剑戳出来的窟窿。
  但北疆夷族不能不除。小王爷手边暂时无人可用,他干脆找到甚么都懂的苏景,摆出副无赖的架势道:“反正我手底下没人可用了,苏兄你若想亲眼看着璧国的江山被他人夺去,看你的父皇在九泉之下难安,便继续留在王城儿女情长吧。你若去了北疆,嫂嫂这边我会帮你照看着,保证让她顺利产下咱们璧国的长孙。且你只是去半个月而已,回来后嫂嫂还没生呢,你担心个甚么劲儿。”
  苏景犹豫了整整一夜,未曾阖上眼睛,第二天一早,他披上铠甲远赴北疆,将普通的战马骑成了汗血宝马。箐勒知道,他想快一点到北疆,快一点铲除北疆叛徒,快一点回来陪季青宛。
  那时的苏景还有功夫在身,他领了一万精兵,用了三天的时间将夷族杀得下跪求饶,并逼得夷族首领写下降书,千年内不得进犯璧国分毫。
  夷族首领表面上谄媚的签了降书,背地里却想着如何报复。苏景一心想早些赶回王城,便脱离大部队先骑马走了,没留心周遭可有人跟踪。等到他发现的时候,已是中箭倒地不起之时。
  若非箐勒及时赶到,苏景一定会折在北疆的漫野胡杨下。三个月后,苏景终于从昏迷中清醒过来,彼时身子还未痊愈,他张嘴说的第一句只有四个字:“季青宛呢?”
  可见她在他心底的地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