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芙蓉旧事-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关潮,山外人与街里人(当地人爱把镇上的人称为街里人)常常发生争吵。山外人在浅水低滩处插毛 竹,或在桥孔间埋网,无论如何也躲不过街里人的眼睛。因此,每逢关潮,消息不胫而走,街里人纷纷带着 夹网、鱼篓,前往“揩油”。鲻鱼怕见白色的东西,而大批穿着白色外衣的街里人,他们为了抢占地盘,偏 偏未等潮水涨平,就早早进入网前,这样,许多原本想进入网区的鲻鱼就会因此受到恐吓而掉头逃走。当然 ,这些事山外人还能宽容,但令他们忍无可忍的是,当潮水下退鲻鱼撞网时,街里人当中,居然有人厚着脸 皮,紧挨网口或桥孔的两侧,架起垂有石块的木梯,然后站在梯子上,稳稳地用大号夹网,与他们抢捞起鲻 鱼。这样做,简直是口中夺食,是打劫!但街里人就是不买账,我行我素,因此,关潮现场常常会冒出这样 的争吵声: 
  “你给我死开一点好不好?” 
  “我站在这里跟你什么相干?” 

喜书网(WWW。xitxt。COM)txt电子书下载
  “怎么没有相干?是我关潮,又不是你关潮,你无权抢我的鱼!” 
  “我抢你的鱼了?鱼是海上的,人人有份,你有本事把整个海背回家去啊!” 
  “你……你死开!” 
  “我就懒在这里,看你怎么样?你敢把我吃了?” 
  …… 
  这种争吵,到头来,往往是山外人占下风,因为他们寡不敌众,更重要的是,他们关来的鱼,最后还得 送到街上去卖,街里人是地头蛇,惹不起啊。 
  不过,山外人与街里人争吵,双方喉咙虽粗,但彼此几乎没有骂娘,倒是在街上卖鱼的地方,双方又撞 见,彼此往往会笑着骂上几句―― 
  “妈的,你这狗生的,今天发大财了,关了这么多鱼!” 
  “你这个贼,头毛一个,刚才我真想一撑杆打死你!” 
  …… 
  2003年8月25日于乐成         
钓梭粗       
  芙蓉人钓鱼,特别是钓梭粗鱼,其动作,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奇特、最潇洒的。钓鱼人不是坐在河岸上, 而是站在海水中,他们随着潮水的涨落或进或退,而他们投进水中的钓线,没有浮标,只是凭手的感觉判断 鱼有没有咬钩;他们一旦将鱼拉出水面,就有力地挥动手臂,将钓竿、钓线和鱼平拉成一条线,放空中密密 地打圈,使之发出“吱吱吱吱”、“呼呼呼呼”的声响。如果钓鱼的人很多,大家就自觉地依着水流的走向 ,彼此拉开间距,排成一个长队。这种“兵团作战”的场面,往往令过路看客止步不前,呐喊不止,其结果 ,使得空中“吱吱吱吱”、“呼呼呼呼”的声响越发稠密,越发悦耳,并平添了几分骄傲和豪放。 
  芙蓉人把钓上的鱼放空中呼呼打圈,许多外地人不以为然,以为这是在搞“花头”。其实不然,鱼被打 了圈,就晕了头,僵了身子,卸钩时就不会发生“跳逃”等意外。当然,“打圈”要把握度,不能用力过猛 ,也不能光为了追求潇洒而打得没完没了,否则,鱼的嘴经不起钓钩的撕拉,一旦破裂,鱼就会脱钩而飞。 芙蓉人对这一点似乎把握得都比较好。少时,我爱虚荣,有时发现岸上有路人驻足观望,就抑制不住兴奋, 把拉出水面的鱼放空中不停地打圈,结果,不时将到手的鱼给“打”飞了。 
  梭粗鱼,芙蓉人爱称它为梭粗,它是浅海里常见的一种鱼,体形瘦长,手指一般大小,逃跑时飞快,像 梭子运动时一样,一窜一窜接一窜,并每“窜”一次,都搅起一团泥雾。这种鱼谈不上名贵,身价远不如跳 鱼,但数量奇多,特别是暑天,在溪海相连的水域,你涉足其间,到处可见它们一窜一窜而搅起的团团泥雾 。应该说,梭粗是一种会动脑子的鱼,很聪明,很难捉住它。但梭粗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贪吃,因此,它 们命中注定,早晚会被垂钓者拉出水面,并被垂钓者当作炫耀武功的战利品而蒙受“打圈”的痛苦和耻辱。 
  梭粗爱吃新鲜虾仁,垂钓者就投其所好,投钓前总是先捉了些许虾子,然后现杀现钓;有时虾子断货, 接济不上,垂钓者便索性用钓钩撕开其同类的皮,然后掐下白花花的肉,来个以假乱真。也许梭粗跟青蛙一 样,是盲眼,它们对静止的东西往往视而不见,因此,投钓时,垂钓者总是频频地牵动钓线,让钓饵在水中 不断地跳跃。因了这“牵动”,因了这“跳跃”,芙蓉人钓鱼的姿式便显得与众不同,别具一格——他们总 是用手掂动钓竿,并将钓线从水的这一头慢慢地移往水的那一头,又从水的那一头慢慢地移往水的这一头, 同时轻轻地挪动脚下位置,或前进,或后退。也恰恰是因了这“牵动”,因了这“跳跃”,芙蓉人使用的钓 竿也十分奇特。他们爱用白箬竹或用海水浸泡过的慈竹作钓竿(这两种竹子,梢子尖细而弹性好、韧性强) ,用大号弦线或较粗的尼龙丝作钓线,钓线上虽说没有浮标,却在离钓钩8公分的地方,穿上一个锥形的三 钱来重的锡坠,这个锡坠有三大妙用,一能探明水的深浅和水中的不明物,二能充当假诱饵,吸引更多的既 定目标,三能增加拉力,容易将上钩的鱼有力地拉出水面。 
  芙蓉街上的年轻人,差不多个个是钓梭粗的里手,而我更是其中的高手。特别是在潮水上涨的时分,我 站在潮头处投钓,往往会成功地诱来一个个梭粗群,而每当一个梭粗群汹涌而至时,我总是镇定自若,不断 地挥竿、打圈、卸鱼、上饵、投钓……动作之熟练,之流畅,之利索,令人不无惊诧。值得一提的是,我更 有绝招,有时,揣摸来者抢着要咬钩,我便故意不上饵,来个空钓,其结果照样是十拿九稳,竿起鱼飞。每 遇到这等美事,我心里总是涌动一股热流,兴奋地乱嚷嚷: 
  “我乃姜太公也!我乃姜太公也!” 
  2003年11月30日于乐成         
夹虾       
  芙蓉有两条溪,直通乐清湾,在其经年奔淌不息的溪谷中,虾子云集,它们比石子还要多。虾子爱倒退 ,你要捉住它,只要伸出一只手,叉开虎门,小心地放在其尾部,然后用大拇指轻轻碰一下它的触须,它便 会窜进你的手窝,这时,你手一捏,就能逮住它。当然,要更多更快地捉住它们,你最好使用夹网。 
  夹网不同于捞网,它自由闭合,两侧拴有细竹竿,网口镶着一排锡坠,捉虾时,你得将它张开,虾进了 网,你可以直接将网提出水面,也可以先合再提。使用夹网捉虾,芙蓉人叫夹虾。 
  虾子一般出没于浅滩和塘潭中。 
  在浅滩的虾子,白天爱躲在石头底下,你想捉住它们,必须先翻开石头,让它们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或者索性用脚去踢石头,把它们给轰出来。所以,夹虾也叫翻虾、踢虾。但不管是翻石头,还是踢石头,动 作都要轻,要尽量保持水面的平静,否则,水面起波痕,虾子跑出来看不见或看不清楚,就无法下手。虾子 很鬼,有时,你翻开石头,它会跟着石头移动,让你看不到它;有时,你在石堆里踢出它,它不往前面跑, 偏掉过身来往你的胯下冲,打你一个措手不及;有时,它故意头朝内,爬进夹网,但你一拎网,它却嗖的一 声倒射出去,并趁乱水逃之夭夭。特别是第三种情况,让人感到很窝囊,所以,有经验的人,看见虾子爬进 夹网,并不着急,总是耐着性子将虾子掉个身,让它的尾部朝内,然后再猛地拎起网。 
  在塘潭里的虾子,爱趴在台塔(即塘坝的塔基)上,它们若发现敌情,总是迅速地撤回并躲进深潭的石 罅间。因为台塔外侧便是深潭,而台塔上往往长满青苔,像上了油一般滑溜,所以,想捉住台塔上的虾子, 很不容易,弄不好,虾子没捉住,你自己倒滑进了深潭。对此,捉虾里手,他们靠近虾子时,往往下脚稳而 轻,几乎让虾子感觉不到,一边伸出手,将夹网从外向里包抄,停放在虾子的身后,然后动用夹网上的某根 细竹竿,轻轻碰打虾子的头部,让虾子受惊并因之后窜,这样一来,它们便自投罗网了。 
  不论是在浅滩还是在塘潭里,虾子总爱在清晨或者晚上,结伴而行,特别是入夏时节,潮水开始上涨, 它们更是倾巢而出,有时,你前后左右,密密麻麻,全是虾,让你简直无法下脚。特别是夜里,在火篮(把 )的照射下,水中的虾子,眼睛贼亮贼亮,有时它们像云团一般密集,看上去,眼前一片闪烁,置身其间, 就如同闯进了一个熠熠发光的珍珠滩。自然,遇到这种情况,你再不懂得如何捉虾,就是乱抓乱踩,也会有 所收获的。正缘如此,许多人顾不得油烟熏呛,顾不得飞虫叮咬,争着加入了照虾行列,而一到夜里,在溪 海相连处,你每每可以看到,那里晃动着一个个火球,很热闹。 
  三伏天,是虾子的旺发期,也是山洪的多发季节。山洪一发,溪水由白色变成了黄褐色,它一路咆哮, 怒涛滚滚,溪里的虾子全被冲到了两岸边。如果这个时候,你不怕被洪水卷走,那么,你跑到溪边去,用夹 网去捉虾,肯定会满载而归。我孩提时胆子大,常常躲着母亲,偷偷去干这个事,结果,差不多每次都能捉 到两脸盆的虾子。 
  在芙蓉,虾子的最大敌人是街里人,他们家家户户都有夹网,有的人家多达四、五副,可谓大中小配套 。街里人不仅夹虾、照虾,还现捉现杀,用新鲜、白嫩的虾仁作钓饵,去钓梭粗、蝤蠓虎、乌鲤、乌妻等海 里或溪里的鱼。特别是秋暑两个假期,孩子们几乎天天泡在海里或溪里,虾子更遭到了灾难性的追剿。街里 人一年吃掉的虾子,简直可以填掉一个大塘潭!然而,恰恰作为虾子的最大“敌人”,街上人却让虾子扬了 名,并因之挖掘和丰富了虾子的文化内涵――的确,虾子不光能给人以口惠,更能给人以美感,以乐趣,以 知识,以乡情。 
           2003年9月2日于乐成         
辣群       

喜书网(www。xitxt。com)好看的txt电子书
  芙蓉溪海相连,潮水一涨一落,其相连处的水域,水味半咸不淡,很适宜鱼类繁衍生长。由于海是鱼的 大本营,里头埋伏着千军万马,因此,这些半咸不淡的水域,鱼源滚滚,逮之不尽。正缘如此,芙蓉当地是 不禁止毒鱼的。就是说,你毒了这一茬,还会来新的一茬,这里的鱼,你是毒不尽的。 
  “辣群”是诸多毒鱼方法中的一种。所谓辣,是指茶饼与“教子”(一种中药,其书名语不详,用途也 不明)碾成的辣药,这种辣药,辣性强于毒性,它与其说是毒死鱼,倒不如说是辣死鱼,鱼吞咽或接触了这 种药,会剥落鳞片,浑身乏力;所谓群,就是指鱼群,确切地说,是指随潮水而动并抢先一步到达上游的鲻 鱼群。 
  辣群是一门绝活,需要超人的感觉和技巧。 
  在塘河、水井、溪潭、水圳等地方毒鱼,投药后,毒鱼者大可不必犯急,你可以坐在一侧,先抽几口烟 ,先打一回瞌睡,如果是合伙的,大家先聊一会天,先甩几回扑克,然后用捞网再慢慢捞鱼就是了,反正中 了毒的鱼,或死或晕,它们绝大部分就漂浮在所在水面,插上翅膀也逃不了。但在海里毒鱼,你就断断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