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百将图-第2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当当,就在宋军已经完全占据了优势,只剩下最后的扑杀,就能解决掉这最后顽抗的后汉军队时,一阵鸣金之声却是从四下里传来,持盾,竖枪朝着前方碾压的宋军突然停下来了步伐。

闻鼓而进,鸣金而退

但凡严军精锐,这八个字几乎是令行禁止,大宋禁军缓缓的后撤,却是为这凝重血腥的战场扫去一丝沉重,也让早就精疲力竭的北汉军士兵有了一丝喘息之机。

“北汉刘继业听着,我乃是宋军使者,特送一封信而来,你们千万不要攻击”那文士使臣说着从军阵中穿出,一个人踏着步子,穿梭在那横七竖八的尸堆之中,登上了南城楼。

“刘将军,这是你家陛下,北汉国皇帝的亲笔书信,你可以检校一番,素闻刘将军对北汉皇帝忠心不二,感念其器重倚重之恩德,我大宋皇帝陛下对刘将军的节操感叹不已,我家陛下说了,只要刘将军肯投大宋,定不会辱没了刘将军”

刘继业看着手中的书信,那坚毅的脸颊之上,却是流下两道泪痕,双手微微有些颤抖。

“父亲”

刘继业抬起头,望向那渐渐西沉的夕阳,长叹了一声,道:“北汉国,亡了,亡了”

“父亲”刘延朗跪在地上,看着伤心无比的父亲,他知道为了这北汉国,父亲耗费了多少心力,常年征战,全心全意的效忠,这一刻,那心中一直为之效命的支柱突然倒了,他的心怎能还保持平静。

“父亲”刘延玉几兄弟也纷纷跪伏在地,显然他们也是害怕性子忠烈的父亲做出什么傻事来

冷卓看着下面的那一幕,心里也好像被锤子捶打一样,忠君报国,忠君报国,然而当君没了,国亡了,作为一个忠臣良将,心中的落寞跟空虚可想而知,那是一种信仰寄托的倒塌。

就在冷卓唏嘘的时候,怀中的百将图却是徐徐的展开,果然是他们,虽然刘继业这武将名字没怎么听过,但只是这一日,冷卓就知道此人定是一被历史淹没的名将。

一道光柱从百将图上射下,但是让冷卓意外的是这光柱并没有罩向那正中的刘继业,而是那单膝跪倒的一员小将,夜是刘继业的一个大儿子,刘延朗。

就在冷卓没有来得及纳闷呢,又是一道光柱射下,这一次依旧没有罩向刘继业,依旧是刘继业的儿子,可能是老2。

第三道,还不是刘继业,这第四道,依旧不是刘继业,第五道,同样不是,第六道,仍然不是,第七道,还不是

不过虽然不是,但是冷卓依旧睁大了眼睛跟嘴巴,七道光柱,分别罩住了刘继业身边的七个儿子身上,七彩光,一分而七,各表一色。

我x,一下子召唤七个,这也太霸道了吧

冷卓目瞪口呆的看着百将图缓缓的张开,将被笼罩的七个武将,一个个的召唤进百将图中。

第一卷 百将图 第三百二十四章 土木堡

第三百二十四章 土木堡

回归那充满陈腐臭味的地下室,七个大小武将围在冷卓四周,魂印一一打出,冷卓看着七人,最长者,不过二十,最小者刚刚十三,却是一年生一个,这家伙果然够彪悍啊。

冷卓打量了一圈,随后就忙不迭的带着七人出了地下室,这一次倒是没有召唤出什么士兵来,不过看着七个武将,话说一下子能召唤出七个来,还要什么士兵啊

让梁红玉带着去让它们洗洗一身的血腥,换掉那已经残破不堪的铠甲,冷卓却是一个人回到了办公室内,掏出百将图,仍有些感觉有点不真实,这百将图的召唤,似乎也没了什么规律可言。

再打开百将图,翻开第二十三页,冷卓却是有点傻眼了。

第二十三将:刘延朗,又名杨延昭,获天赋火灵,北宋初期抗辽名将。

第二十四将:刘延玉,又名杨延玉,获天赋土灵,北宋初期抗辽名将。

第二十五将:刘延浦,又名杨延浦,获天赋水灵,北宋初期抗辽名将。

第二十六将:刘延训,又名杨延训,获天赋风灵,北宋初期抗辽名将。

第二十七将:刘延瑰,又名杨延瑰,获天赋木灵,北宋初期抗辽名将。

第二十八将:刘延贵,又名杨延贵,获天赋暗灵,北宋初期抗辽名将。

第二十九将:刘延彬,又名杨延彬,获天赋光灵,北宋初期抗辽名将。

刘姓,杨姓,这也可以,如果姓刘,冷卓还不认识,但是如果姓杨,冷卓可就全都认识了,话说北宋初期的杨家将,在后世里,光电视剧就拍了不知道多少,不过那个是按照杨家将的流传改编的。

也是了,好像杨业投效大宋的时候,是北汉国将领,统领北汉军,北抗大辽,南挡北周,不过那一段历史似乎史书很少提及,杨业出名还是在大宋北疆,抗击大辽时记载才多了起来。

所以冷卓知道杨业,知道杨延昭,却不知道在这之前,杨业被北汉皇帝赐姓刘,刘继业也就是杨业,妈妈咪啊,杨门七虎,赚到了。

而且这七兄弟居然都获有天赋灵,不知道是不是跟李元霸的雷体一样,如果是,那可就厉害了,因为这灵体其实就相当于一种通灵兽,而且是伴随本源而生,可比后来召唤的通灵兽强多了。

召唤出杨门七虎,冷卓自然是高兴的很,但是唯一有点蛋疼的就是这七虎最小的那个才十三岁,虽然长得跟小牛犊一样壮实,但这么大点就上战场,话说冷卓还真有点负罪感。

他十三岁的时候,还是小屁孩来着而在古代,十三岁的男孩子已经能挑起家中大梁了,果然是汗颜啊

帝国历五五六年九月四日,曾被后世历史学者定为汉皇大帝迈出争霸之路的第一次转折点,在这一日,汉皇第一次走出了小小的哨塔,踏上了随后波澜壮阔的征程。

当时,汉皇大帝带兵离开这座小小哨塔时,并没有烧毁这里,这让这座具有历史意义的哨塔被当成一个重要的历史遗迹得以保存后世,供人们观瞻。

完成了第一次军队整编后,冷卓麾下所辖兵马达到了四千二百人,随后在翌日,冷卓一行就离开了八十八哨塔,走的时候,冷卓并没有烧毁这座哨塔,因为他还会再次的回来这里。

不过在开始西进分兵之前,冷卓还有一件事需要去做,那就是攻打土木寨,因为按照多尔衮北上时从一些抓捕来得胡人那里得知,第三禁卫军大败后,虽然战死者众多,溃逃者也不少,但是同样有数量不少的禁卫军士兵被抓了俘虏。

这个数量上至少有七八千,甚至上万,这些人并没有被杀死,而是作为战利品拉去了土木寨,在那里将成为奴隶卖掉,获得的财物会分给各出力的部落。

“明臣,对于这个土木寨,你有了解么?”冷卓望向了孔明臣,对于帝国那点事,无论是历史,还是眼下,在所有人中,冷卓能问得似乎也只有孔明臣了。

孔明臣在通灵一途上无所寸进之后,作为一个心高气傲的人,自然不甘如此,所以才会游历九州,增长见识,阅览帝国历史,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孔明臣点了点头,将自己知道的一些历史记述讲了出来。

土木寨,位于八十八哨塔北方偏西,路程大约有六百余里,处于林带跟草原的结合处,它的东方是北方最大的阔叶林,针叶林带,居住有以狩猎,渔猎为主的林胡部落。

它的西北方则是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而在这一带,湖泊众多,河流密布,水草最为丰美,是草原三大黄金氏族之一的大月氏的起源地。

而土木寨几乎位于松林,草原,沼泽三部的结合部,乃是重要的通衢之地,战略地位颇为重要,而土木寨虽是一个寨子,但实际上规模却有若帝国的一座城池,而它的前身,其实是边军的一座重要堡垒,土木堡,土木寨几乎是在这座古堡之上修筑起来的。

土木堡,曾是帝国北边极北的重要前踏跳板,优越的地理位置,让它东窥林带,西侵西草原,南控沼泽,那个时候,迷宫沼泽虽然没有纳入帝国版图,但是沼泽胡人也几乎臣服于帝国的统治之下,恩,或者说是臣服在北地边军府治下。

那个时候,云州沼泽三边府实力最盛时拥有铁骑三十万,兵随时能拉起一支二十万以上数量的仆从军,乃是二十八边府中,实力最盛的,大半个沼泽都笼罩在边府军的治下,而这座土木堡就是在那个时代修筑的,作为一颗钉子钉在北胡最难受的一个地方。

可以说这土木堡曾代表的是一个时代,边军最强盛的时代,不过在帝国数位皇帝开始坚定不移的打压边军府,并全力削弱边军实力的百年时光里,在这里爆发了一场让边军府走向穷途的大战。

土木堡之战,这一场大战的真实情况已不得而知,但是当时虽被打压,但是依旧在边军府排在前列的沼泽三府二十万精锐,十万仆从军,却在这里一败涂地,三十万大军十不存一,这一败,也引发了边军制度的崩溃。

其后十数年的时间里,强盛时期的二十八边军府十去七八,被裁撤整编成了禁军,以及地方军团,而这也是历史赫赫有名的昭和内迁,昭和内迁之后,帝国在北地的势力快速的萎缩,对北方草原从攻势变成了守势,大片北地尽数被胡人夺回,帝国自此再难跨过那片秃鹫的戈壁滩。

“这些都是历史中记述的事情,至于如今土木寨变成什么模样,我想除了一些走私商人之外很少有人知晓,就是帝国情报部门,对这里也不会投入太多力量,所以土木寨具体的情况怎样,我也不了解”

“那可就难办了似乎这里应该是守卫很森严的地方,甚至还有城堡防御”冷卓手中可没有什么攻城的器械。

“少主,土木寨目前情况如何我方一点都不知晓,贸然去打自然得不偿失,不妨让哲别将军带人混入土木寨,打探一番情况,而后在做决定”

哲别本身就是草原胡人,这一点地球上的蒙古人跟异界的北胡人倒没有太大的差别,至于习惯也是大同小异,所以哲别一行真要混入土木寨,应该问题不太大。

“恩,当下之计也只能如此”冷卓点了点头,赞同的道。

土木堡建立在一条土坡高地之上,北侧有一条发源自松林的河流好似飘带一般的流过,当年为修筑土木堡,沼泽三边府可是不远数百里运送巨石在这里修筑堡垒,尽管岁月无情,但是如今,那青岩巨石的城墙依有大半屹立。

不过眼前的土木堡规模却比四百年前的土木堡大了许多,显然拿下这里之后,胡人们并没有彻底推平这里,而是将这里当成了一个贸易中转地。

来自沼泽,松林,草原的货物在这里得以交换,而来自帝国的走私货物更是这里最紧俏的商品,久而久之的,这里的规模反而大了不少。

昔日破损的东城,南城,都被大大得外扩,不过这一面却没有用青岩巨石去修建,而是就地取材,从东侧的林带中,砍伐巨木修建起一道巨木围墙,这也是这里改成土木寨的原因。

土木寨内算是少有的草原固定城镇,里面也有不少的人家,胡商在这里定居,不过比起寨内的人,寨子外面,巨大的阙场才是这里最吸引人的,而这阙场也吸引了无数胡人前来换取一些自己需要的物品,并将自己多余的牛羊,兽皮,药材之类的卖掉。

久而久之的,在土木寨外,形成了一片牧民部落聚集区。

马铃声摇曳着,哲别一行十数人骑着马匹,每一匹马上,还捆绑着一两个穿着南方帝国铠甲的士兵,队伍排成一排,哲别骑在马上,跟着身前不远被绳索牵拉着的人说着:“少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