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春闺记事-第3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觉得,朱仲钧的小心谨慎,来源于他的敏锐,而不是多疑。
她道:“那去把彦颖的玉佩换掉,把晋王的玉佩送回去吧。”
朱仲钧拍了拍顾瑾之的肩膀:“你先去洗漱,我去看看彦颖,把玉佩拿下来。”
顾瑾之点点头。
她着实累得紧,又怀着身孕,她没有和朱仲钧客气,自己先回去沐浴。等她洗漱好了,朱仲钧才回来。
他道:“我去了趟仁寿宫,顺道往晋王那边拐了拐。晋王那边的护卫,我有认识的人,让他偷偷送进去……”
顾瑾之笑。
“明早彦颖起来,找那个玉佩怎么说?”顾瑾之道,“你难道打算骗孩子吗?”
“你真是不了解自己的儿子。彦颖最听我的话,我偷偷跟他来个约定,保证他什么都不说,你信不信?”朱仲钧提到彦颖,语气里满是骄傲。
顾瑾之看着朱仲钧得意洋洋的模样,笑了笑。
而后,她又叹了口气。
她宁愿是朱仲钧和她多心了。
不过,她想起自己的六姐,小时候那更是好胜。大伯母还说她愚蠢又狠辣,将来只怕不及五姐可靠。
但是这么多年,在宫里的生活,六姐也明白了什么是重要的,至少她不会在自家人身上使手段。
晋王这个年纪,最是争强好胜的。
朱仲钧见顾瑾之叹气,就轻轻搂住了她,低声道:“你别怪我多心。我多次见晋王看燕山和彦颖的目光不善。小孩子嘛,难免会争宠。我小时候就给我三堂哥下个绊子……”
顾瑾之微讶,抬头问他:“你多小?”
“六七岁吧。”朱仲钧道,“在我们家,父母不可靠,唯一靠得住的是爷爷。我四伯在西藏六年,替家里积累了不少名望,我三堂哥是我四伯唯一的儿子,他回京后,我爷爷心疼他跟着父母在西藏,就多疼他些,盖过了我的风头。我小时候很霸道……”
“你现在不霸道吗?”顾瑾之反问。
朱仲钧笑。
他愿意把自己不光彩的往事,说给顾瑾之听。
嫉妒大概是人之本性。随着年纪越大,阅历越深,渐渐能看得开、藏得住。但小孩子的嫉妒,却是简单直白的。
顾瑾之安静听着他讲。
然后朱仲钧问顾瑾之:“你小时候和堂兄弟姊妹们争过吗?”
“我一辈子都没和人争过什么……”顾瑾之笑。
她的确是一辈子都没想去争什么,直到遇着了朱仲钧。
她想,假如没有朱仲钧,也许她现在是不同的。但,她爬上去之后,看过的风景,也是她一辈子没有的。
这点,她感激朱仲钧。
“燕山像你。”朱仲钧笑起来,“他这么小,就看得出他万事随和的性格。”
 
第425节失窃(1)

到了正月十六,朱仲钧和顾瑾之带着孩子们向太后告辞,准备出宫。
太后最近的心思,都在皇帝亲征的事情上,她心绪难宁,夜里也睡不踏实。昨日朱仲钧的孩子们来一闹,太后心情大好,晚上也睡得安稳,早起精神很好。
这是其一。
她想留燕山和彦颖兄弟们多住两日。
宫里也有孩子。
可宫里的孩子,都会敬重太后。在宫里孩子们眼里,太后不仅仅是他们的祖母,也是皇太后。
这里头就隔着威严。
朱仲钧的孩子,却都不知道这层。
他们只当太后就是祖母,跟普通人家一样。特别是彦颖,看到什么都要,让太后觉得,宫里那些死物也是有价值的。
她很喜欢这样的,这是其二。
在宫里寂寞久了,就想要孩子们来闹一闹,这就是太后此前的心态。
她非常舍不得顾瑾之的孩子们。
“小七,你在外头也是养胎歇息,不如就在宫里,住到二十再出宫。”太后道,“哀家翻了黄历,二十是个好日子。今天反倒不宜出门……”
顾瑾之和朱仲钧都笑。
太后故作不悦,对他们看透了自己的心思、还不帮忙遮掩、反而笑出来表示不满。
朱仲钧和顾瑾之就不敢再笑了。
两人连忙正了正神色。
“。。。。。。小七还怀着身子,宫里吃食物。总比外头要精致些。”太后又道,“哀家要是能出去看孙子,也不用这样苦留你们的。”
话说到这里,就有点耍赖之意。
但这里头也有辛酸。
顾瑾之和朱仲钧相视一眼,两人就知道了彼此的意思。
朱仲钧开口道:“母后,并非我们不愿留下来,只是怕坏了规矩。既然您这样说,那咱们再打扰母后几日。”
现在这后宫,掌印的是皇后。
太后留朱仲钧一家人住,仍是要问过皇后的。
太后笑了笑。道:“在母后这里。怎么算打扰?”
话虽然如意,太后还是派了成姑姑先去说坤宁宫,和皇后说一声,免得皇后心里不悦。
皇后是很敬重太后的。从来不敢驳了太后的话。太后留朱仲钧一家人在宫里住。也不是头一次。谭氏是不介意的。
她甚至亲自过来说:“王爷和王妃在宫里陪着母后,为母后排解孤寂,本宫感激不尽。只管住下。”
顾瑾之和朱仲钧都站起身,道了谢。
然后,顾瑾之和孩子们就留在仁寿宫,陪着太后。
朱仲钧去了外宫。
太后和顾瑾之的感情较深。
顾瑾之瞧了瞧她的脸色,直接问她:“母后,您近来睡得不好?”
太后也直言不讳,跟顾瑾之说起了心里话:“……京里这两年局势才稳,皇上又有亲征。太子太过于年幼,哀家是放不下心的。京城若有个闪失,亲征军失去了后盾,更是危急。内宫不得干政,哀家又够不着。皇上也是怕哀家太过于担心,才把仲钧留下来。哀家是吃不好、睡不好的……”
内宫不仅仅不能干政,甚至不能谈乱朝事。
太后却不在顾瑾之面前讲究这些。
她知道顾瑾之不会到处胡言乱语。
“母后,军国大事,我也不懂。但我听王爷说,若是不亲征,蒙古草原的两个部落结盟,只怕会打到京城,到时候更是生灵涂炭。”顾瑾之道,“况且太子大才,有他监国,你应该放宽心。”
太后笑了笑,笑容有点勉强。
太子是个孝子,对皇帝和太后,他都非常孝顺;他也是个很好的人,对于老师、长者,他尊敬有加;对于太子妃,他更是疼爱练习,夫妻和睦;他甚至嫉恶如仇,看不惯时间不平。
但是作为太子,他的政治敏锐度太低。
皇帝派了不少的老师在他身边,教他学会如何做个君主,可是他的成绩差强人意。
太后还记得他前几年跟顾延韬拍板,仅仅是因为他老师袁裕业的一件私事。
作为学生,他无疑是合格的。
可作为太子,他的缺点太过于明显。
这都是因为宫里孩子太小。在晋王出生之前,宫里只有太子一个皇子,晋王比他小十二岁。
外头有谭氏护航,里头又没有可以取代他的人,他过得没有危机感,自由自在,有点任性,从小就没有养成君王气势。
而且那时候皇帝总想换掉他,也根本没打算封他为太子,所以小时候也没有刻意培养他的君王气质。
等他渐渐大了,再想去改变他的性格,就变得难上加难。
况且皇家也没有天子亲自教养儿子的道理。
太后找了很多理由来说服自己,太子已经成年,已经成熟,但她就是不放心太子的。
太子耳根软,容易受人挑拨,这不是一天两天的,太后非常清楚。
就是因为太子这个性格,太后才不放心他监国。
这些话,太后是不好讲的。
哪怕在顾瑾之面前。
“。。。。。。哀家也想过些清净日子。”太后叹气道,“可这天下,哪有清净的时候啊?哀家盼着这次战事过后,天下能多太平几年,哀家也享享清福。”
“一定会的,您放心。”顾瑾之道。
太后笑,又问顾瑾之:“你给哀家开个方子吧?哀家这两日的确睡不好……”
“母后,您只是担心大事,才忧心忡忡。这可没有方子可解。”顾瑾之笑道,“您陪着孩子,多笑笑,心里少些烦恼,就能睡得好。方子是不必开的。”
太后点点头。
一上午,顾瑾之和孩子们,都在仁寿宫。
彦颖甚至和燕山摔跤。
燕山和彦颖,都跟朱仲钧学过摔跤,但彦颖的成绩更好。别看他比燕山矮,人却机灵有力气。一下子就能把燕山摔倒。
燕山倒也不介意。被摔倒了,笑呵呵爬起来。
太后让人在地上铺了毡毯,摔倒了也不疼。
两个孩子摔得津津有味,太后看着也有趣。笑得合不拢嘴。
太后心里是偏向彦颖的。彦颖长得像朱仲钧。太后总能从他身上。看到自己儿子的影子,故而更疼彦颖。
看着彦颖那么小年纪,能摔倒哥哥。太后非常高兴。
而燕山不气馁,一副容忍弟弟的谦让模样,更让太后觉得稀罕。
一上午,太后心情非常好。
他们陪着太后说笑,中午也在仁寿宫用了午膳。
午膳的时候,苏嫔和德妃、丽妃也来了。
还有几位公主,纷纷来请安。
太后留她们用膳。
晋王也来了。
彦颖看到晋王,就装作不认识般,不和他说话。今早起来,朱仲钧特意和彦颖说了话。
顾瑾之不知道他们父子说了什么,神神秘秘的。
但彦颖果然不再问玉佩的事,也不理晋王,让顾瑾之知道,朱仲钧的话起了作用。
晋王见彦颖不理会他,他就看向了燕山。
燕山一脸不知何事的茫然。
吃了午膳,燕山和彦颖有点困,太后让他们就在仁寿宫的偏殿歇息。
等两个孩子退下,晋王好似有话想跟太后说,德妃却给他使眼色,目光有点狠戾。
德妃的目光,被太后看个正着,太后转头,看到欲言又止的晋王,问:“怎么了?”
晋王要开口,德妃忙站起来,笑道:“过年之前,您赏赐给他的一对青花瓷梅瓶,被他打了,心里惴惴不安,说对不住皇祖母……”
晋王一脸不愿。
太后就知道德妃撒谎,根本不是这事。
但是德妃想遮掩,太后也不好当众拆穿她的。
顾瑾之心里,不免有了些凉意。
她看了眼晋王,又看了眼德妃,一时间五味杂陈。
孩子果然是孩子。
孩子的心思,朱仲钧一下子就猜得准了。
“不过是对青花瓷瓶,值什么?哀家这里多的是,明日叫人再拿一对给你。”太后笑着道,“你也去吧,皇祖母也要歇歇。”
太后说了这话,众人便一起告辞。
德妃暗暗给顾瑾之使眼色。
顾瑾之就道:“母后,我送送德妃……”
太后点点头。
除了仁寿宫,德妃和顾瑾之并肩而行。
德妃却没有说什么话。
两人一路到了景和宫。
到了景和宫坐下,德妃就开门见山道:“早起的时候,我去给太后娘娘问安,遇着了急匆匆的晋王。我拦下他,问他什么事,他半天支支吾吾的。他在我面前,倒也不敢弄鬼,说什么昨日有人偷了他的玉佩……”
顾瑾之在心里默默叹了口气。
孩子的恶意,有时候太过于指责,反而被认为苛刻。
但这种恶意的中伤力,一点也不轻。
朱仲钧的料事如神,晋王的阴狠,让顾瑾之沉默一瞬。
“我把他叫到了景和宫,问了他半天,他说是六叔家彦颖拿了的。”德妃看了眼顾瑾之,继续直接道,“瑾姐儿,你昨日见孩子拿了玉佩吗?你别怪我说得直接,我的心是向着你的……”
“六姐,你若是不向着我,便当着太后娘娘的面问了出来的。”顾瑾之道,“你倘或不懂这点情分,就辜负了您的一片心。但我的确没见着孩子拿什么玉佩。我们家彦颖,不满五岁,家里也是不缺东西的,他从来不伸手拿旁人的东西,这点我可以保证!”
 
第426节失窃(2)

 
顾瑾之虽然这么说着,脸色却很严肃。
她眼神隐隐有怒意。
虽然她极力克制住。
德妃便握住了顾瑾之的手,道:“我也不是怀疑你家孩子。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