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桃花岛和红楼-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96章 京城风云

林朗这里舒服的享受着过年的乐趣,毫无压力的迎接自己十五岁的到来;另一边的京城却是风起云涌;让林如海在这其中感受到了什么叫做风声鹤唳。
林如海坐在京城林府的书房;揉着脑袋,皱着眉头;对着桌子上一沓子帖子发愁的很,这些都是一些旧识的帖子;有的是请戏酒的,有的是准备上门拜访的,还有的是提前送年礼的。看着似乎什么问题都没有,可是细细看看就能发现这里头暗藏的意思。
这些个旧识;旧交里有好些已经有多年没有怎么联系了,可是在这么关键敏感的新旧皇权交替的时候来了帖子,到底有什么目的?
还有几家那是家境属于很一般,甚至是属于官员中中等偏下的人家,往年最多见到了打个招呼的人家,这个时候却来送礼,还是厚礼,完全超出了他们的家境承受水平,这又是为了什么?
傻子都知道这里头有问题,可是问题是林如海就是知道问题,一时间也没法子立马做出判断。他唯一能知道的是,这些人里,最起码有一半估计是以前和那些个皇子什么的有过联系,或者是表示过支持的,如今到了新皇确立了,从龙之功的美梦破灭了,所以开始慌张了,想着多找些关系,把自家保住,免得受了牵连,比如那几个以前关系还不错的,他多少心里有数,至于那个送厚礼的,他大约猜想,这礼物根本就不是他家出的,估计是后头有主子。
说来也是奇怪,这不管是当官的也好,一般的读书人家也罢,最喜欢调头的都是家里家底很不错的,或者说是位高权重的,至于那些寒门上来的,或者说是官职上差一些的,反而有点子认死理,这要真说出去有点不可思议,可是若是换位思考一下,倒是也能理解。
家大业大,责任自然也更重,所以在做事的时候,很有些缩手缩脚的感觉,因为往往一个决定,那就是全族的命运翻天覆地,这对于大家族的人来说,天然的就约束了他们冒险的勇气。不过像是贾家那样的额,也是怪胎,做的有点过了,人家最多暗地里不把事情做绝而已。没有他们那样做个墙头草还弄得明目张胆的人家,这已经不是谨慎,而是愚蠢了!
倒是那些个寒门子弟,负担小,属于一家一户的决定,不会有什么太大的牵绊,有些个还保留着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节气,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事对于功名追求更富有下注的勇气,有着赌徒的疯狂,在这样的情况下,在这最后的关头,还是有些人为了那些已经注定了失败的夺权者孤注一掷的。
林如海翻了翻那些帖子,心里免不得有些腻味。不管是为了断尾求生的,还是找人保护的,甚至是最后关头准备再次掀起风浪的,怎么一个个都想着来找我呢!如今江南,不对,应该说扬州盐政已经没有了以前那么敏感了,他们这死抓着自己,不是给自己添乱吗!他还想着安生的过完这个过渡阶段呢!再说了他们凭什么以为自己就是个能左右结局的人呢?没道理啊!
就在这个时候,门口一阵的轻响,京城林府的管家林得力的声音响了起来:
“老爷,刚才外头听消息的小子来说,太子太傅葛大人过世了。”
“哗啦。”
林如海手边的茶盏碎了一地,葛大人?太子太傅?虽然老皇帝没有封太子,可是他可是教导诸位皇子的老师,也是新皇的老师,更难得的是,这位老人,一直以来都是个正直,公正,清廉的代表。对皇子的教育,也从来没有偏颇之处,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次新皇登基后,这老头只怕还有好日子过呢!就是他自己,也从没有什么担忧的事情,身子也一向不错,怎么突然就没了?
“怎么没的?”
林如海招呼了林得力进来,问着具体的情况,这几个在京城打听消息的小子,是他上次进京的时候就安排的,专门为了这京城局势准备的,想来这次能送消息进来必定是有什么重要的内容了。
果然,那林得力脸上的褶子一皱,带着一丝的苦笑,然后回礼说道:
“老爷,真是可怜啊!那是,那是被逼死的,听说,前几日有人拜见老大人,送了好些东西,然后老大人就几天没出书房的门,最后就是昨儿,吩咐不让人过去伺候,然后今儿一早下人叫门才发现不对,里头老大人上吊了!身子都硬了。”
林如海傻眼了,平白无故的,这老大人为什么要自尽?这眼见着就要新皇临朝了,这个时候自尽不是给新皇添堵,给家里人带麻烦吗?按照老大人的睿智,那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啊!到底是为什么啊?
至于是谁逼的,不用说就是那几个送礼的人,送了什么?说了什么?怎么会逼得他在这个敏感的时候,不顾家人会被迁怒,也要自尽?
林如海的疑惑没有人为他解开,也没有人敢去探查,因为老皇帝生气了,已经派了心腹过去,至于能查出什么来,那也是皇帝的事情了,能不能公开都不一定的,很显然这里头肯定和那些个皇子有关系,或者和这次的皇权更替有关。
林如海除了叹息京城的水越发浑浊之外,什么都做不了!当然也借着这一事件,林如海迅速的把这次收到的东西,全部另外造册,然后一一回礼,回信,只说自己初到京城,府中事务繁忙,不方便接待。
若是在这事情之前,林如海这么做那绝对是得罪人的,可是如今人家却什么都说不出了,因为已经有一个收了礼然后送命的,林如海谨慎些也是常理,就是他们这个时候也不敢随便送礼了,生怕出了什么事情,自己也被牵扯上,没听说吗!那几个给老大人送礼的人家都被盘问好些日子了,有几个都被直接关到大理寺去了。谁这个时候敢顶风作案啊!
林如海这里是安静了,可是外头却没有安生过,从葛大人过世之后,整个京城似乎都沉静在一种诡异的气氛里,最后还是以新皇亲自上门吊唁,老皇帝追赠‘一代大儒,帝师楷模’的亲笔题词作为完结。
虽然对于老大人一生最求的‘生为太傅,死谥文正’的文人最高境界略有瑕疵,可是在这样的时候,他依然保护了家人,用自己的死,用最激烈诡异的手段让两代帝皇都意识到了他受到的冲击,从而让家人能全部得到保全,甚至从这漩涡中完整的脱离。
是的,这才是这葛大人自尽的原因,他是太傅,几乎所有的皇子都是他的弟子学生,可是人心总是有偏颇的,就算是最公正的人也是有偏心的时候,葛大人也一样,他更看重嫡庶,所以对于二皇子相对更偏心些,有时候也会给一些自己以前的笔记给他,让他能更好的理解书本上的意思。
这对于一个先生来说真的不算是什么,这绝对是很正常的反应,可是问题偏偏就出在这里了,有人在他送给二皇子的书里找到了一些言论,是强调嫡长子权益的说辞,用这个来威胁葛大人,以弹劾葛大人是二皇子一党为要挟,要求葛大人加入他们一方。
面对这样的事情他还能做什么?眼见着自家也许会成为又一场文字狱的受害者,或者成为别人手里的刀,为一些疯狂的想要叛乱的人殉葬,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死亡做最后的反扑。
他死了,死在别人的逼迫之下,这样一来,葛家没有了他就没有了别人的利用价值,也瓦解了那文字狱的危机。另一方面也告诉了皇帝,自己受到了怎么样的委屈,用死来表达自己没有参与皇权更替博弈的清白,为家人留出了生路。更是用死来控诉,控诉那些人的疯狂,给新皇提了醒,卖了好!给自家也留了后手,可以说,葛大人那是不得不死,不能不死啊!
这些事情外头有的人知道,有的人不知道,不过不管怎么说,从葛大人死后,从新皇亲自祭奠,外头的风雨似乎小了一些,林如海觉得他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安静的等待着新年的钟声,也等待着新的朝代的开幕。
至于林家的立场?林家从来没有真正参与过这些争权夺利的事情,林家是老皇帝的心腹,这一点毋庸置疑,从林如海的扬州巡盐御史的官职就可以看出来,而至于新皇那里,有眼睛的这个时候已经都看到了,五皇子和四皇子关系很不错,而林家,和五皇子有亲,所以林家不远不近,也算是和新皇有那么些关系,虽然算不上是什么心腹,可是也绝对不是什么敌对方,林家终于安全了!就是远在江南的林家其他族人,在新年钟声顺利响起,新皇登基的消息传遍天下的时候,也都重重的松了一口气。





、第97章 甄家抄家

新皇顺利登基了,这是一个开始;俗话说的好啊!新官上任三把火;新皇自然也是要随大流来这么一下的,恩科这种保留项目不说;这是收拢人心的政策,有甜枣,自然还有大棒;而这个大棒第一下就直接打到了甄家头上;抄家!罪名十七条;也不管是不是在孝期了,就是抄家;皇帝就是想知道一下;这甄家到底有多少家产;居然能分别支持两个皇子,既然你这么富裕,那就直接支持国库好了,别忘了,你还欠着国库银子呢!就是老皇帝对于这件事也是表示支持的,他最恨这些个撺掇着儿子造他反的人了,要不是他们,自己怎么会损失这么些孩子?都是他们这些个两个眼睛都是富贵的人的错!为了从龙之功,把他儿子都毁了!绝对的其心可诛!在两个皇帝的关怀下,统一了意见,那甄家开刀,而这个负责抄家的人选,意外的居然是林如海!
巡盐御史也是御史不是!在新皇眼里,那就是可以使用的口舌和利器啊!正好让大家都知道一下这甄家到底有多奢靡,多腐败,这御史的身份也容易让人信任不是!在老皇帝的眼里,林如海那是他的人,有他在,老皇帝就能清楚的知道这甄家底细,不会被欺瞒!
林如海绝对是哭笑不得的接手这个任务的,要知道林家和甄家那都差不多快到了不死不休的死对头的地步了,这不是给了他下死手的机会吗!真不知道两个皇帝都是怎么想的!这到底是太过信任他呢!还是特意试探?或者是想要看看他的反应?恩,当然若是他需要些仁慈的名声的话,确实难办,倒是反而不怎么好太过分了!这真是两难啊!最要紧的是,太上皇加上新皇,对于官员来说,那就是一个媳妇,两个婆婆,最是难伺候!好在林如海也是个秒人,直接把自己和甄家的关系对着两个婆婆都说了一遍,然后要求,为了显示公正性,他需要多几个人一起执行这个任务,作为相互监督和佐证。
要求很合理,显示了林如海光明坦荡的性情,两个婆婆都很满意,再加上一直以来这抄家也不会就一个负责人,总要有人主持兵丁什么的不是!于是新皇决定,兵丁什么的那就用江南护卫营的人,那是新皇的心腹手下,还有当地知府,那是太上皇的伴读出身,绝对可靠,这两个就是分担责任和相互佐证的官员,得,人家人都配齐了,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吧!
说起来为了显示新朝新气象,这新皇还有个旨意,那是三个负责人都知道的,那就是这次抄家,和以往上缴七成,抄家人员上下分三成不同,这次凡是金银,土地,商铺等值钱的东西是要全部上缴的,还要登记造册,一时用来让皇家知道甄家家产的具体数目,二来也是填充国库!唯有不怎么好变卖的书籍字画,新皇大手一挥,成了他们能插手得点的好处费,从这个角度说,新皇这是很明确的表达出,要把甄家做成铁案,要案,做一次杀鸡儆猴里的那只鸡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