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携子穿越来种田-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道了,东西给我准备好,我明早出发,不过你们最好再问一下你们主上,真的要这么做?”路遥起身,走了一段路后才回头说道,然后也不等他们回答,就回了自己的屋子休息。
是的,路遥就是那幕后黑手的其中一员,可以看得出,他干的并不开心,可以看出他的无奈,可是他有他必须在这里的理由,说不出口的理由。

、307 出征高句丽

本来历史上李世明征高句丽是应该发生在公元645年至649年的,可是因为大唐这三年综合实力的提升,这征讨的日程也就提前了。
642年,渊盖苏文杀死荣留王后立高宝藏为王并自封为“大莫离支”摄政。为讨渊盖苏文和保护盟友新罗,唐太宗认为有必要对高丽开战。
前世李世明的内兄长孙无忌反对他直接攻打,建议李世明先与高丽假装为好,后趁其不备攻之,李世明接受了他的建议,并册封宝藏王为辽东郡王、高丽王,授予“上柱国”的称号。
但此世却不用这么麻烦,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这些都不是问题,不过这一年李世民却没了亲征的机会,原因在于太子未立,他需要坐镇长安城。
公元643年初新罗就数次向李世民请援,随后李世民便借此机会派阎立德到洪州(今江西南昌)、饶州(今江西鄱阳)和江州(今江西九江)筹建400艘军船,用以运输粮草,并派遣营州都督张俭、守左宗卫率高履行等率领幽州(今北京)、营州(今辽宁朝阳)两个都督府的兵马以及忠于唐的契丹、奚和靺鞨仆从军队,让其对高丽进行探试性的攻击。
张俭领军至辽西,因辽水正在汛期,水势大涨,唐军长期未能渡河。李世民将其召回洛阳询问后,见其对高丽的山川地形极为熟悉,于是仍任命他为行军总管,兼领诸蕃部的骑兵,为大军前锋。
渊盖苏文马上派特使到唐朝贡讲和,以避免双方战争的升级,不过李世民并没有接受高丽的朝贡,反倒将来使拘留起来,指控他们背叛荣留王,与弑君者同谋。
随后李世民下令以刑部尚书、郧国公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左领军常何、泸州都督左难当为平壤道行军副总管。冉仁德、刘英行、张文干、庞孝泰、程名振等人为总管,率率江、淮、岭、硖劲卒4万3千人,乘500艘战船(阎立德所造)从莱州出发,渡黄海向平壤进发。
与此同时以英国公李世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为辽东道行军副总管,张士贵、张俭、执失思力、契苾何力、阿史那弥射、姜行本、曲智盛、吴黑闼、李元正为行军总管隶之,率步骑6万从陆地向辽东进军。
同时下诏令契丹酋长于勾折、奚酋长苏支、新罗王金善德、百济王扶馀义慈等诸国君长领兵助战。
这些布兵安排基本与前世相同,但如果要追究不同却也有很多,比如粮草基数就比原来带的多,还有河东道与河北道的百姓们都愿意捐赠自己田里的新作为,朝廷免十年的税收,他们现在日子过的富足的很。
出征的马匹也都是配了马蹄铁的,每个士兵身上都佩戴了凌筱筱设计的急救包,里面装有消毒后的纱布。绷带,快速止血的金疮药,清创消毒的密封酒精棉,需要救援时用的哨子等等,只有一个小包。系在腰间一点都不挡害,而且在最危急的时候,能救人一命,虽然有不少军医跟着,但是跟士兵的比例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有时候等待救治,不如自救来的快。
最后的不同就应该是。此次的战争有了房遗爱和马国忠的加入,而凌筱筱一家以游历为名,紧随其后也离开了长安。
李世民个人对这场战争的胜利充满信心,他认为隋炀帝之所以没能战胜高丽的原因是隋炀帝对自己的人民过于残忍而高丽则爱惜自己的人民。
隋炀帝用要反叛的部队来打高丽团结一心的军队,因此是不可能取胜的。现在这一切都已得到改变:首先,这次战争是大国打小国;其次。这场战争是正义之师讨伐叛逆之贼;第三,这场战争是组织有素的部队攻打另一个混乱的部队;第四,这场战争是精力充沛的部队攻打另一个疲惫不堪的部队;最后,这场战争是士气高昂的部队攻打另一个抱怨连天的部队,因此唐这次攻打高丽是胜券在握。
李世民这一生打过无数战役。所以与打仗相比他更烦恼立太子之事,虽然大家更看好小九,但他觉得小九真的弱了一些,如果把天下交给小九,他能完成自己的愿望,带领大唐走的更远吗?可如果交给李恪,他虽然有信心恪儿会是个很好的皇帝,但其他人,包括无忌定是会宁死不从吧!
李世民这时候其实是很想去前线指点江山的,可是为了太子之事他只能坐困长安,这让他十分不爽,便找来了房玄龄这棵软柿子来欺负。
“玄龄啊!你来给朕说说,恪儿和小九都有什么优点和缺点,这没有其他人,你给朕说实话。”皇帝也是需要朋友的,而房玄龄无疑是李世民最合拍的朋友,房玄龄即坚守自己的原则会给他正确公正的答案,又不会像魏征那样每次都让他无法下台,也不想其他人那样有着各自的势力观点,虽然这朝中不站队的还有很多,但他们都不是房玄龄,或是不能,或是不愿做他的朋友,比如李靖那种,他可是是强者,是下属,却不是好友,或者是好友,如程咬金那种,但他就是个大嘴巴,这种事自然无法与他谈。
房玄龄知道此次自己逃不掉了,只好深呼吸,理清大脑后,认真的说道:“臣觉得二位皇子都是天之骄子,天潢贵胄,同时也都深受皇上您的疼爱。不光是臣的看法,其实大家的看法也都是一样的,二位皇子都心地善良,学识不凡,只是在嫡子没有全部失德的情况下。。。大家还是会觉得。。。”
后边的话,房玄龄没有继续说,他相信李世民会明白,虽然因为李世民的缘故,大家不会在乎什么长幼问题,但嫡庶还是要有分别的,特别吴王还有一半前隋的血统。
“这些朕都知道,朕不是要听你说这些的,朕要听的是,如果朕把天下交给了他们,以后会是什么模样。”李世民摆手,表示不满,这些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谁用你说啊!很明显李世民又觉得房玄龄在敷衍他了。
房玄龄很想说自己不是道士,不会算命,您要问这些可以去找国师,袁天罡啊!
不过那是找死的节奏,房玄龄自然没找骂的兴趣,只得认真的思考了起来,李世民也不催他。
又过了一盏茶的时间后,房玄龄才一脸为念的说道:“臣真的不会算命,不知未来会发生什么。仅能以现状,表明自己的一些看法。晋王殿下还年轻,而且聪慧好学,如果皇上立他为太子,继承大统,群臣定会尽全力拥护,不管是攻是守都无问题,虽然晋王殿下现在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有些过于过于单纯善良,但经过此次事情,想必会有所改变,毕竟人都有求生**,不会任人宰割的,再加上陛下正直壮年,也有很多时间可以教育,以前晋王殿下只是没目标,过于松散而已。”
看李世民听进去了,房玄龄又继续说道:“如果是吴王殿下,不得不说吴王殿下,文武双全,心善懂礼,知克制,年少时幸得陛下亲自教导,是很好的继承人人选,只是如果皇上真的立了吴王殿下,不知有没有考虑过其他皇子是否真的服气,朝中的大臣是否甘愿辅佐,就比如被幽禁的前太子,和顺阳王,如果太子之位是晋王殿下,他们也就会死心了,也不怕晋王殿下会对他们不利,但如果换了吴王殿下,人之常情,他们还会在拼一下吧!哪怕臣等人拥护皇上的决定,坚决保护吴王殿下,可是臣已经老了。。。”
后世有人评价这段历史说,吴王是英物,晋王是朽物,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是大错特错,真的如此吗?管理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兴盛与否,不单单要看这个皇帝有没有能力,是否文武双全,果决勇敢,还要看人格魅力,和天时地利与人和。
也许不立李治为太子,不会有武则天这个唯一的女皇,不会有唐朝差点被断的命运,但也不代表立李恪为太子,大唐就会有更好的未来,还有可能,陷入战乱,割据?难道大家都以为没有各各大臣的支持,李治的皇位就会坐的那般稳妥?难道武则天又是以一己私力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皇?
这次,房玄龄是说了大实话,虽然没有明确表明自己的立场,如果李世民立吴王为太子,他是真的会辞职,因为不想面对接下来的种种混乱。
李世民听的认真,即使听到不满意处会皱眉头,却也没有出声打断,反驳,因为房玄龄说的都是真心话,也是他特意没有去想的事实,其实当皇帝,想当一个负责人的皇帝,真的很难,不止要自己做的好,同时他选出的太子,继承人也要做的好,不然也会成为他的污点,可是如房玄龄所的一样,皇帝也不是人好就可以的,想他李世民如果没有这么多人拥护也敌不了他的哥哥,难道李建成就不优秀吗?
 

、308 杀机四期

又过了两个月,长孙无忌、岑文本、杨师道、尉迟敬德、刘弘基、阎立德等大臣奉命从长安出发。四月初到达幽州后由长孙无忌在城南进行誓师大会,并犒劳六军后向辽东进发,但出师未捷身先死,没几日岑文本忽然在在幽州病逝。
可是好好的人怎么就忽然病逝了,难道说他身体不好?可是不好,李世民又怎会让他一起出征?
也许聪明的人可以猜到一些,因为他是吴王李恪的老师,哪怕他忍辱负重多年为李恪谋划,他还是没等到决战的那一天就先被对手灭掉了,不过也好,他因此可以不用经历前世的失望与痛苦,他是带着希望死去的。
与此同时,李世勣和李道宗已先于李世民渡过辽河,644年四月二十六日,李世勣攻下盖牟城(今辽宁抚顺),获得人口二万,粮十万石,李世民改称其地为盖州。
在海路,张亮等已越过渤海登陆,五月初二日,麾下行军总管程名振乘夜从西门攻下沙卑城(今辽宁大连),俘虏其男女八千人,为了震慑高丽,张亮派先遣船队到鸭绿江入海口,因为房遗爱的缘故,他没有像原来历史那样违背李世民的要求进一步向平壤进发。
很快,李世勣和李道宗将隋炀帝曾久攻不下的辽东城(今辽宁辽阳)包围。五月初高丽派国内城和新城四万步骑来支援辽东城,李道宗先是遣手下将领张君乂迎战,不久张君乂不支向后退却。李道宗见情势紧急,亲率骑兵五千冲锋,一举击破高丽援军,斩首千馀级,张君乂作战不利溃退被处决。
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度过辽河后,下令拆除桥梁,以坚定士卒决心。到辽东城外与李世勣会合后,将辽东城重重包围。
五月中旬行军大总管、英国公李世勣率行军总管张俭等人以及契丹、奚、霫等族仆从军攻其南面。副大总管江夏郡王李道宗、第一军总管虢国公张士贵等人,率军攻其西面。前军大总管夔国公刘弘基等,负责填壕沟。鄂国公尉迟敬德指挥军乐队奏乐助阵。
高丽为防御唐军的抛石车。在城楼上积木为战楼,但并不能抵御飞石的打击,在抛石车和撞车的攻击下,纷纷倾倒。此时大刮南风,李世勣下令发射火箭纵火焚其西南楼,风助火势,延烧到城中。唐军登城击破城楼上的盾排兵后,攻下了辽东城。此役高丽被烧死者万余人,俘虏士兵上万,户口四万人。粮五十万石。以其城为辽州。
拿下了辽东城后,唐军进军白岩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