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对风流王爷说不:玉台碧-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岑三娘呆在屋子里极闷,这两日眼见雨渐渐小了,阿秋就劝她:“少夫人不如去观里走动走动,拜拜三清道祖。”
岑三娘不信教,觉得在观里走走活动下筋骨也不错。就换了方便行走的胡服,穿了木屐,带着馒头和几名侍卫出了院子。
才进三清殿,见殿内蒲团上单独跪着个妇人,旁边站着个丫头。她停住了脚步。
那妇人叩头上完香,摇出了一支签文来。她扶着丫头的手起来,转过身就和岑三娘打了个照面。
“徐夫人?”岑三娘诧异无比。
徐夫人也是一惊:“杜夫人?”
见她吃惊的模样,岑三娘微微有些放心,暗骂自己像惊弓之鸟,见着滕王身边的人就忍不住胡乱猜疑。滕王远在隆州,杜燕绥才回来没多久,他怎么可能出现在京郊。
两人见了礼,徐夫人热情的说道:“我是来还愿的,顺便摇支签瞧瞧。杜夫人怎么也在这里?”
岑三娘没有隐瞒:“母亲周年,做场**,没想到被大雨阻在了山上。看这天气,这两日就该停了,等路好走一点,再下山。”
徐夫人点头道:“我也是,来都来了,马车好不容易才上了山。在观里包了个院子,打算住几日待路好了再走。”
既然见了,岑三娘就请徐夫人去自己院里坐了坐。
屋里烧着地龙,徐夫人顺手将签文放在一旁,看到茶具,笑盈盈的道:“今日小妇人给您点杯茶吃吧。”
她动作流利的煮茶,没有提今年织锦阁的干股,岑三娘也没有问。这本来就是滕王送的。今年他不送,就算了。
徐夫人是个好相处的,不提干股一事,却说起了代销的羽绒服:“……今年已销了五千两银子了。回头妾身便把银子给您送去。”
蚊子再少也是肉啊。岑三娘笑咪咪的点了点头:“多谢您关照了。”
徐夫人又道:“现在销路打开了,杜夫人可以自己开店。织锦阁旁边就有铺面,原也是我家主子的产业,因织锦阁要不了那么大的门店,所以做了别用。如果杜夫人愿意,妾身就收回那家店面,把羽绒服单放在店里,另取个店名。掌柜都是现成的,您只管遣个帐房来就行。租金照市价八折,您看如何?”
相当于百货商场里买个专柜,自己经营。省时省力。
岑三娘觉得不错,就同意了:“店名不用取别的,就取羽绒服三字,简单方便。”
徐夫人抚掌大赞:“如此简单明了,甚少。待回去,您只管安排帐房先生来坐堂就可以了。”
她点了茶,两人慢慢饮了,又聊了些今年京里流行的冬衣款式,徐夫人便告辞了。
送走徐夫人后,岑三娘默算了下现在的产业,尚有几万两现银捏在手里。觉得像方家军服生意参一脚,做风投也未曾不可。等到哪天邹家又有商船出海,再投一笔去试试。别的钱,风景好的地方买个别苑买几块田,反正现世太平,做地主最安稳。
她突然想到刚进国公府接帐时,匣子里倒出来的几十两银子,忍不住笑出声来。她总算明白为什么人人都想当官进爵了。福利太好。
岑三娘正想着,却发现炕桌上放着一支签。她呀了声道:“阿秋,徐夫人求的签搁这儿忘拿走了。她应该还没走远?你赶紧给她送去。”
阿秋拿了签,去门口换了木屐,撑着伞追去了。
徐夫人辞了岑三娘出来,匆匆回了自己的院子。
她包的跨院在道观后面,位置较偏。看中的就是此处清静。
她叮嘱丫头守在门口,进了转身关了门。掀了帘子进了里屋,曲膝行了礼道:“王爷,杜夫人打算雨停后离开。她是来做周年**的。”
“本王和她倒是缘。”滕王嗯了声:“你与她说妥了?”
徐夫人道:“说妥了,回去就能把店开起来。”(还有一更)

、偷窥
偷窥
老君观占地宽广。。。时有信徒上山寄住。
阿秋追出来时已不见了徐夫人的踪影,只好找知客道人打听。问清楚徐夫人的院子的方位,撑着伞寻了过去。
这地方实在幽静,回廓两端是一大排厢房,都紧闭着房门,尽头低矮的白墙护着一方院落。
她拍了拍门喊了声:“徐夫人可在?”
不多时,一个丫头打扮的婢子前来开了门。
阿秋行了礼道:“姐姐,请问这是织锦阁徐夫人的院子么?”
那丫头认得她是岑三娘身边的侍女,就笑道:“正是,不知姐姐寻我家夫人可有事?”
阿秋便把那支签递了过去:“徐夫人抽的签忘拿走了,我家少夫人嘱我送来。”
那丫头收了签,又道了声谢。
阿秋口称不谢,转身走了。
丫头见她离开,这才关了院门。
阿秋走了一会儿,上回廊的时候,木屐踩滑,哎哟一声摔到了地上。
她慢慢的爬起来,捡起伞和木屐,揉着腰,慢吞吞的走了。
小院里面的厢房正对着道观的院墙,一角飞崖被墙围了进来,崖上褐色的草在风里无力的摇晃着。山缝间却有一茎野菊,顶着寒风绽开了花蕾。
她会像那朵野菊吗?会顶着严寒瑟瑟的绽放吗?
滕王想起了岑三娘被范家逼得主动找他帮忙的模样,又想起她跳进赣江里的决然。真把她逼进了绝境,她还会给他惊喜吗?
他轻轻笑了起来:“明年三月前赶制几千件送过去,蕃子们应该很喜欢。丝绵贵,用此物替代丝绵,还能换许多珠宝回来。本王赚了银子,给杜家挖了坑,极好极好。”
那笑声听得徐夫人心头一凉,禁不住怜惜起岑三娘来:“王爷,若征西军发现了蕃子身上的羽绒服,杜家怕是逃不过满门抄斩的下场。”
是啊,通外敌的罪名怕是逃不掉了。
可那又如何?
滕王想起蟠龙山被挖断的山丘,想起与杜燕绥的话,不由冷哼一声:“他知道本王的事太多了。有他在皇上身边,迟早会成为本王的心腹大患。”
当初您那样看重岑三娘啊。怎舍得看她上断头台?徐夫人无声叹息。
“宫里的人什么时候来?”滕王换了话题。
徐夫人收拾好情绪,轻声说道:“就这一两日了。王爷,杜夫人在山上,王爷要不从后山走,妾身担心被她瞧见。”
滕王想了想,轻叹了口气道:“无论如何,本王也要在这里坐镇,瞧着她入主凤位才会安心。”
既然滕王已做出了决定,徐夫人不再犹豫:“是。妾身这就去安排。”
阿秋一身泥,狼狈不堪的回了跨院。
馒头忍不住喷笑:“阿秋姑娘,你今天陪少夫人去三清殿也该替自己求枝签瞧瞧。再请老道给你算算,是否不宜出门。”
阿秋瞪他一眼:“再取笑本姑娘,将来叫少夫人给你娶个恶媳妇!”
“哎哟,还真凶啊!我看这恶媳妇非你莫属……”馒头大笑起来。
阿秋气得扬起手里的伞去打他。
馒头抱着头开跑,不住的回头挑衅:“哎哟,打不着!”
侍卫们哄堂大笑。
岑三娘闻声出了房门,看到阿秋满身泥水,踩着木屐追着馒头打,忍不住也笑了:“好啦,阿秋!瞧你摔成那样子,还不赶紧去换身衣裳!”
阿秋狠狠的瞪了馒头一眼,将伞朝他扔了过去,提起裙子去了厢房。
等她换好衣裳正要出门的时候,一种奇怪的感觉从她心里浮了起来。阿秋猛的拉开门。
馒头唬了一跳,手里端着的姜汤漾了出来,烫得他龇牙咧嘴,手却稳稳的端着碗:“少,少夫人让给你熬的,你趁热喝。”
阿秋愣了愣。
“快端过去呀,烫死我了!”馒头的脸渐渐的红了,也不知道是烫的还是羞的。
阿秋接过碗,真烫!她飞快的搁到了旁边柜子上,看到馒头用手捏着耳朵走了。她看了眼那碗姜汤,抿嘴一笑,叉腰骂道:“笨得要死!这么烫不晓得拿个托盘啊!”
馒头跑得更快,一溜烟就钻进了侍卫们住的倒座房里。
阿秋将嘴凑到碗边,滋溜喝了一大口,吹着气,这才用帕子垫了手,将一碗汤喝完。浑身热出了一层毛毛细汗,她舒服的吸了口气。想了起来,跑到门口大叫:“馒头!馒头!”
倒座房里发出阵阵哄笑声,馒头慢吞吞的支出了头:“……什么事呀?”
阿秋朝他招了招手,馒头慢吞吞的走过去,清了清嗓子,还没等他说话,阿秋一把扯住他将推进了房里:“呆着,别出声。”
让他进房了!她让他进她房间了!馒头的心咚咚直跳,血直往头上涌,脸涨得通红,紧握双拳站得笔直。
阿秋一把拉上门,在门外说道:“你在看我吗?”
门上糊的绵纸映出一个苗条的身影,馒头紧张的咽了口口水,声音颤抖:“在……我天天都看着你……我,我……”
门被拉开,阿秋若有所思的望着他。
“我,我,我……”馒头觉得嗓子眼被堵着了,他又咽了咽口水,深吸一口气。
阿秋说道:“我知道了。你回去吧!”
她提起裙子飞快的奔向了正房。
她知道了,不用他说,她就知道了!馒头一脸幸福的走出了房门,傻笑着飘了回去。
“少夫人!”阿秋进了正房,见岑三娘正和逢春在分线,她紧张的说道,“少夫人,奴婢终于知道了。”
岑三娘看了她一眼:“知道什么了?上炕坐,别凉着了。”
阿秋走过去,低声说道:“徐夫人带着丫头住在道观里最偏远的小院里,中间是处回廓,一旁是院墙一边是一大排厢房。厢房门紧闭着,像是没有人住着。上回廊的时候奴婢脚踩滑了,奴婢叫了声,好像觉得哪不对劲。刚才把馒头关屋里让他看着我。就那感觉。少夫人,厢房里有男人在看奴婢。可是又静悄悄的。对了,那院子也太偏了,临着后山崖,离后门也不远。”
岑三娘放下了手里的线。
她静静的回想着与徐夫人相遇的情景。徐夫人冒雨来老君观还愿,却把抽中的签掉在了自己这里。证明她对抽签并不看中。如果是信徒,特意上香还愿,哪有不看中签文的道理。那她来这里又为了什么呢?
如果是特意和自己巧遇,她打探过自己的行程,还说起过帮自己开店。她究竟有什么目的?
不是岑三娘多心。徐夫人毕竟是滕王的人。她再好相处,明处是在做生意。谁知道暗中又有什么想法。
如果厢房里藏着侍卫,她是来见滕王的?
滕王为何又冒险离开隆州呢?如果真是滕王,这次倒奇怪了。他竟然没来招惹自己。
岑三娘被心里一连串的想法害得坐立不安。
她朝窗外看了看,雨下得小了,淋淋漓漓的还未停。
“阿秋,去做两样点心。我要去拜访徐夫人。”岑三娘做出了决定。
下午,她带着阿秋和逢春,点了馒头和几名侍卫陪着,去寻徐夫人。
此处果然僻静。不远处是道观后面。可守可退。
岑三娘暗暗看在眼里。
经过那排厢房的时候,岑三娘看到门果然关着。
她目不斜视的走了过去,吩咐道:“逢春,去敲门。”
还是那个丫头开的门,见是岑三娘主仆,笑吟吟的行了礼,进去禀了。不多会儿徐夫人就出了房门,沿着回廊迎了出来:“少夫人怎么来了?”
岑三娘进门笑道:“我离家十日了,见雨也小了,实在等不到天晴,打算明天一早就收拾下山。您要不要和我一起回长安?”
徐夫人迎了她进屋,请她在正厅坐了,笑道:“这里环境清幽。好不容易得个闲来还愿,我打算再多住几日。山路滑,您明日下山可得吩咐侍卫们多留意。”
“路上走慢一点,不妨事的。”岑三娘让逢春拿了食盒来:“丫头做了几道点心。您尝尝。”
徐夫人就叫丫头拿去装了盘,又煮了茶来,和岑三娘聊着闲话。
滕王站在里间,听到岑三娘的笑声脆脆的传来,怔怔的出神。她好像在自己面前从来没有这样自在的说笑过。
他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