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对风流王爷说不:玉台碧-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年多没见,岑知林长高了半头,仍是玉雪可爱的婴儿肥,却没改掉那副老气横秋的性子。
岑三娘又好气又好笑,上前给小韦氏行了礼。她满肚子话想问岑知林。却见他端坐在椅子上继续客套。
换了别人,小韦氏寒喧几句就端茶送客了。明明和自己儿子年纪差不多,行事像大人似的,长得又可爱,小韦氏就喜欢上了。扬声吩咐去端点心来。
岑知林又起身谢过。
“我家两个小子和哥儿年岁相仿,正是读书的年纪。九少爷不如搬来府里,读书也有个伴。”小韦氏是诚心相请。也想让自家两个成日撒娇的儿子向岑知林学学礼仪。
岑知林摇了摇头:“多谢夫人盛情。待小子送完家姐出阁,便要去嵩阳书院求学。”
“嵩阳书院?”小韦氏倒吸了口凉气。
嵩阳书院位于嵩山南麓。创建于北魏。极有名气。
京兆韦家杜家等高门大户的子弟挤破头了都想进,百者取一的机会。
岑三娘不知道,只看小韦氏惊诧的目光和臭小孩隐藏不住的得色就知道必定了不起。她没有开口,一直等到岑知林斯文的吃了块点心,小韦氏这才让他走了。
进了自在居,岑知林看了又看,嗯了声对岑三娘道:“你住在这里,我便放心了。”
岑三娘喝退了左右,再不顾忌,扭了把他的脸大笑道:“小孩子家家,成天板着脸装大人,看着你我就手痒。”
左右无人,岑知林没那么别扭,摸着脸哼了声道:“你出阁之前,我要见见他。”
“见谁?你要见杜燕绥?”岑三娘反应过来,哭笑不得,“难不成你还要端着小舅子的架子训导他一番?”
岑知林沉默了会道:“我要看看他哪点比方七哥好。”
私房话
看情形小家伙有些不满从前自个儿的全情投入落了空。“过几日就知道了。能有多好你姐也不清楚。不至于比方铭差倒是真的。”岑三娘记得那一日在山间与方铭私会。那时她觉得嫁给方铭也不错。
如果嫁给方铭,以后她和他是不是把赚钱当成共同语言?大唐对商人极为宽松。行商应该是最接近现代观念的。有些思想是骨子里根深蒂固形成的,再想着适应这个时代,也是在勉强自己。
嫁不了方铭,她也没多少难过。嫁给杜燕绥,她觉得也可以。除了滕王。岑三娘只要一想到俊美的滕王,就会想起船上那一幕。
岑三娘有些恍惚,难道自己是个得过且过的人?只要对方不触及她的底线,好像谁她都能将就。可她有什么办法?能由着她挑挑拣拣,婚前最好能自由恋爱一场?
她笑了笑,想那些有什么用?将来尽量的过得好就是了。她撑着下巴看岑知林,转开了话题:“那个书院很难进么?”
“当然!”岑知林骄傲的昂起了下巴,“别鹤先生一年只收五名弟子。”
他歪了头斜斜的看了眼岑三娘:“蔡国公昔日曾在书院读过半月书,深受先帝倚重。”
好吧,意思是他将来不得了了不得了?岑三娘挤着笑脸哄他:“哟,我家九哥儿出息大了。”
一夸之下,岑知林粉嫩的脸上染上了红晕。从袖子里拿出一个锦缎包着的物事放在桌上,清了清嗓子绷着小脸道:“你出嫁,这是我给你的。”
“什么啊。”岑三娘打开一看,一双金手镯和一千两银票。玉的成色极好,金的份量也不轻。她皱了下眉,“这么贵重的东西你哪来的?”
岑知林撇嘴,有些不自在:“方七哥不方便见你。他说送你什么都不如银子实在。金手镯是我攒的私房银子打的。你是四房的女儿,本应给你多添些嫁妆……你放心,等我长大成人袭了四房的家业,再补贴你银子。”
“好,我也有娘家兄弟撑腰了。只是婚期就这几日,大概只有出嫁那天你能见到他了。”岑三娘心头又是一暖。
“怎么你身边换了人。许氏和百草呢?”岑知林这才问道。
岑三娘笑了笑:“我放了她们身契。”
岑知林的小眉毛皱成了疙瘩:“发生什么事了?”
岑三娘云淡风轻的说道:“百草认了许氏做干娘。她年纪也不小了,放我身边怕误了她的前程,就放了她们身契,让她嫁人给许氏养老。”
岑知林嘀咕了句:“正是你用人之际……”他往外瞧了瞧,压低了嗓子道,“你身边还有可信之人不?如果没有,我托方七哥给你买两个。蔡国公不在了,国公府毕竟不是寻常人家,你身边得有自己人,别傻呼呼的。”
被个十岁的小孩教她如何应付大宅门,岑三娘觉得自己还真是傻呼呼的。空有两世为人的经验,还不如这里的小屁孩警惕性高。她好像就从来没想过杜燕绥家的情况,十足的缺心眼啊。她认真的应道:“我晓得了。才买了两个十岁的小丫头重新调教。”
岑知林看了她一眼:“京兆杜家你知道多少?”
岑三娘好笑的看着他道:“总比你知道的多。这么小就操心,当心未老先衰。”
岑知林哼了声站起身道:“内宅我不宜多留。好在方七哥在长安做生意。我去了书院,有什么事你便让阿福去寻他。出嫁那天我再过来。”
“等等,让阿福去找他?你要把阿福留给我?那你身边有谁侍候?你才十岁呢。”岑三娘大惊。
岑知林不屑的看了她一眼:“阿福的爹叫何老杆,会赶车。他娘一手好厨艺。我讨了两房家人陪我去书院。他们暂时借给你做陪房。等你站稳脚跟,将来还回来跟我。免得阿福那小子守着我哭。”
看来自己的运气着实不坏,用四房的产业换了个好男人。丈夫如衣服,兄弟却是一辈子的。倒也划得来。岑三娘这样想着,一口应下了。
作者题外话:明天中午更不了,有饭局。晚上再更。

叮嘱
婚礼前一天铺床是小韦氏和岑四娘带着人去的。回来后说起岑三娘听:“……不是居中的正院。两进的套院,胜在环境清雅。后面那座园子和公主府的后花园只有一墙之隔,望出去的景致极好。”
言词中颇有些遗憾,又带着宽慰之意。
杜老夫人和杜二夫人键在。杜燕绥虽是唯一的男丁,也没有越过两位长辈住进正院的道理。岑三娘能理解。她默默的听着,在心里大概想象了下杜家的概貌。
她对那座花园挺感兴趣。栽花种草打发时间,没准还能研究下怎么种牡丹名品,赏完了能卖钱。
小韦氏离开之后,岑四娘拉了她在院子里散步。
瞧见岑四娘欲言又止的模样,岑三娘拉了她去凉亭坐了,打发阿秋去厨房端点心。左右没了人,侍候的小丫头站在亭外。她这才笑道:“四娘可是在杜家看出什么来?有话直说无妨。”
岑四娘嗔她一眼:“我不是不告诉你,只怕坏了新嫁娘的好心情。”
岑三娘笑了:“难不成我嫁过去后就不知道了?我宁肯现在知道,心里有个底,也免得临时惊到措手不及。”
“我也是这样想。”岑四娘轻轻叹了口气道,“咱们是姐妹。我也不怕说那些话叫你多心。依我看哪,杜家作派有些奇怪。细细一想,恐怕杜家只剩得一副空架子了。”
岑三娘略微一想便已明白:“蔡国公逝后,公主府被封,爵位也削了。原先的家底再厚也有坐吃山空的一天。”
“三娘,怕不止这样。”岑四娘憋了一天,心直口快的说道,“杜二夫人在病中,我们拜见了老夫人,老夫人手上连对镯子都没戴。吩咐她身边的尹妈妈陪我们去新房,她身边就一个尹妈妈,一个小丫头服侍着。那尹妈妈只穿着八成新的衣裳……杜家下人连今年的新春衫都还没来得及做呢。”
杜家,已经如此艰难了吗?岑三娘讶然。
“三娘,我说句不中听的话。你可得把嫁妆看紧了。可千万别一时心软大方拿了出去补贴家用。没有钱财傍身,将来吃亏的是你自己。”岑四娘殷殷叮嘱道。
岑三娘感激的点头:“四娘,多谢你。”
见她明白自己的心意,岑四娘松了口气。又低声给她说了些管家的经验,这才告辞。
等她离开,岑三娘这才犯起了愁。
古代女子的嫁妆是私房钱,女方不愿,男方就没有权利动用。将来过世,也是留给自己的儿女。若没有儿女,娘家有权收回。就像李氏过世后,李老太爷抬走了所有的嫁妆,也没有动用,存在库房如今又给了岑三娘。
岑三娘想的却不是这样。在她看来,丈夫的钱就是她的钱,夫妻俩应该是不分彼此才对。如果杜家有钱,她自然不会轻易用自己的嫁妆贴补公中。可是杜家空了,没钱。难道让她拥有着钱财却看着全家节衣省食的过苦日子?岑三娘觉得别扭。
她心里一动,杜燕绥会怎么想?他会因为府里开支艰难动用她的嫁妆补贴家用吗?
她可以主动大方,却容不得杜家动心思打主意。
岑三娘想了一会,突然觉得她把成亲嫁人看得还是过于简单了。
全福
一夜的时间过得极快。
岑三娘尚未睡醒,才听到鸡鸣一声就被叫起身沐浴更衣,梳理妆容。
等她穿好衣裳装扮整齐,天已经放亮了。
她打了个呵欠,看戏似的看着小韦氏指挥着下人忙得团团转。自在居涌进李府的家丁,将早已收拾好的嫁妆一抬抬的抬走。
方妈妈换了簇新的新绸衣扭着水桶般的粗腰大着嗓门喝斥着小丫头。要用的东西陆续收捡拿走,她的闺房显得空空荡荡。
阿秋和夏初穿着粉色的窄袖襦衣,系着盈蓝色的长裙,施了脂粉的脸闪动着珍珠般的光芒。脸上带着傻呼呼的笑。好像比她还紧张。
大概是起得太早,起床照例饮了一杯蜜水,岑三娘突然内急。她以为是小事,结果一起身发现新衣太繁复,裙子拖在地上有两尺长。为了小解,被迫脱掉外裳,解了敝屣。
等她坐在马桶上,阿秋和夏初两人将裙子托起。岑三娘左右看了眼,憋了半天才听到水声,无语的要死。
再重新整理好衣饰,她不敢喝一口水,吃一点东西。
吉时是酉初。黄昏交替的时候。掐指一算时辰,岑三娘终于不淡定了。胜业坊到平康坊只隔了两个坊市,坐轿前行最多一个时辰。难道要她这样忍一整天?
她自己动脱了外裳,又开始解腰间的各种坠饰:“别吵!把门守好了。”
“不行啊,姑娘,你就忍着吧,谁不是这样忍过去的?”阿秋急了。
夏初却出人意料的去了门外守着。
岑三娘赞许的看了她一眼,对阿秋说道:“着什么急,穿几件衣裳能花多长时间?万一姑娘我想要便便,难不成你俩还站在我身后给托着裙子?我会连屁都憋不出来。”
阿秋扑哧笑出声,看岑三娘的目光带着几分惊奇,大概第一次听到岑三娘说的粗俗,心里却多了几分亲切:“姑娘这话可不能叫别人听到了。我去厨房给姑娘备些小点心。和方妈妈再叮嘱一声,让她别放人进来。”
“这才是替主子考虑的好丫头,去吧。我歪着靠枕补眠,我会当心不弄乱头发的。”岑三娘夸了她一句,小心的半靠在锦枕上闭上了眼睛。
也不知睡了多久,突然听到了外面的鞭炮声隐隐约约的传来。岑三娘惊醒了。
“姑娘,该准备了。”夏初和阿秋都站在榻前唤她。
重新穿好衣裳,坐在妆镜前,就听到方妈妈热情的大嗓门:“岑夫人,您费心了。”
全福太太请的是岑二夫人,岑三娘的二堂婶。
她和喜娘进来,给岑三娘补了妆,笑咪咪的将望着她:“三娘,你今儿可真美。”
“我那有娘娘生得美貌。”岑三娘也笑嘻嘻的回道。
五娘前些日子升了四品美人。元宵节滕王求封侧妃,又迎了正妃回封地。估计刺激到年轻的皇帝了,一下子新封了七八位宫嫔,原有的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