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法则使[剑三系统+快穿]-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接下来,他就对村长提出了关于让一些有兴趣的村民前来学习辩药制药,以此补贴家用的建议。

教会村民辩药制药的事情,苏听风全部交给了阿仇。这就是他给阿仇提供的“长期而稳定的利益交换”了。两个人之间如果有共事,合作,姻亲,同窗之类的人际关系,那么很容易就慢慢熟络起来,进而深入交往。

而剩下的——苏听风也不可能替阿仇手把手做好,所以只能看他自己的努力。

这样子到了年末,虽然有些磕磕撞撞,但是阿仇也渐渐变得得心应手起来,而苏听风的名声也渐渐在千方城远近传扬了开来。

在这段时间里面,村民固然慢慢学会了辩药制药,因而有能力赚些家用,而对苏听风师徒俩越发敬重起来,苏听风自己也没有闲着。

除了数次入山,收集了好些即使在这个时代也十分珍贵的高年份稀有药材之外,还发现了好几种自己根本认不出来,甚至也没有在图鉴上找到过的奇特植物。

他怀疑这种植物要么是变异种,要么就是在主世界的历史上已经绝种了。

除此之外,这段时间里他也医治了不少疑难杂症。对于常见病的治疗经验提升自然不用多说,名声也越发响亮了起来。中途也有几个素有恶名的病人来求医,甚至在苏听风拒绝之后不惜动用非常手段试图威胁他。

苏听风用了几次手段引爆对方身上的恶因,使其受到教训之后,索性在竹屋外围布置了一圈因果索的网络,然后在上面挂满了冥蛾卵。

冥蛾当然不是冥界的蛾,而是取了冥界审判善恶,决断来生的含义,而命名的一种被刻入命运法则的仿夜蛾道具。

它无色无形,只有法则使才能使用肉眼看见。虽然本身并没有任何善恶,但是却能活化碰触到它的人身上的因果,使其快速地产生定向的效果。

当然作为一个新手,苏听风能够操控的定向命运法则十分有限,基本功能就只有令人肉身不适,也就是生病;精神不适,比如说做噩梦或者精神衰弱,疑神疑鬼;或者人际关系恶化,因为身上的恶气而令人产生反感……等等。

在法则使的任务要求上来说,若是想要获得高质量的因果值,这种程度是不行的,只是治标不治本的行为。但是如果只是为了驱逐一些惹人讨厌的家伙,苏听风倒是觉得这样的程度也差不多了。

冥蛾卵能活化因果,使为善者生气更加充沛,五官更为敏锐情绪更与愉悦,并往好的方向影响人际;而为恶者却正好相反。

不管是为恶者还是行善者,只要山上带着因果走近竹楼,碰触到冥蛾卵,冥蛾卵就会受到因果的催发而孵化,化为一只无形的琉璃色飞蛾附身在对方的身上,直到所有因果都被活化和催发出来。这种情况下,人们会因为自身所携带的因果种类和数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反应。

而这种反应相应地发生在那些恶孽缠身的人身上,少则重病一场,重则直接发疯。

如果说一开始的两家,苏听风设计令其恶性暴露,或者生意失利,还有巧合的说法,但是后来凡是进入竹楼的恶人必定大病一场或者神志不宁,而普通人却全不受影响,反而有人好几日精神抖擞的情形,却让许多人再次疑神疑鬼起来。

苏听风其实是妖仙的传言,再一次喧嚣尘上。

这样的流言,甚至一度传到了千方城的城主耳中。

然后城主就派人来传话,令苏听风前去拜见。

……苏听风……讨厌下跪。

在苏听风所在的时代,令人下跪是一个非常具有侮辱性的要求,表示要求一个独立个体完全地对另外一个个体臣服。

而对于法则使来说,这是完全不能忍受的要求。

不过学惯了a种一级文明的风俗习惯,也知道下跪是这里的一种常见陋习。

为了应付这样的陋习,法则使们发明了一种专门的生活小道具——“幻象人偶”。

苏听风看了来召见他的城主府官员一眼,然后回到房里,取出了“幻象人偶”,把它别在了腰际,然后走了出去。

阿仇正在药房监管村民们的制药流程,避免药丸子质量不合格,听到外面的动静时已经暂时放下手头的事情,走出来看了一眼。

他见苏听风要跟随别人去城主府,顿时有些担忧,叫了声师父。

苏听风冲他点点头,说道:“无事,不碍。”

阿仇于是心神领会,退了两步,就重新进了药房。

苏听风于是十分听话地跟随着城主府官员到了千方城。等到进了城主府,却见千方城的城主一脸审视地问道:“你就是……小王村的神医阿银?”

苏听风此时也面对着他正在审视其因果,然后才回答道:“……乃药师。”

城主并不在乎苏听风对于称谓的纠正,而是略带些评估意味地看着苏听风说道:“坊间关于你的传言可是不少。你确实来自极东的大陆?”

苏听风回答道:“正是。”

“大胆!”却听城主猛然一拍惊堂木,说道:“彩发白肤的西夷素来只居于西北之地,东洋处乃是东瀛与琉球,皆是容貌于我等相似的黑发黄肤之人,何见什么银发之人!你的身份分明是编造出来!”

堂中顿时气氛紧张,人人肃然。

半晌,却听苏听风发出一声轻笑,说道:“那东瀛再往东呢?越过整片海洋再再往东呢?大人可见过……海那边的风景?您可见过……不是以书籍为载体而真真正正展现在了您眼前的异国?”

城主没料到他竟然没有被吓住,竟然还能这样轻松地笑着,反问于自己。

他沉默了半晌:“你想说,你来自十分遥远,比东瀛更加往东,穿越了整片海,甚至没有人见过或者没有书籍记载过的异国?”

苏听风却摇了摇头:“或许有人见过,或许也有书籍记载过……”然后他带着几分深意地望向了城主,“……但我知道一件事,就是即使有人见过,城主您也不曾听说;即使有书籍记载过,城主您也不曾读过。”

满堂哗然。

 第79章 卷二十七瘟疫之症

城主开口;主动压下了这一阵骚动;然后对苏听风说道:“你胆子不小。”

苏听风回答:“我不过说了实话。城主会因为说了实言而将我问罪吗?”

城主冷笑道:“你觉得我会不会?”

苏听风于是也笑了:“我觉得城主不会。”

城主问道:“我看上去十分可欺?即使被人挑衅了也不会发怒?”

苏听风却没有因为对方的用词和表情而动摇;只是语气淡淡说道:“我并没有挑衅城主。我说过我说的是实话——所以我认为城主你不会问罪于我。”

他这话说得虽然无礼,但是因为语气太过平稳坚定,所以反而不让人觉得冒犯或者吹捧或者故弄玄虚——仿佛他真的只是实话实说地表现出了自己的想法。

千方城主还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人。他虽然不晓得古时候的名士高人是不是也是如此一副不为上位者的喜怒而动容的样子,但是却确实地感受到了眼前青年那了不得的……狂妄。

这种狂妄不是骄傲,为所欲为或者眼高于顶,而是一种对于自身的每一个行为都十分肯定,因而表现出来的坚定意志。

沉默了一会儿,也许是被苏听风那不是奉承,却远胜于任何奉承的肯定给触动了;城主的表情和语气都柔和了下来;只是继续问道:“你说你没有在挑衅我?可是为什么我却觉得你是在挑衅。”

“从东岸出海,往东三万里,确实有一片广袤的大陆,但它既不是东瀛也不是琉球。我亲眼确认过它的存在所以它是存在的。而城主你既然没有用双眼确认过它不存在,却要以书本或者人言来判断他不存在……您不可能读过天下所有书籍,也不可能见过天下所有人。所以,我说的是实言。”

城主听了,沉默了半晌,神色微动,半晌,叹了一口气,说道:“先生所言极是。之前冒犯,请先生恕罪。”然后转而面向差役,吩咐:“来人!给先生赐座。”

这却是立刻以先生来遵苏听风了。

下人搬来了椅子,苏听风便坦然坐下。虽然还是在下首,但是总归是比人家坐着他站着舒服多了。

却听城主说道:“先生来居不过数月,但是城内外却已经尽是夸赞之言。寻心有疑虑,故而才想要试一试先生的底细,却是小人之心了,还望先生不要见怪。”

苏听风点了点头,答道:“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城主顿时哑然。

苏听风平素很少刁难他人,虽然被人激怒会反击,但是若是对方态度改变,他也不会咄咄逼人,穷追不舍。

这样的态度,其实不太符合一般人对于“隐士高人”的印象。名士嘛,一般来说,总会让人觉得是无事傲三分。若是普通人,就更加喜欢得理不饶人了。

这也是人素常的劣根性。

所以苏听风这样的态度,才反而令人惊愕。

城主见他这样的态度,却是真心有了几分敬意,开口说道:“其实这次寻先生前来,除了想见先生一面之外,还因为有一事请教。”

他询问的却是延医之事。

千方城靠近千秋山,虽不像极南之地一般湿热多毒瘴,却也有山蚁蛇虫之苦。每临春夏之交,就开始频发瘟疫之症。虽说多数并不致命,却军队操练却大受影响。

要知晓千方城再往南就是镇安关,是千方城对东越的门户,常年驻守着大量军队。夏日若是疫病蔓延,就会导致练兵效率降低,驻军气势低下。

当然这是惯常的情形了,所以原本也不是十分要紧。但是自从苏听风开始教授村民们辩药制药,又治愈了许多杂症,便有人对其留了心。

城主之所以会召见苏听风,也是因为有心人在他面前提到过这位最近声名不小的“神医”。

苏听风稍微思考了一下,问道:“不知是何种疫症?”

城主顿了一下,才说道:“多是热风,也有伤寒。”

苏听风想了想,回答道:“若是如此,一般的成药或汤剂也可治得了。”

城主点头,但是又说道:“只是成药不易供应。况且兵士得病,必然会影响操练与军情,待到痊愈又需要时间。我一来是想要寻先生为军中固定供应成药,二来,也是想问一下,先生是否知晓为何千方城附近会年年有疫症出现?可有什么解决方法?”

其实传染病主要是源于空气和□□的传染,千方城与镇安关都靠近山林,虫蚁众多,春夏之交气候变化又大,难免容易伤风感冒。

但是军士通常体质较强,若是年年得瘟疫之症也是让人不解的事情。

苏听风开口说道:“若是如此,我有意往军营处一观,以考察其病因。”

这虽然是个令人意外的原因,却并不令人为难。城主稍一怔愣,便答应了下来。于是接下来苏听风就坐了小半日的车到了镇安关。

镇安关雄伟粗犷,巨大的城墙与厚实的关口城门给人一种震撼心灵的雄壮感。苏听风在千方城附近居住了许久,也多少对这个时代的工艺与生产力有了了解。

因而才更加为这粗犷豪迈的风景而动容。

到了军营之后,苏听风细细检查了一番整个军营的情形,多少对了疫症横行的原因有了了解。

他对千方城主提出给密封的营房开天窗,在春夏之交燃煮和放置食醋以驱虫的建议,并令人去往小王村,让阿仇带着他的藏书前来。

阿仇到来的时候,差不多也到了傍晚。他带来的都是一些杂书,什么《金石丹录》,《南北异闻杂记》,《异草集》……充分展现了苏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