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史并不如烟-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元697年闰十月二十七日,狄仁杰由幽州总管升任鸾台侍郎(副监督长),正是在鸾台侍郎的任上,他为李唐王朝的光复埋下了关键的伏笔。

在这个时候,关于武则天接班人的争夺已经进入到白热化,武承嗣和武三思都在多方活动,他们都想成为武则天的接班人,不过在各自藏有私心的同时,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先搞掉武旦。

两个人不断派人去游说武则天,核心的话题只有一个:“古往今来,还有没有让不同姓的人继承大统的。”

言下之意,武旦原本姓李,跟武则天是两姓,而武承嗣和武三思却是一笔写不出两个武字,他们比武旦更有继承大统的资格。

武则天再次陷入到犹豫之中,她不知该如何抉择。

不久之后,武则天与鸾台侍郎狄仁杰有了一次谈话,这次谈话对于李唐光复至关重要。

狄仁杰对武则天说:“太宗皇帝栉风沐雨,冒着刀林箭雨平定了天下,然后将天下传给了子孙。先帝将两个儿子又托付给了陛下,现在陛下想把天下传给外姓,这恐怕不是天意。陛下比较一下,姑姑与侄子,母亲与儿子,到底哪一个更亲?陛下立子,离开人世后会配享太庙,代代相传,直至永远。如果立侄,臣没有听说过哪个皇帝把姑姑的牌位放进太庙过。”

狄仁杰话说到这个份上,立子还是立侄,明眼人都知道。

然而武则天还是有些不甘心,她还在犹豫,想暂时回避这个话题,便对狄仁杰说:“这是朕的家事,你就不用干预了。”

这句话正中狄仁杰的下怀,他等得就是这句话。

狄仁杰接过话头,说道:“君临天下的王者四海为家,四海之内都是陛下的奴仆和奴婢,哪一件不是陛下的家事?陛下为元首,臣为肱骨,就如同一体,况且臣既然位居宰相之位,难道不应该参与这些事情吗?”

国家,国家,对于皇帝而言,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家国已经一体,武则天还想用家事来搪塞狄仁杰,显然已经应付不过去了。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照出每个人的真实面目,在皇帝家事这个问题上,狄仁杰与当年的托孤重臣李世勣高下立分。

李世勣在武则天立后的问题上说了一句话:“此乃陛下家事。”

而狄仁杰则在武则天传位的问题上说了另外一句话:“皇帝没有家事。”

一个为私,一个为公,由此可见,李世勣尽管被称为千古名将,然而跟狄仁杰相比,私心还是重了许多。

不久之后,狄仁杰跟武则天又有了一次谈话,这次谈话效果更加明显。

这一天,武则天跟狄仁杰说起了自己的一个梦,在梦里,武则天看到了一只鹦鹉,可是这只鹦鹉的两只翅膀都断了,这个梦有什么含义呢?

狄仁杰随即接过了话头,他把这个梦又扯到了传位的话题上。

“鹦鹉,武也,象征着陛下的姓,两只翅膀,就是陛下的两个儿子。陛下重新起用两个儿子,那么两个翅膀就会重新振作了起来。”狄仁杰话中有话地说道。

闻听此言,武则天的心中为之一振。

这次谈话记载于《资治通鉴》之中,而在《新唐书》中,则有另外一个版本:

武则天说:“我最近做梦,打双陆(唐朝的一种赌博游戏)总是赢不了,这个梦象征着什么?”

狄仁杰回应道:“这说明眼下陛下无子,如果起用两个儿子,那么打双陆就一定会赢了。”

两个版本都是狄仁杰解梦,而在解梦的同时却在做着讽谏的事,主题都是一个:把皇位传给儿子。

就这样,几番谈话下来,武则天心中的天平渐渐向儿子倾斜,如果再在这架天平上加一个砝码,儿子这一端就会彻底胜出。





第八十二章 特殊的砝码


在狄仁杰与武则天谈话后不久,一个特殊的砝码出现了。

这个特殊砝码就是正当宠的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他俩也站到了武则天儿子这一端。

两位面首在武则天面前面陈述了传位给儿子的诸多好处,并信誓旦旦地表示,他们坚定地支持武旦和李显,这让武则天感到有些意外,什么风让他俩转向了李旦和李显呢?

武则天仔细想了一下,以张易之和张昌宗的智商是说不出这些话的,他们的背后一定藏着一个人,这个人应该就是吉顼。

吉顼就是那位力主处死来俊臣的明堂尉,此时他已经进入张易之和张昌宗领衔的控鹤府,与张易之兄弟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吉顼这个人非常复杂,相比于狄仁杰的“好官好人”,吉顼这个人则一分为二,他是一个好官,但不是一个好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有的时候他不择手段。

在酷吏横行的时代,吉顼也不是省油的灯,在《旧唐书》中,他的名字与来俊臣等人并列,被编进到《酷吏传》中。他曾经协助武懿宗审案,一下子牵连出三十六家无辜的官员,这笔血债最终记在了武懿宗的头上,而吉顼在其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尽管做人要打一些折扣,但是吉顼这个人大事不糊涂,他知道“立子还是立侄”关系到王朝的传承问题,因为他在心里暗做计划,而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就是他计划中的关键环节。

在一次三人的宴会中,吉顼的脸色突然沉了下来,话语也沉重了许多,他对张易之和张昌宗说道:“你们兄弟现在恩宠到了极点,可是却并非因为品德或者功业取得,天下人对你们恨之入骨,咬牙切齿的人多了,你们没有大功于天下,将来如何保全自身呢?”

吉顼的话深深刺痛了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其实两个人在心中也有这样的担忧,尽管现在恩宠无边,但是女皇年龄已高,总有一天会驾鹤西去的,到那个时候,兄弟俩又该怎么办呢?

他们想过很多欼?却也没有想到办法,现在吉顼把话挑明了,两人倒想向吉顼讨个计策:“依你之见,我们兄弟俩该怎么办呢?”

吉顼回应道:“天下没有忘记李唐王朝的恩德,一直在思念庐陵王。皇上现在年龄已经很大了,江山社稷早晚要托付出去,而武氏诸王都不是女皇中意的。你们兄弟俩何不劝皇上指定庐陵王接班,以满足天下苍生的愿望。如此,不但能免祸,而且还能长保富贵。”

吉顼的话深深打动了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于是便有了武则天面前张氏兄弟拥立庐陵王李显的一幕。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武则天心中的天平再也无法保持平衡了,狄仁杰把票投给了李显,张易之和张昌宗把票投给了李显,吉顼同样也把票投给了李显,而他们的背后,还隐藏着众多支持李显的人。

想到这里,武则天不禁叹息一声,如果自己的侄子们成器,能够堵上天下人的嘴,或许就没有太多的非议。而现在,武承嗣和武三思这两个侄子在朝中的口碑都不好,即使自己想立,也挡不住天下人的汹汹之口。

而如果立儿子,自己这些年又算什么呢?

武则天的心情复杂到了极点,纠结到了极点,自己追求了一辈子,奋斗了一辈子,已经成为前无古人的女皇,到头来却发现,所谓女皇,居然有这么多烦恼。

好吧,还是尊重民意吧,既然这么多人属意李显,还是把机会留给李显吧。

公元698年三月九日,庐陵王李显的命运发生了转机。

在这一天,武则天对外宣称,庐陵王病了,特恩准回京医治,随后派出使节,前往房州迎接庐陵王李显回京。

为了这一天,李显已经等了十四年。

十四年前被废黜时,李显28岁,现在重新回京,他已经是42岁的中年人了,人生中最宝贵的14年,便是在房州有限的天地里,被无情地磨尽了。

其实从李显的一生来看,他适合当一个平安王爷,就是不适合当君临天下的皇帝。

原本,李显也并没有野心,在24岁之前,他根本没有想过自己能当皇帝。

李显出生于显庆元年十一月,在这一年的正月,他的大哥李弘已经被立为太子,从他记事起,他就知道,太子就是日后的皇帝,而他将是皇帝的弟弟,一个平安王爷而已。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大哥李弘死了,二哥李贤成为新的太子,到这个时候,李显依然不认为自己能当皇帝,因为这时二哥李贤受到了交口称赞,二哥必定是日后的皇帝。

然而令李显没有想到的是,天有不测风云,二哥李贤居然被认定为“谋反”,太子之位便这样毫无征兆地传给了他。

都说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其实,对于太子之位,李显并无准备,终其一生,他都是一个得过且过的人,一个品质不坏,但是却没有多大追求的人,这样的人可以做一个好人,可以做一个平安王爷,就是做不了一个合格的皇帝。

幸福的时光转瞬即逝,24岁的李显成为太子,27岁的他成为李唐王朝的皇帝,然而在皇帝的宝座上屁股还没有坐热,结果就被母亲从皇帝之位上赶了下来,被赶下来时,距离他登基称帝还不到两个月。

接下来便是体会人生的巨大落差,他一下子从人生的巅峰摔倒最低谷,尽管他还有一个庐陵王的头衔,然而那个头衔只不过是一块遮羞布,他这个被废黜的皇帝,比囚犯好不了多少。

十四年的大好时光就这样无情地逝去,就算他原本还有一点雄心壮志,现在已经都磨没了,此时的他已经认命,既然母亲让自己回京,那就听从她的安排,至于下一步会如何,只能走哪说哪,随遇而安了。

公元698年三月二十八日,李显回到了阔别十四年的洛阳,随后进入母亲武则天的寝宫,被藏在寝宫的帐后。

他在帐后听见一个官员进来与母亲谈话,谈话的内容是关于自己的。

来谈话的官员是狄仁杰,此时他还不知道李显已经回到洛阳,他还在为李显求情,恳请武则天在李显回来之后正式确定李显接班人的位置。说到动情处,狄仁杰声泪俱下,他既是为李显14年的遭遇感慨,也是在为李氏皇族力争。

说到最后,武则天也有些伤感,她走到帐子外面,把帐子一掀,对狄仁杰说道:“还卿储君!”

李显从帐子后面走了出来,狄仁杰的眼泪再一次流了下来。

狄仁杰快步走上前去,行了君臣之礼,嘴里不断地向李显祝贺,而李显在听闻刚才那一幕后,内心也感动不已,自己能有今天,便是拜狄仁杰这样的忠臣所赐。

几天后,狄仁杰给武则天上了一道奏疏:“太子还宫,而百姓还不知道,这样不妥,应该让百姓知道太子还宫的消息。”

武则天随即准奏,让李显回到洛阳的南门外,以隆重的礼仪,迎接回宫,这样天下人都知道了,庐陵王回来了,而且是以隆重礼仪迎接回来的。

李显回来了,有一个人却失落到了极点,这个人就是魏王武承嗣。

原本,他对自己的人生没有奢望,原本他还在岭南之地流放,没想到,爷爷原定的继承人贺兰敏之犯了事,自己这才有机会结束流放的生活,回到洛阳的花花世界。

原本,他已经满足于继承爷爷周王的爵位,没想到姑姑武则天却开天辟地开创了新的王朝,这一下把他的心勾了起来,再也无法平复。

从姑姑公元690年称帝开始,他就看到了继位的曙光,古往今来还没有一个皇帝将皇位传给异姓之人,自己这个亲侄子必定要排在第一顺位,有朝一日必定要继承姑姑的大统。

由此,武承嗣开始对皇嗣之位望眼欲穿,这一望就是八年,这八年中,他知道武旦的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