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史并不如烟-第2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十八章 天壤之别


李光弼离别

公元七六四年,对李豫而言又是一个多事之秋。这一年同时也是三位名将的人生分水岭,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在这一年各有各的故事。相比而言,李光弼的故事最少,不如先交代一下。前面说过,由于反攻洛阳失败,李光弼从人生巅峰摔下,从此与中心舞台渐行渐远。虽然在新镇守的区域也有战绩,但已经于大局无补,成为一个相对边缘化的人物。

李豫仓皇东巡陕州时,向天下节度使发出带兵勤王的诏令。这本是李光弼改善关系重登中心舞台的大好机会,然而,他犹豫了,他看到程元振依然在皇帝身边活跃,他更怕自己勤王后遭遇与来瑱一样的结局。

犹豫再三,李光弼错过了救驾的大好时机,也错过了重返中心舞台的绝佳时刻。说到底,由于程元振的搅和,李光弼对李豫充满了戒心。长安收复之后,李豫回想起众多节度使不肯勤王的尴尬往事,他不想日后再发生同样的事情,便想做一点工作,缓和一下跟节度使们的关系。李豫重点做的是李光弼的工作。他知道,这位名将以前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上次却召而不来,说明他心中有芥蒂。为了消除李光弼心中的芥蒂,李豫作出了一个试探:委任李光弼为东都留守。东都留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职位,等于将东都洛阳托付给你,这表明皇帝对你比较信任。然而,李光弼没有接李豫抛出的橄榄枝,他断然拒绝了。李光弼说:“我的部队必须迁就江淮地区的粮食运输,不然会供应不上!”这个理由很牵强,牵强的理由背后,隐藏的是李光弼对皇帝不信任的心。李豫无奈地摇了摇头,看来,程元振给李光弼留下的后遗症太深了,一时难以根除。

李豫没有放弃,不久又抛出了橄榄枝。李豫将李光弼的母亲接到长安,用非常高的生活标准奉养起来,同时,李豫又把李光弼同父异母的弟弟李光进调到长安,出任禁军将领。

这一切都是为了向李光弼示好。面对李豫的示好,李光弼惴惴不安,他甚至有了去长安朝见的冲动,但他又忍住了,他看到李豫身边还有一个人——鱼朝恩!

鱼朝恩也是李光弼的老相识。当年围攻安庆绪时,他曾经阻止李光弼分兵阻挡史思明;反攻洛阳时,又是鱼朝恩说服李亨,愣是逼李光弼在时机不成熟时反攻洛阳。

两件事累加到一起,两人的矛盾已经化解不开。现在鱼朝恩正当红,李光弼自然要对他敬而远之,进而与李豫若即若离。多种因素累加到一起,李光弼对长安充满了复杂情感,在他自己的心里,给自己一个新的定义:不忠不孝。对皇帝,不能于危难时刻率兵勤王,不能算作忠;对母亲,不能在其年老时膝前尽孝,不能算作孝。虽然两件事李光弼都有苦衷,但他还是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人生一世,怎么到了“不忠不孝”的田地?

令李光弼更加郁闷的是,由于他没有及时奉诏勤王,他在部将面前的威信也大打折扣,以田神功为代表的部将开始对他阳奉阴违,有些事情甚至不通过他便自行决定。

放在以往,李光弼会火冒三丈,予以军法处置;而放在现在,他只能苦笑着摇摇头,上行下效,他还有什么资格说他们呢?郁闷的心情一直难以排解,李光弼渐渐疾病缠身,即将走到生命尽头。弥留之际,部将问他,有什么事情需要交代?李光弼凄凉地说道:“我久在军中,不能奉养老母,已经是不孝子,还有什么话可说!”说完,李光弼交代左右,取出三千匹绢、三千贯钱分给士兵。既然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如就让生者去消受它吧!公元七六四年七月十四日,李光弼病逝,享年五十六岁。李光弼去世后,部下将他的灵柩护送回长安,有生之年他没能重返长安,现在他回来了。李豫闻听,痛心不已,为此辍朝三日,追赠李光弼为太保,谥号武穆。《新唐书》对李光弼如是评价:光弼用兵,谋定而后战,能以少覆众。治师训整,天下服其威名,军中指顾,诸将不敢仰视。初,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按照《新唐书》的说法,平定安史之乱,李光弼功居第一,然而,时至今日,世人只知郭子仪,很少有人知道李光弼,这是李光弼的悲哀,也是中国历史的悲哀。

回溯根本原因,或许还是因为李光弼的性格。李光弼性格刚烈,为人直率,因此决定他适合带兵打仗,却不适合官场;郭子仪性格柔和,为人圆滑,因此决定他既能带兵打仗,同样适合官场。

或许,郭子仪用兵与李光弼相去甚远,然而郭子仪的处世哲学却高出李光弼一截,正是后一因素,让郭子仪屹立四朝不倒,而李光弼,却在小人指指点点下与中心舞台渐行渐远,令人不胜惋惜。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决定成就,性格甚至决定你为后世所传诵的程度。在李光弼之后,中心舞台上的名将只剩下两位,一位是郭子仪,一位是仆固怀恩,以往他们并肩作战,接下来,他们针尖对麦芒。

逼上绝路

同争取李光弼一样,李豫对仆固怀恩也曾作出努力。公元七六四年正月,李豫准备派遣摄理刑部尚书颜真卿前往前线慰问仆固怀恩,以此改进双方关系。颜真卿摇了摇头,对李豫说:“晚了,时间不对!”李豫不解,为什么?颜真卿分析道:“陛下巡幸陕州时,臣曾建议征召仆固怀恩勤王,陛下没有同意。如果那时臣去征召,用忠义召唤他,让他带兵勤王,他还有可能来;如今陛下已经还宫,仆固怀恩进不能勤王,退又不愿交出兵权,如今去召唤他入朝,他怎会答应?况且说仆固怀恩会反的只有辛云京、骆奉仙、李抱玉、鱼朝恩四人而已,其余百官都说仆固怀恩冤枉。陛下如果用郭子仪取代仆固怀恩,那么可以不战而收服朔方之众!”

颜真卿的话合情合理,句句都在点上。在颜真卿看来,李豫已经错过与仆固怀恩化解误会的最佳时机,眼下只能着手做好补救措施,防范仆固怀恩谋反,而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用郭子仪取代仆固怀恩。

颜真卿一席话又将郭子仪推上了舞台的正中央,对付仆固怀恩,非他不可,他是收服朔方之众的一味药!李豫连连点头,准备照方抓药。还是晚了一步,仆固怀恩父子的叛乱突然爆发了。仆固怀恩对河东节度使辛云京一直怀恨在心,曾经数次上疏请求李豫诛杀辛云京,然而,李豫没有答应。心绪难平的仆固怀恩决定自己动手,拿下太原城,诛杀辛云京。仆固怀恩在辛云京手下发展了一员大将做内线,准备里应外合。不料仆固怀恩的小动作被辛云京察觉,辛云京提前动手将变节大将诛杀,一下子让仆固怀恩的计划胎死腹中。仆固怀恩索性彻底翻脸,命令儿子仆固ゴ蛱牵獯喂ゴ颍凸太‘没能得手,反而被早有准备的辛云京打得大败。惨败的仆固桓以谔窍鹿嗑啦ゴ蛴軞I?仆固怀恩父子的叛乱从此拉开了序幕。李豫并不慌乱,他手中有颜真卿开出的药方,只要把郭子仪推上前台,一切将迎刃而解。李豫对郭子仪说道:“仆固怀恩父子辜负了朕。朕听说朔方将士思念你如同久旱望雨,那你就为朕镇抚河东,只要你出马,驻扎汾州的部队就不会参与叛乱。”公元七六四年正月二十日,李豫任命郭子仪为关内、河东副元帅、河中节度使,郭子仪与仆固怀恩的针尖对麦芒正式开始。任命消息传到汾州,立刻产生了积极影响,将士们感叹道:“我们跟随仆固怀恩做不义之事,还有何面目再见汾阳王!”人未到,影响先到,“郭子仪”品牌先行发挥作用,一下将驻扎汾州的将士拉到唐朝一边,而留给仆固怀恩父子的,只能是凶多吉少。

最先遭殃的不是仆固怀恩,而是他的儿子仆固F凸太‘遭殃与他的性格有关,他在错误时间、错误地点做了一件错误的事情。围攻榆次久攻不下,仆固巳テ钕氐鞅蚴仄钕氐氖亟罟庖萁砣拷怀觯卮偈勘鹚俑下贰3龇⒉执伲勘嵌济焕吹眉俺苑梗鲎哦亲痈下返氖勘ソヌ辶Σ恢В行┦勘涞搅撕竺妗4侔子瘛⒔龟突鹆耍闷鸸拖蚵浜蟮氖勘淞斯ァJ勘谴缶ξ实溃骸敖裁匆蜃约喝松浼俊卑子瘛⒔龟吐盥钸诌值厮档溃骸敖裉旄思胰ピ旆矗钪找裁獠涣艘凰溃环凑际撬溃湟患惺裁垂叵担 币宦仿盥钸诌郑子瘛⒔龟痛攀勘系搅擞艽巍1疽晕绱私舾下夏艿玫狡凸太‘的见面礼,没想到一见面,仆固肪臀剩骸霸趺蠢吹谜饷闯伲俊卑子瘛⒔龟驼急富赜Γ游橹械暮耸勘人祷傲耍骸拔颐呛似锫恚匀宦涣耍呛喝耸勘恍校卸倩海 逼凸太‘闻言,顿时将火撒到了汉人士兵身上,抬手就打了汉人士兵几鞭子。头脑简单的仆固晕芙璐搜锿幌氲狡鸬氖欠醋饔茫淙话け拮拥闹皇巧偈父龊喝耸勘泻喝耸勘型硎埽葱牟灰选:喝耸勘炖镟竭孀牛骸敖诙仁勾笕酥话押说比耍话盐颐堑比耍 辈痪庵校凸太‘大祸临头。半夜,带兵官焦晖、白玉发动兵变,率领愤怒的汉人士兵将睡梦中的仆固业犊乘溃崾似凸太‘跌宕起伏的一生。消息传到汾州,仆固怀恩心中一个激灵,他马上意识到,汾州待不住了,世上什么东西都传染,兵变也会传染。仆固怀恩决定逃亡,去灵武郡找自己的旧部。

临行前,仆固怀恩与母亲告别,并告知儿子被杀的消息,老太太怒道:

“我告诉你别反,国家待你不薄,你偏不听。如今军心已变,大祸必定殃及到我,你说怎么办?”仆固怀恩不语,给母亲磕了几个头便退了出来。说时迟那时快,老太太提刀追了出来:“今天我为国家杀了你这叛贼,再用你的心告慰三军!”仆固怀恩大叫一声,撒腿就跑,总算躲过了老太太的大刀。

仆固怀恩不敢多作停留,带着三百骑兵渡过黄河投奔灵武郡。从仆固怀恩叛乱的前因后果看,他确实是被逼反的。按照李抱玉、辛云京的指控,仆固怀恩让燕国降将原地留任是为了将来图谋不轨,这个指控貌似有一定道理,实际却经不起推敲。当初仆固怀恩让降将留任,不排除有收买人心的成分,但仅凭此就指控仆固怀恩准备联合降将图谋不轨,那就是无中生有了。

仆固怀恩和郭子仪一样,他们都想在功高震主后保住自己的恩宠同时保住自己的命,所不同的是,仆固怀恩用的是拥兵自重,而郭子仪用的是唯唯诺诺。

前者表面安全,实则危险;后者表面窝囊,实则长久。拨开历史迷雾,还原仆固怀恩叛乱真相,根本原因是节度使之间相互倾轧。

由于仆固怀恩平叛有功,地位扶摇直上。在他势力膨胀的同时,客观上对辛云京、李抱玉造成威胁,矛盾由此产生。为了解除仆固怀恩的威胁,辛云京等人把宝押到宦官身上,借骆奉仙、鱼朝恩之口,将疑似谋反的帽子扣到仆固怀恩头上,任凭他如何摆脱,却怎么也摆脱不掉,毕竟宦官身处皇帝的核心层,而仆固怀恩与皇帝隔着几个大气层。

功高震主,同僚倾轧,宦官帮腔,皇帝不明,四个因素集中到一起,仆固怀恩百口难辩,最终走了极端。人都是被逼出来的!

针尖麦芒

仆固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