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史并不如烟-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居高临下,冲击大营,趁乱放火!

此时的王世充还给李密准备了一样礼物,这样礼物特殊而神秘,在关键时刻亮出将会有石破天惊的作用,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礼物呢?



九月十二日黎明,王世充向全军作了最后的动员,动员令很简单:“胜则荣华富贵,败则在劫难逃。”随后全军抢渡洛水,进攻李密大营。

就在这个时候,农民起义军业余的本性又暴露了出来!

原本李密计划在王世充半渡洛水时发起进攻,打王世充一个措手不及,因此安排了侦察兵在洛水设哨,一有情况马上汇报!

然而,就在这关键的时候,关键的岗位,负责侦查的侦察兵居然离岗了!

等侦察兵回到岗位,发现异常后,火速报告李密,此时王世充已经抢渡成功,逼近了李密的大营,而惊慌中的李密还没有列阵,王世充的大军已经扑了上来。

如果此时单雄信能够及时增援,李密还有一线希望,然而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单雄信居然抗命不来了!看来当年残杀翟让在他心中还是留下了不小的阴影。



外援靠不住了,阵形靠不住了,只能靠面对面死磕了,李密与王世充陷入了混战之中。很快,王世充送给了李密两个礼物,一个是昨晚二百名潜伏骑兵放的大火,祝愿李密一生红红火火;紧接着王世充又送给李密另外一个礼物,一个相貌与李密极其相像的人!

王世充命人把克隆李密押到高处,然后全军一起鼓噪:“抓住李密了!抓住李密了!”

这一喊石破天惊,这一喊闻风丧胆,这一喊军心涣散,王世充军士气高涨,李密军纷纷溃败,主帅都被人抓了壮丁了,小兵还有什么希望呢?

远远地看着与自己非常相像的克隆李密,真李密的心中百感交集,自己奋斗了半辈子,居然被一个假李密全给毁了!

这个假李密到底是谁呢?是李密失散已久的兄弟,还是世上确有毫无血缘关系的相像之人,我们想不明白,李密也想不明白。

盘点手下的兵马,只剩下一万多人,这些人该往哪里去呢?哪里才是这些人的下一站呢?



去黎阳?去找徐世勣?

李密刚提出这个想法,就被部将们给否定了:“拉倒吧,当年你杀翟让时,徐世勣脖子上被砍了一刀,差点死了呢!”

“我当时给他覆伤口了,而且一直待他不薄!”李密无力地争辩了一句。

其实李密也知道,脖子上的伤口容易愈合,心中的伤口却可能随着时间的推进越来越深。



这时王伯当已经放弃金墉基地,进驻到河阳,李密带着一万多人又奔了河阳。

按照李密的最初想法,他准备坚持到底,向南以黄河为界,向北以太行山为界,东方连接黎阳,先求稳定,再图发展。

然而部将们的反应却出乎李密的意料,众人只有一个表情:“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

所谓强盛时一呼百应,衰败时分崩离析,李密的想法仅仅只能停留在表面上,他的新根据地计划也只能胎死腹中。以李密军衰败的迹豼?人心的恐慌,一万多人用不了几天就会溃散逃光,新根据地不仅不能扎根,甚至连浮萍都不是。



黎阳去不了,河阳留不得,天下之大,哪里又是李密的家呢?



正当李密苦恼到极点时,“五百年前是一家”的念头从他的脑海中闪过,对啊,去长安找老哥李渊去!



有些路,看起来是断的,实际是通的,有些路,看起来是通的,其实却是断的!

投奔李渊对别人来说可能是明路,然而对于李密而言,这是一条不折不扣的不归路!

李密的末路

接到李密的来俼?已经称帝的李渊乐得合不拢嘴,虽然他并非真的看重这个所谓的同宗兄弟李密,但他非常看重李密投降的符号意义。

此时的李密尽管惨败,尽管落魄,但他的身份依然是一方盟主。李盟主向李皇帝投诚,无形之中就增加了李皇帝的号召力,更何况李密的手下还有两万多人马,另外还有一批依然听命于李密的城市。

手里握着这么多人马,这么多城市的资源,李密对自己的前景非常看好,毕竟自己是带着资源入肼?在李渊的政府里怎么算也应该能算上核心层兼大股东。对比东汉初年投奔刘秀的窦融,我李密的资源可比窦融强多了,如果历史可以类比的话,在李渊的政府里享受个宰相级别也并非不可能!

然而,“享受宰相级别”只是李密的一厢情愿,李密期待着李渊的盛宴,到头来却发现,李渊给他的只是两个发了霉的窝头。

前往长安的路上,李密的错觉还在继续。李渊派出的使节在路上络绎不绝,每个使节都在传递着李渊对李密的热情问候,在使节们的共同忽悠下,李密的错觉达到了顶点,他满心以为只要到了大兴,他就将迎来自己的大时代。

公元618年十月八日,满怀希望的李密抵达长安。在这里他没有得到想象中的鲜花,也没有热情欢迎的人群,他的大哥李渊也迟迟没有出现,在长安的宾馆里,李密成了“狗不理”。

先前络绎不绝的使节都消失了,宾馆中也根本没有专门接待他的人,李密的饮食能凑合就凑合,能将就就将就,那架势,根本就没把李密当盘菜。

李密总算还有口吃的,而李密的士兵可就惨了,一天吃一顿饭成了家常便饭,有时甚至一天都得不到一顿饭。辛辛苦苦跟着李密投奔李渊,居然是这个结局,看来无论什么时候,投降这种事情都要想清楚了,别看广告,看疗效!

不久之后,李渊总算热情地接待了李密,宾主双方还愉快地回忆了当年书信来往的日子,然后一起感叹时光飞逝,转眼间两个人都年长了一岁。

见完了面,叙完了旧,双方总算进入实质阶段。李渊对李密的工作进行了安排,任命李密为宫廷膳食部长(光禄勋)、上柱国,封邢国公。



光禄勋是干什么的呢?说白了就是宫廷打杂的,业务范围是负责安排调配宫廷的膳食,往好听了说是宫廷膳食总管,往难听了说就是一堆厨子和服务员的头,用现在的话说就相当于李渊家庭食堂的大堂经理!

理想是宰相级,现实是大堂经理级,读过兵书当过盟主的李密自然知道光禄勋与宰相的差距,这就好比一个待嫁的姑娘,心中的偶像是两米二三的姚明,现实的对象是身高不详的潘长江。

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为什么那么大呢?



如果换成别人,能当上光禄勋已经算光宗耀祖的事情,而对于李密,这却是十足的耻辱。怎么说自己也是八柱国之一李弼的曾孙,显赫一时的盟主,让李盟主给李皇帝当大堂经理,这不是屈才,而是太屈才了!

原本李密也告诫自己要淡定,然而现实工作中的耻辱让李密无法忍受。

由于光禄勋的级别相对偏低,因此对口能管辖到李密的官员还有好几个,而更要命的是这几个官员还有一个毛病:喜欢跟下属索贿,而光禄勋李密就是他们的索贿对象之一!

如果李密识相地贿赂这几位大爷领导,那么这几个领导也会客气地说:“小李,真懂事!”倘若李密没贿赂到位,那么这几个大爷就会给李密几张冷脸,然后不断地抱怨:“小李,太不懂事!”

在几位大爷领导的挤压下,李密迎来了上任以来负责的第一场大型宫廷宴会。在这一场宴会上,李密不是尊贵的座上宾,而是这场宴会的总跑堂,负责催酒跑菜,总之酒没了找李密要,菜没上找李密催,一场宴会下来,在座的贵宾都知道原来这个总跑堂的就是当年赫赫有名的魏公李密。

让盟主、魏公李密跑堂,李皇帝很有面子,而李盟主很没面子。



宴会结束后,比狗还累的李密回到了家里,在家里,他的兄弟王伯当早已等候在那里。

同李密一样,投诚的王伯当也生活在失落之中,尽管李渊给他的职务是左武卫大将军,但这离他的梦想也相去甚远。当初李密的梦想是太尉等三公的高位,而王伯当的梦想是至少当一个尚书,无论兵部还是户部,总之是个尚书就行,然而李渊任命的却只是左武卫大将军,而且这个大将军还被李渊当贼一样防。

看着李密一脸的失落,王伯当知道,失落的种子早已在李密的心中生根发芽,一代盟主李密绝不甘心为李渊催酒跑菜,在李密的心中,一定还有重整旗鼓的雄心。

王伯当轻轻地说出了两个人名:镇守黎阳的徐世勣,镇守罗口的张善相。只要把这两个人联系过来,黄河以南依然大有可为!

是啊,难道就这样当一辈子大堂经理?难道就这样一辈子当个总跑堂的?不,这不是我李密的性格。

王伯当的几句话点燃了李密心中熊熊燃烧的火焰,他要用心中的火点燃自己,进而照亮整个天下!

不过要想从李渊的眼皮底下跑掉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毕竟不能直接对李渊说:“老板,你被炒了!”

找借口自然难不倒聪明的李密,很快他就提出一个李渊难以拒绝的借口:“替李渊招降从前旧部。”这个借口找的很巧妙也很合理,自然让李渊无法拒绝。



听说李密要去招降旧部,李渊的大臣们纷纷反对,在他们看来,让李密招降旧部无异于鱼回大海、虎归深林,一旦有机会,李密一定会背叛。

大臣们看破了李密的棋局,老道的李渊何尝没有看透。此时的李密尽管机关算尽,但他的一举一动早在李渊的意料之中。我们曾经说过能提前看到以后十步棋的人就是天才,那么李渊就是那个天才,而李密呢,他的眼睛顶多看到后三步棋,他跟李渊的差距不是一两步!

单纯从棋艺上讲,高段位的李渊要摆平李密只是分分钟的事,然而李渊并不急于出手,因为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现在的李密已经是一块鸡肋,弃之可惜,留之无用,既然自己想走,李渊自然也不会留。

以后的事实证明,放李密归山从头到尾都是李渊的刻意安排,目的就是让李密自投罗网,自取灭亼?而李渊还赚得宅心仁厚的美誉,李密则背上小鸡肚肠的骂名。最后的结果,李渊成功,李密再一次上当。



在给李密的饯行酒宴上,李渊邀请李密和他的智囊贾闰甫一起登上御座,坐在自己的身旁,席间还不断地给两人夹菜,不断地敬酒,亲密无间的表情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以至于好几次李密都差点脱口而出:“老大,我不走了!”

这次酒宴进行得很成功,很尽兴,老谋深算的李渊充分展示了特级演员的功力,而李密和贾闰甫也表现了一级演员的实力。

一顿酒两种心情,一顿酒两种心眼。

酒喝到了,话说透了,为了表示对李密的充分信任,李渊还大方地任命王伯当为李密的副手,哥仨一起起程吧,记得早点回来,省得当大哥的惦记!

走出大兴的李密兴奋不已,在经历了屈辱之后他终于又找回了自己,这一次他要重整旗鼓,东山再起。然而他并不知道,从这时起他已经掉进了李渊的圈套。

原本按李密的想法,他准备带走全部部下,这样才能走彻底,然而李渊早就料到了这一点,他给李密下了一道指令:一半人马留在华州待命,一半人马跟随李密出潼关。这样兵还没动,李渊就拆分了李密的人马,而且还制造了李密士兵中的紧张空气。毕竟走一半留一半就是一个损招,剩下的一半就是留下来做抵押的人质,全看另一半能不能按期回来赎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