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史并不如烟-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了属下的忠心,田留安就有了继续坦诚的资本。他的属下有一个叫苑竹林的人,本来是刘黑闼一伙的,潜伏在魏州就是为了与刘黑闼里应外合。田留安知道后,就当没有这回事,反而将此人安排在自己的左右,并交给他一项重大任劼?保管城门钥匙!

这一招彻底把苑竹林震住了,田留安信任自己到了这个程度,自己再三心二意那还是人吗?自此苑竹林也成了田留安的死党,不仅没有帮助刘黑闼成事,反而坏了刘黑闼的事,可见一个无间道反水之后的破坏力有多么大。

在田留安的努力下,魏州城成了刘黑闼始终无法攻克的钉子户,而这个钉子户时不时来个反击,狠狠地在刘黑闼的胸口上钉几颗钉子。

十二月十七日,田留安击刘黑闼,破之,获其莘州刺史孟柱,降将卒六千人。



在魏州城下前后纠缠了一个多月,刘黑闼没有沾到便宜,反而吃了暗亏,此时他赫然发现,战场形势已经发生了逆转: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大军已经北上抵达昌乐(河南省南乐县),与魏州近在咫尺。几乎如此同时,幽州总管李艺率军南下,连破廉州、定州,南北合围之势即将形成。

屋漏更逢连夜雨,就在十二月十八日唐朝政府并州州长成仁重攻击了刘黑闼部将范愿的部队,范愿的军队全部被打垮,刘黑闼只剩下自己手中的一支军队孤军奋战。

面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紧逼,刘黑闼曾经两次列阵,做出一幅攻击的姿态,然而两次列阵之后,刘黑闼随即草草收兵回营,他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呢?

眼光毒辣的魏征看出了端倪,在他看来,这是刘黑闼军心不稳的征兆,此时攻心比攻城更重要。

魏征对太子说:“以前打败刘黑闼,把俘虏的将军大兵都杀了,把他们的女人跟孩子都捉了过来。所以这次齐王您再诏免他们的罪,就不会有人相信了。现在最好是把囚徒们都给释放了,然后再对他们安抚一下。这样我们就可以等着他们自己败退了。”也就是说,魏征主张优待俘虏,把俘虏当成政府的传声筒,通过释放俘虏来瓦解刘黑闼的军心。

事实证明,魏征的这一招堪比韩信的“四面楚歌”,不同的是韩信以楚歌瓦解项羽军心,而魏征则是用俘虏的现身说法表明政府的诚意。



经过魏征的安排,再加上一直以来的优待,被释放回营的俘虏都成了唐朝政府的义务宣传员,一时间厌战的情绪在刘黑闼大营中弥漫。而就在这个时候,刘黑闼的粮草再次出现了问题,吃不饱的士兵更加厌战。这些士兵有的逃亡,有的索性绑架了自己的上司向唐军投降。没有粮草支援的刘黑闼军已经呈现出崩溃的迹象,覆灭真正进入了倒计时。

在覆灭之前,刘黑闼进行着最后的挣扎。由于担心田留安这个钉子户与李建成的大军里应外合,刘黑闼索性趁着天黑,借着夜色的掩护偷偷从魏州城下撤了军,连夜逃到了馆陶。



说起来此时的刘黑闼运气也真够背的,他的退路只剩下一条:向北退入自己的辖区,而向东,向南,向西都是唐朝政府的辖区,都是死路一条。然而向北的退路也只剩下半条活路,为什么呢?因为向北正是永济运河,而这一段的运河上恰恰没有桥,也没有船。

既然没有桥,那就架吧。桥一直架到天亮还没有架完,而此时李建成和李元吉已经追了上来。

情况紧急,事不宜迟,刘黑闼紧急下令,王小胡背靠永济运河列阵抵抗唐军,而自己亲自督导架桥。

值得庆幸的是,王小胡暂时挡住了唐军,而运河上面的桥终于造好了,向北的退路终于通了!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刘黑闼彻底暴露了自己的小农本性:他顾不上招呼自己的部下,居然自己第一个冲上了桥。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自己,把死的危险留给了部下,这算哪门子领导呢?

刘黑闼一过河,他的大军瞬间崩溃,感到被抛弃的士兵纷纷向唐军投降:他们绝不干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的傻事。因此在刘黑闼过河不久,唐军越过停止抵抗的刘黑闼军开始过河追击。

然而就在这时,意外又发生了,刘黑闼督造的桥居然是豆腐渣工程,唐军刚刚过去一千余名骑兵,桥居然断了!

这样数万唐军被隔在了运河这边,而一千余名唐军骑兵则在对岸追赶率领数百名骑兵逃亡的刘黑闼。双方的心态不在一个起跑线上,结果刘黑闼还是跑赢了唐军骑兵。

其实这一点也不奇怪,就像一个老追不上野兔的猎狗追问野兔:“为什么我总是追不上你呢?”

野兔一边跑,一边回头说:“你是为了一顿饭,而我是为了一条命!”



失望中的李建成望着运河对岸,一声叹息:“完了,打了半天,还是让刘黑闼跑了!”

我原本在家种菜

运气来了总是挡不住,这一次李建成的运气格外的好。八天之后,逃跑的野兔刘黑闼掉进了陷阱,而这个陷阱正是他以前的属下——饶州州长诸葛德威挖的。

刘黑闼过了运河后一路向北疾奔,身后跟着的唐朝骑兵将领刘弘基不依不饶。刘黑闼一路跑,刘弘基一路追。一路上刘黑闼马不停蹄,得不到休息。等逃到饶阳时,刘黑闼身边的侍从只剩下一百余人,这下刘黑闼又变成了连长。

到了饶阳城下,这一百余人已经变成了饿死鬼托生,看见什么都像包子。这时刘黑闼任命的饶州州长诸葛德威出城迎接,再三恳请刘黑闼入城,然而警惕的刘黑闼却迟迟不肯入城。

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诸葛德威痛哭流涕,指天发誓,指地许愿,总算去除了刘黑闼的戒心。心一软,刘黑闼跟着诸葛德威进了城,他以为进了城可以安心吃一顿包子,却没有想到,他自己却成了诸葛德威的包子。

入城后的刘黑闼下马开始吃饭,饭刚刚吃了一半,不厚道的诸葛德威发动了突袭,一百多个还没有吃饱的侍从全成了诸葛德威的“包子”,而刘黑闼无疑是那个块头最大的“包子”。

刘黑闼的悲剧也说明了一个道理:穷途末路的时候,熟人比陌生人更可怕。



至此诸葛德威彻底洗白了自己,而刘黑闼却只能沿着自己选择的道路跑到黑。

诸葛德威勒兵执之,送诣太子,并其弟刘十善斩于洺州,刘黑闼在这里登基,又在这里覆灭,洺州是他事业的顶点,同时也是一生事业的终点,而他的年号,叫做“天造”。

天造之福?还是天造之孽?

刘黑闼临刑前,一声叹息:“我本来在家种菜种的好好的,都是高雅贤这些人把我害到今天这一步!”(我幸在家鉏菜,为高雅贤罪所误至此)

历史有的时候就是非常搞笑,原本刘黑闼只是统帅的第二人选!



刘黑闼终于被了结了,三兄弟争了半天还是由太子建成打死了这只老鼠。此时已经是武德六年,隋末的割据势力已经被消灭的十有八九,唐朝的统治终于有了大国的模样。然而与割据势力同时逝去的还有兄弟同心御外的时代,在外患逐渐平定之后,兄弟阋墙的时代也正式吹响了开场哨。

兄弟阋墙而御于外,是略带辛酸的喜剧;

然而外患一旦解除,兄弟阋墙就成为彻头彻尾的悲剧。





第二章 对手,成就梦想的另一只手


英雄的归宿

在王朝更替的历史中,被记住的永远只是那些最后的胜利者。而那些曾经与胜利者并驾齐驱的失败者都一一被王朝的历史湮没。最后的胜利者就如同金字塔的塔尖,而那些失败者则在不经意中成了金字塔的塔基。

隋末唐初,起事者风起云涌,最有资格与唐叫板的是李密、王世充、窦建德。结果这三家在几轮下来都退出了历史舞台,三个人各有各的死法:李密死于唐军的伏击战;王世充死于独孤修德复仇的刀下;而窦建德则被斩首于闹市,他们都曾经怀揣统一天下的梦想,然而最后都以横死收场。

实际上从唐朝的历史来看,李渊这个皇帝当的其实挺郁闷。武德年号总共延续九年,前六年几乎都在平叛。在这六年里,军事就是最大的政治,李渊的政府严格意义而言就是一个临时的军事管制委员会。

李渊用了六年的时间基本平定国内,而此时主要的矛盾已经从国内转移到家内。太子建成、秦王世民、齐王元吉,三个都是他最爱的儿子,都是出自射箭定亲的窦氏,手心手背都是肉。于是一个最大的难题就出给了李渊,三个儿子互斗,李渊你这个裁判怎么当呢?

从武德六年到武德九年,这个问题困扰了李渊将近四年,这是幸福的烦恼,也是无法解脱的烦恼。

先不去说李渊的烦恼,还是集中说说一批割据势力的结局。毕竟他们也是历史的组成部分,唐朝的兴起还要感谢这些倒霉的失败者。

前面已经说到李密、王世充、窦建德各有各的死法,实际上在那个乱世还有一些名字也值得一提,他们都曾经是李唐王朝的对手。

对手,成就梦想的另一只手。



可以称为李唐王朝对手的还有薛举、刘武周、李轨、萧铣、杜伏威、李子通、辅公祏、徐圆朗、林士弘等人,这些人各有各的死法。



薛举:病死,子薛仁果接替,战败投降李世民被斩首

刘武周:投奔东突厥后试图逃回马邑郡被东突厥处决

李轨:被部将安修仁兄弟劫持,解往长安被斩首

杜伏威:投降李渊后位置显赫一时,于武德七年二月暴卒

李子通:武德四年投降后试图再叛被处斩

辅公祏:矫杜伏威令反叛,失利后被乡村流浪汉斩杀

徐圆朗:响应刘黑闼起事失败后,被乡村流浪汉所杀

林士弘:病死

萧铣:主动投降,被斩首



这些人中影响力最大的当属萧铣、杜伏威、辅公祏,这三个人值得细细的说道一下。而这三个人恰恰又与一位名将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位名将就是差点被李渊斩首的李靖。不过等到李靖平定萧铣和辅公祏后,李渊对李靖彻底刮目相看,兴奋之余对李靖大加赞赏,“李靖真是萧铣和辅公祏的克星啊,韩信、白起、卫青、霍去病也赶不上他!”。(上深美靖功,曰:“靖,萧、辅之膏肓也,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皇亲国戚萧铣

还是按照灭亡的先后顺序来吧,先说说萧铣。

萧铣,说起来也是皇亲国戚,不过这个皇亲国戚就有点久远了。萧铣的皇族血脉是从南梁论的。南被陈灭国之后,梁的皇族又先后寻求西魏、北周的庇护,并在江陵建立了小朝廷。公元587年由于南梁太师萧岩怕被隋朝灭国,索性带领文武百官以及百姓十万人逃到了陈国。隋文帝杨坚借着这个由头将南梁彻底灭国,而萧岩在陈被灭后又被找了后账,尽管投降还是被杀。

这个萧岩就是萧铣的祖父,南梁宣帝的儿子,也就是说萧岩与萧皇后的父亲萧岿是亲兄弟,而萧铣论辈分应该叫萧皇后一声姑姑。(辈分总算弄明白了)

尽管萧铣也算皇亲国戚,不过那是前朝的。前朝的皇亲国戚就是过期钞票,看着挺好,就是不实用。因此萧铣这个前朝皇族从小过得是孤苦伶仃的日子:靠帮人写信为生,每每写到信的末尾,还要按照写信人的要求加上一行字,“请恕字迹潦草!”

等到隋炀帝杨广登基之后,萧铣终于迎来了一个转机,姑姑萧皇后给他谋了个差事——罗川县令。这下会写“同意”两个字就可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