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枭风-第3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现在陆七完全的放弃了利用的想法,他不想日后给予了雍国公什么封赐,也就是彻底不再视了雍国公为亲,唐国若灭,这个雍国公不该了活着,小馥的身世之秘,不容了被诟病。
“国公爷,太子殿下说过,进见周国皇帝陛下的时候,会请求放了国公爷回国,不过周国的皇帝陛下,能不能够答应,是未知的。”陆七平和说道。
雍国公平静点头,问道:“唐国如今怎样了?听说西部被宇文氏造反建立了魏国?”
“是的,不过唐国如今稳定了很多。”陆七回答道。
“早就不该了纵容宇文氏坐大,当初本公建议用大军尽早解决了宇文氏的不臣,结果就是听不进去,陛下却是认定了本公别有用心。”雍国公皱眉道。
陆七默然,顿了一下,雍国公又问道:“如今国内都什么人领军?”
“如今国主陛下已然重用了能臣领军,京口用了林仁肇大人,金坛也驻扎了大军防徼?领军是王文和大人,池州是朱令賓大人领军,皇甫继勋任职都指挥使,统帅了京军。”陆七平和回答。
雍国公皱眉道:“别的尚可,怎么让皇甫继勋统领了京军,皇甫继勋是个无能之辈,应该自京城的中郎将里提拔一位。”
“国主陛下非常的信任皇甫继勋。”陆七直白的告诉。
雍国公点头,忽问道:“你没有领军吗?”
“下官又是宁**都虞侯了。”陆七平和回答。
雍国公哦了一声,陆七又道:“国公爷,下官是急来送信的,这就回去护着太子殿下,若是有了信息,下官会使了人来急告,下官该告辞了。”
雍国公一怔,却见陆七恭敬一礼,他迟疑一下,才道:“好,你去吧。”
“国公爷放心,一有了信息,我会立刻使人来飞报。”陆七又恭敬保证,之后转身向外走去,他没有了耐性与之磨牙。
离开书房,陆七在向那些护卫微笑点头告辞,护卫们纷纷军礼相送,最后是那个中年将官,送陆七出了所谓的陇西郡公府。
走的远了,陆七随手将礼包给了李武,李武一怔,问道:“大人怎么没有给出去?”
“哦,这礼薄了,我怕雍国公看不上,不如不送。”陆七淡笑解释了,李武哦了一声,他还真信了。
陆七回了鸿胪寺,开始了隐居生活,两日后,太子被宣召进了周国皇城,孟石陪同,一直到了近黄昏才回到了鸿胪寺。
陆七见太子的精神头很好,交流后知道太子见到了周国皇帝,说周国皇帝对他很和气,与他说了很多话,问起了很多唐国的事情,也问起过陆七,说陆七能够冒着箭雨斩杀了六十五个敌人,倒是个悍勇的将官,陆七听了心里当然犯嘀咕。
太子也说了请求之事,周国皇帝答应了雍国公可以回去,也答应了太子可以在周国买商铺,至于宅院不用买,周国皇帝说会赐予府邸。
太子很是安心的模样了,孟石却是皱眉有了心事,陆七也没有多问,因为他也有了心事,琢磨是不是应该了跑路,如今被周国皇帝注意了,可不是什么好事。
第二天,陆七使了李武去给雍国公送俼?李武回来后不久,忽然有传旨的太监来了,太子忙跪地接旨,不想太监让所有人都在太子的身后跪听,不许侧跪在旁。
“奉天承运,大周皇帝旨意,封唐国之主李煜为吴王,加恩开府仪,吴王长子李仲清为吴王世子,赐吴王府邸一座,奴一百,良田千亩,钦此。”太监尖声宣旨,宣毕满堂皆惊。
太子抬头惊惶的不知所措,太监又尖声冷道:“李仲清,还不接旨。”
“臣,接旨,谢恩,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子惊惶的抬手回应。
太监微笑的将圣旨放到太子手中,细声道:“请吴王世子旁立。”
太子听话的起身走到了左侧观立,见太监又取出了一卷圣旨,展开尖声宣读:“奉天承运,大周皇帝旨意,吴王所属将士护送吴王世子朝见有功,赐与陆天风,王英,刘进,赵巍,班宏,马连成,张龙,为大周帝国致果校尉官身,其他有功将士赐予翊麾校尉官身,供职吴王府卫军,钦此。”
“臣接旨,万岁万岁万万岁。”陆七等人不得不回应。
“你们的官文,午后去兵部领取,之后去户部报备领俸禄,自今日起,你等属于禁军,归属殿前司节制,但你等的俸禄和各种职俸,只能去户部衙门领取。”太监又告知一番,陆七等人点头起了身。
“孟石,陛下口谕,你以后是礼部侍郎,银青光禄大夫官身,权知吴王府诸礼建制。”太监又看了孟石说道。
孟石皱眉未应,太子忙伸手扯了他一下,他才起礼淡然道:“属臣领命。”
太监听了也没有挑刺呵责,扭头尖声道:“你等午后不可误了报备,否则是为过时不卯的大罪,咱家走了。”
太监带人走了,大家都看了太子和孟石,太子拿着圣旨,苦脸道:“这可怎么办?”
众人听了没人愿意说话,这时候给太子出主意,那不管什么主意都会是引火上身,太子接封旨的事情,只能由了太子自己抉择该怎么办。
静了一会儿,太子也明白了,无奈道:“都散了吧。”
众人默然辞礼,之后走离,离开中,忽太子又道:“都去报备吧,我们没有能力回拒。”
众人回头,却见太子已然转身走向了自己的居室,孟石摇头,摆手示意后,默然先行的离开了,陆七和李武也回了陆七居室说话。
午后,陆七和武将们去寻了兵部领官文,在兵部很顺利的领得了官文,将牌和官印。
陆七领了官文看了后一怔,官文里,他竟然多了一个太原府镇将校尉的官职,他看了李武的官文,李武的官文里也多了一个官职,是秦州别将校尉的官职。
陆七问了一下兵部官员,那个官员告诉他,那是他的本职官,类似于原籍,周国所有文武官员都有一个本职官,本职官是职俸的主要基础,散官俸禄却是能够领到了死。
陆七点头,他的晋国可没有这个花样,就是散官俸禄和现任职官俸禄,而周国竟然弄出个本职官,而其它的职官都成了临时职事,不过临时职事却是还有贴俸,但贴俸却是相比职俸少了很多。
在兵部完事了,又去了户部,在户部用兵部领到的三样物品报备,而其中不大的小铜印,却是成为了日后能够领俸禄的主要用物,官文的作用是留家,将牌却是将官的身份证,上面有将官的本职,散官和一些体貌特征的记录,都是在兵部现场制成的。
拿着沉甸甸的钱包,陆七的心情很是古怪,他领的俸禄加起来是十五贯,周国是不流行金银的,而晋国和唐国却是流行金银,他问过了比价,一两银子可以抵十枚铜钱,而在晋国因为初立,所以楚钱和越钱还是主要货币,一两银子可兑近百枚越钱,可兑六七十的楚钱,相比之下,周国的铜钱的价值还真是高了很多。
另外在周国,金子是不允许私下当成货币用的,只能去与官府换成银子,而让陆七无语的是,一两金子,只能换三十两银子,与唐国和晋国的金银兑换,差的太大了,总而言之,周国是一个流通铜钱为主的国家。

第12章 马行街

第二天,工部来了官员,带着吴王府的人去接收赐予的府邸,也许是有意的,赐予的府邸竟然是在五丈河畔,确实是一座占地足有二十亩的大气府邸,飞檐朱门,玉阶石狮,比雍国公的那个宅院好了太多,而事实上,雍国公居住的那个宅院,还是官府出钱临时租居的,不是赐给了雍国公的。
吴王府里已然站好了百名男女家奴,一见人进来立刻跪伏两侧,工部官员客气的与孟石做了仔细的交接,走了一圈,孟石没有说什么,太子于是取印在领取官文上盖了,印信还是孟石给顺便带回来的,就是吴王府的内府印信。
陆七心态平和的欣赏着吴王府,他看出了太子已然是死心塌地的想做了周臣,真的是不想回去了唐国,就像是一个囚徒,一旦逃离了囚笼,就再也不想回去。
陆七和李武反应平和,其他人却是明显的皱眉犯愁,他们的家眷都在江宁,而且他们的心里,都是倾向忠于李国主的,如今却是接受了周国的任职,拿了周国的俸禄,这让他们的内心很是煎熬失措,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主要是太子在接受了周国的一切。
工部官员前脚才走,司农寺的官员又来了,将御赐的千亩地契交给了孟石,司农寺的官员才走,兵部的官员又来了,送来了仪仗和兵甲,告诉了以后都换成周国的兵甲,不然会生了误会,另外会有百名将士来归属吴王府守卫。
一通接收之后,大家只能顺从现实的开始尽职自己本分,一起察看了吴王府,分配了守护的职责,以及各自的居处。
两天后,雍国公与周国使者来到了吴王府,在尴尬的见面后,雍国公在使者的说话下,走观了吴王府,之后与太子辞别的离开了,自然是回了唐国。
一晃又是五天过去了,陆七开始了出手,他先去户部所属的钱庄,用金子兑成了飞票,飞票就是类同唐国的银票,但周国的飞票只能用于百贯以上的交易,多数都是为了方便商业的结算,而且只有一次交易权。
例如陆七用兑换的飞票买物,在与人立契过手时,飞票就会被经手的胥吏盖了用印,之后卖家只能拿着飞票去钱庄兑换成存契,而官府能够从中获得了垄断巨利,飞票主要是用于两地的商业交易和大宗买卖。
而晋国的做法却是不同,晋国只收取商税,对银票采取放手为商,也就是钱庄让大商人经营,辛琴儿的理念就是兴商,加快晋国的商业流通规樼?如今晋国通商的规模和人数,都在与日俱增,大量的人口和物质东西互通,楚地随处可见越地之商人,而越地和苏州也是常见了来往的楚地人,如今晋国上下,已然很少提及楚国和越国,都自称出身的祖籍地,例如贩茶的,会说我是茶陵人。
陆七用金子兑换了飞票,是为了买商铺,他看中了内城的一座清风酒楼,之前他在马行街走游,曾打听了那座清风酒楼有心卖出,当然他买商铺,一是兑现给太子的承诺,二是进一步了解周国的形势,主要是了解周国的官场和军力,他若是通过林总镖头了解,林总镖头只会对他说周国是强大的,而且这些时日,他也没见了林总镖头的人影。
马行街在开府府城里,是最繁华的地段之一,也是达官贵人常来聚欢之地,周皇帝不尚奢华,所以造成了开封府的朴实风气,但追求享受是人之常情,不在车马衣饰上显贵,那只能追求了内在的享受,所以达官贵人们很好口福,而马行街最出名的就是各种特色的酒楼林立,陆七打探周国形势,当然不能去买了什么平民饭堂。
与小蝶并肩而行,这一次李武被扔在了吴王府,只是陪伴的小蝶依旧是男装,却是少了几分夫妻出游的悠悠惬意。
“七郎,福州有这么繁华吗?”小蝶问道。
“福州没有这里繁华,不过随着海商和京都地位的日久,福州必然会超越了这里。”陆七回答道。
“福州毕竟是偏域西南,长久来看,却是不适合为京都的。”小蝶回应道。
“目前适合就成,以后是以后的事情。”陆七微笑回答。
福州目前是最适合做晋国的权力中心,能够东西呼应,也利于海州的大开发,而且以前他装神弄鬼之后,福州人再没有了任何的抵触反应,福州成为晋国的京都之后,也给福州人带去了富裕和繁荣,福州是继苏州之后,最稳定归治的地方。
“若是以后进占了唐国,那是不是会以江宁为了京都?”小蝶又问道,明显是有着自己的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