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雁翎洞天-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四十七回 道破天机
  一眉大师练了一手绝艺叫单掌开碑,他以为能把陶源给震慑住,但是陶源心中有底。。。
  陶源说,“大师父,既然说好了,我自然是要伸手一试,要不然怎么叫做以武会友呢?”
  一眉大师有些不太自然,“啊哈哈哈,好,看道友的年纪并不大,能有如此的士气,真是可嘉可嘉啊!来人啊,给这位道友搬一块青石来!”
  小和尚们答应了一声下去了,不一会儿抬上一块石头来,人们一看这块石头比刚才那一块还要大些,而且有些不太规则,上面坑坑洼洼不少,要是打的位置不对,那么手掌可能会被戳破,张风一看,这不是难为人么?这不公平啊,他刚想上前质问,被陶源拦住了,压低了声音说,“你放心吧,我心里有底!”
  一眉和尚看了看这块石头,心中暗自高兴,“阿弥陀佛,道友,实在是对不起呀,这块石头是剩下来的石头中最小的了,您就将就着吧!”
  陶源一笑,“大师父,您太客气了!不过我只能是试一试,如果失败了,请大家不要笑话也就是了!”
  “道友尽管一试,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我都是非常的佩服的!”
  陶源围着这块石头转了几圈儿,也找好了一个下手的位置,再看陶源把腰中的大带紧了几扣,就使出三绝掌法的绝招‘气贯长虹’,把全身的气都供于右掌心,掌心都往里扣扣着,猛然往下一砸,周围好像刮了一阵风相似啊,等大家睁开眼睛这么一看,那么大的一块青石已经是分成了四半儿,陶源平息气血,恢复了正常,笑呵呵地看着,张风一看,心想:高,果然是高,我还真是头一次看到陶大侠显露真功,这一掌,就是比这还大的石头也能砸开,看来以后要像陶大侠好好的讨教几招儿,长长见识!
  一眉和尚把眼睁开一看就是大吃一惊,心中暗想:好厉害的硬功,我刚才那块规则的石头也才打成了两半,他居然把一块不规则的石头砸成了四半儿,确实比我高啊!
  小和尚们都傻了,一眉大师看罢多时,朗声大笑,“哈哈哈哈哈,好掌法,好功夫,真是没有看出来,道友年纪虽轻,武功如此的高强,贫僧佩服!”
  陶源赶紧过来,“大师,您说笑了,我只不过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砸这块巨石,没有想到居然把它给砸开了,各位师傅们,贫道献丑了!”
  一眉一看,在这么多的弟子面前,不能丢脸啊,要不然我以后还怎样教授弟子武功?想到这里,他说,“道友的硬功出神入化啊,贫僧除了单掌开碑以外还苦练了一门绝技叫赤脚竹签阵,不知道友可愿意一试啊?”
  陶源不解,“大师,何为‘赤脚竹签阵’啊?”
  一眉大师一摆手,小和尚下去一批,不一会儿拿来了很多的东西,然后置于地上,拼凑了一会儿,陶源一看明白了,什么呢?
  原来是用竹子做成的一个梅花圈,占地不算大,在上面打几拳踢几腿还是绰绰有余的,每一个竹子都比较短,大概也就是一尺左右的高度,粗细都差不多,但是唯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每一根竹子上面都是削的楔形的尖儿,十分的锐利啊,你就是有些重量的话,到了这个上面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一眉心中暗想,怎么样?肯定能把他给镇住,回过头来看了看陶源,“道友,你看此物可识认否?”
  陶源早就看到了,心说,那这个东西上来唬人,今天是非胜你一筹不可?
  “大师,不知这‘赤脚竹签阵’如何的练法呀?”
  一眉一看,对方毫不在乎,好啊,那我就先练上一练再说,“好,道友,那我就先练一下,你看看!”
  陶源点头,再看一眉大师,扒掉鞋袜,露出一双大脚丫子,又开始运气了,摇头晃屁股,这一回把气全部都供于脚底板儿,然后从地上慢慢地把左脚抬起就踩在了一根竹签之上,然后将右脚抬起落于竹签之上,而后绕着这梅花圈就走了那么几趟,最后到了中间,在梅花圈上就练了一趟罗汉拳,练完之后,收招定势,缓缓地下了梅花圈,过了一会儿,恢复了平静!
  大家伙儿鼓掌喝彩,好硬功,一眉和尚看着陶源,心说:这回看你如何招架!
  陶源看了看,心中说道:也不过如此么,我要是跟他练得一样,那就显示不出什么了,我要跟他不一样才行!
  想到这里,陶源来到一眉的面前,“大师,果然是好功夫,不过在下还是想试一试!”
  大和尚一听,什么?你还要试一试,那好吧,我不能拦着你,但是要出了什么差错你可是自己找倒霉,一眉点了点头,张风赶紧把陶源拉到了一边,“陶大侠,这个东西可不是闹着玩儿呢?你有把握么?要不就算了吧!”
  陶源压低了声音说道,“张风,你就敲好儿吧!没有三把神沙,不敢倒反西奇,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我自有分寸!”
  陶源来到梅花圈的前面,也是扒掉鞋袜,舌尖顶住上牙堂,叫丹田一力混元气,气往下沉,就沉于脚掌,好一个陶源,身子猛然往空中一纵,就跳起来有七八尺高,往下一落就站在两根竹签之上,纹丝不动,和尚们一看,我的个妈呀!师父他老人家只是走上这竹签阵,这道士怎么这么高的功夫,居然还从空中落下,和尚们也是不时地发出赞叹之声。。。
  一眉在旁边一看:高,实在是高,比我强多了,哎呀,今天输的是心服口服外带佩服!
  其他人也有同感,单说陶源,来到梅花圈之上,走形们迈过步,就练了一趟‘三绝掌法’,看的人们是眼花缭乱,跟在平地上练也没有什么区别。。。
  等练完了,和尚们不由自主地鼓掌喝彩,那几个大和尚也是频频点头称赞,陶源下了梅花圈,到了平地,传好了鞋子,张风赶紧过来了,“师兄,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
  一眉大师一看,那还比什么,再比就没意思了,他是满面赔笑啊,“道友,别看你的年纪不大,但是武功卓绝啊,我是开了眼了,好好,真是武林中的后起之秀啊!”
  陶源,“哪里哪里,大师过奖!”
  一眉就说,“道友,这俗话说得好‘不服高人有罪’啊,今日我刚一出关,就能遇到像你这样的高人,真是我的荣幸,不如我们交个朋友如何呀?”
  陶源一听,也好,反正我们在沧州还要办大事,多个帮手多一份力量,于是慨然应允,但是现在还不是透漏真正身份的时候,所以就避开不谈。。。
  一眉大师赶紧让徒弟们把院里收拾干净,自己陪着陶源和张风就进了讲武堂,四位大和尚让陶源上座,陶源说什么也不坐,最后大家分宾主落座,小和尚献上茶来,一眉和尚就问,“道友,看你的功夫应该是出自中原啊,那二位有为何来自于塞北大漠呢?”
  陶源心说:我胡编乱造的,现在也只能将错就错了。。。
  “啊,大师有所不知啊,我们自幼在中原长大,习武也是在中原,又一次到了塞北大漠之中,误走紫竹山青松观,遇见一位观主,他与我们交谈甚欢,可是很不幸,那位观主得了暴病身亡了,临死之前就委托我们一定要将青松观照看好啊,我们也是遵从他的遗愿,这才留在了那里,不过日子久了,想念中原,还有一些朋友,所以把观里的事情打理打理,就云游四方,以武会友了!”
  “哦~~!原来如此!”
  陶源看了看天色,过不了多久,太阳就得下山了,我们还得尽快的回去,另外通过刚才的比武也是得出一个信息,这几个大和尚都不是自己要找的人,看来这太灵庙并不是李昌的藏身之所。。。
  陶源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这沧州谁的武功最厉害呢?”
  他这也是自言自语,被一眉大和尚听了去,一眉想了一想,“道友,你刚才问沧州谁的武功最高?我倒是想起一个人来,不过没有什么来往,尽管此人也是个出家的僧人!”
  陶源一听,就注了意了,“大师,有话请讲,不知此人是谁啊?”
  一眉大师站起身来,在堂中踱步,眼睛望着窗外,“这个人离我这太灵庙有一百里之遥,也是向东,有一座金刚寺,里面有一个大和尚江湖人称‘金刚僧’,如果说的不错,他就是这沧州地界头一个武林高手!”
  陶源一听,金刚僧,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第一百四十八回 清风道观
  一眉大师透漏出沧州管辖之下最出名的武林高手就是金刚寺的金刚僧,武功卓绝,陶源早就听说过金刚僧的大名啊,跺一脚,这个沧州都得翻个个儿,震动整个直隶都不足为奇,当年在碧云山紫竹轩学艺之时,师父不止一次的告诉过他,江湖上有一位了不起的武林高手,外家功练得是出神入化,就是金刚僧。。。
  陶源心中盘算:要想扳倒李哲,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找到他的罪证,而只要找到了李昌,他要是能交代一切的话,那事情就好办多了,那个时候就可以大张旗鼓地对李哲进行调查,不会受到什么限制了,但是这个李昌如果在金刚寺的话,事情就不太好办了,我这心里却是没底啊,真的不知道我们那些人谁能是金刚僧的对手。。。
  想罢多时,陶源看天色已经不早了,应该早一点回赵家客栈,于是起身跟一眉大师告辞,一眉大师一看要走,是赶紧挽留,“二位,俗语讲得好啊,僧道乃是一家,你们今日刚来就要离开,老衲真是舍不得呀,不如二位施主在庙上小住几日,我们也好进一步的攀谈攀谈,研习道法与佛法,另外在武艺上也好切磋切磋啊!”
  陶源一笑,“大师,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不是我等拨大师的面子,我们沧州城里还有个朋友,约定好了今天晚间碰面,我们不能失约啊!”
  大家客套了好半天,一眉大师一看,留不住了,“那好吧,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再挽留了,二位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到庙上做客,老衲及全庙上下随时欢迎啊!”
  陶源表示了感谢,然后和张风一起就离开太灵庙,一眉大师率领众僧在后面松了一程,大家分别,一眉他们回去我们不说,单说陶源和张风,离开了太灵庙,看到他们也都走了,张风就打开了话匣子,“师兄。。。哦,陶大侠,我看你从太灵庙出来一直是眉头紧锁,不知所为何事啊?”
  陶源口打唉声,“你没有听说过金刚僧么?”
  张风久居东京汴梁,哪里他也不去,没有江湖经验,怎么会知道什么金刚僧,“陶大侠,什么金刚僧,银刚僧,没听说过还有这么一号,怎么?这个什么金刚僧很有来历不成?”
  陶源一笑,“张风,你久居汴梁,很少问起江湖中事,所以你对江湖上的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门并不了解啊,我在碧云山学艺之时,师父不止一次的提起过他,此人的武功甚高,我就怕李昌这小子就在金刚寺,那我们就麻烦了!”
  张风不以为然,“陶大侠,我看一个金刚僧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依我说,不用旁人,我张风就能把他给收拾喽!”
  陶源差点乐了,也没工夫跟他扯皮,就敷衍一笑,他们在天黑之前就回到了赵家客栈。。。
  一进客栈,一看,除了孟九宫一组,其他人都回来了。。。
  大家一看陶源回来了,赶紧围拢过来问他们的经过,陶源一字一板地把事情说了一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