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陈家有喜by靳大妮-第2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轩辕烈站在灯火阑珊处,心中只道: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第二百九十七章 下地

当万物刚被笼罩在晨光中之际,山间地头便已经热闹开来。
魏老头将手中的䦆头扔到一边,擦了擦脑门上的汗抱怨道:“也不知道这朝廷怎么想的,这好生生的要翻地种什么番薯,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虽说这块地不甚肥沃,但是好在种些玉米下去秋天的时候也能收点粮食,不多,但也是个嚼头,前两天这皇帝也不知道脑子一热想出了这么个主意,要让大伙拿着工具来地里翻整土地。
整就整吧,还说要种什么番薯这听都没听过的东西,这不是闲着没事找事吗?
谁知道那是个什么玩意,再说这地能养活的住吗?
附近的老张头急忙打断他的即将要说的话,“小声些,你不想活了?”说完朝着不远处望去。
今天来的不止是农人,还有朝廷专门派的度支部官员(也就是管古代田赋关税厘金公债等等,亲们表较真)在田间地头游荡。
番薯种植不同于其他,这必须要起垄,不过这些对于经常从事农事活动的大众还是不陌生的。
这些官员之所以派来,也是为了配合喜妹带来的薛掌柜,轩辕烈带来了皇帝的口谕,说是度支部官员任凭差遣。
而宋坤,则光明正大的混去,成为一个正儿八经的主事。
薛管事的经验足,所以喜妹就放心的将这起垄的事交给了他,本来人家打算将这番薯送到就回去呢,没成想被喜妹留在了这个,当起了苦力。
也幸亏家里还有陈田发等人顶着,要不喜妹才不舍得让薛管事在这呆着呢。
此时,喜妹则满头大汗的准备着育苗的事,两拨人分工合作。倒是和谐的很。
宋坤这些日子知道喜妹开始动工,早就急不可耐的跑来观摩了。
轩辕府的地方自然是不够喜妹折腾的,更何况。这刚是个开始,沤粪差不多就得一个月的时间。她可不想将好好的府邸糟蹋个不成样子。
之所以折腾大家去田间地头翻地,也是为了给以后番薯的下地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在这个时候永远都不缺玉米杆子,喜妹一行人在郊外的宅子外忙活的起劲。
沤顾名思义就是长时间的浸泡,喜妹已经有好些年没有亲自干过这活了,一时间性质上来,加上一个同样感兴趣的宋坤,两人一问一答时间过的也很快。
轩辕烈一直忙于剿匪的事也没有太在意两人的互动。今日看见两人配合的这么好,面上一阵寒冰。
“这沤粪的话估计得一个月的时间”喜妹看了看现在的天,然后肯定道。
“一个月啊”宋坤看了眼轩辕烈道,时间有点长。
“其实这番薯也是很好打理的。你看见了没?就咱们挖的这坑,等一月后沤好了粪咱们再把番薯埋下去,然后天也暖和多了,这样苗就可以出来了”
喜妹用袖子擦擦汗道。
“那这么说的话,这不是一整个番薯做种子?”宋坤诧异道。
听到宋坤这么说。喜妹更是看傻子一样的神情看着他,“你傻了吗?田地那么多,要是一个坑一个翻书的话那咱们再多的番薯也不够种啊”
本年度听到的最好笑的一句话,那就是番薯种植是用番薯自身来种的,这常识也少的太可怜了。
宋坤对于喜妹的嘲笑毫不在意。只是认真的翻着以前喜妹种番薯的心得。
“这要是还得一个月的话,这番薯是不是得先储存好?你先前不是说过这番薯易烂?”
“是这个事,不过我在刚到的时候就已经派人将这地窖弄好了,前些日子薛管事送来的时候,我就直接让烈哥哥给送到地窖里去了”喜妹对自己有先见之明还是很自豪的。
宋坤对喜妹的映象大为改观,平日里看喜妹这丫头好像什么都不懂,一味的在轩辕烈的身后,现在想想,人家还是很有远见的,不然也不会事先将事情都打理好。
正想的入神的时候,喜妹突然嘟囔了一句让宋坤差点破功,“这次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挺多,等什么时候见到皇帝,必定要让他给我报销银子”
宋坤:“……”
这些日子和喜妹相处的多了,宋坤才明白为什么轩辕烈会在喜妹还小的时候就开始守着她了。
诚然,一方面是她长的像是一朵娇嫩的花一样,让人有摘回家的*,而来则是身上有种执着或者说是执念,不达成心愿绝不放弃,这些日子她的辛苦他是看在眼里的,对她的印象也由一个娇娇女变成了吃苦耐劳的女子。
更为重要的是,她会给人带来喜悦,看着身侧的轩辕烈,虽说在干这自己的事,但是眼神时不时的往这瞟就明白了一切。
什么时候看过他这么在乎一个人?
轩辕烈正好也看到了宋坤投来的目光,眼神示意他过来。
宋坤知道他有话要说,看喜妹忙活的认真也没打扰她,拍拍身上沾着的泥土快步走去。
等到喜妹已经确定看不到了,轩辕烈才冷脸道:“什么时候你打算告诉喜妹?”
宋坤脸上全是戏谑,“怎么了,看着喜妹和我亲近,你吃醋了?”
这句话自然是玩笑话,他待喜妹,那可是当妹妹看待的,连一丁点的邪念也没有。
轩辕烈不置可否。
“对了,你们这事将来怎么打算,你也没个章程?”据他所知,喜妹现在可十六了,也不小了。
提到这,轩辕烈倒是难得的沉闷,“我不知道喜妹是什么心思”
自从在安平镇将事情弄砸后,轩辕烈也不敢在喜妹身前提起这件事,就怕一个惹怒了人家,自己又有事干。
摇摇头,宋坤惋惜道:“这女孩子的心事你就是不懂,算了还是交给我吧”
轩辕烈狐疑的眼神打量着他,如果他没记错的话,他自己的事都没弄妥当吧?
估计是看出了轩辕烈的怀疑,宋坤急忙道:“反正这事你就别操心了,直接等着入洞房吧“
说完后朝喜妹的方向走去,两人从小在军营里打磨,身上或多或少的沾染上了一些痞气,嘴里难免多多少少说些痞话。
日子不紧不慢的过去,离喜妹离家也有将近四个月的时间了,喜妹这些日子一直奔波在田间地头,身子高了,也瘦了。
家书还是一封封的往家里寄,赵氏也时不时的托人送信,说是催促喜妹快些回来。
但是喜妹现在说是分身乏术一点也不为过,哪里回的去?
这次先是试验一下,看看这京城的土地能种出多少的粮食。
一开始宋坤的意思是强制性的要求,也就是家里只要是旱地并且收成不好的都要种上番薯。
但是喜妹打算,这次前后送来的番薯也就不到三十万斤,临时找了好多人才把这苗给育出,虽然看的不少,但是怎么可能将京城所以的旱地都给种严活儿?
所以喜妹提议,还是本着自愿原则比较好,一来是比较得民心,而来则是这苗的数量实在是不够。
百姓也是看告示说今年有新物事儿,种不种完全在自身,有些人不在意,还是老老实实的种他家的玉米。
而有些胆子大的,想着反正地里种玉米也没多少收成还不如种这新鲜东西,实在不行,就当是闹着玩了。
再说这官府都已经贴出告示来了,想必不是骗人的东西,也就抱着试试的态度报上了名。
等着什么时候听安排去领苗。
再者说,喜妹交代这次薛管事过来带些粉条过来,前些日子交给轩辕烈,喜妹也忘了问。
没成想,倒是在京城掀起一股热潮,打的噱头自然是皇家贡品。
当然,喜妹对此是一无所知。
直到轩辕烈将卖出的银票递给喜妹,喜妹才诧异道:“这是给我的?”
轩辕烈点头。
“可是,我没理由收你的钱啊”关键时候喜妹开始矫情上了,一来轩辕烈没有解释这钱的来源,二来,喜妹这些日子忙的脚不沾地,下人们禀报也着不到喜妹的人。
“莫不是这钱是你以前欠我的钱?“喜妹曾经在轩辕烈和原先的大皇子二皇子打仗之际曾捐助过轩辕烈十几万斤的粮食,轩辕烈这是来这还钱了?
可是看着这面额好像有点少啊。
轩辕烈看她那想拿又无比纠结的模样,早就不耐烦了,将银票塞进她的手里,面无表情道:“这是你家卖粉条的钱”
“这样啊”喜妹低声道,然后细细的指头从轩辕烈的手里将银票抽来,放进了随身的小兜里。
抬起头追问道:“这皇帝一直不露面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他有没有说咱们什么时候可一回去?”
或许是喜妹的笑脸或许是‘咱们’二字感染了他,轩辕烈难得露出笑意,耐心道:“快了,这就是这两个月的事了”
这么些年,轩辕烈也慢慢的将安平镇当成了自己的家乡。
快要回家了,喜妹自是回屋写信将这个好消息报告给家里苦苦等待的一干人等啦。

第二百九十八章我的眼光好

日子渐渐变暖,一批一批的番薯苗也随着广大群众的加班加点而落户在田地里。
喜妹这几日也因时常往地里奔跑,人也晒黑了不少,不过喜妹黑的快,白的也快,只要让她捂上个十来天差不多就能缓过来。
而这个时候招宝正在张罗着收拾回去的东西呢。
毕竟离开安平镇都快要小半年了。
就在此时,门房有人在门外恭敬道:“小姐,这有一张您的请帖”
喜妹心中暗道,自己在京城人生地不熟,况且最多的时候就是呆着府里或者地头,怎么会有人给自己递帖子呢?
她不认识这里的大家闺秀什么的。
示意招宝去将帖子拿过来,外面画得是素雅的梅花,细细一闻好像还有淡淡的香气。
展开后看见上面的娟秀小字,“王家?”喜妹诧异道。
这个王家应该就是大姐夫隔着十万八千里的本家了,先前来的时候说是想要去拜访一下王家,看看有没有粉条的出路,后来一直忙碌,倒是把这件事给忘在了脑后。
没想到人家倒是亲自上门来了。
“小姐,帖子上面说什么了?”招宝看喜妹不言语,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遂开口问道。
“也没什么大事,就是说久仰本小姐的大名,本来想要来拜访一番,但是碍于是将军府出入多有不便,所以说让我过府一叙”
招宝听完后不悦道:“哪里有这样的道理?小姐你又不求他们什么,这些人倒是好大的口气,竟然敢使唤您”
摇摇手不经意道:“这倒没什么,要是谈正事的话,将军府确实有些不合适。正好他这样一说,那我也好顺着答应了”
如果她猜的没错的话,这王家应该是打这粉条的主意了,毕竟这些日子寄放在别人铺子里的粉条卖的很好。
但是这小打小闹还行,但是要是往大了说的话。那陈家这边还没有那个资格。守着这么大的一片市场却总有种无从下口的感觉,这下好了,虽说自己去王家。但是也是他家‘来请’自己的。
面子给够了。
可是喜妹自己不知道的是,现在只有有心的人随意一打听,就知道喜妹的来头有多大,皇帝给她撑腰不说,连从来不近女色的轩辕将军,都将她视为至宝。
虽说这粉条是个好东西,但是再好也没有她背后这股势力好,所以王家得信儿后,急不可待的来这套近乎了。
王家这边打的算盘好。董家也不打算示弱,董老太太虽说已经知道了喜妹来头不凡,但还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她的身上。
上次在安平镇虽说不欢而散,但是好歹也有些交情,所以也着人写了请帖,说是邀她过府一叙。
这老太太完全忘了两人上次的冲突。外加自己干的那些不光彩的事。
自己以为天衣无缝,殊不知,她那‘吃里扒外’的孙子早就将秘密泄露给了喜妹,要不然……
这两边人各有各的打算,却说喜妹收到王家送来的请帖后。正在和轩辕烈在凉亭里下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