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侯夫人-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茵娘远远的就听到了。

“……娘,他们这是要逼死我啊,这都已经纳了第六个了,这次竟然还要抬个贵妾进来,这让我怎么活,让我们春姐儿怎么活。”

“……一家子的势利眼,他们敢这么欺辱于我,说到底还不是因为我娘家无人撑腰,若爹爹没有死,或者当初是弟弟承了爵位,他们如何敢这样这样欺压于我,如何敢让妾室将儿子生在我前头。”

接着是董氏低声劝慰着什么,声音太小,茵娘并没有听清她说了什么。

茵娘虽然想继续听八卦,但却不好意思这样停下来听,这有种偷听的感觉,但是她还是将步子放慢了一点。

凤蓉的声音继续传来:“……相公被那些小妖精缠着不与我一心,婆婆更是喜欢折腾人,上次他们家那位金娇玉贵的姑奶奶怀相不好差点失了胎,连这个,婆婆竟都怪到我的头上。”

茵娘听了,低声问了傍边的青藤一句:“我记得这位蓉姐姐是嫁给了东昌伯的嫡三子秦咏,她与王家三少夫人是姑嫂对不对?”

青藤点点头,道:“是呢。”

茵娘道:“说起这位王家三少奶奶,总让我想起蕴姐儿来,我竟不知道秦家小姐已经怀孕了。当初看王三公子对蕴姐儿念念不忘的样子,我还以为他一辈子都不会跟秦家小姐亲近呢。倒是让蕴姐儿为了他,宁愿住到了庵堂里去。果然是男人靠得住,母猪会上树。”

青藤低声笑了笑,并不说话。心里却道,豪门大族里面,最重视的就是子嗣传承,王家公子就是想为蒋家小姐守身如玉,王家的长辈们怕也不会同意。更何况,秦家小姐和王家公子毕竟是从小认识的,秦小姐再表现几次自己的无奈委屈,王家公子怕也就心软了。

茵娘跨过门槛,进了屋内,接着轻声咳了咳,然后才绕过屏风掀了帘子进了内室。内室里说话的声音马上停了下来,此时凤蓉正靠在董氏的膝盖上,母女三人似乎都有哭过,眼睛红红的,沾着的泪珠也还没来得急擦干。

茵娘进来后,三人连忙将自己的眼泪擦干,显然是不想茵娘知道刚才发生了什么。茵娘也当做什么都没有看到,笑着对她们福了一礼,道:“大伯母,菱姐姐,蓉姐姐,午饭已经准备好了,请您们移步到前面花厅去用膳。”

凤菱挤出笑来对茵娘道:“好,我们这就去,辛苦弟妹了。”

茵娘道:“是茵娘应该的。”

吃过午饭之后,凤菱和凤蓉在永宁侯府也没有呆多久,接着就各自坐车打道回府了。等她们走后,林侯夫人呼了一口气,道:“终于送走这坐瘟神了,每次来都好像五百年前我欠她似的。”

茵娘知道林侯夫人说的是凤蓉,刚才吃饭的时候,凤蓉也拿话呛了好几次林侯夫人。茵娘低头笑了笑,觉得林侯夫人说得真有道理。

回到沐德堂之后,茵娘让人将彩朱叫进来。

成亲之后,茵娘将自己身边的丫鬟都重新做了工作分配。青藤心细有成算,茵娘便让她管着沐德堂的财政和库房,青花会打扮人,茵娘则让她管了她的衣裳首饰,栗麽麽年长有资历,茵娘则让她总管沐德堂的人事和厨房。而彩朱呢,她因为是侯府的家生子,对打听消息很有一套,茵娘则让她总管沐德堂的外交,让她没事就到侯府各处走动走动,既可以联络感情又可以打听消息。

彩朱进来后,给茵娘福过礼后,笑着问茵娘道:“大少奶奶,你找我什么事儿?”

茵娘问彩朱:“你与外院的人有相熟的吗,能不能找人帮我打听别府的事情?”

彩朱道:“我跟车马房的二成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他对打听消息最有一套,只是少奶奶,你要打听哪家的消息?”

“你找人帮我打听打听王家三公子与她夫人的关系如何,听说王家三少奶奶怀孕了,你帮我打听打听她怀孕几个月了。”说完,又有些不好意思的继续道:“嗯,另外……你别让人知道是我打听的。”一个内宅妇人,找人打听别人府中人家夫妻的房中事,这种事情说出去,总是不大好听的,也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彩朱听后,非常忠心的表示:“少奶奶放心,我一定帮你把这件事情做好了,并且绝对不让人知道是您让人打听的。”

茵娘拍拍彩朱的肩膀,非常欣慰的道:“辛苦你了,彩朱,你放心,以后我一定帮你找个好人家,你跟我说说,你想嫁个什么样的,我好给你留意。”

彩朱脸一红,手中的帕子一挥,捂着自己的脸,嗔道:“少奶奶,你真坏,怎么跟人家说这种事,我不和你说了。”说完就站起来,给茵娘福了一礼,接着就跑出去了。

###

晚上林凤祁回来之后,茵娘将今天的事情跟林凤祁说了一遍,特别是林侯夫人说凤蓉是瘟神的那句话,茵娘当笑话一样说给林凤祁听。她今天受了凤蓉的气,她原本是想林凤祁跟她同仇敌忾,一起笑话笑话凤蓉的。但结果林凤祁听完后,却重重的叹了一口气,然后露出沉重的表情来。

沉重了好一会,林凤祁才抱过茵娘到自己怀里,手指卷着她胸前的头发,一圈一圈的转着,然后道:“其实说起来,我们一家也是有些对不起大伯一家的。”

林凤祁现在给茵娘的感觉就是,一个想要倾诉的少年。茵娘靠在他胸前抬起头来,表示洗耳恭听。

林凤祁道:“有没有好奇过,为什么当初大伯去世后,大伯明明有儿子,最后却是爹爹承了爵?”

茵娘点点头。

其实这些事情茵娘从府中下人哪里多多少少是有听到一些的,但一般会把这种事情往外说的人知道的真相也有限,而知道比较详细经过的下人嘴巴一般又比较严,因此茵娘知道的也不多。且这些事情,从林凤口中知道的自然比从下人口中知道的更加清楚明白。

作者有话要说:通知:明后两天要回老家参加一个初中同学的婚礼,明天不会更新,后天晚上回来尽量写一章,但字数应该不会那么多,等回来之后,会慢慢补上这两天缺掉的更新。

 第76章 前事



其实要说起前事来;也不复杂;后宅倾轧;哪家没有?

当年林老侯爷病亡,作为世子的林大老爷承爵,这是无可争议的;没什么可说道的。林大老爷自小聪明伶俐;又是由林老侯爷亲自教养长大的;会武善谋,又长得一表人才,便是拿到整个京城里去比较;那也是数一数二的。十六岁上;由林太夫人的娘家大嫂高夫人亲自做媒;林大老爷聘了时任镇远将军的董鹤的嫡长女董氏为妻。

话说稍微有些才华的人,心中总都会有些建功立业光耀门楣的想法,林大老爷自也不例外。他自身条件不差,学的是兵法武功,走的是武官路子,但自身条件再过硬,也需要机遇才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好在他有个强有力的外家,这机遇,他的外家也给他创造了。

林大老爷承爵一年,与大燕东北接壤的高句丽国入侵天朝,先帝下旨,由镇远将军董鹤带兵抗击高句丽入侵。

东北是董大将军起家的地方,且高句丽也时有入侵天朝的举动,次次皆是董大将军带兵击退,此次高句丽入侵,虽然说入侵的规模比以往大了些,但董大将军并没有将此放在心上,自以为这一次也是如往常一样能轻松将其击退。

只要带兵走一遭就能捞个军功,于官职上更近一层,这样的好事情,董大将军没有忘记提携自己的女婿一道,在军中安排了职位,让女婿与自己一起出征。

但事与愿违,或许是董大将军过于轻敌,在抗击高句丽一战中,在大燕比高句丽多一倍军力的情况下,在朝中人人都以为这一战必胜的情况下,大燕居然败了。而且据闻,高句丽带兵出征的还是一位刚二十岁的少年将军。

两倍军力,带兵十几年的老将军,最后败给了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这军情这人听起来,简直是无地自容。先帝看到这五百里加急的战报时,大怒,如不是有身边的内侍劝着,当夜就想将董氏一族全部下狱。

这一战中,董大将军中伏身亡,林大老爷被俘,为免被辱,林大老爷最后也自裁而亡。这一战的最后,以时为武德将军的苏云带领剩余的三万将士,以破釜沉舟之勇,以微弱优势打败高句丽,将其击退大燕疆土而告终。自这一战之后,苏云将军的名声大噪。

可以说,这一战成就苏云将军,却让董大将军终成万骨灰。

这一战之后,先帝虽看在董大将军曾为大燕立下汗马功劳的份上,对其家眷未多加惩罚,但曾经门庭赫赫的董大将军府终是败落了。

董大将军和林大老爷战亡的消息传来之时,承受丧子之痛的林太夫人当场晕厥,而承受丧父又丧夫之痛的林大夫人董氏更是悲痛欲绝,永宁侯府亦是弥漫在悲伤的气氛之中。

但悲伤归悲伤,侯爷战死,爵位空置,解决侯爵继承问题对侯府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林大老爷若是有嫡子,嫡长子继承爵位名正言顺,这没什么好说的。但问题是董氏连生三女,却未得一子。好吧,嫡子没有,庶子也行啊,将庶子记在董氏名下,由庶子继承爵位,这虽然没那么名正言顺,但也不是不可操作,但问题又是,董氏自进门后,因为有娘家撑腰,加上手段了得,房中连通房丫头都全寻了错处打发出去了,又哪里来的庶子。

林大老爷无子,林三老爷作为嫡次子,由他承爵那也是明正言顺。大燕开国以来,也是常有兄死无子,由弟弟承爵的情形,甚至有的勋贵之家,兄死之时因儿子年幼不足以承担爵位责任,立下遗嘱由弟弟承爵的也有。但问题又来了,林大老爷无子,但董氏悲伤晕厥之时,却刚好被诊断出怀有三个月的身孕。时为林侯夫人的董氏当然不愿意让林三老爷承爵,虽说进门十年连生三女,但万一这一胎是儿子呢,谁愿意将爵位拱手相让。

但林三夫人田氏却认为这种情形下该由自己丈夫承爵。孩子还在娘的肚子里,哪里有将爵位闲置等胎儿出生再承爵的道理,更何况,这一胎还不知道是男是女呢,就算是个儿子,刚出生的孩子懂什么,哪里能承担爵位承袭所带来的责任。

两家相争,作为林大老爷和林三老爷共同母亲的林太夫人左右为难。

林太夫人育有两子,大儿子懂事,聪明,有出息,又是从小带在身边由自己和林老侯爷亲自教养长大的,比起只会走马遛狗,吃喝玩乐的小儿子真的是出色太多,林太夫人会更喜欢谁根本是不用说的。再加上林太夫人当年生林三老爷时难产,生了四天四夜差点连命都搭进去了,林太夫人本就有些不喜,后来林太夫人与林老侯爷一起外放,林三老爷年幼并未带在身边,而是由林老太夫人教养长大。林太夫人与婆婆的关系并不好,结束外放回京之后,林三老爷早被林老太夫人教得不与林太夫人亲近,林太夫人虽做过补救,终因效果不显,最终亲近的心也冷了下来,心更加偏向与自己亲近的大儿子。

若按亲疏,林太夫人自是更加偏向大房。但大儿子毕竟已经亡故,若太过偏向大房,林太夫人又怕冷了小儿子的心,再加上董氏连生三女,谁知道这个是不是儿子呢。林太夫人在大房与三房之间犹豫不决,董氏和田氏则争斗不断。

田氏是富山候的嫡长女,自小要强,原是看不上林三老爷的。她与林三老爷成亲之前原有一门亲事,十四岁时,因男方父亲去世需守孝三年,亲事最终拖延到十七岁。男方出孝后,原本就要将婚事定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