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小厨娘-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这些,沈小西顿觉精神恍惚,似要晕倒了,马上用手扶了扶桌子,这才撑住了自己摇摇晃晃的身子。

“是的,小西,我想带你去宫里过节。”说到这里,太子爷迟疑了一下,有些吞吐道:“不过,小西姑娘,到时候可能得委屈你一下,你要化妆成宫女才成。因为未经宫中传召,是不许百姓随意进入的。平时倒也罢了,但这次宫中的中秋夜宴乃是父皇亲自下令举办,未经父皇同意,我只能偷偷带你进去。”太子爷显然有些不好意思,身为堂堂太子、一国之储君,想要带小西进宫,还得让人家乔装打扮。

“没问题!太子殿下只要能让我见识见识,去皇宫里开个眼界,就算你让我扮成小太监都行!”沈小西丝毫不在意,开心的随口答道。

这时在一旁的小顺子逗趣道:“小西姑娘这么漂亮,跟天仙儿下凡似的,倘若真要是打扮成小太监,指定也是全大唐最俊俏的小太监了。”

“哈哈哈哈哈……”大堂里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

“不过,太子爷,真的可以吗?会不会被发现?”沈小西高兴之余,还是有些担心,这可是唐朝啊,法规严明,弄不好惹得太宗李世民不高兴,到时候再把小命儿给丢了,那可是白来唐朝一趟了。

“没事没事,放宽心吧,包在我身上,那天人多,不会有人注意一个宫女的,到时候,你就看我的眼色行事吧!过几日,我让小顺子把宫女衣服给你送过来,等到时候,我再亲自过来……”太子爷拍拍胸脯,又低头靠近了沈小西,把具体的时间、地点、注意事项,一一交代给了她。

沈小西听着、记着、想着,很是认真,毕竟这是她第一次进宫,兴奋之余,还是得小心谨慎哪,毕竟小命儿要紧、安全第一嘛。

这些日子,因为知道沈小西要进宫,老夫妇俩一直都没让小西帮忙,只让她歇着,做些进宫的准备。

不过,究竟要准备些什么呢?

沈小西这几日的闲暇之时,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既然太子殿下肯冒这么大的险,让自己进宫过节,那自己怎么也得向太子殿下表示一下吧。一来感谢太子殿下对“天下客”美食的照顾,二来也感谢太子殿下对自己的特殊照顾。

可是要表示点什么好呢?太子殿下自幼生长在皇宫大内,乃天之骄子,自小锦衣玉食,享尽富贵荣华,什么珍宝能没见过?究竟要送点什么才好呢?

沈小西苦恼的挠头了,太子爷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呢?到底这个中秋佳节送什么好呢?

有啦!忽然,一个绝妙的点子闪入沈小西的脑袋里,也算得上是灵光一现吧。

如果是现代的话,人们过中秋节,最常吃的就是月饼,各式各样、品种繁多、口味造型各异的月饼,总会是中秋时分的超市里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人们或自己吃,或买了送亲朋好友,总不失为一个应景的礼品,而且决不会出错。

对,就是月饼了!

沈小西得意的想。

因为此时乃是唐朝,民间还没有中秋吃月饼这一说法和习惯。如果记忆没错的话,根据史书上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这是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但这时还不是真正的月饼。据说,直到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脱口而出“月饼”二字,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开始在民间逐渐流传开。

况且,那时的胡饼也甚是单调简单,口味单一,怎比得上后世月饼的丰富多样。

“我何不让月饼提早出现在贞观时期,让大唐的百姓,提前吃上香甜可口的月饼呢!嘻嘻,对不住了杨玉环,你那么荣宠一身,这月饼的名称,就先借我用用吧。反正都是你们李家王朝,给谁吃都一样哈!”沈小西这么想着,双手合十,朝天拜了拜,嘴里默念着一些让杨玉环莫怪之类的话,样子甚是可爱。

贞观十年 第三十章 月饼2

沈小西绝对是个说一不二的主儿,思想到了,就要马上行动。她要借用“月饼”的名字,用21世纪的手法,让大唐的民众品尝到甜品的幸福。

只见沈小西先找来一只大木盆,洗净拭干,这是和面用的;把一袋白面缓缓的倒进大木盆里一些,然后加水调和,再加入些面粉,兑入水进行调和,如此反复多次后,一袋面粉正好用尽,面和水的比例也刚刚好;接下来就是揉面,沈小西在爸爸的酒楼帮过厨,又有着极高的厨艺天赋,当然也包括做面点,中式西式的全都不在话下,有时也会犯点小懒,因为她总觉得做面点手累胳膊酸的。不过这次,她却没有叫苦,因为她想赶在进宫前,让月饼惊艳亮相呢!

话不多说,沈小西用她那双白白净净的小手,在那一大盆面上,揉啊揉啊,用转腕的技术,盆壁上的面渣全都收揽到手里的面团上,然后压实再揉,把上面细小的气孔全都揉灭。一大团雪白的面团,在沈小西柔软的小手下,翻滚徜徉,似懒懒的打着盹,又似舒舒服服的伸着懒腰,让人真想化身为那团幸福的面团,在沈小西的手下,按摩着,享受着。

不多时,沈小西的面团揉好了,由于在揉面时加进了做馒头的面头,可以起到自然发酵的作用,沈小西用一块干净的木板,盖在大木盆上面,不留一点气孔。然后灌了个汤婆子放在木盆下,让汤婆子的温度给面团加热,促进它的发酵。

接着,沈小西又找来一床被子,把汤婆子和盖着木板的大木盆结结实实的包了起来,这样可以有助于温度的保持,不至于让汤婆子冷掉。接下来就是等面发好了。

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沈小西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调陷儿。因为这是唐朝,没有电烤箱,现代的广式月饼和苏式月饼都无法完成,只能做出家庭用蒸锅完成的蒸月饼。不过,这也是极其考验一个厨师水平的面食,面皮儿发得好不好、馅料配制的好不好、蒸制的时间控制、甚至月饼的造型设计……每一样都影响到蒸月饼的口感和美观,要做到“色香味意形养”这现代美食届六字评判标准,绝不是件容易的事。

眼下沈小西准备利用唐朝现有的材料,做几款多重口味,造型独特的“沈式月饼”。有白糖芝麻陷儿、山楂桂花陷儿、葡萄干核桃仁陷、还有红豆沙陷。

前面几种馅料准备起来比较简单,只需炒制熟,按比例配好即可,操作起来也简单易行,唯独最后一种红豆沙陷,唐朝没有现成的红豆沙,沈小西便用现成的赤豆洗净、蒸熟,再加入白糖,用臼子碾碎,虽有些费事,但看着毕竟还像那么回事,尝起来倒也香糯可口,自有股豆香,让人顿生思乡之情啊!

配好四种馅料,沈小西揭开棉被,看了看盆里的发面,尚未发酵好,还需要点时间。正好趁这个档口,找了几块南瓜,在上面发挥了一下自己厨艺的雕刻水平,弄了几个模子,准备包好月饼后,在上面卡出图案应景。

一切准备妥当后,面也发酵好了,白白胖胖的溢出了木盆的边缘。沈小西把面挑出木盆,分了四份,再把每一份逐一擀成条、揪好剂、擀成圆,一上一下、中间均匀的铺上馅料、再用她的巧手转圈儿捏成荷叶边、最后在上皮处卡上雕刻好的模印,一个月饼的生坯就做好了。

沈小西巧手飞快的包着,与此同时,厨房里的大竹篦下,水已经烧开了,正翻滚着水花,让人心中大块。沈小西把这些包好的月饼按馅料口味分四笼,上了蒸屉。蒸汽蒙蒙、甜香四溢,沈小西的唐朝月饼马上就要出场啦!

很快便到了八月十五,暮色沉沉,已是傍晚时分了,沈小西把蒸好的月饼每种口味都拿出来,单留了一些,放在厨房的盘子里,那是她给老夫妇俩和小二哥留的,想让他们尝尝鲜儿。看来今天是不能同他们一起过中秋佳节了。

其他的月饼分了四层,装在了一个大竹筐里,每一层用笼屉布隔着,最上面一层,蒙上笼屉布后,又在上面罩了一块大红的棉布,弄得像嫁妆担子似的,虽有点土,但不失喜庆特色,倒也应了中秋团圆的景象。

“小西,都准备好了吧,小顺子该来接你了。”刘大婶看沈小西这一天忙忙碌碌的,也插不上手,这会儿清闲了,忙过来关心一下。

“都收拾好了大婶,我还给太子殿下带了件礼物——”沈小西摆弄着她刚刚穿戴好的宫女服,转过身,指了指旁边那个装满月饼的大筐,得意的扭了扭。

“呦!这是什么呀!满满一大筐,好香呀!”刘大婶盯着大筐,闻到了里面香甜的味道。

“当然是好吃的喽!对了大婶,我还给你们二老以及小二哥留了一些,在厨房里。这叫月饼,很好吃哒!今天我不能陪你们过节了,你们吃月饼的时候要记得想着我哦!”沈小西撒着娇对刘大婶说,眼神里留露出依依不舍之情。

“你这孩子,这么忙,还想着我们!又不是不回来了,今晚玩得开心点哦!见了太子,替我们带好!”刘大婶帮着沈小西整理着衣服,慈祥的说着。

这时,外面小顺子的声音传来:“小西姑娘,该启程了。”

“哎!来啦——“沈小西麻利的起身,拎着她的大篮子走了。到了门口,小顺子体贴的替她接过篮子,扶沈小西进了停在“天下客”门口的一辆马车。

沈小西坐稳后,揭开马车的窗帘,向前来送行的老夫妇俩还有店小二挥手道别,来了这些日子,每天都一起吃饭,今天虽说是进宫,还真有点舍不得唻。

“小西姑娘,你这是……”马车里小顺子早就闻到了筐里的香甜,忍不住问沈小西。

“哦,这是送给太子殿下的礼物,是好吃的,回头你也有份!”沈小西望着可爱的小顺子,笑着说。

“真哒!”小顺子咽了口口水,两眼放光,不好意思的笑了。

马车走了一段时间,虽说是左摇右晃的,但此时沈小西毫不在意,她的一颗好奇心,早就飞到皇宫里面去了,这宫里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旁边的小顺子看到沈小西这般心急的样子,不由得捂着嘴笑了,他善意的提醒了沈小西一些宫里的人物、禁忌、常识。沈小西倒也大差不差的几下了。

不多久,马车停了,小顺子掀开帘布,依然体贴的搀扶沈小西下马车,当然也没忘记帮她提篮子。

面前是一个红色的小门,虽说是在宫墙外,但也不是十分显眼。沈小西想:太子邀我前来,我这宫女打扮,大概只能从后门进入,才能掩人耳目吧。想着第一次进宫,就走了后门!沈小西心中不由一阵窃喜,真有趣儿啊!回去一定要和朋友们说说。

绕过曲曲折折的长廊,经过一道道宫墙,穿过一个个小门,沈小西头都要晕了,天哪!这皇宫大的简直就是迷宫啊!我可得跟紧了,以免再迷了路。

终于,在打开一个小院的旁门后,太子爷出现在了沈小西面前。

贞观十年 第三十一章 月饼3

“小西姑娘,你总算来了,这一路上还算顺利吧!”太子爷每每见到沈小西,总是那么的欣喜若狂、那么的喜形于色。兴奋激动之余,又带有几分歉意道:“本王原本打算亲自去接你进宫的,无奈还得协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