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小厨娘-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说这会儿,张太医正在给沈小西诊脉。

“张太医,小西怎么了?不要紧吧?”太子爷见张太医许久不说话,又诊了许久的脉,在一边急切的询问。

“太子殿下请放心,小西姑娘无大碍,小西姑娘只是近日来操劳过度、心神过损、导致气血两亏,老臣且开上几副药,小西姑娘吃两副,安心静养调理一段时日,想来便可痊愈了。”张太医慎重的诊完脉后,一字一句的告知太子,说的话,竟和刚才冯大夫一模一样。

张太医说完,便打开医箱,取出纸笔,静静的开起药方了。

此时,李泰带着他从“善恩堂”请来的大夫,也冲进了屋子。

“快……快给看看,看看小西……究竟何病?”李泰喘得不行。

那大夫也喘得不行,认出病床上的这个憔悴万分的姑娘,竟是长安城大名鼎鼎的沈小西,顾不得休息,忙行了个礼,替沈小西诊治起来!

“大夫,快说,小西如何?”李泰等不急了,忙问。

“李泰,张太医刚替小西诊过……”太子爷这才反应过来,刚才李泰出去,竟是为了找个大夫来。

沈小西更是哭笑不得,这两人真逗,冯大夫刚走,加上张太医和眼前这位大夫,我沈小西今日,便已被三个大夫瞧过了,真是有趣呀!

要不是病得有气无力的,沈小西肯定会捧腹大笑的。

“张太医是你请来的,这位大夫是我请来的,不一样,不一样!”李泰摆着手对太子爷说。

“大夫,小西如何?”李泰又一次催问。

只见那大夫,慢慢起身,慢慢说道:“不打紧,不打紧,小西姑娘只是近日来操劳过度、心神过损、导致气血两亏,老夫且开上几副药,小西姑娘吃两副,安心静养调理一段时日,想来便可痊愈了。”

怎么说的话又是这样?莫不是这长安城的大夫,都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沈小西心中又是一阵好笑。

紧接着,那大夫便也在一旁帮沈小西开起了药方。

……

待到太子爷和李泰走后,刘大婶进来了,“小西,我去帮你抓药去了。你好好休息,我去去就来!”

刘大婶说完,便去桌上翻找刚才冯大夫开具的药方。

“咦?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怎么有三份大夫开的药方子呢?究竟哪份才是冯大夫开的呢?”刘大婶竟然发现了桌子上赫然的摆着三份字迹不同,内容也完全不一致的药方,不免好奇。

“啊?怎么会这样?大婶,我看看。”沈小西躺在床上,有气无力的说。

看着手中这三份完全不一致的药方,沈小西不免有些迟疑和犹豫:“三个大夫,三份药方,这到底要听谁的好呢?”

这其中的缘由,大概只有沈小西自己才知道是怎么回事,她在心中暗笑到:“这个李泰,这个李承乾!真是越帮越忙呀!”

“大婶,随便哪份都行!”沈小西实在不想再耗费精力的斟酌药方,尽管她从小便和爷爷学过中医,但此时却实在懒得动脑筋,只有气无力的对刘大婶说道。

想必此刻刘大婶,纵是真的抓了三份不一样的药,让沈小西一次吃上三副,此时她也觉心中甜美吧!

(求推荐,求收藏,感谢近日来朋友们的支持,宝宝下周答谢。)

贞观十一年 第八十章 献殷勤

这几日,沈小西便安安静静的在“天下客”将养着身子,每日早晚各一副的中药汤子喝着,虽说药苦难咽,但着实是很有效果的,才喝了三天,沈小西便已觉气力恢复,虽然不及当初精力旺盛,但已然能下床走动,胃口也在逐渐的恢复当中。

太子爷和李泰一天几趟的差人往“天下客”跑,不是送人参鹿茸之类的补药,便是送各式各类的大补高汤。

沈小西纵然是喝不下的,每每叫来人再给送了回去,几次三番的叫来人传回自己的谢意。但太子爷和李泰,依旧照旧送着,乐此不疲。

这天,李泰身边的小太监小福子,又来给沈小西送温暖了。正巧在“天下客“的门口,遇到了太子爷身边的小顺子,不用猜也知道,小顺子提着个食盒子,也是来给小西送关怀的。

“是你?你怎么又来了?”小福子见了小顺子,俩眼一瞪,傲气的说。

“我为什么不能来,你不也来了吗?”小顺子毫不示弱。

“昨天小西姑娘就叫你回去了,你这人真是脸皮厚!”小福子继续道。

“切!昨天的话,我又不是没听见,小西姑娘也让你别来了,你不还是颠颠的来了。还说我脸皮厚!也不看看你那主子,脸上的皮,比谁都厚!”小顺子瞥了一眼小福子,故意提起了李泰。

“我们主子珠圆玉润,那是福气,万岁爷喜欢,你管得着吗!”小福子不甘示弱,生怕李泰吃亏。

“切!我们主子是太子殿下,是万岁爷最爱的嫡长子,再说,我和小西姑娘也是老相识了,你个新来的,添什么乱呀!”小顺子阴阳怪气道。

“谁说我是新来的,我来看小西姑娘可比你早!”小福子气得眼珠子都瞪出来了!

“早有什么用,还不是让小西姑娘早早给轰回去了,也不看看自个送的是什么东西,一大碗的红烧肉,小西姑娘哪吃得进去,还是带回去,留给你主子自己吃吧!”小顺子尖声道。

“好你个小顺子,仗着太子殿下给你撑腰,你送的又有什么好,还不又是参汤炖母鸡,清汤寡水的,小西姑娘就是喝了,也长不去气力,还不如红烧肉来得实在!”小福子气道。

“好好好,我不与你争辩,咱俩且一同进去,看看今天,小西姑娘先把谁轰出来!”小顺子一甩手,走了。

“走就走,谁怕谁呀!你别跑,说好了一起进去的!”小福子见小顺子先进去了,赶忙追。

“你起来,别挤,别挤,哎呦,我的参汤,可别洒喽!”小顺子推着挤进来的小福子。

“哼!”小福子冷哼一声。

这两个小太监,就这样,推推搡搡,吵吵闹闹的来到了沈小西的屋里。

沈小西正好起身,刚要打开门透透气,一拉门,刚好这这两个小太监,碰了个正着!

“我说是谁呢!一大早吵吵嚷嚷的,原来是你们俩!不好好伺候主子,又跑到我这做什么?”沈小西故意假装生气的问道。

“小西姑娘好,我们主子让奴才给您送红烧肉来了。说吃了可以强身健体,力大无穷!”小福子举着食盒子笑道。

“切!”小顺子捂着嘴偷笑了一下,“小西姑娘,别听他的,哪有人生病的时候吃红烧肉的呀!还是试试我们主子让御膳房精心熬制了一晚的千年野参母鸡汤吧!保管您喝了,啥病都好了!”小顺子边说边往屋里进,顺手把食盒放在桌上,打开,盛出,端与沈小西面前。唯恐沈小西推辞,又道:“我们主子说了,当初,他重伤之时,便是喝了这汤,才得以迅速恢复,小西姑娘,您可别辜负了主子的一番好意呀!”小顺子跟在太子爷身边,果然巧舌如簧。

“小西姑娘,您别听他吹,太子殿下哪是喝了这汤才好的,那是小西姑娘医术高超!小西姑娘,还是吃红烧肉吧,您瞧我们主子那体格,小福子绝不夸张!”小福子不甘示弱,也挤进屋子,放下食盒,捧出一大碗晶莹剔透的红烧肉。

沈小西心中暗笑:这俩小太监,绝对生错了时代,若是生在21世纪,到时可以客串一下电视购物节目,绝对一对好搭档!

“小西姑娘,您若是不吃,奴才回去可是要挨板子的呀!您就忍心小顺子这身板……”小顺子装起了可怜。

“小西姑娘,你若是不吃,奴才回去,主子非把奴才当红烧肉炖喽!主子说了,若是小福子没用,他便自己亲自过来,再忙也过来!”小福子也装起了可怜。

“噗嗤”沈小西看着面前这俩可怜兮兮的小太监,又看着面前这两份饱含关爱的营养美食,不由得叹了口气道:“好好好!我算服了你们啦!今天这两样,我全都收下,回去告诉你们主子吧,就说小西一边吃着魏王送来的红烧肉,一边喝着太子殿下送来的参汤。不过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哦!”

“真的,小西姑娘,您可太好啦!”小顺子乐得拍手。

“那奴才这就回去复命啦,您可千万要吃呀!那红烧肉可是我们主子的最爱!”小福子不免有些担忧。

“放心吧,你们快回吧!”沈小西笑着,赶着这俩小太监回去。

正当这俩小太监回去的功夫,宫里又传来了一个莫大的消息,出大事了!

前几个月,沈小西一边忙于赈灾,安置灾民,救治伤病,推广土豆,一时竟忘了历史的进程。据史料记载,唐贞观十一年,大灾之后,大疫!

之前沈小西一直担心,不敢告诉李世民的事情,终于成为了现实!

此时,皇宫内,朝堂之上,李世民正在上朝。

“报——”一个风尘仆仆的将士火烧眉毛般的冲进大殿。

李世民坐在大殿上,眉头紧锁,看起来,来人是有要事禀报呀!

“快讲!”李世民道。

“启禀陛下,河南巡抚周有道八百里加急,快马飞书,有要事禀报!”将士道。

(求推荐、求收藏)

宝宝感谢朋友们一如既往的支持!

贞观十一年 第八十一章 大疫来了

“念!”李世民忙说。

“连日来,我河南发生大疫,病患众多,民不聊生!河南巡抚周有道苦于应对,终未得果,故上报吾皇,恳请援助!周有道必当尽心竭力,为吾皇肝脑涂地!”将士一字一句快速的念着周有道的快马飞书。

“周有道现在何处?”李世民大惊。

“启禀陛下,周大人命卑职一路八百里快骑,飞书送京,自己依然坚守在河南疫区。”将士满眼含泪的说。

“疫情如何?”李世民听闻上报,忙问。

“回陛下,自三天前,不知为何,我河南境内,瘴气重重,百姓纷纷腹泻、呕吐不止、高烧不退,这疫情来势汹汹,每日死伤百人,惨不忍睹!周大人疲于应对,但苦于不知缘由,一时无从有效医治,现下河南境内悉数大夫郎中,全部入疫区救治,拼劲全力,但效果甚微呀!”将士悲愤道。

“你且退下休息,朕自有打算。”李世民安抚了一下一路辛劳的将士。

“陛下圣明,您可一定要救我河南百姓呀!”将士满眼含泪,边退边说。

“众卿家可有对策?”待那将士走后,李世民如坐针毡,急切的询问满朝文武。

回想自己登基这十几年,虽说长安城内车水马龙,繁荣昌盛,但毕竟之前长期的战乱,导致土地荒废、人口锐减,前些日子关内、河东又遇蝗灾,颗粒无收、灾民遍野。多亏那个叫沈小西的姑娘,献计献策,好不容易才平复了灾荒,现已到五月中旬,土豆的收成也是丰收在望,本以为风平浪静,得意安稳。谁曾想,现下河南又出大疫!李世民愁眉不展,一边思考着对策,一边等待着他的文武百官,能帮他分忧献策。

“启奏陛下,微臣愿领命前往疫区,支援周大人,为朝廷效力!”魏征第一个跳了出来,主动提出要前往疫区,一探究竟。

“陛下,老臣也愿一同前往,协助魏大人一同制疫。老臣祖籍河南,此番前往疫区,老臣定当全力以赴!”长孙无忌也出来请命。

“父皇,儿臣之前受伤,未曾参与赈灾一事,一直耿耿懊恼,自责无从替父皇分忧,此番制疫,儿臣也请命前去!”就连太子爷爷出列请命,态度十分坚决!

“陛下,臣愿去”

“陛下,微臣愿去!”

“陛下,老臣请命!”

一时间,朝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