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公主的市井生活-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病和长寿悄悄看了良久,见自家公子还是一动不动,终于鼓起勇气上前叫道:“公子,看来周家没人在,咱们先回吧。”

周家没人在,没人在,这几个字就像是重锤一般重重击打在了谢希治的心上,他只觉心痛如绞、头重脚轻,但犹不死心,还是咬牙强忍着拉开了西厢的门。

空荡荡的书架上落满了浮灰,桌案上花瓶里的花已经凋谢殆尽,只留一截枝干,败落的花瓣撒了半桌,几乎将桌案上横躺着的一柄短剑也盖住了。

谢希治一步一步缓慢的走到桌案前,终于看清了剑鞘的模样,他控制不住的笑起来。

这笑声无半分欢悦之意,只充满了浓浓的悲伤寂寥,竟比哭声还让人动容,令守在门口的长寿和无病都不忍耳闻,一齐上前叫道:“公子?”

谢希治不应声,伸左手取了桌案上的短剑,又提右手拔剑而出,当看清剑身上刻的“怀仁”二字时,忍不住又笑了起来。他笑得身体都在颤抖,就在这悲痛莫名的笑声中,谢希治忽然用力挥剑砍向了桌案。

长寿和无病吓的齐齐大叫:“公子?”

一直守在院里的谢希修的随从,听见这一声都匆忙奔了进来,眼见那两个僮儿一左一右扶着栽倒在地的三公子,忙上前去帮忙,也顾不上被砍断了一半的桌案,就要抬着不省人事的三公子出去。还是无病机灵,记得回身取了短剑,才关好门跟着出去。

这里离着他们的住处近,所以无病就做主先把三公子送了回去,那几个谢希修的随从又飞奔回去吴王府报讯,长寿则忙着去请大夫,平静了许久的谢宅一时忙乱起来。

******

此时的周松也正忙着请大夫。周媛自那日上船以后,精神就一直不太好,每日大半时间都是睡着的,她吃的又少,整个人眼看着就瘦了下来。周松三人都看着焦急,知道公主这是心里煎熬,却又无从开解,只能想法拉着她出去看看沿途风景,巴望着解解她的心忧。

却不料没行几日她就开始晕船,吐得根本吃不下去饭,连喝水都吐,最后还是船娘按土法子给熬了一碗汤灌下去,周媛才慢慢不吐了,能吃下去一些东西。

几人刚松了口气,眼看着再有三日也就到江州了,不料周媛忽然来了初潮。她疼得耐受不住,又是头晕又是呕吐,本就消瘦的小脸越发没了肉。船上没有大夫,也没有药,船老板看这样不行,怕他们在船上出了事,到彭泽硬是把他们留了下来,让他们先去给周媛治病。

于是他们只得留在了彭泽。周松怕留下痕迹,也不去投店,自去寻了一户农家投宿,然后又去请了大夫来给周媛看。

也许是因为回到了陆地,让周媛心里多了些踏实,也许是因为大夫开的药见了效,减缓了她的痛楚,周媛终于不再像在船上那么辗转反侧,渐渐能睡得下吃得饱,精神好了起来。等到几日后,经期结束,她终于能如常行动,几个人才真真正正放了心。

周媛身体好了,也可以开始动脑子思索以后的生活,他们已经在彭泽耽搁了时间,她怕多留下去会横生枝节,所以身体刚一好就决定要走。

临走之前,她单独找了二喜说话。

自从在镇江上船以后,二喜一直很老实,不多说也不多问,在船上还去帮着船工水手们干活,连船老板都很喜欢他,想招他上船干活。下船以后在投宿的农家,二喜也不惜力气,买药熬药之外,还经常帮着主人劈柴干活,让主人连连夸赞。

面对这样一个淳朴的少年,周媛决定说点实话,“二喜,你心里一定很奇怪吧?是不是觉得我们四个并不像真的一家人?”

二喜点点头,又摇摇头,“也像,也不像。”他不会描述,只觉得他们四人彼此关心照顾的劲像是一家人,可又不像是真的夫妻父子。

“我们并不是真的一家人。”周媛的脸色还有些苍白,她的笑容也有些勉强,“其实我们是宫里逃出来的。阿爹和哥哥都是内侍,就是净过身的内官,你懂么?”看见二喜惊讶的点头,她又继续说,“我和春杏都是宫人,当年先帝驾崩的时候,宫里很乱,死了很多人,我们就趁乱逃了出来。”

公主的身份实在很难说出口,她也不想吓到二喜,所以就把自己说得跟春杏一样,“我们四人在一处共事了许多年,情份其实比亲人也不差什么,为了掩人耳目,这才假作一家人的。我们这样的身份不能给人知晓,不然是连命都会丢掉的。”

“你也知道,近来有些人来打听我们,我们担心是宫里来人要捉我们,所以趁着这个机会就跑了出来。二喜,我本来不想连累你们一家,所以没有告诉你们真相,可是你就这么跟着跑了出来,我真的害怕会连累张大婶他们。”

二喜一时呆住,愣愣的想了好半晌,才又开口:“他们还没确定不是么?”

没想到二喜还挺聪明,周媛苦笑:“只怕我们一跑他们就确定了。”

二喜想了想,又说:“可是扬州不是京师,他们也不敢怎样的。既然如此,我更不能回去了,不然他们岂不是会捉了我去问?反正我娘他们不知情,再问也问不出什么的。”

……,他竟然知道自己找他谈的目的,周媛仔细打量了二喜好一会儿,忽然一笑:“你说得对。那你当真就愿意跟着我们走了?以后的日子可不一定有扬州好过。”谢家还没查到确实证据,他们这么一走,说不定正中谢家的下怀,免得谢希治“执迷不悟”,所以周媛还真不是很担心有人找张家的麻烦。

“我不怕过苦日子。只要,只要你们别丢下我。”二喜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

周媛站起身,拍了拍他的肩,笑道:“放心,再不会丢下你了。去跟阿爹找船吧,咱们走。”

人总要向前看,后悔惋惜有什么用?过去的已经过去,不能重来也不能修改,她现在能做的,也只是一路向前,重新追寻自己安宁的生活。

扬州的一切,就当做是一场幻梦吧,不过是一场青涩的没有结局的爱恋,有什么不能忘记的?连凶狠的大姨妈都挺过了,还有什么可怕的?

更何况,有些感情永远是停留在记忆里才最美,若是真的落到实处,她能承受随之而来的利益纠葛么?她能坦然接受来自他人的猜疑目光吗?

她不能。她可以坦然承受任何人的利用,因为她也可以利用回来,但是谢希治不行,那样美好的感情若是掺杂了利用,不异于明珠蒙尘;她也可以接受任何人猜疑的目光,因为她不在乎,可是谢希治不行,如果他也猜疑的望着她,她将无法自处。

所以还是走了的好。她曾想过要给谢希治留一封信,说点什么都好,我配不上你,我是如此低微,你是如此高贵,我自惭形秽就此离开,咱们相忘于江湖等等等等,可她都下不了笔。她不想在最后还要写信骗他,于是就只留下了那柄短剑,他见了应该能明白她的意思。

周媛一家收拾好了东西,重新登上小船,悄然离开了彭泽。

他们乘船过江,然后下船又换了马车,一路向西北行去。周媛此时并没有想到,就是因为她的这一场病,让他们免于被杨宇的人找到,从而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主动权,直到最后。

吴王府里,杨宇看完信很是懊恼,跟对面的谢希修说:“就差一步!”把信推给了谢希修看,“朝云好像途中生了病,半路在彭泽下船了,我们安排在江州的人没能接到他们。等再去了彭泽,却怎么也没寻到人。”

“不是说他们要去洪州么?接着去找就是了。”谢希修指了指信说道。

杨宇摇头:“他们这一路逃出来惯会声东击西,哪会真的去洪州?不过已安排人去洪州了,想来早晚会有消息。这个朝云,她到底想去哪呢?”他起身在屋子里来回踱步,想了好久也没头绪,最后站住脚问谢希修:“怀仁怎么样了?”

谢希修皱起眉:“还是昏昏不省人事。我母亲急的头发都又白了一些,杜先生也在家里守着,说并没有大碍,应只是一时急痛攻心,他迟迟不醒来,也许只是自己不愿醒来罢了。”

杨宇闻言长叹一口气:“情之一字,竟然如此害人。”叹息完了,又叫人把消息传给欧阳明知晓,让他那边也寻些在江南西道的朋友去帮着找找朝云公主的下落。

欧阳明接了消息说一定尽力,回头自己一人独处的时候却又忍不住担心:十娘生病了?是又晕船了,还是别的缘故?他摸出周媛留给他的信,又展开看了一遍。

“……暂居扬州期间,多承君厚意照拂,今日一别,未知可有再见之期,谨遗若干点心制作之法,聊表谢意。愿君长命富贵,所愿得偿,无吕氏石崇之忧,得效陶朱公泛舟于五湖之上。”

他忍不住嘴角上扬,这个小娘子,定是对他有些怨气,不然临走怎么还留了这么一封信来怄他?

作者有话要说:吕氏指吕不韦,奇货可居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我就不讲了

石崇《晋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三》:崇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崇曰:“吾不过流徙交、广耳。”及车载诣东市,崇乃叹曰:“奴辈利吾家财。”收者答曰:“知财致害,何不早散之?”崇不能答。

陶朱公即范蠡,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

 第57章 故人

半年后。

周媛独自一人呆在房内;正提笔练字;一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1刚写到“楼”字,房门就被人从外推开;她也不抬头去看,只继续稳稳的写;耳中听得进来之人唠叨:“眼看都要三月了;天还这般冷;怎么还比不上……”

春杏忽然停住不说了,周媛没寻思过来,抬头看了她一眼,问:“比不上什么?”

“比不上京师啊;”春杏机智的改了话头,“便是在京师,这个时节也没有这般冷呢!”她搓了搓冻僵的手,叹气,“听前院于大娘说,等过些日子天暖了,还有连阴雨,常常一下起来就是十余天,到了盛夏又酷热难当,真不知他们这些人是怎么捱下来的。”

周媛垂头认真写字,有些心不在焉的答:“人家都能捱,咱们自然也能。”

春杏看了她两眼,走过去帮她研墨,柔声说道:“我们这些人自然无妨,可你这半年来,时不常的就要小病一回,人都瘦的没什么肉了,我实在担心。”

“那是因为路上辛苦,到了信宁的时候又有些水土不服,这两个月我不是好多了么?”周媛一边慢悠悠的答话,一边终于把剩下的几个字写完。

春杏帮着她把写好的字放到一边去晾着,又看她继续往下写:“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忍不住问:“你日日都写这几句话,是有什么含义么?”

周媛等写完了这一句,才直起腰答:“这是人生的三重境界,求索,苦思,顿悟。我多写一写,看自己能不能顿悟。”说完又继续写最后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写完了自己站起身仔细看看,还算满意,忽然想起来问,“什么时辰了?怎么周禄和二喜还没回来?”

春杏往外面看了两眼,也有些疑惑:“是呢,早该回来了呀,是不是风太大,路上不好走啊。”其实她刚才已经出去张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