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定良缘-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兰贞看她一眼:“你就能知道?”

小乔笑:“不是跟你们说过了嘛,我七岁就认得他,相信他的人品,就像相信你们两个一样!”

宋娉婷垂下眼眸,脸上微微泛红:“我也知道他为我在婆婆面前争辩过多次,我……我愿意为他生孩子!”

小乔望天:“那就不必多说了,爱生多少只管生去!”

孙兰贞幽然道:“唉,能生就生吧,我倒也愿意生一个,却是不能!”

宋娉婷问她:“不是两个都好了,不吃药了吗?”

孙兰贞轻声说:“离冯老定的时间还差三年,若是强行生,于我可能会丢掉性命,孩儿也怕先天不好!此事我们早已禀明父母,没人说什么,只是我自己有时觉得对不起夫君,还有列祖列宗。”

“你怎不说最对不住的是咱们家老太太?”

小乔笑着打趣:“我大哥若没有你相伴至今,或许也会好起来,但一定不能好成这样!不就是不生孩子么?没什么大不了的,你看咱们家二爷,一个接一个的生,早补上你们大房的数,三爷也娶妻生子了,侯府十几个小孩儿,到时你任意指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当成你自己生的养着,就儿女双全了!”

说得三人都笑了,孙兰贞笑着说:“看来我和你大哥也只能做此打算,你不知道,沈秋萍现在又怀上了,与娉婷月份差不多,她与我闲话时言下之意,就想把这个孩儿给我呢!”

“她是个精明的,且看着吧!”

小乔眸色微暗,转了个话题:“文敏的婚事谈如何?”

宋娉婷也很感兴趣:“对啊兰贞,你家那小姑子性情甚合我意,我喜欢!谁教她这一着?比武招亲,头一次听说!”

孙兰贞看了小乔一眼,笑道:“除了端王妃,还有谁敢给小姑出这样的怪招?偏文敏还信了,这不,打了三天下来,真给她招到个武将女婿!都以为是寻常人家男儿,父亲想着既是降得住咱们家姑娘,就招为上门女婿,可以住侯府,也可以另立门户,只听小夫妻的意思,谁知那家人找上门来下聘礼,却是西京虎威大将军平宜兴的小儿子,也是个力大无穷天不怕地不怕的,与咱们小姑正好天生一对!如今各样礼数都过完了,昨日才定下吉日,十月间迎娶!”

  第三百十六章 归去

   日子像永不停息奔涌东去的江水,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微起波澜,暗潮涌动,不管多大的痕迹最终都会平息、消逝。

时光会悄然飞逝,这是世间永恒的定律。

忠义侯府嫁掉最后一个小女儿,热热闹闹的场面仿佛发生在昨天,弹指间,十年过去了。

十年内发生的事情不可谓不多,生老病死,新旧交替,世间常情,值得庆幸和珍惜的是:小乔所在的世界里,青山尚在,绿水依旧,世态人情未有太大改变,而她和赵瑜生的五个小宝贝都长大了,四男一女,分别传承了父母的优良基因,男孩俊美高大,女孩明艳照人。

是的没有弄错,他们一共生了五个孩子,赵瑜在手下众多能人辅佐下,军事防务和朝中谋划一向算无遗漏,却有两次避子失败,江南怀上了赵燮,赵燮四岁那年,夫妻俩去了一趟西京,在妹妹文敏和妹夫平昀展修建的竹林山庄里住了二十多天,忘带避子香,两人恩爱依旧,都以为不会那么容易有的,可赵煊还是不期而至。

赵炫十七岁,双胞胎十五岁,赵燮十三岁,最小的赵煊也满八岁了。

端王府一家七口,美满幸福,温馨和乐,却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儿子们多爱跟着母亲,心里有什么秘密愿意告诉母亲,从牛高马大、唇上已长出细细绒毛的赵炫到细瘦秀美难分雌雄的赵煊,不管人前多么傲慢持重,一挨近母亲,又没有父亲在旁的时候,看着他们就总觉得像在撒娇。

女儿赵雯则是赵瑜最忠实的粉丝和小跟班,赵瑜对女儿的疼爱不声不响,却厚重而殷切,可以说是百依百顺,有求必应。即便是外出办要紧的事务,儿子都不带,赵雯要跟着他却会答应。想尽办法请来世外高人为儿子们传授剑术和武艺,也让女儿一起学,并亲自督学,悉心点拔。

不敢说疼爱女儿超过了爱小乔,但若说仅次于也不对,应该是一样的。这点如果由小乔自己来判断。她只会一笑了之――没有可比性,一个男人爱妻子和爱女儿,那是完全不同的感情,赵瑜对赵雯再多疼爱,实际也是为她这个做母亲的尽到爱女儿的心意。

小乔却不赞成女孩儿学武,初入门时女儿娇嫩的肌肤上满是紫痕,看得她心疼不已,赵瑜对小乔说:

“总要有些摔打,过了初学期就能好。难得雯儿不用迫着也肯学,比你以前强多了。女子天生弱质,就得学些防身术。我们的女儿不容人欺负,将来出嫁到夫家,万一遇着事态紧急,宁可她伤人,不许人家打她!”

小乔哭笑不得:“你就不许她嫁个真心疼爱她的?小夫妻俩像我们一样不吵不闹,还打什么劲?”

“不是说了以防万一么?若能那样自然最好!”

赵瑜并不像小乔对女儿的婚姻持乐观态度,皱着眉道:“我也留意看过一些儿郎。没看得上谁,我都不能入眼,雯儿怎会喜欢?这却如何是好?都十五岁了……”

“你着什么急?不过才十五岁。早着呢,让她再玩两年,十七八岁再嫁!”

“十五岁还早?你七岁找到我,十六岁嫁进端王府,十七岁都当娘了!”

“嘘!”小乔赶紧挨过去,竖起食指贴在他唇上:“小声点,仔细孩子们听了去!什么叫我找到你?是遇上了!良缘可遇不可求,懂吗?咱们是天定良缘,雯儿自会有她自己的福份,未到来而已,等着!”

赵瑜俊美的凤目含带笑意,看着年过三十,依然妍丽娇艳,体态略显丰腴却凹凸有致、愈发柔美诱人的小乔,那一脸装出来的严肃认真令他实在忍无可忍,打横抱起来,一边往内室走去,一边俯脸在她鬓发间厮磨,气息微喘:

“什么懂不懂的?又拿这种口气跟为夫说话!你当训你儿子呢!你儿子很多了不起是?索性咱们再多生几个!”

小乔挣扎着讨饶:“阿瑜……阿瑜别……这大白天,孩子们随时会到来……”

赵瑜仿如未闻,攫住她香艳红唇一路亲吻,袍袖轻挥,烟罗帏幔层层垂下,到达大床时小乔早已浑身酥软,柔情似水,娇喘吁吁不管不顾地迎和他,两人身上衣裳件件脱落,倾刻间颠龙倒凤,肆意欢爱,半透明的鲛绡纱帐遮掩不住满床春光,愉悦快意的呻吟声隐忍不住频频传至外间,嬷嬷们大惊失色,赶紧指挥侍女关起房门,院门处也严密守住,千万不能让公子小姐们此时进来,王爷和王妃不肯守规矩,却不能带坏了小主子们!

天朝十多年无战事,四海清明,社稷平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国家富足则兵强马壮,威镇四方,周边依附着的许多属国,年年进贡称臣,天朝也不曾有丝毫松懈,边防国门依然稳如磐石。

但朝廷内部就未必了。

皇帝自从封梅氏为皇后,后宫美人又诞下几名幼小的皇子和公主,更与梅皇后生了小皇子赵瑗,二人对这个儿子疼爱非常,捧着含着,好不容易养到十二岁,封为梁王,将被废的庄王、仁王的封地合二为一,赐与梁王。

不提太子内心作何感想,端王和下边的几位亲王对此都没有什么表示。

皇帝重焕青春一般,不再需要太子监国,每日按时临朝,勤政专政,众大臣暗自惊讶,太子好不容易纠集起来的一批党羽又开始有些动摇。

赵瑜早得身边谋士指示,内心清楚明白:皇帝此举是必然的,他年纪不算老,雄心尚在,未必就真的甘心将身后事安排妥当,将天下交付儿子之手。如今更有梅皇后,还生下幼嫡子,皇帝更加不会放手,在位日子还长着呢,好好享受太平盛世!

仁王与太子之争是皇帝授意,原本只想让他们互相牵制,不曾想赵瑜插手,直接除了庄王和仁王。这是必须的,二王不去,赵琮和赵瑜兄弟日子不好过。

皇帝不太顾忌赵瑜,却也要时刻防他,想从他手上拿回兵权,奈何赵瑜滑如游鱼,更以事实向他说明:兵权只在握在赵瑜手上,父皇的龙椅才能坐得更安稳。

皇帝只好再次放弃削弱赵瑜的想法。听之任之,军事上完全倚重端王,而赵瑜的精细和实力也令皇帝暗自欣慰:还好是端王,如果换过来,太子处在这个位置,天朝怕就没有这般太平了。

太子在太子的位置上就未必太平,冷板凳一坐就是二十余年,功劳和苦劳都被忽略,这后面的十年,封了梅皇后。除去庄王和仁王,太子一样讨不得好。不管做了多少,对亦或错,皇帝投向他的目光再也没有色彩,平淡而冷漠,像看一个陌生人,太子满心的苦涩和怨怼无处发泄,心性改变极大。早已不再是当初那个贤孝温良的皇储了。

太子妃产后留下病根,久治不愈而死,太子禀明并求得皇后同意。将父兄皆在朝为官掌实权的田氏扶上太子妃之位,原先的侧妃韩氏早已亡故,另纳娶的二名侧妃,俱为权臣勋贵之女,太子府后院夫人侍妾不下二十人,都是所结朋党之族女,当年高皇后所立遗嘱,言明太子妃非高氏不可,被太子弃之脑后,他后悔不该太听信母后的话,现在一切都是错的!

孝顺有什么用?父皇除了接二连三地打压,可曾以慈父之心待他?娶高氏女更加没用,简直就是败家,太子妃高氏生的赵烨、赵雪、赵露,弱得不能再弱,风一吹就坏,高氏去世不到一年,赵雪数月之后也跟着死去,白费心机给她寻得一门好亲事,嫁过去都没能生下一子半女。

还是赵瑜精明,索性提都不提高氏女,闷声不响娶得小乔,只是三品官之女,可人家天姿聪颖,招财有术,天文地理无所不通晓,且娘家父兄精壮有能力,家族一经扶持即强盛无比,这样的女子为妻,才堪称旺夫宜家,赵瑜这些年志得意满,与妻室的帮助分不开!

太子府如今是田氏掌管中馈,田氏是个有福气的,自然也比高氏精明强干得多,不过三两年的时间,太子府一扫此前阴气沉沉的风貌,明朗齐整多了。

或许别人眼中并无太大变化,但在太子看来,就是如此。

田氏所出的二公子赵炬,健壮高大,俊朗英武,与端王府的长子赵炫有得一比,太子引以为傲,出行必带在身边,还有赵炬同胞弟弟赵爝也是如此,体质强壮,从小极少生病,能文能武,深得太子喜爱。

而寄居在端王府的长子赵烨,出落得俊秀温雅,博学多才,极有乃父之风,太子对他却平平淡淡,父子相对无话可说。

皇长孙赵烨已年满二十岁,皇帝亲自为长孙赐婚,指的是大理寺卿徐怀正的孙女,婚期临近,赵烨在端王府风华院里与赵炫、赵炜、赵燮、赵煊依依惜别,准备搬回太子府居住,奉旨娶亲成家。

太子府除了一干侍卫奴仆,并未另派人来迎接,赵炜不满:“赵炬什么意思嘛?眼里还有没有大哥哥?”

赵炫看弟弟一眼,轻斥:“未经了解,不准胡说八道!或许他有别的事呢?跟随太子身边出行呢?什么大不了的,他不来,咱们不能送大哥哥回府么?”

“对,少他一个,地球照样转!”

赵炜说了句在外人听来肯定会莫名其妙的话,而这些围绕在小乔身边长大的孩子们,却一个个神情平淡,毫无诧异之色――他们知道的奇闻逸事太多了,端王妃脑子里的故事没完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