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女的田园生活-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兔子肉烤好了之后,苏东给四个小的一人分了一个兔子腿,每个人都吃的香喷喷的。特别是苏荷这个小吃货,吃了还砸吧砸吧着嘴呢!像是在回味似的。
“姐,这个兔子肉真好吃,下次你还得带我来!”苏荷咂着嘴对苏菱说。
“好,下次还带你来,现在我们还是去摘木耳和蘑菇吧!”说着就站了起来
当然,经过大家一天的努力,收获还是颇丰的,拿来的篮子和背篓都装满了木耳、蘑菇、野菜等。

、第八章 赶集(一)

经过这几天的努力,苏菱三兄妹和小草两姐弟采摘得的木耳晾得七八分干后估计有20斤左右,蘑菇也有10来斤,这天刚好是赶集日,花溪村所在的镇叫青石镇,是这附近比较繁荣的镇。花溪村离着青石镇有大约二十公里,算是远的了,寻常人走路去镇上的话要一个多时辰,赶牛车也要将近一个时辰。
逢初一和十五是青石镇的集市,这两天总是很多人到镇上赶集,买些日用品。十五这天一大早,天还没亮,苏菱就起来了。
“爹娘,今天我和大哥要把木耳拿去镇上去卖,我们会早点回来的。”苏菱对苏父、苏母说道。
“嗯,你们去吧,要注意安全,菱儿,过来娘这。”说着掏出了零零散散的一把铜钱,“这是五十个大钱,你和你哥到村头做牛家爷爷的牛车去,记得早点回来啊!”苏母慈祥的对苏菱说。
“知道了,娘,你不用担心,我一定会照顾好妹妹的。”苏东拍拍胸脯保证道。
“那娘,我和大哥去了哦!”苏菱扬着手,走出了门。到了院子里,一人背上一个背篓,苏东呗的是木耳,苏菱背的是香菇。
两人说说笑笑的来到村头,在村头的大榕树下等牛爷爷的牛车。见到村里去赶集的人也笑着打招呼。
“菱儿,那天听说你摔了头了,现在好些了么!大婶本来是想去看看你的,但这几天是在是太忙了,抽不出空来。”一个30左右的妇女,穿着青布衫,温柔的看着苏菱。
“菱儿不记得了啊!这是花大婶,以前在老宅时,你还经常去她家串门呢!”苏东温和的对着花大婶说“大婶,不好意思,菱儿摔倒了脑子,以前的事不太记得了。”
“可怜的孩子,多亏了上天保佑,以后要多去花婶子家走走,没准就能记起来了。”花婶子双手合十,向着天空道。
“哎呦,这是谁呀!见到人也不会打招呼了啊!”一个穿着桃红布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发髻上还插着根银簪子的女人刻薄的说到。是苏菱的五婶,在她昏迷时到她家去吵吵嚷嚷的,还说她已经死了,苏菱很讨厌她!一看就是那种尖酸刻薄的样子,令人厌恶。苏父五兄弟,只有他一个人是分出来了的,其余的还是和苏爷爷、苏奶奶一起生活,虽然苏父已经分出来了,但是每个月有那么几天还是得回老宅去帮忙的。苏菱昏迷的那几日刚好就到苏母回老宅帮忙的日子,所以苏菱的五婶才会骂骂咧咧的。
其实,花溪村的人也不太明白为什么只有苏菱一家被分出来单过。苏菱则暗暗的庆幸这呢!还好是分出来了,要不在老宅人多,肯定吵闹,有人的地方肯定会有斗争。
“哥,你看,大清早的我怎么听见有乌鸦在叫啊!”苏菱说道。
周围的人看着苏五婶(冯氏)嗤嗤的掩嘴笑。
“是吗,我还以为谁没有刷牙呢!说出来的话那么臭,原来是个乌鸦啊!”看不出来原来苏菱的大哥还是个毒舌的主,不说则已,一说惊人。
周围已经有人是放声的笑了
“你这小兔崽子,你说什么呢!”说着就推了一把苏东。
“小兔崽子说谁呢?”苏菱呵斥道。
“小兔崽子说你呢!”冯氏快速的回答
这会周围的人更是抱着肚子,弯着腰笑了,冯氏意识到自己说错话时,瞪了一眼苏菱,扬起手,就要给苏菱一巴掌,苏菱一推,冯氏倒地。那边牛车已经来了,苏菱拉着苏东的手,快速的挤上牛车,车满了之后,牛爷爷就驾着牛车走了,只留下冯氏一人还在那大声的叫骂着,越骂越难听。

、第九章 赶集(二)

差不多一个时辰后,苏菱他们来到了青石镇,大大的石门,上面刻着青石镇三个字,这个年代的字和古代的小篆差不多,所以苏菱能认识一些。
牛爷爷的牛车在门口停下,大家伙都下了车,付了钱,坐牛爷爷的车是要一人给一个铜板的,“你们该买什么的都去买吧!买好了的早点回来,我在这等你们。”牛爷爷大声的说道。
大家就都散开了,该买啥的就买啥去,该卖啥的也卖啥去。
“菱儿,咱们的木耳和香菇应该拿去哪里卖啊!”苏东担忧的说,想必是怕卖不出去吧!
“哥,你知道镇上最大的酒楼在哪么?”
“镇上最大的酒楼是天悦酒楼,在东街呢!菱儿,那里可是富人的地方,我们这些东西人家会要么?”
“哥,我们先去看看,试过再说。”苏菱信心满满的。
两人来到了东街,一看,果然是有钱人居住的地啊,比起西街的杂乱无章,这里显得井然有序。到了天悦酒楼,苏东踌躇的站在酒楼门前,不肯迈出一步。
“菱儿,算了,我们还是去西大街卖吧!这里人家不会让我们进的。”苏东忐忑的说着。
“怕什么,看我的。”
苏东看着自己的妹妹,自从摔了之后,整个都变了,胆子大了,也变得有主意了,有时候他都怀疑这个还是不是他那个胆小懦弱的妹妹。不得不说苏东真相了,现在的苏菱早已换了个灵魂了,正想着时,苏菱拽着苏东的手就走进了酒楼。
迎面而来的小二看着苏菱兄妹两穿着粗布衫,眉头皱了皱,但想着小主子说过人不可貌相,还是笑脸相迎上去:“两位吃饭还是怎样?”
“我是来找你们掌柜的。”苏菱回答
“两位稍等,掌柜在后院检查今天的食材呢!我去帮你们叫他。”说着就走了
“掌柜你看,就是这兄妹两找你。”
“两位小友找钱某有何贵干啊!”钱掌柜问道
“钱掌柜,您好,是这样的,我们在山上摘了些新鲜的吃食,想看下你们这收不收,保管是你们没吃过的。”苏菱回答说
“哦,钱某人开了那么久的酒楼,虽不说吃遍天下美食,但绝大部分都吃过,给我看看你们的食材在哪。”
苏菱将背篓放在桌上,揭开上面盖着的布,就露出了一朵朵小蘑菇。
“这个是蘑菇,以前也有人拿来卖过,但吃死过人,我可不敢收,虽然很美味,但我也不能昧着良心做出危害人民的事啊!”钱掌柜摆摆手。
“钱掌柜别急呀,这个蘑菇是分有毒和无毒的,我在乡下住久了,采的也多,能分清哪些有毒哪些没有毒,我们家也一直吃了那么久都没事。而且我保证送到你这来的我们之前都会尝过,确保没问题才送来,如果钱掌柜买了我这些食材的话,我还可以教你几道菜,保证是独一无二的。”苏菱款款说道
苏东看着自己这个妹子,突然发现自己根本就不了解她,就像现在,她都紧张死了,她还是不骄不躁,像个大人似的在谈生意。
“那好,你先做出来,我尝尝看在做决定。”钱掌柜似乎是下定了决心,其实近年来,天悦楼的生意也越来越不好了,一座座的酒楼开了起来,竞争力大,有没有新菜式,天悦酒楼能维持下去紧紧是因为小主子不想自己的心血就这样白白的浪费掉。
“就借你们的厨房一用,可以吧?”苏菱问道“我哥进来帮我就好了,你们等一下”
钱掌柜也知道苏菱这是不想泄露菜方,就答应了
半个时辰后,厨房里飘出阵阵香味,让人食欲大开。
苏菱将菜摆了上来,其实做的也很简单,就一个香菇炖鸡,木耳炒肉,看到厨房有油菜,还做了个香菇油菜。虽然只有三个菜,但已经很不错了
钱掌柜尝了之后,果然觉得不错,看他那眉开眼笑的样子就知道了,没样菜都差不多吃了一半才收住了筷子。
“丫头,你这个香菇还有这个叫什么,对了,木耳怎么卖啊?”
苏菱对此时的物价也不太了解,就问道:“哥,现在的肉怎么卖啊?”
“好一点的要30文,次一点的要25文。”苏东不知道自家妹妹问这个干嘛,但还是回答了
原来这时的肉那么贵啊,怪不得都不见他们家买过肉。苏菱想着,竟然现在的肉那么贵,香菇和木耳又是稀罕物,青石镇有钱人那么多,在吃食上肯定不会亏待自己,价格定高一点,这样那些有钱人吃起来也会觉得有档次吗!
“就一百文一斤吧。”苏菱说道
“丫头,这会不会太贵了。”钱掌柜急忙道
“怎么会贵呢!青石镇有钱人那么多,你买了我这个之后一个菜卖到两百文不用多久就能回本了,但是菜方可不能免费买给你。”
钱掌柜想想也赞同。

、第十章 第一桶金

“那菜方你打算怎么卖?”钱掌柜焦急的问道
“菜方啊!就一个菜式十两吧!这也不算了贵,你这生意好的话,不用五天就能挣回来了。”苏菱微笑着,不卑不亢,“你要知道,这样的稀罕物很多酒楼都是挣这样的。”
这说得钱掌柜都急了,一咬牙就答应了“不过丫头,你这稀罕物可不能在卖给别家,要不我买了你的菜方到时做不出菜式给客人该怎么办?”
“这个钱掌柜不用担心,我们可以立个字据,这一年你的香菇和木耳都必须得从我这进,当然我有什么稀罕物也会先紧着钱掌柜你。”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合同这玩意果真不能少。
“丫头真机灵。”钱掌柜赞赏的看着她。
这边小二已经取来了纸笔,苏菱想着,自己虽然认识这里的字,但还真不懂怎么写,“钱掌柜,我来说,你小写就好了。”
苏菱将那几个配方细细的说了,末了,双方都按上手印,苏菱将字据揣在怀里。钱掌柜给了她三个菜式的方子的钱,共30两。木耳香菇也称好了,木耳有20斤,香菇10斤,两样家起来就是3000文,这个年代一千文是一两,3000文也就3两了。苏菱怀里揣着6两银子,沉甸甸的,感觉好不现实。而苏东则是直接懵了,就那3个菜式,顶多好吃点,怎么也想不到能卖30两,那木耳和香菇他估计也就能卖个几百大钱,毕竟是野生野长的,没想到能挣那么多。
“哥,回神了,那好,钱掌柜,以后我们就十天来送一次货。”现在是春季,香菇木耳还是很多的,但过了这个季节就很难再找到了,如果能人工养殖就好了,苏菱心里想着。
出了天悦酒楼,苏菱就把装银子的小包给了苏东,“菱儿,这是你卖的钱,还是你留着吧”
见他拒绝,苏菱忙说:“哥,我一个女孩要那么多钱干嘛,再说我带着也不安全,还是你拿着吧。”说着不容苏东拒绝把钱递给了他。“哥,我们去买些东西吧!我看家里的油和盐都快没了,这会我们这好好能买回去。”
到了杂货铺,苏东买了三斤油,两斤盐,油要30文一斤,这时的人吃的是菜籽油,都不见他们吃过猪油,不知道是不是不吃猪油的,盐要20文一斤,就花去了130文了,也就一贯多的银子了,这个年代虽然钱好赚,但消费也很大,看来自己要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还得多多努力啊!
看到店里有白面,苏东又称了十斤,花了250文,苏菱看着,没有发现大米,虽然自己前世是在北方的,但比起面食来她更喜欢大米,很疑惑道:“怎么不见有大米啊?”
“小姑娘不清楚吧!这大米是南方的产物,北方很少有,就算有也是从南方运过来的,可贵了,都是有钱人才能吃得起,要40文一斤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