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小农的田园生活-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皮,全部削了皮后在切块晒半个日头直接蒸,等冷却后烘干,第二天晒,中间在蒸一次晒干就成了。上次做出来的红薯条还有地瓜皮的,这次没有,而且不止有薄荷味的,还多了一张姜味的。等十八北河村的集市前一天,自己准备去买些糖来做糖炒栗子,最好就是曾铜柱能在山上帮忙弄到蜂蜜,味道更好,而且应该会便宜卖给自己哈。

第二次蒸了后四个人正忙着放进簸箕去晒,小狗突然叫了起来,儒青动作快的出去一看,原来是曾铁柱拿着东西在门外。让他进来后,曾铁柱直接把小瓶子拿到如意的面前,说了一句18文钱不到两斤重。看到他拿着东西进来,如意心里就止不住在猜想是不是蜂蜜,一听还真是及时雨,后天就要去集市上摆摊了,正想着明天上午还没有蜂蜜的话只能去一趟杂货店买白糖的了。从荷包里数出18文递给曾铁柱,谢过他们的帮忙,随口问他一句是不是常去书店看书?他点头疑惑的看着如意。如意不好意思的问能否帮忙留意是否有写怎么种田之类的书籍?有的话帮忙抄一份给她,自己可以给钱卖那份书。最近农活忙完了,赵子丰利用吃饭前后的时间每天花上一个时辰叫如意几个认字,也告诉如意几个这边镇上的书店卖书是要买书人自己抄写两份书,一份留给店里一份自己拿着,再付5文钱。听说是那个店主有不少祖传下来的书籍,自己久考秀才未果,就心灰意冷的开了书店维持生活开支,但又有点清高,加上这个镇没几家能有余钱买的起书的,这样做也可以结交未来可能的秀才进士,得好名声。久了就成了越骑镇的一大特色,慢慢的买书人也就多了不少。如意第二次见曾铁柱,不太清楚他的为人,担心他清高,不屑于抄这类书,自己给钱惹火他。还好,他只是盯着如意一会,说可以,一本给7文钱,其中5文钱给书店,2文钱是他的辛苦费。如意说没问题,就这样说定了。

下午爹娘一脸笑意的回来,儒青问是不是买了好吃的。对于小小年纪的他来说,吃好吃的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情,因此看到爹娘开心,就问吃的。爹拿了一个树叶包着的东西出来,孩子们,今晚我们好好吃一顿好的。刘氏笑着解释说前天如佳推着车去村里,大家都听好奇那个推车的,这不对面的在镇上开木工店的卢掌柜无意中听说了,觉得好意思,就特意让人转达话让你爹去他家里上昨晚谈,娘就想着眼见为实,干脆推着婴儿床带着小宝跟你爹一起去了。你爹就卢掌柜想要卖给富人家心思提了几个改良的地方,增加一些玩意,做的更精致。刚才出去就是跟卢掌柜签了契约每个月做5架送到他铺子上,为时三个月。如意就奇怪问卢掌柜应该有一两个手艺好的木工师傅,他完全可以买一架回去让师傅研究做出来。赵子丰解释道他也明白这个东西很快会被仿造出来,他要趁这段空白期推荐给富人,抢占先机,这样也带动店里的其他生意,最重要的是在富人面前留了好印象。一有什么新鲜玩意就想到是他。为了保密,他只跟我们谈,而且晚上送,避免别人看到。如佳高兴的说那爹接下来后有的忙了。如意还小声加了一句省的大伯娘老是显耀大伯木工活赚了多少钱。大家都很高兴,家里有收入,过年有钱买年货咯。

爹娘不放心如佳如意两个人去集市,商量了一下,刘氏决定自己陪同去,早点回来,赵子丰在家做木活。这次准备了25斤红薯条,8斤糖炒栗子,都是挑了卖相好的出来,卖相不好的准备自家吃。刘氏去付了摊位费,换回了一个号码,找到那个摊位摆好东西。如意想着现在赶集的人还不多,去逛逛看有没有什么花椒那些买,家里种的还不多,镇上买的话会贵一些,还不如在这集市上买。刘氏让如佳如意去附近看是否有需要买的东西,预计自己的弟弟也会来摆。没想到还真的有大料,花椒和小茴香卖,而且还有苗,一问原来这个大婶是无意中大料和小茴香是买花椒种子夹杂在里面种出来后,家里接了不少用不完,就试着卖菜的时候摆上一些,说不定有人买。让如意很惊喜,把这些都买了下来,不过买下来后就身无一文了。在转到另一边的拐角处时,发现两个舅舅在卖柿子饼和红薯条,很高兴的上前打招呼。舅舅看到如意两个也很高兴,包了一斤多的柿子饼给她们吃,还问谁陪她们来。听到是自己的姐姐也来了,直说待会早点过去那个摊位找刘氏。如意问小舅舅卖的怎么样,舅舅说时好时坏,每次最少能卖出十几二十斤也不错了。如意也说了自家带了的红薯条和糖炒栗子,要是好卖的话到时告诉舅舅怎么做,到时舅舅也能解决掉一部分地瓜和栗子。

 13勤劳作

“青弟,大壮,狗蛋,够了。”如意跟爬上树砍大概有一个硬币粗大的野果树枝的男孩子们说,像枣树,梨树,桃树,葡萄藤,核桃和栗子树枝也有四五条,加上让舅舅砍来的柿子枝大概有30多根。如意买了麦芽糖让狗蛋几个帮忙砍树枝,砍回去后拿回院子四周插枝,趁现在深秋,还没到冬季,早晚浇水,说不定能插活几颗树苗。忙完这个就让他们去河里帮忙打捞鱼苗,泥鳅和黄鳝,放养在自己家的水沟里,水沟里上面也捞了浮萍和水草让它生长,做鱼食。帮忙玩了每天下午给一个麦芽糖给他们吃,反正他们也是玩闹的,帮忙的时候还可能掏到鸟蛋或鱼烤来吃。

在镇上抱养回来的鸡鸭鹅仔已经喂养快五十天了,鸡有一斤多重,鸭两斤多,鹅快四斤了。那个积肥的坑里还有一些肥和地龙,如意平时在菜地松土时看到有地龙就会扔到肥坑里继续繁殖后代加积累肥料。每天让开水把地龙烫死跟割回来的草一起剁碎,再和上糠喂了鸡鸭鹅吃,鸭鹅吃完后就让青弟赶到河边去,天黑前赶回来。地龙蛋白质高,每天吃的好,长的快,自然排泄物也多。

每三天清洁一次家禽的窝,把那些粪弄到肥坑,偶尔也会把粪倒到水沟里给鱼苗吃。灰白色的点点也有十多斤重了,喜欢追赶鸡,弄的院子里真是鸡飞狗跳的,后来干脆把鸡用竹篾编的篱笆围起来放养,这样点点才没能追赶鸡群。虽然点点蛮掏钱的,经常咬鞋藏在某个角落里,但如意姐弟还是很喜欢它,家里如果买了骨头煲汤的话,肯定少不了它的份或是弄菜汁给它伴着吃。

菜地里的菜都长大了,一时半会吃不完,就每天晒干成菜干或做腌菜,大概是肥料足,黄瓜,茄子,葫芦那些结的果特别多,这让刘氏几个非常高兴,年后不担心没菜吃了。

家里自从爹接到推车的木工活后,做好一架有2银30文钱,娘想家里现在有些活钱捉两只小猪回来养,这个时候猪仔价钱没平时高,现在不捉的话开春后还是要捉的,干脆现在捉,最多现在多割猪草存着喂养猪。如佳如意也很赞成,养了猪就有肉吃了,而且能积更多的肥。刘氏带着如佳如意有时间就在离家20米的地方开荒,儒青捡石头,捡到的慢慢铺上家门外的小道上,这样下雨天路过鞋子也不会沾上那么多泥。一天开一点,半个多月下来也开了6分地,割了不少野草,煮熟后晒干做猪食。如意也种上绿豆黄豆,到时用来肥地。精明的刘氏在开了一些荒地后就买了一斤酒和肥肉让赵子丰去村子家,说了开荒的事,约好开春后来丈量立地契交开荒的钱。月骑镇田地少,镇长鼓励村民开荒,最新的政策是开一亩荒地3银,前三年免租,第二个三年只交四分之一的租。村里经过三代的开荒,地理位置好一些或者泥土好一些的地都已经开垦出来的,剩下的都是沙质比较厉害,要不就水多要不就很难浇灌的地方。以前也有村民觉得开荒不错,但开了后不但没什么收成还浪费种子,久了就没人愿意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了。村长还劝赵子丰这地大部分是沙,做不了什么作物,赵子丰谢过村长的好意,解释说家里闲不下来了,也就费点人力和种子,如果开出来了就是白得的,没有的话也没亏多少。

至于红薯条和糖炒栗子自北河村集市后还去了镇上连续摆了四天,一共买了80多斤红薯条,40多斤糖炒栗子,在镇上摆了第二天就刘氏就看到有其他人在卖红薯条和炒栗子了,虽然品相没自己的好看,但也比自己的便宜一文钱,影响到自家的买卖,把手上头做好的留了点给孩子吃,其他卖完就不再做了。舅舅家的柿子饼很好卖,后来还同村里人收购了几百斤柿子也卖的只剩下家里吃的,虽然村里人知道是用柿子做的,但尝试做出来的黑麻麻的,让人不喜,买不出去,也就认了,个别心术不正的就偷偷在舅舅家院子张望想偷学,不过大舅妈都在外面看不进来的后院做柿子饼。只是为了减少村里人的猜忌,收购柿子的价钱比白菜贵一些,这也能让村里人心里好受一些。听说二舅舅还打算在收购一批柿子做成饼,等年前时卖,不愧脑瓜子转的快的,如意觉得二舅舅很适合做生意,说不定以后可以跟他合作。

家里一切都向着好的发展,如意凑够钱买了家里缺少的部分十三香的配料,买回来后让刘氏帮忙炒制出来,现在有肉菜的话肯定要放点十三香,不然大家觉得味道缺少了不好吃。至于怎么让它换钱,如意还没怎么决定好,肯定的是冬天来临后,回去集市摆卖猪杂,到时这个配料就能用上,做出来的味道更香,口感好。每天不断的认字时间,让如意现在识的字跟如佳差不多了,也会在沙地上学笔画多的繁体字,毕竟跟现代的简体字有不少区别,需要多练习多写才能记牢繁体字,只是没用过笔墨,写不毛笔字来。儒青现在还坐不住,不过他记忆不错,一般十个字中能记住7;8字,不过看样子儒青在读书方面兴趣不是很高,考科举的话最多考到秀才。如意想到现代的胎教,虽然小宝已经五个多月了,不过自己还是可以在他旁边念书给他听,培养语感。

今天去爷爷奶奶家帮忙蒸糯米饭做黄酒,村里时年好的时候,家里有一些余粮,喜欢自己蒸一些酒过年喝。因为这一带气候潮湿,很容易在体内积累寒气,得老寒腿或腰的病,很折磨人又能医治,只能熬。慢慢的有人就发现常年喝黄酒的人不容易得这个病,也就形成了自家酿黄酒的习俗。先把糯米用水桶里泡上半个时辰,然后在大铁锅里蒸熟,然后倒进簸箕里放凉,然后晒上酒曲,把酒曲搅拌均匀混合在糯米饭中,然后倒进大坛子,加入适量的水,封密发酵,等上一个来月等坛子的酒水沸腾了,就可以把酒水弄进瓦罐里,用大火煮沸就可以放很久了。剩下的酒糟还能蒸出高浓度的米酒来,只是各家粮食不多,一般都不会弄的那么繁杂,像如意奶这次就是把糯米蒸熟放凉后,用木桶装,倒进水密封发酵上几天就能得甜甜的酒糟水,可以直接喝也可以加热喝。要是放个鸡蛋或肉去煮,非常补身子,这边有钱的人家有妇人坐月子都是吃这种酒糟鸡蛋。过年时用这道菜招待客人,说明这个人是家里的贵客,会让客人非常有面子,也是平时自家都舍不得多喝酒糟水,何况是加了鸡蛋。如意奶奶这次做了大概30斤的糯米,是备着小姑下聘礼和成亲时用的。这让大伯娘崔氏心里很不满,如意奶奶李氏一走开就在跟刘氏抱怨,分家时舍不得分些糯米给两个儿子,女儿要嫁了就用那么多来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