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娶夫纳侍-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豆子呼呼地喝着鲜美的一点腥膻味道都没有的羊头汤,为羊脑的滑嫩所征服,听着报账,她眼睛眯成一条线,咽下一口汤,道:“哇,今天的营业额又增长了呢,奶奶,我们今天一天岂不是就有二十二两的进账?”老石匠她们现在已经不出去揽活了,都在邵记帮忙,老两口在她们后院弄了个小磨坊,邵紫茹买了头驴子,她们就专门加工邵记用的面粉。她们以铺子和人工入股,每月分两成的红利。这些专业名词当然都是从祝雪迎那儿学来的了。

林奶奶笑得皱纹能夹死蚊子,跟着晓雪做生意,是她这辈子做的最明智的决定。如果不是晓雪,她们还过着入不敷出的紧巴日子呢,这晓雪真是她们和邵家的贵人呢。

“对了,晓雪,年前每家都要准备点心果子什么的,一方面用来敬神,一方面用来招待来拜年的孩子们。我给你讲啊,这全镇的孩子可都期待着咱们邵记的点心果子呢。”林豆蔻皱起眉头,寻思着得准备多少够呢。

祝雪迎也犯起愁来,是该准备了,记得前世过年前家里都要炸些焦叶子、蚂蚱腿和各种丸子什么的,这世界的点心一般都是蒸的,吃着没什么味道。炸的东西可以放好长时间,而且又酥脆,一定很收欢迎。但是,这如果用猪油炸的话,腻不说了,也不养生呀。

对了,官老板今天早上不是送来几麻袋的芝麻吗?干脆明天用这些芝麻折腾小磨麻油出来,她前世村里有个小油坊,看过他们磨香油,不是很难。

说干就干,第二天一早,祝雪迎把小豆子和小风都折腾起来,到自己家的后院,从林家搬来两个以前打造的小石磨。旁边支起一个简易的炉灶,让胡晓蝶负责炒芝麻,小豆子和小风负责把炒香的芝麻磨成糊状,祝雪迎把芝麻糊放到一个大的陶瓷盆中,倒入适量的开水,用一根木杠在盆中不断地搅拌,成功啦!她的试验成功啦!盆里果然漂出了厚厚地一层油,散发着扑鼻的香味。

祝雪迎大喜过望,她又把木杠放在饭桌上,把泥盆底部放在木杠上,用手握住盆沿晃动泥盆,油越出越多,油层越来越厚……她便用木勺把油撇出来,盛在陶罐中。

祝雪迎在芝麻油磨制中又发现一个关键问题:即芝麻油的香味与芝麻的烘炒火候关系很大。芝麻烘炒火候小了,制出的油香味有些略淡,颜色也浅;芝麻烘炒火候大了,制出的油带有焦糊味,颜色也深;芝麻烘炒火候适中,制出的油不仅香味浓,而且颜色也好看。于是,祝雪迎很快在芝麻油的磨制过程中,掌握了磨制的火候和技术,磨制出来的芝麻油越来越香,引得镇子里的人都纷纷来询问:“小老板又弄出什么新鲜玩意儿了,怎么散发出如此浓郁特殊香味。”

祝雪迎用一天的时间,磨制出一大坛纯正的芝麻香油。晓雪前世一直认为:在调味品中,芝麻酱可称得上是“谦谦君子”,与谁都能融洽相处。芝麻酱与食物搭配,不仅丰富了膳食的风味,也因营养成分互补而提高了膳食的营养价值。

的确,这芝麻酱涂在馒头片上,就是“东方三明治”;伴在粥食里,养生粥更添健康功效;抹在花卷的夹层中,美味香甜又营养;最常见的吃法可能就是拌面条了,各色新鲜蔬菜切成丝,香气四溢的麻酱淋上面,一碗麻酱面条端在手,恐怕给个神仙都不当了。所以又特地磨制一小坛芝麻酱,看着这坛芝麻酱,祝雪迎想起了:麻酱豆角、麻酱凉面、麻酱腰子……

祝雪迎把一开始火候没有掌握好的芝麻油,收集起来,这些也不能浪费呢,虽然味道上稍微次了点,但是可以用来炸果子点心什么的。

祝雪迎已经想好了明天面点铺歇业,专门炸些焦叶子、蚂蚱腿(姽婳家乡一种长条状的炸果子)和丸子卖给镇里的人家,免得她们都惦记着过年来拜年蹭果子吃,不把她们家门槛踩破呀。

********************分割线哦***********************

推荐票呀推荐票,咋就恁难得呢????

第一卷小镇起家 第四十章 邵记的点心

祝雪迎准备出售的点心有两种,一种是油炸的,一种是传统的蒸的。

第二天一早,祝雪迎就把全家人和所有员工都集合起来,准备分派任务。首先是祝雪迎为首的油炸组,成员有谷化风、王海棠、王新和李同领父子、郑培英郑培亭姐弟。狄爹爹为首的蒸糕组,成员有吴航、李景旭、林豆蔻和她爷爷奶奶。

油炸组主要制作:双色丸子、焦叶子、蚂蚱腿、枣泥炸糕、麻球。

蒸糕组主要制作:花生仁发糕、南瓜芝麻千层糕、麻油绿豆糕、糯米枣泥糕、南瓜糯米糍五种。

祝雪迎先一一教会两组人马制作方法。双色丸子,很简单就是胡萝卜丸子和白萝卜丸子,撮丸子的任务是分派给谷化风的。他按祝雪迎的意思,先把胡萝卜、白萝卜分别擦丝后用少许盐拌均匀,腌一刻钟出水;在萝卜中调入椒盐、鸡蛋搅拌均匀后调入面粉,调到粘稠状放置一会儿。

王新和负责炸丸子,锅中做油,油温5成热,用勺子将萝卜面糊挖成圆球状,放入锅中炸至漂浮取出;所有丸子炸完后,带锅中温度上升到7成时,复炸一次。第一次炸为了炸熟丸子,第二次炸是为了给丸子定型。

李同领父子负责炸焦叶子和蚂蚱腿。焦叶子是用鸡蛋和芝麻和面,面要硬,然后擀成薄薄的一张大圆饼,切成小方块,炸成焦黄色。做出来又酥又脆,香的很。

蚂蚱腿也是鸡蛋和面,切成一寸长的细条,炸出来后,熬制糖稀,将炸好的果子放入糖稀中拌匀,香甜可口,酥脆异常。(每年过年的时候姽婳的妈妈都会炸这两样给家人吃,姽婳的爸爸喜欢边看电视,边吃焦叶子和蚂蚱腿,近两年他牙不好,很少吃了。)

枣泥炸糕和麻球,则是王海棠和郑培英姐弟负责的,她们姐弟负责做,王海棠负责炸。枣泥用的是做枣泥馒头的料,现成的。做枣泥炸糕,先烫面,水倒入炒锅中烧开,关火后立即倒入面粉并用铲子或擀面杖不停搅拌,直到没有一点干面取出凉透揉成面团。糖放入碗中,加入枣泥拌匀成馅。将面团搓成长条,掐成鹌鹑蛋大小的剂,先用手捏成一个厚一点的小圆饼,放入枣泥馅包好,再按成圆饼。油烧至7成热,将炸糕放入炸至两面微黄即可。

麻球是用糯米粉做的,先将糯米粉放入盆中,加入白糖拌匀;加水用手揉均匀,和成光滑的面团,然后将面团搓成长条,切成面剂,再将面剂搓成圆球形,均匀地沾裹上芝麻,放入烧热的油锅中,炸至浮起,表面金黄色即可。

邵紫茹将做好的一批油炸点心端入铺子,外边早已闻讯赶来,自觉排起长龙的镇民们已经期盼已久了。每出一锅,都被抢购一空。真有点供不应求之势。

那边的蒸糕组也一点也不轻松。这几样点心看起来玲珑剔透,令人垂涎。

花生仁发糕是用糯米粉做成的,既然是发糕,当然要有酵母,馒头铺最不缺的就是这个。先将酵母与糯米粉混合,加糖搅匀,再倒入面粉揉匀,没有模子,就用碗代替,面团放入碗中,发酵至两倍大,将炒熟的花生仁放在面团的表面,上锅蒸两刻钟就行了。

南瓜芝麻千层饼稍微费事一点:先用蒸熟的南瓜和面,把面团材料放入盆中揉成均匀光滑的面团发酵至原体积的2倍大;发酵好的面团揉搓排气分割成8等份,每份擀成大大的面饼;把面饼放到拧干的湿纱布上,在面饼的表面薄薄刷一层油并撒上适量白糖和芝麻;再擀一个面饼叠放在上面,同样在上面刷油、撒上白糖和芝麻;依次擀好其它6张面饼,做好的千层饼盖上湿布静置醒发一刻钟,放入蒸锅大火烧开转中小火蒸一刻钟;取出后切块。金黄色的千层饼就完成了。

麻油绿豆糕看起来就很吸引人,绿豆粉与面粉粉混合,过筛备用。糖粉与麻油充分混合均匀,分4-5次加入豆粉搅拌均匀成糕粉。静置两刻钟。将糕粉再进行两次搅拌,至捏起成团、一搓就散的状态。模具内洒绿豆粉,取糕粉填实,用刮板刮去多余糕粉,扣出即成绿豆糕坯。盘子刷麻油,将糕坯间隔着排放在盘子上,相互不要挤碰。锅内煮开少量水,上汽后改中火,将装有糕坯的盘子上笼蒸制半刻钟,至边缘发散,不粘手即可。蒸好的绿豆糕晾凉后表面薄刷一层麻油,装入密闭的容器里保存。冷藏可存放一周。

糯米枣泥糕先将糯米用加了适量糖的清水浸泡24小时后,蒸成软烂的糯米饭。糯米粉加蜂蜜枣泥和成面团,不放水,菜板上铺一层纱布,把糯米饭均匀的平铺开。把糯米粉枣泥和的团搓成长条,放在糯米饭上。象包饭团一样,或者象卷蛋糕卷一样,把里外的糯米卷起来。隔着纱布把整个长条的糯米卷捏紧点。上锅蒸熟。切成小段,晶莹剔透,香甜诱人的糯米枣泥糕就完成了。

南瓜糯米糍也是先把南瓜去皮蒸熟,搅拌成泥,用勺子压趁热将南瓜泥倒入糯米粉中,倒入芝麻油,和匀至不粘手、不粘盆的粉团。把粉团分成两半,一半放入锅里蒸熟大概用一刻钟,趁热将熟的粉团和另一半和匀,分成大小均匀的小粉团,手沾点油,把小粉团搓圆盘子抹点油,摆上搓圆的小粉团,上锅蒸一刻钟,出锅。软软糯糯的糯米糍就做好了。

邵记门前又媲美前几天羊杂烩的盛况,上午多是本镇的居民,有吃着好的下午又来光顾,到傍晚的时候,附近的几个村子稍有余钱的村民也赶来称几斤点心,回家给孩子们打打牙祭。

铭岩镇出现了这样一种新现象,熟人一见面打招呼的第一句话就是:“邵记的点心,你家买了没有?”如果谁要是回答没有的话,旁边的人就会用不可思议的眼光看着她,好像她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罪过似的。那些三公六郎闲来无事总爱凑在一起攀比,谁家买的点心多,谁家买的点心贵……

***********************分割线**********************

卡文哪,卡文……卡卡更健康。这一章献给自己爱DIY点心的大人们,顶着锅盖讨要推荐票,爬走……

谢谢熙染的打赏,我爱你们,MUA——

第一卷小镇起家 第四十一章 年终计划

在点心方面又小赚一笔的邵记,在腊月二十六的时候彻底歇业,准备年节的用品了。

祝雪迎充分发挥她穿越者的本能,有在邵家人齐心的放纵下,想怎么捯饬就怎么捯饬,在素菜奇缺,菜式单一的刺激下,先是用红薯粉弄出了粉丝和凉粉;又从赵老三那儿弄了一盆猪血,做出了好吃又营养的猪血糕;全家总动员,洗出了面筋留做菜,洗面筋的水用来摊面皮,这面皮用麻酱调着吃,软软的又不失劲道;还做了素鸡、豆腐泡、油豆腐……

到大年三十年夜饭的时候,邵家的餐桌上琳琅满目,很多菜式,别说小豆子她们,就是林奶奶活了一大把年纪的人,也没见过的新鲜菜肴。

菜式也不是特别精致,但是贵在新奇美味。最惹眼的是那道由面筋、香菇、竹笋(其实这时节只能用笋干代替)、红薯粉丝、胡萝卜、素鸡、白菜做成的“素佛跳墙”。既然有了粉丝,绝对少不了经典的“蚂蚁上树”,还有祝雪迎忍痛牺牲了一些孜然种子做成的“孜然面筋”。素菜里面比较受欢迎的还有“香辣煎素鸡”、“卤味油豆腐”“麻辣豆腐”和“虾米鸡蛋羹”。

荤菜最受欢迎的当然是“猪血糕沾花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