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处不胜寒-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湄儿,李盟现在手握重权,心肠又极其歹毒,咱们虽然拒绝他家下聘,依他的为人,他必然不肯放过你。这可怎生是好?”姽婳夫人越想越忧心,弯弯的黛眉都蹙作一堆。

嬴湄心内不是不担忧,但是她生怕自己的情绪会加重母亲的负担,便淡然一笑,道:“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那奸相的手就算伸得再长,爹和我也能对付他。你且宽心好了。”

看着女儿坚定的眼神,姽婳夫人信以为真。折腾了大半天,她也乏了。嬴湄忙将母亲扶到床上,让她躺下歇息。

那时,在一旁帮忙的周三娘,透过薄薄的衣衫,看到她家姑娘虽然处事干练,胸有成竹,但那稚嫩的肩膀和胳膊,怎么看就怎么瘦弱。她心里涌起一阵酸楚:这样强自支撑的日子,什么时候才是个尽头?                        
作者有话要说:看见“虫”的长评,俺感动得两眼泪汪汪!这可是俺混晋江以来得的首个长评,激动得有点着不着北,立马努力的写,一写就写了六千余字,这样的速度,在我来说,还是第一次!谢谢虫,先握爪,抱抱!
第八章(一)关于姬玉弹箜篌的那一节我已经修改了。虫所提到的几个问题,我们继续探讨,然后在探讨中进步。
第一:情节。《高》的情节确实不快,基本上是一章一个情节,一来是因为刚开始,再一个是因为我觉得每一个人物都该适当的展现一下,以让人物形象立体一点。比如说第一章,确如虫所言,只有秦军入侵一个情节,但是人物多,李盟、魏帝、嬴湄、赵顺、绯烟、顾望是直接描写,独嬴恬是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中,李盟、魏帝、嬴湄又占分额多,因为以后的情节发展,因他们的关系而步步推进。没有魏帝的昏聩,就不可能有李盟的专权;没有李盟的专权,自然不会有嬴恬的临危受命;没有嬴恬的临危受命,自然就轮不到嬴湄的表现,那么我这小说就写不下去了。又因为嬴湄乃为女主,故我的思考是要在第一时间内让读者对她有印象,所以特特借顾望的回忆来展现她的性格。其余几章也是情节不多,以后的后续发展,应该也快不起来。因为第一卷我原来的设定是十四到十五章,除了文案上的“蒙政”和“顾翦”到第二卷才出来以外,其余人等全部在第一卷亮相。与此同时,还要考虑他们代表的不同背景及象征意义,我只能一步步来。再个就是恳请读者一旦发现文中太拖的时候,提醒我,我及时修改。
第二:人物。我的一个网友说,我选择了一种最笨、也是最难掌握的方式来刻画人物,因为一开始给人物定位得高,考虑又多,日后一旦笔力弱,便会让人有江郎才尽之感。并建议我最好是逐步逐步给人物加分,慢慢的让读者认同。这个看法与虫的观点如出一辙。但是我已经写了,而且也不知道怎么回头修改,只好勉励自己努力向前。再一个,就是虫说的大段内心独白及旁人的内心独白,或是断层不清楚而使得人物不贴近人心的问题,这个有时我真不注意,以后记得改正。还有就是,我觉得人物除了语言、行动,也需要心理描写来反应。我将尽快在这些中间找到平衡点,争取写得又流畅又不影响阅读。当然,如果老毛病又犯的话,还请虫及朋友们指出来。毕竟,很多时候,我自己是察觉不到的。
第三,对白。实在讲,我觉得这是我的弱项。所以常不自觉的用描叙来取而代之。(抓头皮,苦笑,还是继续请读者拍砖,过后改。)这里也说一下“晋风北推”的看法,之前我也解释了我的意图,现下再看看,如果写到第十章的时候,我能很好的转化这一断的描写,我将回过头来修改第四章(二)。至于第三章,那个是大改,现在还没想好,得等上一段时间,我自己想出眉目以后再行动。请见谅。
最后,感谢所有留言的朋友,假如你们都能像虫那样写长评,偶会全部笑纳的————然后因为这句臭美的话,唠叨的飞絮真真正正的被砖头拍飞鸟!!!!




☆、第八章    静夜思(一)

姬冰刚跨进家门,便见家仆忙着套车,一问原因,才知道是出使晋国的使臣带回一批精巧宫灯,姑姑姬太后凤心大悦,传懿旨叫亲近人等入宫观赏。姬冰最喜热闹,自然不肯错过,忙去母亲房中探听消息。

他到时,正巧兄长受母亲训示。眼见小儿子冒冒失失的闯进来,樊夫人停住滔滔不绝的话题,照例慈爱的责备几句,然后吩咐他赶紧去沐浴更衣,好一同入宫。姬冰心下欢喜,朝哥哥使个眼色,便飞也似的跑回自己的寝室。不多会,焕然一新的姬氏兄弟便陪着樊夫人一道入宫。

入了宫才发现,应邀出席灯宴的皇亲国戚只他家和忠顺王府两处,余的是大司马邓浩以及南安郡守刘望两家外臣。既然四府都带着女眷,又奉太后懿旨不因男女有别而分席避嫌,故在帝后出来前,众人相互寒暄,并引荐儿女一辈。樊夫人是一会执着王府小郡主的手夸赞不绝,一会又握着邓司马的千金连连叹息;一片莺莺燕尔中,香粉和罗裙晃得姬冰头晕眼花。

虽说众客之中亦有年纪仿佛的青年公子,却没有哪一个更比姬氏兄弟来得挺拔醒目。如果说姬冰因为还没有完全长开,吸引夫人和姑娘们的是他鲜嫩俊秀的面容以及飘逸清新的风姿,那么沉默寡言且彬彬有礼的姬玉,则成了最理想的贵公子。他身材高大,面目俊朗,一袭银丝绣虎纹的黑袍,既将他深深隐藏于内的文雅底韵完美的衬托出来,又在举手投足间,尽现英武阳刚的硬朗气质。

姬玉话不多,在长者面前,他恭敬有礼;在女眷面前,他温文尔雅。在场那么多人,除了自家兄弟,愣是没有哪一个人能稍稍及得上他。于是,长辈们尽力亲近他,同辈的公子们也围着他,就是羞答答的闺秀们亦不顾矜持,总找机会多瞅他两眼。

不多会,太后携魏帝及皇后出来,众人忙停止交谈,各按位次行叩拜大礼。

姬太后看起来心情不错,她微微含颔,宦者忙心领神会的唱诺:“免礼——”

其后,在宦者的引导下,众人陪着帝后到御花园观赏宫灯。只见御花园内张灯结彩,那些宫灯千奇百怪:或为莲花牡丹,或为麻姑仙翁,或为百鸟走兽,或为船舶亭阁;造型独特而精致,又上下连绵,高低映衬,闪烁中,营造出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先时,大家的话题不离宫灯,随姬太后的喜爱而一一夸赞。走了一圈之后,姬太后乏了,便入亭休憩。那处,早摆下宫宴,众人遂按列入席。

酒过三巡,姬太后笑着看向忠顺王曹垒,道:“老千岁,听说阿玫最近新学了《霓裳羽衣曲》,不知可愿为哀家献舞?”

年迈的忠顺王露出慈爱的笑,道:“小女娃家,能成什么气候,没的玷污了太后的青眼。”

“老千岁越是自谦,就越表明阿玫的《霓裳羽衣曲》非比寻常。今夜,哀家是看定了。”言罢,姬太后漫不经心的转过头,对姬玉道:“玉儿,哀家很久没有听你弹箜篌了,今夜你来为阿玫伴曲,让哀家好好品味。”

姬玉站起身,躬身施礼道:“遵命。”

不一刻,宫女抱出一架竖箜篌,另一个则在亭子中央摆上软凳。姬玉接过箜篌,风态潇洒的端坐凳上。他垂下眼,修长的手指轻轻勾抹,单单是调弦试音,便已显出不凡的品味。试好音阶后,他信手续弹,轻拢慢捻间,音随意转,曲声或盈盈然柔美旖旎,或泠泠然清澈幽雅。

此曲意境高远空朦,技法灵活多变,最是难学。大家原料姬玉虽出自世家,却也未必学得全,不过是应景而已;故未听他弹箜篌之前,已先存了宽宏之心。谁想到那一支《霓裳羽衣曲》,在他食指和拇指的捻动间,被演绎得出神入画,足叫技艺最精湛的乐师愧不敢言。此时的姬玉,根本不像个沙场搏杀的勇武将军,倒似个吟风弄月的倜傥公子。

其后,曹垒的曾孙女曹玫款款出列,随箜篌之音翩翩起舞。因是哥哥伴奏,姬冰不免多看曹玫两眼。实在讲,曹玫很美,黛眉如颦,秀眸若水,嫩肌似雪,又兼纤腰细细,袅娜而妩媚,于那妙舞处,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缨累累佩珊珊。一时翻转飘摇,实是美不胜收。

曲毕舞罢,掌声如雷。姬太后叹息曰:“清曲配妙舞,佳儿配娇女,真真乃天作之和。”

这话一语双关,任是再傻的人,亦能听出言外之音。于是,众人心领神会,阿附不绝。但因姬玉冷若冰霜,便也不敢把话说得太露,只含糊其词的一味赞美。曹玫心下有意,便含情脉脉的瞥一眼姬玉,许久后才红着脸下去更衣。

那会,姬冰心头一派苦涩:原来所谓赏灯盛会,不过是场变相的指婚亲宴!难怪入宫前,母亲先找哥哥谈话,为的就是吹风交底。——似他们这般出身高贵,且与皇家关系极其亲密的世家子弟,无论平常生活如何奢侈华靡,又如何飞扬跋扈,一待婚姻大事,则绝不能自作主张,必得时时以家族为先。如今,姑母与李盟争斗激烈,偏偏皇帝姐夫与姑母,母子不能同心。为寻求盟友,姑母便选中这在朝在野都极有威望的忠顺王。可怜兄长,就这样成了姬氏追权逐力的祭品!

出于对家族的尊重,姬冰的满腹怨气没法朝姑母撒去,只能忿忿的看向忠顺王。

想是兄弟连心,姬玉回视他一眼,放下箜篌,淡淡道:“姑母,适才小郡主舞姿曼妙,令臣侄心下叹服。臣侄亦是喜爱歌舞之人,这里毛遂自荐,想为姑母献舞,不知姑母肯否赏脸?”

姬太后眉毛轻扬,欢喜道:“妙哉。”想了想,又道:“玉儿,方才你为阿玫伴曲,这会不如换她来替你弹琴,你看可好?”

“姑母,臣侄选的曲子是《秦王破阵乐》。这般豪放雄浑的曲子,恐要累坏小郡主,莫若叫梨园弟子来伴奏,岂不更好?”

姬太后想想也是,曹玫乃娇滴滴的王府千金,平日里弱不禁风,此刻若要她弹那贲张四射的《秦王破阵乐》,恐心神俱疲,倒伤了身子。遂依侄儿所言,唤宫廷乐队在亭外花丛中奏乐。

但听钟鼓齐鸣,铿锵有力的乐声如万马奔腾。在座的人皆为之一振,仿若看到英姿飒爽的秦王李世民,扬鞭击马,破空而来。

正人人心思恍惚间,姬玉手持长剑,先慢慢的挽起一朵剑花。随后,手腕一抖,身形一转,只见银钩铁划,剑光闪寒。旋及,他翻腾跳跃,如电如风,其身段飘摇而洒脱,身手灵活而矫健,不止是令人叹为观止,更让人血脉贲张,有如置身于金戈铁马的战场。

他舞到酣处,放声高歌:“贼寇乱兮天未定,男儿壮兮志四方。未成功兮舍安乐,鞍马奔兮战沙场。愿吾皇兮统天下,民兮国兮乐央央!”

没心机的人只道姬玉胸怀远大,不失好男儿本色,因之大是心折,高声喝彩。有心机者,则从姬玉的歌舞中窥出端倪——他这是借子打子,同样以歌舞的方式委婉拒婚。

那一刹,姬太后默不作声,面色难看。

忠顺王倒悠悠然得其乐,一边捋着白须,一边满面笑容的赞叹:“好一个‘男儿壮兮志四方’,好一个‘未成功兮舍安乐,鞍马奔兮战沙场’。威烈侯,我大魏男儿若能及得你十分之一,七国里,谁还敢藐视?来,来,老朽敬你一杯。”

姬玉放下宝剑,泰然自若的接过酒盏,一饮而尽。

随后,忠顺王对姬太后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