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陌生女友-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人的笑声十分爽朗,而玛雅与中国竟然有联系这样的推断从大师口中说出确实给我和齐齐震动不小。

这时,一阵敲门声想起,我们以为有其他客人拜访,就准备起身向教授道别,没想到老教授双手示意了一下,看样子让我们继续安坐。

等门开后,进来的是教授的那位助手,端着一个托盘,似乎是一些药品,年轻人径直到了教授的身边,静候老人取用,毕竟老人上了年纪,这种事情是少不了的,之后年轻人提醒教授注意一下时间,但教授兴致极佳,又摆摆手让年轻人出去了,陈浮站起来也向年轻人表示,我们不会耽搁太久。

没想到斯特劳斯教授把我们留住的目的不是为了探讨,而是单纯就私人间的闲聊,气氛十分的轻松,陈浮也参与进来。

至于我个人,这段时间的经历确实有些让我有些吃不消,匪夷所思之事层出不穷,我甚至怀疑长久下去我的精神早晚要出问题,既然这样一位活化石级的大师近在咫尺,自然免不了倾听他的意见,他的教诲。

老人不愧为一代宗师,对人性和人类精神的叩问使人醍醐灌顶、响彻心扉。我、齐齐和陈浮以信徒般虔诚的心聆听教授的教诲,各自心中都隐隐有所得,而我本人则如同在周围无尽纷繁复杂交织成的黑夜中找到了那颗恒久坚强的启明星。

不仅如此,这位令人敬仰的老人最终还成为了整个事件的转折点。

当时,我正准备放弃对伊诺儿的探寻,因为我已经从陈浮的黑匣子里大体断定了伊诺儿的身份,认为再继续下去也已经没有了意义,我只是一个有家有室的普通人,就像陈浮所说的那样,面对一种甚至几种地外文明的高等种族,我不会有任何作为。

至于眼下的情形,虽然意外的得到了水晶金字塔,可教授都不知道它的用途,我们所能做只怕也就是代为保管而已;

国内已经没有什么事情可担心的,至于先前的袭击与营救,不管双方各自是什么人,我本人除了大脑有点异常,也没什么厉害的仇人,更没有多少利用价值,如果袭击者不属于某国的势力,说不定他们杀我的心都有。

因此他们针对的无外乎就是伊诺儿留给我的那些东西:古堡、伊宅和那件衣服。但其中密室的事情已经清楚,衣服也有了结论,即便都被别人得去估计也不会再有什么价值可以挖掘。

综上所述,我准备跟齐齐与杨聪事情一了,把古堡继续交由陈浮他们托管就准备回国了,明面上有王汉和苏局在,暗面上还有杨叔他们,再加上中国的国情,真有不长眼的跑到大陆追杀我,肯定会被人民战争的海洋给无情淹没。

我心中那时确实这样打算,万万没料到斯特劳斯教授会给我们一个更大的惊喜。

那时我们正谈论达芬奇的那个古堡实验室,我信口就提到在了在国内伊宅的发现,特别是那枚令我大失所望的25美分硬币。

没想到老教授闻听此言,立时露出一副惊讶的表情,示意我停一停,老人似乎有话要说,我们三个顿时一脸的好奇,静候着老人的下文。

结果教授竟然用颤抖的双手去拿书桌左边的黑色台灯,陈浮刚好坐在那一侧,立刻站起身来帮老人把台灯放到面前的桌上。

在我们三个人六只眼睛的炙热里,老人从灯罩上正解一个悬着的挂饰,我们进门的时候从未仔细观察过书桌上的摆设,此时才注意到在黑色的灯罩下,一条细线系住一个精美的荷包样丝织袋,圆形,直径差不多两公分。

教授用颤抖地手把织袋底朝上,倒出一个东西来。

三个人一看,知道事情变得不寻常了。

袋子里装着的竟是同样一枚1997年的25美分硬币。

在我们的期待与惊讶中,教授只解释了一句:

“这是一位考古的朋友很久之前送给我的,当时他带队在尼罗河畔最早出现人类活动的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在一座有4000年历史的太阳神庙里,他们开始发掘那片废墟,结果在地底深处的一块古老石碑下面意外的找到了这枚硬币。等他们后来向硬币发行国查询时,得到的结论竟然是该版的硬币计划到97年才发行,他们询问时都还躺在国库里未开始流通。

对于此事这位考古的朋友感觉难以置信,就将硬币寄给了我。但我也无法解释,就把它挂在了台灯上,希望时刻能提醒自己:懂得谦卑,宇宙是无限的”

教授讲完,将硬币装回袋子里,竟然一并放进了那个装水晶金字塔的盒子,然后对我跟齐齐说

“我把它也一并送给你们,说不定会有所帮助。如果你们有机会的话,我建议你们去一趟埃及,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帮你们联系我那位朋友!”

我无法形容我当时的情形和心态,只知道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我在那一刻动摇了,以至于陈浮站起身向教授道别的时候,我仍然呆坐在椅子上。

后来陈浮在征得教授的同意后,将杨聪带了进来,为我们拍了一张合影,而我对杨聪的欣喜若狂浑然未觉。直到事后,再看那张照片,才发现我跟杨聪看起来就像一对智障,他高兴的像个疯子,而我木楞的像个傻子。

在我如同木偶般和齐齐一起跟斯特劳斯教授握手告辞的时候,我却牢牢记住了老教授临别的赠言,他说:

“年轻人,记住玛雅人的一句话---------‘地球并非人类所有,人类却是属于地球所有。’”

第二十章 金刚

 从斯特劳斯教授处告辞之后,我们一行三人在陈浮的陪同下乘直升机返回了古堡。

因为考虑到安全问题,陈浮在古堡周围加派了人手,按他的意思还准备以我们做饵,把袭击我们的人给钓出来,然后一网打尽之。但我对此的兴趣并不高,感觉还是回国呆在家里更安心一些,所以我跟陈浮交谈的时候就把我要回国的意思说了一下,他并未强留,只是说在我们驻留古堡期间,他们将保护我们的周全。

至于齐齐,一整天都盯着教授送的那个水晶金字塔研究,试图发现些什么;而杨聪仍然沉浸在与斯特劳斯教授合影的喜悦中,对自己究竟要冲洗多少张照片、要送多少友人以及是否传到网络上显摆显摆颇有些犹豫不决,唉!显摆真是年轻人的天性!

喜忧掺半、惊喜交加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次日清晨,我们便开始收拾行囊。昨天我们本来想要专程去卢浮宫参观一下那幅弗朗索瓦一世的肖像画,结果祸从天降,F国的游历计划也就泡了汤,眼下尽快回国才是首务。

好在行李不多,主要是把教授的东西装好。之后就静候着陈浮的到来,准备把古堡的钥匙再留给他,让F国政府继续为我托管,毕竟里面的古物很多都是国宝级别的,特别是密室里的东西,数量尤其不少,防偷防抢的事没有比一国政府更有效的了,而且我还需要陈浮他们给木盒子里的东西开个证明,要不然我机场一通关,八成就被当文物贩子给劫下来。

上午10点钟左右,陈浮的车到了,没想到先下来的是齐埃尔,陈浮紧随其后。看齐埃尔的神色,看来陈浮交待的任务办好了。

陈浮进了客厅,问候一番过后,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来递给我,我接过来一看,竟然是一张政府关于水晶金字塔的出境证明,没想到陈浮思虑如此周详。

等我们拎着行李走出古堡,突然感觉少了点什么,等看到门外两辆车上坐着的两个特工,我才明白那里不对劲儿,是人,原来在古堡外的一群特工不见了。

不及多想,我们就上了车,陈浮、我和齐齐坐在第一辆车,齐埃尔和杨聪则乘后面一辆。

我本以为陈浮会再派一架直升机来,没想到竟然是轻车简行。等两辆车一前一后上了路,齐齐紧紧握住了我的手,显得有些担心,不知道还会不会上演昨天的一幕。

陈浮坐在副驾驶上,神态却很是轻松,一路跟我们聊天。

我当时想起那个袭击我们的雇佣兵组织,因为我对这类组织没有多少了解,就顺便问了一下,也好缓和一下齐齐的紧张心态,结果还真从陈浮嘴里知道了不少事情。

昨天,偷袭我们的雇佣兵是叫做德纳尔的手下,这个家伙前两年已经老死了,但他年轻时确实是个叱咤风云的人物,曾把非洲搅得天翻地覆,他在10多个国家里搞了30多年的政变。

这家伙得意时是非洲的太上皇,大权独握、呼风唤雨;失意时如丧家之犬,举家奔逃、东藏西躲,但毋庸置疑的是,他所领导的雇佣兵机构是个人雇佣兵时代的标志,是翘楚,是佣兵界的第一杆枪。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年轮的推移,德纳尔成了一位满头白发,穿着格子呢大衣的老人,最终接受了上帝的感召,可在他努力下已经在F国合法化的一帮手下却成了倒树后的猢狲,不再像德纳尔时代那样对F国政府惟命是从,只要雇主有钱,估计白天雇他们去刺杀总统,晚上他们就能把计划给整出来。

他们在陈浮的眼皮子底下小打小闹的,陈浮也懒得搭理他们,这一点跟王汉差不多,可没想到那帮家伙不长眼,不仅见了吉尔的证件还敢一枪把人给放倒,更为可恶的是对已经生命垂危的雷诺竟然赶尽杀绝。听说两个年轻人都是陈浮重点培养的好苗子,这下真把陈浮惹毛了,这样齐埃尔才被直接派了去。

齐埃尔早已经憋红了眼,于是天上飞机,地上排炮,三下五除二,打着反恐的旗子把驻扎在小岛上的原德纳尔基地给夷为了平地。

雇佣兵里有几个机灵的,枪一响就闻出了味道,特别有个关系广年纪长的认出带队的是齐埃尔,几个家伙立时就光着屁股打着白旗先跑了出来,这才保住了小命。

齐埃尔把事情一摆,几个漏网之鱼就一股脑的把所知的一切都兜了出来。

结果还真就应了陈浮的猜测,佣兵组织里负责联络业务的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提供了我的资料和古堡的信息,用了一个颇能打动人心的的酬金数额达成了买我脑袋的交易,听说还从瑞士银行里预付了百分之五十的订金。结果,这份订金就成了德纳尔佣兵团的催命钱,也注定了他们灭亡的命运。

当时陈浮说的很轻松,等我后来闲下来打开电脑一查,才知道那个佣兵团以及德纳尔背景非同一般。

有人曾经这样评价德纳尔:“当他活着的时候,没有一个非洲的专制统治者能够睡得安稳,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攻占进来”

而他本人则把自己看作一个“海盗”。当谈及他年轻时在十多个国家发动的几十次政变是,他说“F国的海盗在袭击外国船只之前会先得到国王的许可证,”随后他会解释说,“我虽然没有得到许可证,但是我有情报机构给我的护照。

显而易见,当时可能陈浮讲述时刻意忽略了一点,德纳尔本人和他所领导的佣兵团其实与政府有着极深的渊源,以至于当德纳尔因为一次政变接受审判时,他的律师在法庭上宣读一份F国外情报及反间谍局前局长的证词:“当连特别机构都无法执行秘密任务时,我们只能依赖其他的方式,比如说德纳尔就是其中一种方式。”

可以这样讲,德纳尔活着时,这支武装力量的性质与陈浮他们的关系甚至可以称之为同事关系。但德纳尔一死,年轻一代见利忘义,逐渐失去了政府的信任,最终在齐埃尔手里化成了灰烬。

从陈浮话语里,我的另一点收获就是对一个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就是带队的齐埃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