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齐天传-第1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道陵乃道教四大天师之首,当即站出道:“小仙看来,佛老此举不妥。”

玉帝道:“天师自说无妨,不妥在何处?”

张道陵道:“佛老传播佛教经义,理应先与陛下招呼,如此作为,与先斩后奏何异?”

玉帝听了,也只点点头,并无丝毫反应。

张道陵不甘心,又道:“近年以来,西牛贺洲土地逐渐东扩,已是嚣张胜却以往,此际又变本加厉,夺我道教气运,如此下去,我教危矣!”

托塔天王站出道:“天师此言太过危言耸听,我道教有三清坐镇,又有万天之尊昊天上帝掌握,号令天下,莫敢不从,何来危矣之说?”

张道陵道:“天王太过轻描淡写了,须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何况佛道之争历来便有,而今对手咄咄逼人,难道还要退后忍让不成?”

李靖笑道:“佛道两门素来交好,所谓争斗,都是凡夫俗子为之,怎的天师也信了这个论调?”

张道陵急道:“俗话说,拿了人的手短,李天王莫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李靖手中宝塔乃是如来所赠,此时张道陵提起此事,正中他的要害,腾地一下满脸涨红,便辩解道:“我对天庭素来忠心——”

玉帝皱眉道:“罢了罢了,你二人莫做意气之争,此际怎是论态势的时候?佛门既然如此动作,我道门若不有个应对,却唯恐教人看轻,我召众卿前来,只想个对策,莫论其他!”

张道陵与李靖见玉帝出言阻止,均告罪退下,李靖透过来阴鸷的一眼,张道陵知道,这个梁子算是结下了。

一时间堂上无人说话,太白金星心思急转,想了一个法子,边站出道:“臣有一计,却不知是否合用,若有出入,权当抛砖引玉了。”他极为伶俐,见了李靖与张道陵撞得灰头土脸,先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

太白金星道:“佛教东行,不可看得过重,但亦不可看轻。太重,会被人背后指点我天庭器小,容不得旁门存在;太轻,实因沙门人多势众,若再添门众,或许真将不可收拾。”

许多人听了微微颔首,果然是太白金星,虽然说了两句废话,但听在心里都觉理所应当。太白金星见玉帝颇有赞许之意,便侃侃而谈起来:“听闻佛老着观音菩萨来寻人西去,须知自南赡部洲至灵山,道途漫长,若一步步量过去,怕不得三五十载。途中又有诸多国度山头,大小妖精藏迹其中,由此看来,这取经倒也并非易事。”

四大天师中许逊忽地发问:“金星所言有理,不过照此看来,难道佛老自己给自己出了个难题不成?”

太白金星道:“非也非也,佛老何等人物,我这点算计他又岂会想不到。观音菩萨既受他指点,想必也明了其中奥要。道途漫长坎坷,非一人之力所能及也。若不出我所料,观音菩萨寻的取经人绝非一人,总要寻些帮手才好。”

“既要寻帮手,便以神通为先,否则保不得取经人,中途夭折,岂不成了大笑话?”玉帝越听越有意趣,身子微微前探,仔细聆听。

太白金星又道:“既然我天庭不好出面阻止,那便行个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策如何?”

玉帝问道:“何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金星还需细解。”

太白金星道:“此比或许不恰,其实便是明里搭台,暗中改戏。试想,若在取经队伍中安插一个天庭中人,封山堵路,遇水拆桥,这取经之途又岂能一帆风顺?”

众人听了,无不交口称赞,都道太白金星足智多谋,这一招实在阴绝。

太白金星又道:“此计其实是小谋,有此小谋为先,方有大计在后。”玉帝喜道:“难道还有计策?”

太白金星道:“有了此人在内呼应,取经一众起居习性、各人优劣、行进路线自然了如指掌,回头再于西行路上设些阻碍,岂不更令取经难上加难?”

李靖忍不住问道:“我天庭设下阻碍,与直接派人阻止何异,如此行事,仍是面上不好看。”

太白金星笑道:“天王果然耿直,我天庭良莠不齐,便有些天将星宿偶尔犯了罪过,也在情理之中哦。”李天王被太白金星说的脸上又是一红,赞了一句匆忙退后,立誓再不发一言。

玉帝思忖片刻,终于赞道:“金星好谋略,众卿可有不同见解。”

阶下群臣见玉帝已经认可金星计策,哪里还有人犯傻说话,玉帝道:“那便依此行事,再来论一论,我天庭中有谁人能当此大任!”

第一九一章八方动

天庭与西天来往甚多,稍微有头有脸的天将都与西天中人照过面,众人商议了一阵,这人实在是难选。

此时,太白金星眸子一亮,抬眼看了看玉帝,却不说话。

玉帝略一想,亦知金星心意,于是道:“此时暂也不急,众卿且回去仔细想想,明日此时,再来堂议。”

众人呼啦啦散去,独金星留下不走。玉帝道:“金星考虑甚周,稍后定有嘉奖。”原来二人均知,此计虽好,却关键在这人选身上。若于众人面前说出,一旦走漏风声,这计策便不灵了。许多仙官与西天甚为亲密,难保在此当口泄密。

太白金星道:“臣推举一人,陛下可还记得被贬下界的天蓬元帅?”玉帝点点头:“自然记得。”金星道:“天蓬此人貌似忠良,其实重利忘义,据说他下界投了猪妖之身,俊俏容颜变作钢牙髯面,已是生不如死,有些疯疯癫癫了。此人本领尚在,若许他些功利,倒是绝佳人选。”

玉帝一怔,问道:“疯疯癫癫?他若说漏了嘴,岂不坏了大事?”

太白金星道:“天蓬被贬时,并无取经一事,天底下哪有如此完美的苦肉计?天蓬即便说了,怕也无人会信,只道他怨恨天庭,造谣生事。”

玉帝忍不住击掌道:“好!”

太白金星见玉帝赞了自己一句之后,竟又闭目陷入了沉思,便低声与玉帝辞别,心情畅快出了通明殿。

玉帝见金星离去,匆忙起身召唤銮驾,直奔瑶池而来。

瑶池偏殿之中,只玉帝王母二人叙话,玉帝将金星计策与王母道明,王母笑道:“金星好计策,我之前也想过安插人选,却没想起天蓬来。”

玉帝点头道:“嗯,虽与如来交好,但终为各取其利,有个心腹安插进去,自然放心一些。”王母道:“但至此,这计策也只成了一半。”

玉帝道:“那是自然,观音那厢还需寻人去说和。”

王母笑道:“大慈大悲道貌岸然的观世音,此人倒是容易应付,此事便交由我去。”

玉帝一惊:“你去?”

王母笑道:“我自然有法,你无需挂怀。”

玉帝见王母自信满满,知道她并非妄言,便道了声“好”,便撩开珠帘要走。王母见珠帘卷起,急将玉帝唤回,道:“既然能安一个,为何不再安一个,也稳妥些。”

玉帝道:“另个又是谁?”

王母道:“可还记得卷帘大将?”

玉帝恍然大悟,道:“卷帘向来忠心耿耿,此人也是绝好的人选。”

二人议定这件大事,心中愉悦,便坐在偏殿饮起酒来。

………………

北天门前,玄天上帝麾下龟蛇二将正在门逡巡,忽见南面迅疾飞来一人,龟将仔细一看,惊道:“紫微大帝!”急忙入内禀报。

真武正于丹房冥思,忽听紫微在门外道:“道兄好清闲日子。”真武微微诧异,紫微大帝虽与他交好,却极少来紫霄宫的,今日前来,想必有大事相商。

真武忙屏退左右,对紫微道:“大帝来此,出乎意外,可是朝中又有异动?”

紫微摇头,道:“天下眼目,此刻全聚于西方了,你还不知?”

真武道:“西方向来如细水涓流,莫非还敢泄洪不成?”

紫微道:“正是!”于是将如来欲往东土寻取经人之事说了一通。

真武陷入沉思,如来此举,着实出乎他意料之外。

须知真武大帝并非寻常天尊,而是下任天帝人选,此事定于天庭成立之初,极少有人知道。他与紫微大帝向来志同道合,又对道教现状极为不满,故此始终暗里绸缪,交朋结党,欲寻适当时机撼动朝堂。

真武大帝主掌北天,下御北方诸神,又身为龙祖,天下有鳞之物,莫不以他为尊,这势力岂容小视,论地位亦不下于玉帝;紫微大帝在诸天星辰中位置最高,道教中称他为“众星之主”,“众神之本”,因此在天庭中影响也极大。这二人于玉帝号令,爱听则听,偶有违拗也无人敢用强。

佛教此刻进犯东土,这可是关系两教气运的大事,真武思绪急转,自己这一系在此中如何能得利,又如何不教佛教压过道教,想起来也煞费心思。

真武道:“紫微大帝如何看待?”

紫微笑道:“如来之心,路人皆知,只不知此番算图穷匕见,还是投石问路。”

真武道:“依我看来,却是先投石,再藏匕。如来野心勃勃,此事想必筹划久矣。”

紫微点点头,道:“若非有十足把握,绝不会如此行事,只是他何以断定玉帝不会生怒?”

真武道:“玉帝向来阴柔怯懦,如来是摸准他性子了。”

紫微道:“无论如何,良机难得,乱中才好取势。”

真武想了想道:“玉帝此番若再无动作,只怕教中许多人更加心灰意冷,只是不知如何探明局势。”

紫微道:“此事不好亲为,此际观音正于西行路上寻取经人,若能在取经队伍中暗暗布下棋子……”

真武道:“不错,料想此事怕是尽人皆知了,非但天庭,便三清也该有些动作,安插内应,应能随时知各方态度,然后再做定夺,乃是良策。”

紫微道:“此事甚急,又远未定形,一时间也做不了许多决断,还是尽早定下人选为好。”

真武想想道:“倒还真有一人,才犯了天条,便叫他将功赎罪去也好。”

紫微道:“可是心腹?”

真武道:“是我龙族子弟,西海敖闰三子玉龙。”

紫微道:“那自然靠得住。”

真武点点头道:“此事我来安排即可,观音那边,也易说话。”

紫微忽起一念,道:“此计虽好,却不难想,我等能有这计策,他人想必也能想到。”

真武问道:“那又如何?”转而一笑道,“我知道了。你是担心南海观音?若安插外人过多,她那厢会不好做?”

紫微道:“正是。”

真武笑道:“非也,观世音菩萨又岂是个安分的主儿?你还以为她于佛教忠心无二不成?此人长袖善舞,八面玲珑,胸中实有大抱负也。”

紫微听真武如此说,放下心来,赞了一句:“道兄知人颇深,我却自愧不如了。”

…………………………

五行山下,悟空懵懵懂懂,昏昏欲睡,恍惚中也不知过了几十年。他初时也尝试脱身之法,却终不得其解,待到后来,他自知与如来修为相差甚远,便索性放弃了。

这许多年,只记得二郎神来看过自己几次,也有不少人在云中观望,却不下来探视,想必是身份所碍,不好近前。二郎神遣梅山六兄弟带些草头神远远看顾自己,初时悟空还与他们说说话,后来也无话可说了。

寂寞还好,孤独也罢,悟空此际最怕的便是观音,谁知她会不会另寻他人,错过自己。若是如此,自己这许多年折磨却是白受了。若真如此,定要纠集齐天岭一众,杀他个天昏地暗!悟空暗暗发誓。

此时正值春暖花开,这一日,说也奇怪,悟空头脑说不出的清醒。正轮到康安裕当班,康安裕与旁人不同,每次到此都要与悟空问个安。

他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