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鬼大巴-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怪物发出杀猪般的嚎叫,跳起了几丈高,天生趁机也连挥出数剑,冰姝发出的道道白光,悉数击中怪物,把被烈火焚身的怪物完全冰封,变成一块巨冰重重砸到了地上,这样就出现了一幕冰封烈火的奇景,透过透明的冰层,我们看到,浑身着火的怪物缩小了几倍,化成一条“火龙”,发狂的乱冲乱撞,企图冲破冰层的封锁,冰块被它撞得“砰砰”震动,但冰块始终是坚如铁壁。而怪物那种无法言喻的痛苦惨状,连我们都看得惊心动魄。

怪物变成的“火龙”越缩越小,但它仍然在挣扎,只不过力度速度已经大为减弱,过了一阵,冰块里终于安静了下来,只剩下一堆黑色的东西,那是怪物的灰烬。

老爷子拿铲子往冰块上轻轻一敲,冰块就象脆玻璃,砰的就碎了一地,一股带着炭焦味的浓烟马上冲出,细闻之下,其中还夹杂着一丝异香,我马上打了个寒战,这个气味实在太难忘了,就是一年前黑叶血檀棺焚烧时发出的那个味儿。

老爷子用铲子仔细拨弄着那堆灰烬,好象想从中找出一些他想找到的东西,那怪物活着的时候大如老虎,烧死后就只有那么一小堆的灰。

爷爷,它是狐王吗?天生问老爷子。

老爷子眼皮跳了跳,仍旧低头拨弄着那堆灰烬,过了一会才抬起头,说:它是象狐王,但并不是狐王。

啪哒,啪哒豆大的雨点开始从天上掉落,打在那堆还冒着烟的热灰上,吱吱的响。紧接着一场豪雨倾盆而下,远处的景物皆隐没在灰蒙蒙的雨雾里。

什么味儿?好臭啊!天养突然伸长脖子,向猎狗一样抽着鼻子,双眼把在场的人逐一扫视。

是你!你为什么这么臭!天养的食指坚定无比的指向了我,我这才发现,我的身上真有一股臭味,脸马上红得象关公。这是什么原因就不用明说了吧,那只该死的怪物,一定是我被它扑倒的时候,后背给沾上了。

什么人啊?拉屎都能拉到那里去天养手捏鼻子,斜眼看着我,故意弄出一副极夸张的表情。

走吧!咱们到埋葬狐王的地方看看去!老爷子说。

   第七十七章棺材树

十六年前,老爷子把狐王埋葬在离宫殿不远的一棵巨树之下,这棵巨树足有三四十米高,直径也有十米左右,枝叶极为茂密,抬头只见得黑压压一大片,外面暴雨滂沱,但这棵树的覆盖面几乎是滴水不漏。我细看之下,才发现这棵巨树其实是由数十棵几人抱的大树组成的,它们的树干生出一条条粗壮的根须,彼此间紧紧抱缠在一起,粗看就象一体的。老爷子说这种树叫抱樟,又名“棺材树”。

我一听不禁打了个哆嗦,但同时也很好奇,这种树怎么会有个这么难听的问字呢?

老爷子解释,说这种树曾是长蛇岭脉西南一带的特有树种,它的根有“趋尸”习性,有人曾试过在抱樟树下埋了一只死鸡,几天后挖开一看,竟发现整只鸡都被抱樟的根须包得严严实实,可见其根生长速度之快。在古代,很多老百姓连饭都不饱,如果家里有人去世,通常只能用席子卷巴卷巴埋了,没钱置棺木啊,抱樟的这种特性,让穷苦百姓在它身上动起了心机来,所以就开始有穷人把家里的逝者用麻布裹好,葬在抱樟树下,目的是想让抱樟的根须把逝者遗体包裹住,以此为棺。这种特殊的“抱樟树葬”,后来还形成了家族性,就是说同一个家族的,死后就葬在同一棵树下。这棵抱樟树的树下,就成了家族墓地。

传说有位穷秀才,其妻极贤德,为了丈夫能安心读书,把家中生计一肩挑,结果积劳成疾,不幸英年早亡,当时秀才家徒四壁,只好痛哭一场,按穷人之俗把妻葬于抱樟树下,后来秀才高中入仕,念妻恩情,便找了一块风水宝地,打算将妻遗骨迁葬。那天土工挖开坟土,发现其妻尸身已被抱樟的根须严密包裹,当土工去除抱樟根须,打开裹布时,被吓得当场丢下家伙就跑,原来其妻已下葬多年,现在竟然还面目如生,没有半点腐朽现象,后来经过仔细分析,大家才知道,原来抱樟树本身有特殊的气味,可以防虫防腐,尸体被抱樟包裹之后,就可长年不腐。

更为神奇的是,据说抱樟本来是不开花的,但一旦在其树下葬了逝者,第二年它的枝头就会开出一朵大花,每多葬一个就多开一朵,而且这些花的颜色是不尽相同的,有红,有白,有绿,有黑,有灰,人们就认为,花的颜色实际是抱樟对逝者生前善恶的判定,若生前为善者,花为红,白,黄等亮色,且芬芳四溢,若生前为恶者,则花为黑,灰,褚等暗色,且臭气熏天,所以抱樟又有“判官树”之名。

话说有一年,某地方来了一位新长官,这位新长官在前任地任职时曾遇到过一次大“尸暴”(即大量尸体突然厉变),结果弄得他焦头烂额,现在又听说当地“抱樟树下葬死人,可保千年面如生”的传说,正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他认为尸久不化,易生邪孽,于是他下了一道命令,凡抱樟树下之坟,都必须在限期之内迁走,然后又使人把任地境内的抱樟尽数刨根挖出,放火焚毁。据说那些在抱樟树下挖出来的遗体,全部都是面目如生,丝毫未腐,无论是新下葬的,还是百十年前下葬的。

同样神奇的是,在这次“焚树”事件之后不久,邻地的抱樟也纷纷跟着莫名枯死,自此抱樟就彻底绝了种。

8月1日晚上更新

当然了,抱樟这种树早已绝迹尘世多年,以上种种皆是传说,不能一股脑儿全当真的。

狐王的坟包就在抱樟树脚下,高高立着,大概因为树下日光不至的缘故,坟包上只稀稀拉拉的耷着几根瘦弱的野草。

十六年过去了,这坟包却比我当年堆的时候要大得多高得多,一定是狐狸们不断给坟包培土的结果。老爷子望着坟包,自言自语道。

我听了不禁有些感概。想不到连野兽都如此有情有义。反观人类社会。却常有为了点钱财利益就骨肉相争。亲友反目地事情发生。

老爷子向着坟包抱抱拳:得罪了!说罢就拿起铲要挖开狐王地坟。

我连忙上前说:老爷子。这种活儿还是让年青人来干吧。

老爷子手没停下来。只谈淡说:不用了。我葬地我清楚。

老爷子用铲如风。坟包转眼间就被他挖平。当挖到大约三十厘米深地时候。下面就全是密密麻麻地根须。这些根须粗细不等。粗地跟手指差不多。细地就如须发一般。挖到这里。老爷子开始放慢速度。小心起来。尽量不弄伤那些根须。只是挖出根须没长到地泥土。就这样捣弄了有半个小时。一个由无数根须包裹而成地茧状物体就呈现在众人面前。这个茧状物长约1。5米。高约半米多。一头连接着大树。一头则弯曲顺着茧体生长。整个茧面没有一丝缝。完全见不到包在里面地是什么东西。

老爷子用铲子小心地去剥开那些根须。随着包根被一层一层剥开。我地心情也跟着越来越紧张。眼盯着剥口连大气都不敢喘。剥开了大约有五厘米厚吧。我们终于看到了一片火红色地毛皮——是狐王!它还在!

接着疑问马上又来了,那么刚才的“狐王”呢?难道真是黑叶血檀树妖变的?它为什么要变成狐王的样子来攻击我们呢?在场的人默不作声,统统陷入了沉思。

老爷子打着手电仔细检查那些脉络交缠的根须,照来照去。忽然,手电的光圈锁定在巨茧靠树端的一小处地方,老爷子目不转睛的盯着那里,但其他在场的人都看不出什么端倪来。

天生问:爷爷,有什么发现吗?手机轻松阅读:wαр。⑴⑹整理

老爷子没有回答,只把手伸进那些密密麻麻的根须中,掐住其中一根,用指甲刮刮,然后闻了闻沾在指甲上的根汁,这时我看到,老爷子的眼睛猛然一亮。他马上抓住那根藤,使劲的往外拉,但那根藤十分紧实,只能拉出来一点点。

8月2日早上更新

老爷子象一位高超的外科医生,把这条根旁边的根须一一清除,这才发现,原来此根是长在狐王脑袋上的,这一点和其它的根须完全不同,只是还有一点暂时弄不清楚,就是:这条根到底是从狐王身上长出来的,还是抱樟树的根长到了狐王身上?

老爷子走出坟坑,拿着手电围住抱樟树转,手电的光圈在他脚前的地面左右晃动,很快,手电的光圈又定住了,定在树脚下一根从地面抽出,只有手指粗的野藤上,这根野藤是扒着抱樟的树身一直往上生长的,它长在如山巨大的抱樟树上,太不显眼了。老爷子又用指甲刮刮那根藤,闻了闻,脸上表情没什么变化。然后,手电的光圈顺着这根藤一直往上照,我们的目光也是随之上移,当手电光照到大树的第一个横杈时,我惊见上面竟然倒悬着一只很大的怪物,它头朝下,张着一张大得离谱的嘴,好象随时都会向我们扑来!

不好!快散开!我大喝,然后快步后退了几步,几乎在同时,于叔,老爸也迅速向后跃开。只有老爷子和天生姐妹仍然抬头看着那那个“怪物”,双脚没挪动半分。

你们太紧张了。老爷子呵呵笑了。小丫,你上去把那东西弄下来吧。他吩咐天养。

好!天养说完走到树前,双脚一蹬,跳起一抱,整个人就“粘”在了树上,其实爬这棵抱樟是很不容易的,它树干粗大,表面光滑,离地十余米以下的树身都没有横杈,根本就没地儿借力。谁知,噌噌噌她竟然爬得简直比猴子还快,一眨眼的功夫儿就爬到了那个横杈,坐在上面拿小刀割了一会,那“怪物”就呼的一头坠落,澎!摔到地上还弹了两下,我们上前一看,原来只是一个略成蛋状的空壳,所谓的大嘴,不过是它的裂开的口子罢了。

妈的,原来是这么的玩意!我忍不住骂了一句,抬脚狠狠一踢,咚!发出空洞的声音。

老爷子用铲子把怪壳剖成了两半,只见怪壳的内壁沾着很多丝丝条条的粘液,用些地方厚,有些地方薄,有点象一个模子,细看之下,形状就好象一个蜷缩成一团的人似的。

那只“狐王”应该就是从这个东西里面跑出来的。老爷子说。

望着这个空壳,我的心中飘过一缕阴霾,仿佛看到了自已的下场。

   第七十八章前无归路

把狐王的坟重新埋好堆好之后;我们就准备离开灵狐谷;此时已经云散雨收;天空一片清朗;阳光洒在湿漉漉的地面上;升起阵阵清新的泥土味。

当我们穿越甬道;来到瀑布前的平台;准备再由老爷子带着逐个走过〃水龙决〃石墩时;本来平静如镜的潭面;忽然无风荡漾起波澜来;老爷子眉头一皱;举起右手;示意大家要小心。

前面讲过;这个水潭的潭水极清;但又极深;深不见低。这时我们看到;有一滚一滚的浊流从潭底涌起;很多生活在潭水深处;平时见不到的大鱼;大鳝;大虾;逃难似的仓皇向上游;好象潭底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情;那些原本在潭中悠闲游弋的小山坑鱼;同样是大受惊吓;无头苍蝇似的乱窜乱撞;还纷纷跳出水面;水潭上面顿时银鳞闪闪;犹若小星河;这个一直平平静静的水潭;此时热闹得象一口开水锅。

这般异象;让我们看得心里直发紧;莫非又有什么邪物要出来挡道?

果然;我们很快就看到一条怪物正从水潭深处慢慢游上来;这条怪物体型巨大;足有十余米长;全身扁平;体色血红;它的头是尖长的;尾巴是圆弧状的;身体十分柔软;象波浪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