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行大唐-第1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珍很善战,在微山湖两翼节节胜利,他对徐州的威压已经形成。无奈的时溥亲自召集军队,率步骑七万与朱珍开始在徐州城之北的马坡对峙。
    朱全忠一贯喜欢做一件事,而且乐不此疲。朱全忠有男人正常的取向,他喜欢女人,尤其是漂亮女人,别人的漂亮女人朱全忠尤其喜欢。
    权势才是最好的东西,有了权势就会有用不完的财富,就会有漂亮女人,而且不断有人送上来。
    今天,手下人送来一个尤物,据闻是来自扬州有名的女姬,被人买下来用来讨好自己。朱全忠向来不拒绝女人,尤其是漂亮女人,这个经过调教的扬州美女想来很会伺候人,朱全忠决定今天要享受一下不一样的感觉。
    就在朱全忠准备享受美女的时候,想不到的是一份八百里加急军报抵达汴州。
    东都洛阳的天成军兵出河阳,只用了不到一天时间,孟州城被攻陷,节度使张全义被俘,大将丁会经过顽强抵抗仅以身免,带领三千残兵败将退守怀州(沁阳)。
    朱全忠什么都明白了。
    扯后腿的来了,左睿不会这样眼看着朱全忠在南线获得突破,牵制没商量。蔡州的秦宗权还没有完全拿下,徐州的战事进入关键时刻,左睿真会看时候,不愧是大唐崛起最快的名将。
    暴怒是没有作用的,怀州距离孟州只有百里,既然得了孟州,想来左睿也不会放过物产丰富的怀州,估计还要向东扩展地盘。朱全忠也无心享受美女了,不能指望左睿知足,这个西进的通道对双方都很重要,朱全忠赶紧召集人布置东线的战事。
    。。。。。。
    怀州素有“覃怀古郡,河朔名邦,商隐故里,乐圣之乡”的美誉。夏为覃怀首邑,商属京畿重地,周称野王邑,汉为野王县,隋改河内县,唐称怀州。
    这座古城不大,可以说很不起眼。
    丁会和守在怀州的将领吴玉庆很熟。吴玉庆还做过他的手下,这次跑出来他自然要投奔吴玉庆。
    孟州被围,吴玉庆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他想不到的是,一向作战很少失利的丁会会败的这样快,也这样惨。
    没什么可说的,赶紧开城。
    丁会入城,随后的事情也来了,天成军穷追不舍,很快来到怀州城下。兵力占优。怀州被围。
    。。。。。。
    朱全忠终于感受到了冷意,失去怀州就等于打开天成军的东进大门,左睿必定要取新乡。得到新乡左睿就能够和朱氏兄弟搭界。朱全忠在附近做的一切布置就会失去意义,整个布局就会被破坏。
    更重要的是,新乡与朱全忠的老巢汴州仅一水之隔,这等于在朱全忠的头上悬起一把利剑。
    不战也要战。而且要大战。
    调兵遣将。一时间整个汴州一片风声鹤唳。
    也不知多久未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了,朱全忠突然感觉到有些无力。左睿的判断力太强了,宁可不攻打徐州,朱全忠也不能失去新乐,这就是左睿的战术,不调兵左睿就会直下新乐,调兵少了没有作用,左睿的手下士兵战斗力很强。朱全忠真的被牵制的烦恼异常。
    就在朱全忠调兵遣将,也在考虑是不是放弃徐州之战的时候。一个让朱全忠下定决心的消息传来。
    丁会窝里反了。
    粉丝就要有粉丝的觉悟,某人的粉丝开始发泄愤怒了。丁会已经对朱全忠失去了信仰,他跑到怀州城内不是逃出来的,而是主动请战。
    丁会作了一个结结实实的内应,他在孟州就投降了。为了心中的信仰,为了让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看得起,丁会果断依照自己的思路走了一场秀。天成军兵围怀州,丁会立刻反正,直接就砍掉吴玉庆的脑袋,随后打开了城门。
    新乡直接暴露在天成军面前,朱全忠没有其他选择。
    。。。。。。
    历史变得如此面目全非,而那个始作俑者此刻拿着一个木制的名谒目瞪口呆。
    谒是源于汉代的名片,谒是下级对上级、晚辈对尊长通名时用的名片,通常用于比较庄重、正式的场合,平时在亲朋同僚之间使用的是一种比较简易的名片,叫做“刺”(札)。
    明显有些不对,素不相识,丁会为什么对自己使用很正式名谒?
    “不是还有一封信吗?看看再说。”一旁的无良皇帝这时候显示出他的无良,拿起桌子的信直接撕开。
    和皇帝抢一封信的事情陈墨不能干,不尊重个人隐私,只能在内心表示自己的愤怒,陈墨只能继续自己的茫然表情。
    信的内容应该不长,皇帝几眼看完,随后的表情却精彩无限:“祝贺大郎,你这次发达了!”
    “微臣已经很发达了,有钱,陛下宠信,还答应不久之后给升官,想不发达都不可能。”嘴里变相的恭维着皇帝,内心继续腹诽这位皇帝的无良,太不注重别人的隐私了。
    变相的恭维谁都喜欢,皇帝一脸笑容:“丁会这个人很有意思,朕喜欢!我决定了,给他封一个大官,然后。。。让这个大官拜一个小官为师。”
    “请陛下明示。”
    依旧一脸茫然,猜到了也不能表露出来,这就是聪明,陈墨意识到一定是发生了特殊事件。
    “丁会是你的崇拜者,要拜你为师,朕。。。来做引荐人好了!”
    皇帝哈哈大笑,笑的前仰后合。
    这叫什么事?三十多岁的人拜一个二十多岁,连妻子都没娶回家的人为师,皇帝亲自做引荐人。
    不能拒绝,拒绝了就等于驳了皇帝的面子,陈墨一脸苦笑:“唐代粉丝啊!这粉丝很大条,还是宽粉!”
    “粉丝是什么?宽粉是什么?”皇帝立刻来了兴趣。
    “宽粉是粉丝的一种,可以吃。。。当然。。。。。。”陈墨突然想起来这个时代没有食用的粉丝出现,没法解释,解释清楚了皇帝要吃粉丝怎么办?陈墨呲牙咧嘴:“微臣回家去做豆腐,随后撞死在豆腐上。”
    。(未完待续。。)

280 难道要排盾战?
    (感谢;唐深深、天琊海礁、419026392、毫无长处、吾梦的打赏,感谢冠阳书友的两张月票!)
    皇帝当然不会让陈墨撞死在豆腐上,就在丁会得到消息,他被任命为神策左军忠武将军的同时,他很意外的同时收到了皇帝的一封亲笔信。
    当今陛下承诺,陈墨可以收丁会为弟子,他将作为引荐人。
    年长者拜年轻者为师典型的例子是孔子曾经拜七岁少年项橐为师,当然,孔子不可能真的拜项橐为师,只是一种说法,是为了弘扬孔子的好学态度。因此,还产生了千古名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名言。
    不但是陈墨作了丁会的老师,天成军也做了朱全忠的老师。
    就在朱全忠增援的部队越过黄河的同时,拿下新乡的天成军已经严阵以待。一次强强对撞眼看就要开始,朱全忠手下大将葛从周率领军队首先过河,身后回援的庞师古与朱珍部数万军队蓄势待发。
    正是黄河要进入枯水期的季节,奔腾咆哮的河水依旧透着特有的浑浊,只是已经不再像夏秋季节那样倨傲不逊。当然被勒住的野马也会有他的它的野性,黄河从来就是不受束缚的野马,哪怕是就要进入枯水期,它同样是很难越过的障碍。
    这个时代过河的工具是浮桥,浮桥,指用船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军队采用制式器材拼组的军用浮桥,则称舟桥。
    黄河水边不缺舟船。葛从周的军队通过的正是这样的舟桥。
    从来不愿意有军队坐河而战,作为久经战阵的大将,葛从周知道其中的危险。为了降低风险程度,葛从周的部下建了两条舟桥。这两条舟桥就像两条笔直的长龙,远远地通向黄河对岸。
    对岸的天成军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敌人过河,就在葛从周在黄河南岸坐镇,他的部下大半过河的情况下,两三里之外的天成军动了。
    黄尘滚滚,就像一个巨大的妖魔突然幻化而出。
    骑兵。壮武将军范沄整整带过来一万骑兵。
    葛从周知道自己过河的军队完了,手下三万军队,过河的军队是两万左右。刚刚过河。脚跟没有站稳不可能是一万骑兵的对手。
    双方的第一次对战闪电般结束,四万军队的对抗只用了一个时辰就决出胜负。
    尸横遍野,天成军一个俘虏没留,三万军队损失近。若不是后方士兵在接到命令后溃败后退的速度很快。这次恐怕要损失过半。
    这就是传说中的天成军?葛从周被震惊了。李克用的骑兵在所有藩镇中是公认最强的,因为他的手下一马上民族为主。而最好的步兵是宣武军,这也是一种公认。天成军的骑兵只用了一个时辰,就击败是自己两倍,而且是公认最强的宣武军步兵,这是什么样的战斗力?
    没有战稳脚跟不是理由,宣武军进行过很多次这样的战斗,可以说对渡河作战很有经验。从来没有输的这样惨过。
    更加让葛从周震惊的一幕还在继续,天成军竟然没有破坏舟桥。就这样留下了长龙一样横贯黄河的舟桥。
    天成军的骄傲激怒了葛从周,当然,也就是激怒而已。葛从周能够做的就是咒骂,他是不会再做先锋了,因为他损失不起。手下人身经百战,很少吃败仗,这样去送死葛从周舍不得
    庞师古与朱珍上来了,葛从周一脸灰败之色。
    想到过失败,没想到葛从周会如此之惨。作为多年的宿将,葛从周身经百战,经验老道,竟然败成这样。
    “舟桥也不毁掉,天成军这是在羞辱我等啊!”庞师古叹了一声,他看着横贯黄河的舟桥,看着正在把己方士兵尸体扔进河水的对方士兵,脸色变得越来越凝重。
    “骑兵一万,步兵三万至四万,我军倍于敌军。”朱珍也没闲着,看了骑兵看步兵,他判断着河对岸的天成军。
    葛从周的脸色仍旧有些不好看:“看来。。。这是要和我们来一场添油战了!过河就打,这可是很难缠的对手,丝毫不弱于河东的李克用!甚至。。。比李克用要强上不少,据说天成军有一种霹雳一样的武器,那种武器攻城无坚不摧,守城会让进攻者根本无法靠近,这次。。。”
    “想要夺回新乡,看来要等到封冻了。”很伤士气,庞师古截断了葛从周夸奖敌人威风的话。
    “怎么也要战,不然没法交代,不如借道郑州如何?”朱珍脑子灵活,这样直接强行渡河损失过大,他的意思是兵分两路,一路去郑州偷偷渡河,来一个出其不意。
    “使相可是要我等速战速决,估计明日使相就会亲临,我等这样岂不担上贻误战机的罪名,还不如强行渡河,明日使相到来自会有计较。”
    还是庞师古最了解朱全忠,朱全忠治军严谨,这可不是在外线作战自己可以根据形势随意变化,在朱全忠眼皮底下作战,这次只能选择一个战术——渡河,越快越好。
    庞师古的话说出了这次作战的严重后果,朱全忠实力越来越强,为人也越来越严酷。这已经不比从前,一以前作战处于劣势或者势均力敌,可以选择一种综合或者使用计谋的方式去获胜。现在的朱全忠容不得失败,容不得手下延误战机,三员大将根本没有不去直接作战的勇气。
    好不容易熬到这个位置,为了自己的将来,只有一战。
    为了分散敌军,在一旁重新建起两个舟桥的同时,强行渡河再次开始。
    这一次仍旧很意外,天成军改变了战术。当庞师古和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