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家后院是唐朝-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是解决长安内涝的根本,地下管道!”
“地下管道?”这个新鲜的词语李恪从没听到过,疑惑地看向李愔,等待他的解释。
“这是一种埋在地下的设施。”为了更形象一些,李愔拿起一个茶杯放在李恪面前,“看到这个茶杯了吗?把这个茶杯杯底打穿,这就是管道,,现在把这种管道埋入地下,在地面上留下管道口,一旦下雨,雨水就会通过管口进入管道,再经过管道流到城外的泾川的下游,这样一旦下雨,积水就会很快散尽,长安城内涝就可以永远解决了。”李愔学的就是工程建设,对这个问题自然驾轻就熟,回来的时候,他就在想了。
“原来如此,真乃神策,我怎么想不到呢!”李恪又指向管道线路旁的另一条线,“那这条线是什么?”
“刚才的是雨水管道,这个是污水管道!”唐朝的厕所卫生李愔诟病不是一天两天了,乘此机会还不一块解决了,不等李恪问,李愔接着道:“这个污水同样是排水的,不过排的不是雨水,而是屎尿,在这个管道的尽头再建造一个巨大的化粪池,沉淀过后,那就是天然的肥料。”
李恪呆住了,他还曾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现在长安城屎尿,都有朝廷派遣专人挑出城去,这个污水管道一旦建成岂不省下了一大笔开支,虽然对那个什么化粪池一点也搞不明白,但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把这个方法呈给李世民了!
“六弟,你真是太聪明了!”李恪兴奋地走来走去,李愔惭愧不已,这个可不是自己发明的,实在是属于剽窃。
大体的方案和李恪说了以后,李恪又拽着李愔开始探讨具体的细节问题,折腾了一天,直到最后李愔把所有管道知识全部告诉了他,李愔是疲惫了,早早睡去,李恪却像抽了**一样兴奋了一夜,屋里的灯一夜没灭。
第二天,李恪如常早朝,望着满朝文武自信满满,微笑着注视着那些聚在一起仍旧一筹莫展的同僚。
“三弟如此怡然自得,莫非已解决了父皇留下的难题!”李恪暗自得意时,一个声音从后面传来。
“臣弟参见太子殿下!”这个声音很熟悉,正是来自李承乾,李世民的嫡子,当朝太子。
“三弟免礼!”昨日散朝,他也是让东宫的官员讨论了这个问题,拿出了一个解决方法,见李恪胜券在握的样子,不由问道。
“臣弟只是有一些拙见而已!”李恪随便搪塞了过去。
李承乾笑了一下,他明白从李恪嘴里是探不出实话的,虽然他现在太子之位稳固,但他明白,魏王李泰和蜀王李恪都对自己留着心眼。
正想着,李世民走进了太极殿,山呼万岁以后,李世民道:“关于长安内涝,诸位爱卿可有解决方法?”
“启禀父皇,儿臣昼夜思虑,想到一个办法!”李承乾躬身道。
“哦?”李世民看着自己最喜爱的儿子,道:“说来听听!”
李承乾道:“长安城内涝是由于城内的五渠太过狭窄所致,儿臣以为开拓五渠,就可让一劳永逸解决内涝问题!”
“太子言之有理。”李世民满意地点了点头。
“父皇,儿臣以为开拓五渠不妥,昨日散朝,儿臣亲自探查了长安城的内涝情况,五渠均出现了倒灌,若是开拓,倒灌将会更加严重!”这时,魏王李泰开口道。
李世民皱了皱眉,“那你可有解决的办法?”,他看向李泰。
“儿臣还没有想到妥善的办法!”李泰面有愧色。
李泰说过以后,朝堂一片寂静,李世民怒道:“难道一个内涝问题就这样难以解决吗?”
李恪感到时机一到,这时出列,道:“启禀父皇,儿臣有一良策!”
“恪儿快讲!”李世民心中又升起了一丝希望。
这时,李恪从袖口中拿出一张图纸,道:“父皇,长安内涝的解决方法就在这幅图上,请父皇过目。”
“呈上来!”小黄门立刻从李恪手中接过图纸递给了李世民。
打开图纸,看着图纸上的各种直线和原点,李世民不解道:“这是什么?”
李恪成竹在握,道:“这就是地下管网图纸,这种管网分污水和雨水……”
朝堂上李恪滔滔不绝,把李愔教给他的知识一一讲给了李世民,大有舌战群儒的架势,龙椅上,李世民频频点头。
“好!”
李恪讲完以后,李世民大叫道。



 第三十九章 歪打正着!

“恪儿献出如此奇策,朕心甚慰,你想要什么封赏?”这个难题被自己的儿子解决,李世民心情大畅。
李恪正准备张口,忽然想起了李愔,虽说李愔说他只要封赏,但作为长兄他又怎能去抢了弟弟的功劳,而且朝堂上下一直对李愔心存偏见,他不愿这个弟弟被人看不起,“启禀父皇,这个计策其实是臣弟李愔想出来的,只是李愔不能入得朝堂,儿臣和他商议才献上此策!”
“李愔?”李世民有些意外,“真的是这样吗?”
“儿臣不敢欺瞒父皇,昨日,儿臣到梁王府暂住,想起父皇留下的难题便随口说了出来,谁想,李愔当即向儿臣说出这个惊世骇俗的方法。”
李世民表现平静如水,心中却泛起了波澜,半分怀疑,半分宽慰,他是一介帝王,同样是一个父亲,李愔有了长进,他自是高兴。
“既然如此,朕便便把这个功劳记在李愔头上了。”李世民俯视群臣,在他们脸上都看到了一丝异色,尤其是李承乾和李泰,神色复杂,诸位皇子中,加上李恪,这三个皇子一向最受朝臣的认同,而四皇子早夭,七皇子以后的皇子年龄又太小,如今能在朝中为官的只剩下李佑和李愔,而这两个皇子也是最让李世民头痛的,一个终日和街头混混为伍,一个是十足的浪荡子。
长安内涝的事情解决了,早朝上李世民又和群臣商议了一些朝政,下了朝,李世民让黄门侍郎王珪前往梁王府召李愔入宫。
王珪的到来让李愔有些意外,打听了下,他才知道早朝上发生的事情,李愔只得领命进了皇宫。
“这个法子是你想出来的?”甘露殿中,李世民一边批着奏折,一边问站在旁边的李愔。
李恪已经把他卖了,李愔只得承认,“是的,父皇,儿臣也只是随口说的!”
“随口说的?你当国家大事是儿戏吗?”李世民放下奏折,“这个方法既是你提出来的,长安的内涝就由你解决,明天你就去工部报到,领个工部员外郎的官职专门负责此事。”
李世民和李愔说话的口气,完全是一个父亲训导儿子的口气,李愔虽然有些改变,但很难改变他以前长久的形象,而对一个深愔御下之道的帝王来说,了解一个人方法就是让他去做事。
“父皇,可是儿臣还有很多产业需要打理……”李愔道,他可不想一天到晚呆在工部,会无聊死的。
李世民自然明白李愔是个呆不住的主,想到他还有一个商人的身份,他道:“只是让你负责营造地下管道的事宜,其他事情你不用你管。”
听到这里,李愔松了口气,道:“是,父皇!”
李愔应承了这件事,李世民道:“父皇曾经答应过重赏解决长安内涝的人,你现在跟着王珪去皇宫府库挑三件喜欢的东西吧。”
“是,父皇!”李愔喜道,不管怎么说,自己还是赚了,不算赏赐,工部员外郎也是个肥差。
离开甘露殿,李愔跟着王珪绕过几条小道,在一个叫神龙殿的地方停下来,这个神龙殿处在一个独立的院子中,门口站着两排士兵,一些黄门不时进出,手里都抱着一些珊瑚,琉璃之类的珍贵物品。
“殿下,这就是存放贡品的地方了!”王珪引着李愔进了殿内。
神龙殿内的空间很大,足有数千平方,其中摆着众多木架,这些木架整齐地排列着,上面摆满了各种珍宝,红珊瑚,宝石,木雕,字画等等。
李愔目瞪口呆,在府库中转了一圈差点花了眼,左思右想,最终他挑了一个一米来高的红珊瑚,两个拳头大小的夜明珠,以李愔看来,能到二十一世纪换成钱的东西,才值得他拿。
选了赏赐,从神龙殿中出来,李愔向王珪拱了拱手准备离开,这时,门口摆放着一个造型奇怪的石头引起了李愔的注意。
“王侍郎,这个块石头那么普通,为何被摆放在这里?”李愔随口一问。
王珪笑道:“这块石头是骠国使者从几千里外运来献给陛下的贡品,陛下觉得这个石头粗鄙难看,又不想让骠国使者丢了面子,于是交代把这个石头收进了皇宫,但不得入神龙殿,骠国那等蛮夷小国能有什么宝物!”
“骠国?”这不是缅甸吗?李愔心想,道:“难道当时骠国使者没谈及这块石头特殊之处。”
“说倒是说了一些,那骠国使者说这块石头外表和一般石头无异,只是里面是碧绿色的石材,很是美丽,但在再美丽它也是块石头,不值一提。”王珪摇头。
王珪的描述让李愔的心剧烈地跳动起来,他快步走过去,绕着这个巨大的石头走了一圈,在石头的底部一块被翘起来的地方,他看到了露出的翠绿色,没错了,这块石头居然是翡翠原石。
唐朝时期,翡翠还没有被当时的人们接受,李世民不把它当个宝贝很正常,可是对李愔来说,它绝对是价值连城。
“王侍郎,这个颗夜明珠请你放回府库,这个石头就给我吧!”李愔道。
王珪奇怪道:“殿下,你要这块破石头干嘛?”
李愔嘿嘿笑道:“我比较喜欢收藏这种石头,还请王侍郎差人把这块石头运到我府上。”,说完,李愔把另一颗夜明珠塞在了王珪手中,“这个就当是搬运的费用了。”
王珪一惊,“殿下,这如何使得,我差人送去便是。”
“王侍郎不必推辞,我怎么能让你白忙活呢!”李愔说的是义正言辞。
离开太极宫,李愔的嘴都笑歪了,白捡了这么一个宝贝,想到二十世纪翡翠的高昂价格,李愔眼睛中顿时钞票翻飞,说实在的,现在的李愔一直省着钱花的,也没买过什么奢侈品,如果把这么一大块翡翠卖掉了,李愔的腰杆就能挺的更直了。
李愔对王珪的贿赂还是有用的,他前脚进了王府,翡翠原石后脚就到了,李愔让王府的下人把三米高的原石抬进了后殿中,并勒令谁都不许进入放翡翠原石的房间。
夜色降临,李愔进入后殿把翡翠原石装进戒指中,消失在了王府。
(抱歉,状态有些不好,只有一更了。)



 第四十章 翡翠策划

回到老宅,李愔上网查询了一下翡翠的资料,目前国际市场上商业品级的翡翠玉石百分之九十五来自缅甸,因此翡翠又被称为缅甸玉,而统计证明,翡翠玉的成交额极高,仅一年就达到了八十亿美元,而随着缅甸翡翠原石矿的枯竭,翡翠的价格更是节节攀升,而在去年在缅甸的一次翡翠原石拍卖会上,一块112公斤重的冰底飘绿花翡翠原石更是创下了单笔五亿元的成交价格。
看到这里,李愔想着戒指中的那块高达三米,宽五米,足有几十吨重的翡翠原石一时间傻掉了,此原石一出,岂不是将轰动全世界。
第二天,李愔天不亮就到了大唐拍卖行,前台接待小赵见到李愔吓了一跳,急忙把吃了一半的早餐藏起来,这一幕被李愔看到,他莞尔一笑。
“打电话让杨董事过来!”李愔道,接着补充了一句:“继续吃吧,还没到上班时间。”
“是,董事长!”小赵,名赵媛媛,今年刚从学校毕业,在拍卖行已经工作了三个月,再过几天就可以转正了,望着向楼上去的李愔,她轻轻吐了口气,希望自己没有给李愔留下坏印象。
杨素心的家住在距离拍忙行不远的一个小区,接到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