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卑鄙军阀-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一会功夫,一条长长的水迹在地毡上已经清晰可见。每一鞭子抽在身上。女王卑弥呼水涌如泉。似乎有喷薄的趋势。
刘展一瞧女王的样子,估计也快差不多了。
再看看怀里的瘾娘,嘿嘿,已经要歇菜了。这位别看一开始心气劲十足。真若是来真格的。简直就是草包一个。折腾不几下准会散架子。这不,整个身体就像是没了骨头,全部瘫在刘展的怀里。
刘展将瘾娘送上巅峰。放下瘾娘软绵绵的身子,紧走几步,连续挥舞几鞭子,追赶着女王快速爬动,女王嘴里还惊呼连连。卑弥呼女王也没忘记献媚,偶尔还要回过头来对着刘展媚笑几下。
刘展的最后一鞭子,终于让女王喷薄……
丢下鞭子,刘展走上前看一眼地毡上女王瘫软一团,感觉这一次解毒好像挺彻底,估计下一次发作的时间会间隔长久一些。
伸出手捞起女王,大力一挺,刘展直接给女王贯穿……
这一次为卑弥呼女王解毒,力度非常之大,整个过程简直就是水花飞溅,汹涌澎拜,以至于连刘展都湿了。甚至,女王的喉咙都有些嘶哑,可见是多么的疯狂。
幽州的西部,尤其是关内,由于距离近,布告最先贴出去。
关外,有远有近,远的地方非常远。华歆动用了骑兵,大量的骑兵带着幽州牧的命令,以及布告,向广阔的关外疾驰而去。
所有的地方标准都一样,就是以张贴出布告的时间为准,七天的时间更换货币。幽州牧下达的命令,七天以后,就货币必须全部作废。
这一下子热闹了,兑换七天,七天以后,原来的货币就不能用了。这是幽州牧颁布的法令,绝不是开玩笑。在幽州,没有人敢于违背刘展的命令,执行力一直是刘展特别强调的。
这可是钱啊,谁敢开玩笑。看完布告,人们奔走相告,更多的人往家里跑,赶紧把家里的钱拿出来,去最近的金银钱行兑换新货币。
最着急的是商人和世家,他们的钱多啊!若是不能及时更换新货币,都变成穷光蛋了。
幽州人雷厉风行,一时间各个金银钱行门前很快人满为患。
金银钱行的服务也很周到,凡是大户,有专门的人负责,给予单独办理。
普通老百姓手里的钱比较少,但是,人比较多。也有办法,大家排成队伍,按次序,每人发一个号码,分成几个时间段,按时来办理,免得人多拥挤。
各项事务安排的井井有序,货币兑换开展的很顺利。大量的旧铜钱进入了金银钱行,新货币源源不断地向外发放。
很快,有人完成了兑换。人一出来,就被围了起来,大家争先恐后滴观赏新货币。
先是纸币,这钱可真漂亮,制作的很精美,引得周围人一片咂舌。有人把银币和金币拿出来给大家看,新钱币圆圆的、亮晶晶地,上面有精美的图案。哇塞,原来的铜钱真操蛋,瞧瞧这新货币,这才是真正的钱啊!
各处金银钱行还打出了横幅,借此机会宣传金银钱行的业务和服务内容。
金银钱行有存钱的功能,若是觉着把钱放在家里不安全,可以存储在钱行内。
当然,这个时期的利息低的可怜,毕竟此时不可能与后世相比,可以通过向外大量的贷款,获取一定的利差。
存钱还可以获利?哪怕是一点点也是好的,这种新鲜事物吸引了不少注意力,即便是一些普通百姓,许多人对此也感兴趣。
不管参与的人多和少,金银钱行的相关业务总算是开展起来了。
钱行可以跨地存取,只要是在州牧大人刘展控制的范围,都可以实施异地存取。
这一点对于商人来说,很有吸引力。做买卖行走天下,身上带着钱很不安全。遇上打劫的倒霉了,被人搜刮一空算是好的结果。
很多钱行开门红,有些商人就把钱存在了钱行。幽州人为什么敢于吃螃蟹呢?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刘展在幽州的名望。幽州人谁都可以不信,就是不能不信他们的父母官刘展。
幽州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有刘展这个州牧。
消息传得很快,七天的时间足够把消息传到冀州的河间府。
反应最快、最敏感的是商人。
冀州的很多商人在幽州从事商业贸易,没有新货币肯定不行。手中的黄金很少,大部分的货币是铜钱,你说能不愁吗?
商人是精明的,很快有人想出办法,在市面上大批购买货物,运往幽州,依此换取新发型的货币。
有人做初一就有人做初二,谁也不是傻子,有样学样跟风的人多了起来。
市场很敏感,冀州的物价飞快地上涨,尤其是靠近幽州的河间等地,价格甚至是一天几个变化。
谁都不傻,人们很快反应过来了,原来铜钱不值钱了,谁知道什么时候变成了废物。手里有货物的人,抱紧了货物,坚决不出手。
靠近幽州的河间等地,买卖是无法做了,那就往远处去。
冀州的铜钱在向外猛撒,以靠近幽州的地方向外辐射。物价飞涨,铜钱疯狂地贬值。
在这场变故中,世家相对于商人略慢一些。等他们反应过来,动作却一点也不慢。世家发动一切力量,争分夺秒尽量保证自己手里的财富不缩水。
唯一反应慢的,是冀州的当权者。无论是公孙瓒还是袁绍,现在正忙着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准备下一场战争。
穷苦人手里没有钱,他们连吃饱肚子都很勉强,何来多余的粮和钱呢?所以,这场由于幽州新货币引发的冀州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对他们没有多大的关系。
一些小户人家,即便是手里有点粮食,也不会拿出来换成铜钱。他们把财产看得更重,宁可多走一些路,到幽州换成新货币,也不会出售手中的余粮换一些正在贬值的铜钱。
幽州有别于其他州郡,这是大汉朝唯一的一处受管制的地区。为了便于商贸,官府在靠近冀州的边界上都设有贸易集市。
当然,这并不是说幽州不允许其他州的人进入。只是进入幽州需要登记,理由嘛,当然是因为与异族的战争。
本来这里的集市贸易量就很大,官府的税收很可观。自从新货币实施以来,贸易量更是激增。尤其是粮食贸易,冀州的商人为了获取幽州的新货币,造成大量的冀州粮食和一些原材料涌入幽州。
冀州的物价飞涨,货币贬值的风潮还在持续……
就在冀州货币贬值的时候,青州已经提前开始行动了。
田丰是在幽州发布新货币的同时,得到了通知。田丰立刻将青州府库里的铜币全部拿出来,派人到周边地区采购粮食等物资。
随后,田丰对管辖内的一些开明绅士、商人作了提示。
于是,青州的商人闻风而动,青州的铜币开始向周边的地区流淌。市场的传导机制发生了作用,跟风的人不断增加,整个青州的有钱人在行动,把手里的的铜币,换成物资和粮食。
徐州是产粮的地方,这里的粮食源源不断地被青州购买去了。其次是泰山郡以及其他地区。
青州的行动,直接引发了中原市场的货币开始贬值……(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八章叛乱
ps:感谢书友好冷的冰连续打赏,谢谢!
公孙瓒的扩军速度很快,从安平郡开始,向两翼扩展。
公孙瓒的手段很蛮横,不管老百姓愿不愿意,只要是青壮都要,采取的手段就是直接强征或者抓人。
现在冀州的人口要比原历史少得多,许多穷苦人都跑到幽州去了。公孙瓒野蛮的举动,直接导致人心再一次恐惧和慌乱,造成大批百姓向幽州逃离。
即便是如此,公孙瓒在很短的时间内,军队硬是扩充到十万人。
问题来了,军队多了,所消耗的粮食也就更多。恰恰在这个时候,幽州发行了新的货币。幽州的经济战很快看到了效果,公孙瓒的军队遭遇到了粮荒。
当公孙瓒的军队购买粮食的时候,铜币已经不值钱了,能够购买的粮食远远满足不了军队的需要。
因为胜利,使得公孙瓒日益骄横,不恤百姓。他没有深究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粮食短缺,而是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军队的粮食供应。
公孙瓒命令大将严纲,在统治区内强征粮食,解决军队的补给。
穷苦百姓手里没有多少粮食,即便是有,也解决不了军队的供应。冀州的粮食都控制在世家和商人手里,所以,严纲很为难问题。
“主公,粮食都掌握在世家的手里,他们不卖,更不愿意无偿提供,你说怎么办?”
公孙瓒的脸色阴沉不定。沉思半晌,牙缝里挤出一句话:“哼,这些世家都是和袁绍一个鼻孔眼出气的混蛋。看到我与袁绍敌对,他们借着粮食来要挟我,哼哼,真是不自量力,鸡蛋也能与石头相碰。他们胆敢不提供粮食给军队,那就来硬的,给我抢。先找一家倒霉鬼,给他们定一个反叛的罪。杀头。然后抄家!”
好嘛,公孙瓒这家伙真狠!办法也够粗野,就不怕搞出事端来?
公孙瓒要杀一儆百,挑选了一家倒霉鬼。
王姓是一个大族。倒霉就倒霉在他家有个儿子在袁绍手下当差。而且。官还不小。
公孙瓒平白无故给人家安上一个密谋反叛的罪名,把人家全家给屠了。所有的粮食、财产充公,到了公孙瓒的手里。
公孙瓒的手法太拙劣了。其他世家都不是傻子。嗷,前段时间才刚刚要求各个世家赞助粮草,见没多少响应的,回头把王家给灭了,这不明摆着杀鸡给猴看吗?
当然,公孙瓒手握重兵,刀口高悬,各个世家也不可能明着对抗,把脖子伸到刀口下。
在公孙瓒的淫威下,世家们总算识趣,多少贡献出一些粮食,暂时缓解了军队的粮食供应。但是,裂痕出现了,世家们把这个帐牢牢记在心里。
冀州富裕,世家要比幽州多很多。即便是幽州的世家少,刘展也知道,世家最终是个祸根。但是,即便是如此,刘展也不敢像公孙瓒这般明目张胆地打击世家。那样的话,刘展就会摆明了自己的立场,与世家为敌,何必呢?
刘展要比公孙瓒贼多了,自己不出手,而是利用乌桓叛乱之际,暗地里下手,铲除幽州的世家。
事情虽然做了,但是,明面上可不是刘展所为,一点不影响刘展在幽州的名声。
刘展手里有强大的军事力量,铲除幽州的世家,根本不费吹灰之力。事情不是这样做地,解决问题有许多方法。
若是刘展亲手消灭了幽州的世家,那样的话可就名声在外了。即表明了态度,对世家不感冒,站在了世家的对立面。
大汉朝的世家有多少呢?他们全都仇视你,支持你的敌人打击你,岂不是自找麻烦吗?
你若是不出幽州还好说,反正幽州我说了算。若是想要进一步发展,甚至进取中原,可就困难重重。
因此,刘展不会给自己添麻烦,而是采取卑鄙的手段,暗地里解决了绊脚石。
公孙瓒的这一手,是把眼前的问题给暂时解决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麻烦。
这个家伙只是简单滴看到,王家有人在袁绍那里当官,却没有注意到,王家在冀州广泛的关系网。
世家大多都有联姻,王家被灭了,张家的女儿,李家的女儿也跟着倒霉。
河间李家无缘无故失掉女儿,当然不干了。与几家关系密切的世家联合,密谋准备造反。
公孙瓒在河间只有一万多军队,他的主要力量是对付袁绍。至于幽州那点兵力,公孙瓒没放在眼里。
问题是,河间李家也有人在军队里呀。既然要造反,当然要有把握,否则,岂不是找死吗?
于是,李家尽起家丁数千,里应外合,东部的这一万多军队哗变了。
李家多有家财,大肆扩军,在不长的时间内发展到三万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