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卑鄙军阀-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天与那个刘晔扯皮扯得让人烦躁,好在最终见到了那个娃娃州牧。一见面,攸一提此事,这个二百五具体情况连问都没问,直接开口命令他的手下赶紧商定具体出兵事宜。
嘿嘿,攸还是头一次遇到如此率性之人。
听他的口气,倒是很敬佩主公。大谈与主公在洛阳相聚的时光,对袁家四世三公海内知名倒是仰慕很。”
“哈哈,这也难怪,这家伙爬得太快,职位虽高根基尚浅。撇开他那皇家身份,这家伙什么都不是。
听说刘展这几年又搜罗了不少女人呀,据我所知,蔡邑之女蔡琰被他拐到手了,还有洛阳名妓来莺儿、洛阳杜家之女杜氏、尹家之女尹氏。据说,都是些可人儿。让人好不羡慕啊!
哦。大汉公主刘年也到了幽州,听说三个长公主随后也去了。难道说这家伙要把大汉几个公主一网打尽?”
“主公,攸也听说过此事。嘿嘿,仅从这一点。攸还是很佩服刘展。也难怪这个娃娃州牧无暇顾及其他。”
袁绍听说和幽州达成共同出兵的协议。自是喜欢。
见自家主公很高兴,许攸便添油加醋,陈述了幽州牧刘展的表现。以及自己对刘展的评价。
袁绍听了许攸的叙述,莞尔一笑。
“从对付女人这一点来看,本州牧绝对比不了幽州刘展。在女人方面,本州牧拍马难及。嗨,人比人气死人,这家伙难道是铁打的吗?女人这方面,本州牧与刘展差距太大,好难过啊。哈哈……
这也难怪,小小年纪大权在握,岂能不忘乎所以吗?想当初在洛阳,本州牧一见这个娃娃就知道他的德行。”
袁绍高兴的哈哈大笑,堂下也没有其他人扫兴,同时跟着自家主公一起高兴。于是,满堂尽是一片笑声。
等堂下众文武笑完了,袁绍收敛起笑容严肃起来。
“好啦,言归正传,说说出兵消灭公孙瓒的事吧。这一仗只准胜不许有任何纰漏。冀州与幽州南北夹击公孙瓒,若是在这种有利的形势下还不能取得胜利,不如找堵墙撞死算了。”
许攸风头正劲,赶紧出列建言。
“主公,想哪公孙瓒对付叛乱已经焦头烂额。主公有十多万雄兵,碾死公孙瓒差不多与碾死一个蚂蚁一样。攸建议主公采取强军突进,以最简单、快捷的方式消灭公孙瓒当前之敌。”
许攸春风得意,已经让其他谋士心中不爽。现在又急着出头,这几位谋士如何高兴?
审配跨前一步出列,拱手施礼。
“不可!主公,虽说公孙瓒内部混乱,他最担心的还是州牧大人。据悉,公孙瓒在与幽州方向根本没有布置兵马,也许是了解幽州牧的为人,知道刘展不会犯境。
公孙瓒在界桥那里布置的兵力,并没有因为叛乱而抽调回去多少。如果我军强行突进,或许能够取胜,不过,伤亡肯定不会少。”
审配刚刚说完,逢纪也出列建言。
“主公,我建议冀州采取强军进攻的战略只是一方面,而临战则是以弱兵的假象迷惑公孙瓒。真正的攻坚,则需要奇兵。
上一次与公孙瓒对阵,麹义的奇兵没有发挥作用,这一次刚好用上。公孙瓒可能会轻视这几百人的军队,破敌的关键就在于此。
公孙瓒手里的王牌不过是他的几千铁骑,一旦破除这股骑兵,公孙瓒就像是没有牙齿的老虎,公孙瓒离死不远了。”
这一点审配也比较赞成,公孙瓒的骑兵的确对冀州步兵产生极大的威胁。由于幽州的封锁,即便是冀州靠近北方草原并不是很远,手中也是很缺乏战马。所以,到现在为止,冀州还没有组建起骑兵。
“嗯,元图此计我觉着不错,等到重创公孙瓒的骑兵,冀州大军掩杀,公孙瓒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好,这个计策正和我意,破了公孙瓒的骑兵,我冀州十万大军即可碾死公孙瓒的军队。”
袁绍一锤子定音,其他人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只能唱几句赞歌。袁绍没有采纳许攸的建议,许攸心中很不快,略有恨意。
冀州的袁绍在家里磨刀霍霍,幽州却很安静,军队也没有太大的调动迹象。
幽州军队划分的很明确,一部分是针对鲜卑人的军事行动。这部分军事力量之中,只有少量的幽州军队,主要是骑兵为主。
幽州的步兵所起的作用,主要是为了驾驭奴隶兵。若是开战。肯定是奴隶兵当先锋。如此,即便是出现较大的伤亡,刘展也不会心疼。
幽州的骑兵力量则是突袭、决定胜负的关键力量,不到关键时刻也不会使用。
至于国内战争,刘展是坚决不会让奴隶兵出现的。
开神马玩笑,自己家里的事情,怎么会找外人参与其中,刘展还没有如此脑残。
就像是一家子兄弟打架,你把别人拉进来当帮手,其性质变了味。
幽州还真不缺乏士兵。这些年。高顺专门负责练兵,一茬一茬的士兵不断涌出,军队一直没有停止扩编。
幽州不像其他地区,因为有粮食的限制。以至于造成不能大量地扩编。在幽州。粮食不成问题。
还有一个优势。幽州人口基数庞大,兵源充足。反观中原地区,被刘展的人口战略吸引走过多的百姓。人口已经很稀薄了。
辽东的白山黑水土地肥沃,别看生长的时间短,只有一季,产出的粮食绝对足够满足军队所需。
只要没有战乱,农业生产不受影响,幽州的粮食很丰富。
除了本地产粮,别忘了海外还有一个矮人岛粮食基地。那里主要生产水稻,为幽州军队提供战略储备。
这个时期,整个大汉全境谁的日子最好过,大概没有人能比得上幽州的刘展。
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要人有人。
即便是有这样的优势条件,这一战,刘展还是不想拿出自己的真实力量。刘展抱定了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在幽州这个大汉疆域的边角继续蛰伏。
刘展很谨慎,也可以说很猥琐,还是想继续实施卑鄙、邪恶的手法。他担心暴露出幽州的实力,使整个天下都对幽州产生戒备,甚至成为各方势力的众矢之的。
当然,幽州的真实面目早晚有一天会暴露,刘展不在乎,等到实在隐藏不住的时候再说。
也不能说刘展的计策不好,战争嘛,只要取得胜利就是好战略。至于采取什么方式方略,那都是次要的。
有时候需要堂堂正正地开战,有时候就必须采取阴柔的手段,一切都取决于形势的需要。
针对公孙瓒的这场战役,刘展做了两手准备。
刘展命令赵云、关羽、张辽三个战将,各领一千骑兵和五千步兵,奇袭公孙瓒后背,迅速拿下赵国和河间两郡之地。
幽州之所以增加骑兵,就是为了行动迅速,快速解决公孙瓒的这些乱兵。
由于叛乱的地点分散,公孙瓒的军队分布也很分散,指望步兵很难短时间解决战斗。骑兵速度快,对付一个郡的乱兵,相信很快就会结束战斗。
呵呵,人家袁绍在前方啃硬骨头,刘展却直捣公孙瓒后背,捡便宜呀!丫的,真贼啊!
除了针对公孙瓒,还要考虑到战后。
万一袁绍击败公孙瓒之后,撕毁协议,不承认幽州占领土地的合法性,双方必然翻脸成仇,幽州和冀州就要面对面开战。
袁绍肯定不会甘心幽州占据冀州土地,翻脸不认账在所难免。协议从来都是用来撕毁的,针对这一点,刘展早有准备,他可不想让幽州和冀州此时开战。
所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后手还是要准备的。
刘展明面上只有一万五千多军队,显然,这是一个危险的举动。袁绍若是一切都不顾了,撕破脸就是要和幽州硬战,幽州这点兵力恐怕凶多吉少。
刘展肯定不会拿一万五千军队和袁绍硬拼,办法嘛,就只有撤退一途可走。
袁绍不追则罢,若是敢追赶,呵呵,那就离死不远了。说不得刘展也不管历史的进程是否改变,金手指也不要了,直接重创袁绍。
至于朝廷是否责备,舆论是否对幽州不利,这些都顾不得了。总不能让袁绍占到便宜,把战火引到幽州吧。
当然,这是最坏的打算,不到万不得已,刘展不会走这一步。这就需要精心布置,让袁绍顾不得与幽州开战。
所以,幽州需要精心策划……(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五章冀州大战
ps:感谢书友好冷的冰,感谢书友天。叶№舞空,谢谢支持!
今日两更
冀州大地,袁绍与公孙瓒之间的大战终于拉开了序幕。。。
邺城,袁绍兵发七万向界桥方向气势汹汹地压了过去。冀州的军队总数也不过十一万,出动七万兵力这个数量的确不少。
毕竟,冀州各处城池还需要守护,留下这点兵马,四面撒出去就显得很单薄。不过,袁绍还是很放心,除了公孙瓒之外,冀州四周还没发现有威胁到袁绍的力量。
当然,冀州这七万军队并不会一下子全摆出来。袁绍前出的军队只有四万,与公孙瓒的兵力差不多相当,其他三万掩在后面,为的就是迷惑公孙瓒。
冀州的袁绍大军出动,很快被公孙瓒获知,公孙瓒自然不会怯战。于是,公孙瓒布置在南部边界的四万大军齐出,双方在界桥以南二十里迎头相撞,各自摆开阵势。
袁绍令冀州大将颜良、文醜各领弓弩手一千,左右两队分列两翼。令在左者射公孙瓒右军,在右者射公孙瓒左军。
再令麹义引八百先登营以为先锋,麹义身后置一万步兵,摆开阵势列于中军之前。公孙瓒在界桥南面战场布置重兵四万,骑兵四千。
见对面的袁绍已经摆开阵势,举目观察一番,公孙瓒连连冷笑。
大军后置,阵前只摆上这点兵马,还是步兵。很显然。袁绍是想让前面的八百人当先锋,身后一万人当梯队。八百人一旦突进,一万军队紧跟其后,梯次进攻。
公孙瓒暗乐,袁绍啊袁绍。你这是摆的什么阵势呀?不是我公孙瓒小瞧你。这阵势也就是上来找死的。
我别的都不用,就用手中四千骑兵踏也踏死这点军队。前军一旦崩溃,后面的军队能不乱阵脚吗?袁绍呀袁绍。你要找死怨不得别人,谁叫你如此愚蠢至极啊!
公孙瓒还真有点小瞧了麹义,这可是八百先登营啊!少年时期,麹义好弓马,结交羌人豪杰。习得羌人战斗技能,尤其是针对骑兵的战法,麹义学得了精髓。
麹义这八百先登,都是百里挑一,各个都是死士,凶猛无比。其装备也很特别,每个士兵皆配备弓弩。左臂持盾,右臂握刀。公孙瓒以步兵主力摆成阵势。命令大将严纲率领四千骑兵列阵前做先锋,公孙瓒自领中军,立马持枪,身旁竖大红圈金线帅字旗于马前。
远处的袁绍也在观察公孙瓒的军队,四万军队列成阵势,威风凛凛。整个阵势,旌旗铠甲,光照天地。
阵前四千铁骑,散发出慑人的气势。都说公孙瓒所练骑兵天下无双,果然盛名之下无虚士。
袁绍看罢,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公孙小儿,果然了得。今日不拔除这个毒刺,日后必为大患,留你不得啊。”
从辰时开始擂鼓,直到巳时,袁绍的军队仍未主动进攻。而麹义则令弓弩手皆伏于盾牌后,以待号令。
公孙瓒心中有些不屑,袁绍胆怯不敢主动进攻,却依仗所谓的阵势,难道这就能抵挡住骑兵肆虐吗?只要我一声令下,严纲所率四千骑兵即可直取麹义,马踏军阵。
骑兵对阵步兵,的确有绝对的优势。问题是既然人家敢摆出这个阵势,就一定有他的道理。
公孙瓒也不想一想,人家袁绍傻逼,摆出八百步兵让你四千骑兵骑兵践踏?
大将严纲也是扯高气昂,眼里尽是戏谑。原因在于,上一次严纲已经领教过麹义的先登死士。
上一场战争,麹义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