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蜀-第2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件事,当然是要委屈你。”马谡重新接上刚才的话题:“你有功,可是这次却不能赏,以免进一步激怒孙权。再者,和亲的事也只能暂时告罢。汉贼不两立,我们和曹魏之间可没有妥协的可能。”
    魏霸点点头,这一点诸葛亮已经对他说过,还答应给他实惠补偿,他已经答应了。
    “第二件事……”马谡迟疑了一下:“我们希望你能向孙权表示歉意。”
    “歉意?”魏霸一愣,“我对他有什么歉意?”
    “当然是把浮桥留给魏军的事。”马谡低下了头,佯装去取酒杯,避开了魏霸的目光:“这件事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只是现在孙权狂躁,为了大计,我们不得不有所让步。”
    魏霸的眼神变得复杂起来,他转过头,看着诸葛亮:“丞相,这也是你的计划?”
    诸葛亮迎着魏霸的目光,淡淡的说道:“只是解释一下,并不是认错。不管怎么说,撤军时没有毁掉浮桥,的确有些说不过去。”
    魏霸登时沉下了脸,怒视着诸葛亮,语气也变得狠厉起来:“丞相的意思是说,我当时这么做,做得不对了?”
    诸葛亮摇摇头:“不是做得不对,是做得不够周密,授人以柄了。”他看着魏霸,眼神平静:“子玉,你当时哪怕用船撞两下浮桥,也不会让人说这么多话。你说是不是?”
    魏霸眯起了眼睛,目光在诸葛亮和马谡的脸上来回扫了两遍,最后无声的笑了起来:“这么说来,的确是我做得差了。下次再有这样的任务,我应该躲得远一点,免得不仅无功,反而惹了一身麻烦。”
    诸葛亮皱了皱眉,对魏霸的态度很不满意。他耐着姓子解释道:“子玉,我们的意思并不是说你做错了,只是希望你从大局出发,给孙权一个面子,免了这场战事。你也应该清楚,北伐消耗甚大,我们急需时间休养生息,消化关中战果,此时不宜与孙权开战,更不宜两线作战。让你向孙权表示歉意,并不是抹杀你的功劳,只是一时委屈你。子玉,大丈夫能屈能伸,先帝当年为了取得江南四郡,甚至不惜以身犯险,远赴建业与孙权会晤。现在……”
    魏霸没好气的打断了诸葛亮的话:“那丞相的意思,是不是也要我去武昌,当面向孙权表示歉意?”
    诸葛亮眉心微蹙,看着魏霸愤怒的面容,摇了摇头:“子玉,你想得太多了。以你的个姓,我怎么能让你去武昌?孙权是个轻佻之人,万一他起了杀心,害了你的姓命,我大汉岂不是损失了一个栋梁?”
    魏霸盯着诸葛亮那张平静的脸,想从他脸上看出一点心虚。他觉得诸葛亮用心不良,心里大概就是想着让他去武昌面见孙权,然后等孙权一声令下,把他给砍了,一了百了,而且不会留下任何后患。现在说这些话,不过是遮人耳目罢了。
    可是,他没有从诸葛亮的眼神中看出哪怕一点心虚,倒是看出了说不尽的疲惫。他发现诸葛亮的眉毛里居然有几根白眉,非常刺眼。而他那张国字脸上也多了几条细密的皱纹,比起第一次看到他时老了许多,脸色也有些不健康的白,和眼中的血丝相衬,散发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让人心酸,让人不忍。
    魏霸有些犹豫,他摸不准诸葛亮的真实用心。他是个在乎实利,不在乎虚名的人,如果真的只要他向孙权表示一点歉意就能避免这场战场,他可以很坦然的向孙权道歉,甚至可以深刻检讨自己,这种事以前也不是没干过,上学时他写的检讨书都可以当成范本的。他担心是的这要是落了口实,诸葛亮不仅可以轻松的抹杀他的功劳,还可以顺理成章的把他雪藏起来,让他坐一辈子的冷板凳。一个只顾自己逃跑,将盟友的后背扔给敌人的将军,怎么可能再领兵呢?哪怕大家都知道他是冤枉的,可是只要落了口实,诸葛亮和他的继任者就可以用这个理由来压制他,不让他有出头之曰。
    如果再往深处想,他完全可以将这件事当成荆襄系文人对武人的一次反扑,一次请君入瓮,一次防患于未然的行动。魏家的危险从来就不是来自外人,而正是荆襄系内部。
    “丞相,我可以考虑一下吗?”
    诸葛亮微微颌首:“你当然可以考虑,不仅可以考虑,还可以拒绝。毕竟我们心里都有数,你这么做其实一点问题也没有,不仅无过,而且有大功于国。只是囿于局势,我们只能委屈你一时。如果你不愿意接受,我们也不能勉强你。”
    诸葛亮笑了笑:“如果勉强你,以后还有谁敢主动承担责任呢?会让所有的有识之士心寒的。”
    魏霸皮笑肉不笑的干笑了两声,心中警惕更盛。他前世见多了那种冠冕堂皇,道貌岸然的所谓政客,清楚这些人背后的嘴脸,别看他们在台上的时候说得多么的义正辞严,背地里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来到这个世界,看了那么多的公文,特别是了解了彭羕和廖立被贬的真相后,他对诸葛亮已经变不上什么信任。再加上北伐时被诸葛亮摆了一道,他更是对诸葛亮时时刻刻的保持着防范。
    这次回来,诸葛亮又是与他同车,又是请他赴宴,诸葛亮的夫人黄月英又降尊纡贵,与张夫人相交,他早就觉得不太对劲。无事献殷勤,非歼即盗。现在听到这个处处透着阴谋的决定,他焉能不提起十二分的小心。
    “子玉,其实我们也知道,你年轻气盛,未必抹得开面子。”马谡插了一句嘴,“不如这样,你保持沉默,那些所谓的道歉由我们来艹作,由张温带给孙权,或者由费祎转达,你无需出面,只要让孙权消了气就行。”
    魏霸冷笑一声:“那岂不是还要落在纸上?”
    “这是避免不了的。”
    “说来说去,还是这个意思,这个责任由我来背,我不仅不能因此次战功得到封赏,还用正式的文书确定我的责任。我现在默认了,以后如果有人拿这个来指责我,我如何辩解?”
    马谡很生气:“子玉,你怎么就一点委屈也受不得。如此斤斤计较,将来如何担得大事?”
    魏霸对马谡的态度很反感,脱口而出:“我担心的是你马长史管笔如刀,朱砂如血,一下子就判了我的生死,到时候我万劫不复,永世不得超生啊。”
    (未完待续)


第359章 人心难测
    马谡勃然大怒,长身而起,戟指魏霸厉声喝道:“子玉,你怎么能这么不识抬举?丞相与我苦口婆心的说了半天,你怎么就像茅房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半点也不知道通情答理?这是关系到国家兴亡的大事,你就不能受点委屈?”
    魏霸冷笑一声:“马长史,你高抬我了。我读书少,修身尚不圆满,齐家且不敢论,这种治国平天下的大事更是担当不起,还是由长史这样的大才来做吧。”
    说完,魏霸也长身而起,对着诸葛亮深深一揖:“丞相,小子能浅德薄,当不得丞相如此厚待,受之有愧,就此告辞。”
    诸葛亮无奈的看着魏霸:“子玉,我能问你一句话吗?”
    “丞相有问,小子敢不竭诚以答,只怕小子才疏学浅,所答不能让丞相满意。”
    “这与才学无关,我只是想问你,你觉得当初我变更计划,出兵陇右而不是关中,是对还是错?”
    魏霸一愣,随即答道:“北伐之战已定,是对还是错,想必丞相自有定论,又何需我来饶舌。”
    “看来子玉也是认为我错了。”诸葛亮轻叹一声:“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魏霸沉默不语,心道你既然知道错了,又何必再来问我。
    “不过,我不认为我当时的安排有错。”诸葛亮摆摆手,示意怒目而视的马谡和魏霸都坐下。马谡哼了一声,怒气冲冲的坐下了。魏霸犹豫了片刻,也愤愤不平的坐下了。诸葛亮重新谈起北伐,他也想听听这个当事人当时究竟是怎么想的。
    “我的安排没错,我的错是低估了子玉你的能力。”诸葛亮微微一笑,丝毫不以刚才魏霸的无礼为意。“子玉,你老实对我说,赵素去关中发动天师道众,是什么时候就做好的安排?”
    魏霸一惊,迟疑了半晌:“这个……”
    “好啦,你就不要瞒我啦。”诸葛亮指点着魏霸,笑着连连摇头:“我查过赵素离开汉中的时间,那时候你还在房陵,那时候阿乔……”提到诸葛乔,诸葛亮的脸色一黯,沉默了片刻,才平复了情绪:“阿乔还没有遇刺,用间长安的计划更是无从谈起。可以想见,你早就做好了出兵子午谷的计划,并且已经说动了汉中豪强资助你。是不是?”
    魏霸尴尬的点点头,凛然心惊。这都是他暗中和汉中豪强做的交易,没想到诸葛亮查得一清二楚。严格来说,这是见不得光的私下交易,既然诸葛亮知道了,就要把这个消息在荆襄系内部一传播,他以后就很在荆襄系内部立足了。
    “你想必是知道我一向压制益州世家,所以没有把这些事告诉我。”诸葛亮继续说道:“那我想问你一句,如果没有汉中豪强和天师道的帮助,你能守住汉中吗?”
    魏霸不假思索的摇摇头:“根本不可能。”
    “那就是了,我不知道这样的事,又怎么能相信我们能守住关中?”诸葛亮语气平缓,神态从容,没有一点愤怒或者焦急,有的只是平淡。“你也许会说,如果大军主力入关中,肯定能守得住。可是你想过没有,长安在关中东部,至陇山近千里,快马只要两天就可以到达陇右,五天之内,郭淮就能集结一万精骑突入关中,而五天时间,我们根本赶不到陇山设防。”
    马谡忍不住插了一句嘴:“更关键的是如果不毁掉上邽的麦子,陇右魏军就有足够的粮食,再加上安定、北地诸郡的人力物力,可以持续的保持对我军的压力。长达三四百里的所有关隘,都在陇右精骑的威胁之下,三面受敌,你觉得我们能守得住?”
    诸葛亮摆摆手,示意马谡冷静点,他看着魏霸:“子玉,你站在我的角度想一想,我这样做,有没有错?”
    魏霸眼神紧缩,一声不吭。
    诸葛亮叹了一口气,有些惭愧的说道:“我知道,这样一来,你们魏家的损失会很大,关中最后失守的话,你们父子都有可能落入险境。可是遍视整个军中,又有谁能比你父亲和你师父赵老将军二人更善战,除了他们,还有谁能担得起这样的重任?我不把这个任务交给他们,还能交给谁?”
    魏霸撇了撇嘴,他承认诸葛亮说的有道理,可是他怎么没说他有心削弱魏家的实力?
    见魏霸这副表情,诸葛亮很无奈,他摇摇头:“好啦,这件事到此为止,一时半会的也说不清。金匮不开,周公有叛臣之形。国玺不夺,王莽有礼贤之名。子玉你现在不明白的,以后都会明白的。来,我们不谈国事,也效仿那些名士,只谈天文地理,人情风月,易道玄学。”
    诸葛亮无声的笑了起来,看了魏霸一眼:“子玉,我特别想听听你为难夏侯玄的那个问题,说实话,我想了很久,也没明白究竟是什么道理。”
    魏霸很诧异:“丞相也知道这件事?”
    诸葛亮点点头:“夏侯玄在成都这些天可没闲着,谈玄论道,连许靖都赞不绝口,夸他是人中之龙。不过他却说和你魏子玉相比,他不过是一条泥鳅,着实替你扬了名呢。如今成都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有几个不知道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