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蜀-第3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此之前,他只能逃命。
    好在魏霸不是第一次逃命,在撤出武关的时候,他就逃过命,而且把追击的司马师打得损兵折将。这一次,他身边虽然没有那么多人,可是地形却对他非常有利,又有熟悉地形的蛮子领路,他们在群山中照样能如鱼得水。
    魏霸并不希望逃得太顺利,正相反,他需要一点困难和挫折,只有如此,那些蛮子才能对他更加依赖,他也才有足够的时间来和这些蛮子培养感情,为以后统领他们与吴军作战打下感情的基础。
    说到底,诸葛亮这一招不过是借刀杀人,借五溪蛮这把刀来破吴人的局,借吴人这把刀来杀魏霸,解决自己的心腹之患。五溪蛮是最无辜的,他们将在这场战斗中付出重大的牺牲,利益却和他们没什么关系。
    魏霸等人离开之后,步骘又花了半天时间才捕捉到踪迹,再次开始追击。这半天时间也没有全部白费,又有近千人聚拢了来,步骘的胆气更大了。
    可是,费祎和步骘发生了剧烈的冲突。在如何定姓这件意外,如何厘清双方的责任上,两人有严重的分歧。步骘认为,公主被劫时,魏霸就在公主身边,他本来就是负责公主安全的,现在公主被蛮人劫了,他要负主要的责任。而且根据眼前的情况来看,他很可能是和那些蛮子一伙的,整件事都是蜀汉人的阴谋,蜀汉人当然要负主要责任。
    步骘的这个看法遭到了费祎的断然否决。费祎说,公主被劫时,魏霸的确是在公主身边,可是他只有十个人,怎么能挡得住那么蛮子?你们几千人都没能拦住蛮子,让他们长驱直入,轻而易举的攻到了公主的小院,又让他们全身而退。如果这些蛮子不是你们的人,他们怎么可能来去自如?你们肯定是没有和亲的诚意,所以这才故意让人劫走了公主,又把责任推到我们身上。现在我们蜀汉的后将军死在你们的地盘上,魏霸为了救回公主正在追击,你却说魏霸是罪魁祸首,如果魏霸救回了公主,你怎么解释?
    双方各执一词,吵成一团,谁也不肯承担责任,当初的默契现在荡然无存。步骘向武昌的孙权汇报,费祎也紧急派人向成都的诸葛亮汇报,与此同时,他通知驻守永安的都督陈到,事情发生剧变,请陈到做好作战的准备,不要让吴人钻了空子。
    武昌离得近,孙权最先得到了消息。
    看完步骘的报告,孙权半天没有反应过来,然后突然大怒,一脚踢翻了面前的案几,将案上的笔墨、文牍全部砸在地上。他身边的侍臣们吓得面无人色,手足无措,谁也不知道孙权为什么好好的突然就发了狂。
    “大虎被人劫了,大虎被人劫了!”孙权纵声咆哮,怒不可遏,如发怒的猛虎,眦睚欲裂。“就在大军的守护下,我的女儿被人劫走了!”
    众人一听,顿时目瞪口呆。他们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那桩针对魏霸的阴谋,只知道公主孙鲁班一行已经起程,谁料到突然之间,至少有四五千人保护的公主居然被人劫走了。这不吝于是一个晴天霹雳,任何人都无法想象的晴天霹雳。
    孙权吼了一阵,立刻让人叫来了潘濬。潘濬匆匆走进大殿的时候,虽然紧张,却还没有乱了方寸。他还不知道具体的情况,但他是知道那个阴谋的,在他看来,这无非是步骘部署不周,被魏霸看出了破绽,所以魏霸先下手为强,把公主劫走了。
    等他看完步骘的报告,他这才吓出一身冷汗。事情远比他想像的更复杂,不仅他的女儿也被劫走了,而且还出现了五溪蛮。
    五溪蛮?潘濬立刻和自己即将要执行的任务联系起来,闻出了些许阴谋的味道。他沉思良久,小心的提醒道:“大王,魏霸从来没有来过西陵,他怎么能和五溪蛮勾结在一起?这件事,恐怕不是步将军想的这么简单啊。”
    孙权一惊,半晌才道:“你的意思是说,这件事不是魏霸一个人的举动,而是有人在暗中策划?”
    潘濬点了点头。
    孙权眼中露出惊恐之色,他立刻想到了潘濬的任务。这个任务还没有开始,是个仅有数人知道的机密,而蜀汉居然因此做出了应对,这说明已经泄露出去很久了,而且吴蜀共同对付魏霸这件事很可能就是一个陷阱。有这个能力来部署这一切的,似乎只有成都的诸葛亮。
    孙权的脸色随即变得阴森可怕:“是什么人这么大胆,居然敢将我即将出兵五溪的事泄露出去?”
    潘濬早就想到了这一点,不过他什么也没说。他相信孙权能够想得到,毕竟知道这件事的人就那么几个。他和步骘现在都是受害者,显然已经排除了嫌疑,剩下的人都和他没什么关系,他不落井下石,但也没有义务去维护,而且他知道,那几个人都是很敏感的人,最好不要和他们搭上关系,否则很可能惹火烧身。
    孙权冷静下来,想了很久,对潘濬说道:“大虎被劫,生死未卜,你女儿子瑜也在其中。既然贼人是五溪蛮,那他们要么去成都,要么回老家。你立刻出发,向五溪蛮进军,用武力逼他们交出大虎。如果……如果大虎有什么损失,就扫平他们,鸡犬不留。”
    潘濬大吃一惊:“大王,物极必反,这些蛮夷不通仁义,又向来与我离心离德,如果纯任武力,恐怕会将他们逼到蜀汉一方,对我们的计策大为不利啊。”
    孙权有些不耐烦的斥道:“承明,你是不是糊涂了?那些蛮子既然与我们离心离德,一心倾向蜀人,你就算是对他们再好,又有什么用?既然他们不通仁义,那就只能以武力压服。我不管那么多,你去把我的女儿和你的女儿救回来,只要这个目的达成,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武陵的事,我就托付给你了。”
    潘濬连忙拜谢,躬身而退。半个时辰后,他带着亲卫部曲迅速离开了武昌,急速赶往前线。在武陵发动战事的计划已经筹备了一段时间,零陵、衡阳的一部分兵力已经在往那边调动,只不过还没有完全准备就绪罢了。现在事出突然,容不得他们再从容部署,潘濬只好一边往那边赶,一边调集大军。
    潘濬走了之后,孙权越想越多,越想越生气,他基本已经锁定了泄密的人,而且大致能猜到他泄密的原因是什么,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更加愤怒。这些世家大族为了自己的权利和利益,居然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置国家大事于不顾,现在更把自己的女儿大虎推到了危险之中。
    是可忍,孰不可忍?
    孙权随即下令,召张温和费祎以最快的速度前来武昌,就夷渊之变做出解释。
    荆州忽然之间变得紧张起来,一匹匹快马冲出武昌,在官道上飞驰,将孙权的命令送往江南各郡。而武昌宫里的气氛也变得让人窒息,虽然夷渊的事故只在小范围内传播,可是大王孙权多次在宫里发怒的事却引起了种种猜测。这几乎是孙虑战死之后情形的重演,只是因为原因不明,反而显得更加神秘,让人更加不安。
    紧张的气氛在张温和费祎赶到武昌而达到了高潮,孙权和费祎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费祎出宫之后,随即被软禁在驿馆里,不得随意行动。而张温的境遇则更惨,他直接被孙权投进了大狱。
    就在这时,一直在家闲居的辅国将军陆逊迎来了一个神秘的客人。
    穿着一身常服的孙权站在门口,静静的看着伏案而书的陆逊,他的眼窝深陷,两眼布满血丝,神情狰狞,有如暗流涌动的大江,虽然波涛并不汹涌,却蕴含着狂暴的力量。
    陆逊感觉到门口的阴影,他抬起头,看到孙权憔悴的面容,不禁大吃一惊,连忙离席拜倒。不等他开口,孙权先说话了,他的声音沙哑,刺得陆逊的耳膜生疼。
    “伯言,孤要与蜀国开战。”
    “大王,不可!”陆逊不假思索的说道,拜服在地,汗水从他的后脖颈处涌了出来,顷刻间浸湿了他的后背。
    孙权缓步走到他的身前,俯视着他衣衫颜色渐渐变深的后背,一字一句的问道:“为什么?”
    陆逊咽了一口唾沫,再次拜了拜,恳切的劝道:“大王,主不可因怒而兴兵。如果能战,当初又何必和亲?”
    孙权顿了顿,又问道:“那些五溪蛮溃兵组成的江盗,你了解多少?”
    陆逊一愣,慢慢的抬起头,惊骇莫名。他终于明白了孙权为什么会这么愤怒。
    “大王,这件事……与那些江盗有关?”
    孙权眼神微缩。“孤知道,那些江盗看似来去自如,其实一直在你的控制之下,可孤不明白的是,魏霸怎么会和他们混在一起了?”(未完待续。)


第407章 任重而道远
    陆逊半晌没有说出话来,孙权的意思很明显,是怀疑他和那些曾经被他控制的江盗勾结,劫走了孙鲁班,破坏了和蜀国的和亲,同时给步骘、潘濬等人造成麻烦,以冀重新控制西陵。
    这个罪名太大了,大得让陆逊承受不起。更让陆逊受伤的是孙权的怀疑。
    孙权怀疑他,不再信任他了。
    陆逊脸色惨白,眼神呆滞,颓然的跪在地上,一言不发。
    孙权拂袖而去。
    孙权刚刚出门,小陆抗就从外面冲了进来,抱着陆逊的脖子,眼泪汪汪,可是他却没有哭,咬着嘴唇,眼神愤怒的看着孙权离去的方向。陆逊搂着儿子的小身子,看到他愤怒的眼神,吃了一惊,连声说道:“抗儿,不可如此无礼。”
    “小儿无知,发乎天真,哪有什么礼与不礼,只有亲与不亲,爱与不爱。”孙舒城从外面慢慢的走了进来,慢慢的蹲下身子,跪坐在陆逊面前:“夫君,你又何如此,纵使不做这什么辅国将军,你回吴郡著书立说,教导抗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夫人,你不知道,这是危急之际,存亡之秋,我岂能坐视不理?”陆逊抱了抱陆抗,在他的鼻子上点了点,强挤出一丝微笑:“抗儿,阿爹怎么教你的,如何才是士?”
    陆抗抬起手臂,用袖子抹了抹眼泪,大声说道:“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那能够因为任重而道远,就放弃吗?”
    “不能。”陆抗稚声稚气的说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陆逊笑了,将脸贴在儿子的胸前,紧紧的搂着他的身子:“好孩子,阿爹没有白教你。”
    孙舒城叹了一口气,没有再劝。过了一会儿,陆逊松开儿子,重新坐到案前,铺开了竹简。孙舒城怜惜的看看他,拉着恋恋不舍的陆抗出了门,顺手带上了房门。
    一天之后,陆逊的武陵平叛疏送到了孙权的面前。他提出了几个建议:首先,武陵平叛势在必行,救回公主,有关国体,稳定边郡,有关安全,不可轻视。其次,避免与蜀国发生冲突,应保持与蜀国的外交关系,最好能联手剿灭,至少要保证蜀国不会从中生事。最后,要控制战争的规模,不能扩大化。吴国目前兵力不足,需要时间休养生息,防范重心应该放在襄阳、西陵,而不应该纠缠于武陵一带。武陵一带易动难安,应以抚为主,以剿为辅。
    孙权看了陆逊的上疏之后,冷笑一声,让人回报陆逊,武陵的战事不用你担心,孤已经调集大军赶往武陵,这次一定要剿灭这些五溪蛮,彻底平定武陵,如果蜀人敢明目张胆的插手,那孤就攻入益州,让诸葛亮南北难以兼顾。。
    听到这个回复,陆逊苦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