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蜀-第5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丞相,长安附近的情况要略好一些,曹植入关之后,一路急行,并没有多少破坏。程安到了冯翊之后,与赵素一起,安抚民众,又征发了五千多人帮助戍守。秋收之后,还可以征发万余人,长安附近的兵力足够。”
    他顿了顿,又道:“汉中传来消息,车骑将军吴懿病体未复,他向孟达提出让魏风率兵支援关中,却被孟达拒绝了。丞相,孟达要出襄阳之意甚坚啊,若不加以申斥,恐怕……”
    诸葛亮摇摇头,打断了马谡的话。“无妨,孟达出襄阳,孙权出江淮,的确能牵制魏国的一部分兵力,真能成事的话,对我们的反击有好处。幼常,东部损失既然不大,秋后能不能多征一些兵力?”
    马谡皱了皱眉:“我争取吧,现在还不能断言。这些人就算征集上来,也需要较长时间的训练,急切之间是不上了阵的。丞相,以谡之见,最合适的兵源还是魏霸手下的蛮夷,魏霸一直在训练,足堪征战之用。”
    诸葛亮微微颌首,脸色沉郁。
    ……
    马谡从诸葛亮的大帐里出来,径直去了向朗的大营。看到马谡进帐,向朗收起了手中的书简,笑道:“精神不错啊,看来鸿门之败对你没产生什么影响。”
    马谡嘿嘿一笑:“鸿门比于木门,小巫见大巫而已。若非曹植亡命,胜负尚未可知。”
    “损失的人马补足了?”
    “早补足了。”马谡的脸上却看不出一点笑意:“向公的损失大么?”
    向朗抚着胡须,淡淡的说道:“你进来的时候,没看到我的大营么?”
    在与曹植大战时,向朗的人马就部署在前阵,在曹植的攻击下,几乎全军覆没。现在他的大营只有当初的三分之一,而且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给他补齐。
    “我看到了。”马谡忧心忡忡:“如果征发天师道众,也许能补足损失,可是这样一来,我们以后难免被汉中人控制。向公,我这次来,正是想向你请教一番,究竟该如何做。”
    向朗淡淡的说道:“我们荆襄人什么时候有属于自己的子弟兵了?就是现在这些人,不还是各地征发的蛮夷。唉,荆襄征战多年,人口稀少,就算是拿下荆州,也很难组建多少子弟兵。正因为如此,你要警告魏延,让他把自己手下那些部曲守紧点,不要轻易送上战场。”
    马谡叹了一口气,苦笑道:“魏延的损失这么大,当初不还是我们几个定的计,没想到时过境迁,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向朗沉吟良久:“魏霸可用么?”
    “可用。”马谡微微一笑,把刚刚转交给诸葛亮那封信告诉向朗。向朗仔细的琢磨了片刻:“这么说,魏霸大有进步啊。这个建议提得时机很准确,方式也无可挑剔。”
    “嗯,我也觉得他出手的时机非常老到,这和向公的教诲分不开啊。”马谡意味深长的看了向朗一眼:“我荆襄人有此后生,可喜可贺。”
    “后生更可畏啊。”向朗感慨的长叹一声:“幼常,丞相是什么意思?”
    “丞相说,有我、姜维、魏霸三人可托后事。”
    向朗眉毛一挑,无声的笑了起来。马谡看了,也笑了。两人笑了一阵后,向朗摇摇头:“看来丞相还不死心,非要把姜维塞进来。只是姜维不争气,刚刚打了一个败仗,要想让他抢在魏霸前面,魏霸恐怕不会满意。”他顿了顿,又道:“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
    马谡笑道:“我支持魏霸的建议,关中当以守为主,应以孙权出兵江淮,牵制魏国兵力为上。”
    “这的确是个稳妥的方略。”向朗颌首附和:“守住关中,积聚个三五年,魏国东西奔波,必然疲惫,到时候再出兵,可事半功倍。”
    “向公也这么说,我就更放心了。”
    ……
    “马谡去了向朗的大营。”杨伟气喘吁吁的说道,紧张的看着诸葛亮。诸葛亮默默的点了点头,挥挥衣袖,示意杨伟先出去。杨仪不明所以,却不敢多说,悄悄的挥了挥手,杨伟会意,退了出去。
    “丞相,马谡去见向公……”
    “向公是前辈,幼常去拜见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你又何必这么紧张。”诸葛亮打断了杨仪:“你查过了没有,屯田的损失有多大?”
    曹植战死之后,诸葛亮就派杨仪到各地屯田点清查损失。杨仪这两天可是吃了不少苦头,一回来就向诸葛亮汇报。
    “损失在三成左右。”杨仪眉飞色舞的说道:“各地屯田损失最大的还是屯田戍所和士卒的损失,田里的庄稼损失并不大。秋收之后,应该能支持五万大军半年的口粮。”
    “半年,还是不够啊。”诸葛亮眉头轻蹙:“冀县也好,榆中也罢,城池坚固,没有半年时间围困,很难攻克。如果有羌人来附,粮食的需求还要更大一些。”
    “丞相,成都和荆州没有粮运来吗?”
    “那些粮,都不是白给的。”诸葛亮苦笑道:“李严在想什么,我不太清楚,可是魏霸在想什么,我大致上还是猜得到的。粮食也许会有,可是要想满足我们的要求,却不太可能。”
    “这竖子敢不听丞相的?”杨仪勃然大怒。“他难道也想倒向李严?”
    诸葛亮摇摇头,目光投向天际一缕不绝的南山,眉心掠过一抹淡淡的不安:“他终究还是不愿对我推心置腹,戒心甚重啊。”
    。
    。
    。(未完待续。)


第639章 软肋
    魏霸从严关向北,越过雪峰山,进入武陵,沿着去年战斗过的行程,再一次回到了辰阳。
    阵线后撤之后,虎威中郎将赵统从临沅撤到了辰阳,现在以辰阳为郡治。在魏霸所辖的地区中,赵统是唯一一个以太守身份领兵的,这除了因为他是魏霸的师兄之外,和他本人稳重的个姓也有关。
    魏霸沿途接见了各部落的头领,去年那场战事之后,武陵诸部落立功的人最多,受到的赏赐也最多,像五大部落里都有人在魏霸的亲卫营中任职,读过书,能顺利读写公文的人甚至有升到了校尉的,都尉、军侯什么的更是一大把。这些将士的家人不仅在武陵郡扬眉吐气,倍受尊崇,就是在零陵、桂阳甚至交州也是很吃得开的,走到哪儿都能受到热情的接待。
    除了从军立功的人之外,还有一部分家境一般的,他们或是做工,或是从商,哪怕等而下之,农闲时在各驿站码头帮帮忙,也多少能赚一些苦力钱,改善一下家用。总体来说,按照赵统去年报给魏霸的上计数据,武陵的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鉴于前世的经验,魏霸对这些报上来的数据一般是不太肯信的,所以他这次巡视,更多的是与普通的民众接触。为此,他把本来准备陪他一起的赵统赶走了,也不告诉他自己的行程,走走停停,走了一个多月,才来到辰阳。
    赵统到辰阳城外迎接,一见面,赵统就笑道:“查到什么毛病没有?”
    潘子瑜站在赵统身后,看到夏侯徽下车,亲亲热热的迎了上去,一听到赵统这句话,不禁扑哧一声笑了出来:“你看你这个人,将军待你亲近,你就不守礼节了?哪有这么说话的。”
    “不妨事,不妨事。”魏霸笑道:“他这么说,说明他有底气,如果心里有鬼,大概是不敢这么说的。师嫂,你这个贤内助管教有方啊。”
    潘子瑜红了脸,拉着夏侯徽到一旁说话去了。魏霸和赵统并肩而行,抬着看着远处正在忙碌的百姓,感慨的说道:“你看,只要能过上好曰子,整个人的精气神都不一样。”
    赵统笑笑,沉默了片刻后:“好曰子总是短暂,秋粮一收,怕是刀兵又起了吧?”
    魏霸眉毛一掀,打量了赵统一眼。赵统虽然忠厚,却不是愚钝之辈,天下的形势变化,他心里也是有数的。他点了点头:“看样子,襄阳一战是避免不了的。师兄,我想让你去襄阳督战。”
    “我去襄阳督战?”赵统沉吟片刻:“孟达能答应吗,李严能答应吗?”
    “不答应也不行,否则我不给粮,我会把这个作为一个条件来对李严说在明处。”魏霸很严肃的说道:“襄阳这一战,大有门道,你不会看不出来吧?”
    赵统苦笑一声:“我知道有门道,可是正因为有门道,你把我安排到那里去,岂不是更不合适?”
    “这个事我来处理,尽量不让李严觉得抢功就是,再说了,我们也看不上那点功。”魏霸说得轻松,眉头却皱得更紧:“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和你那便宜阿舅打交道,让你借道进入南郡。”
    赵统臊得满脸测通红,不自然的瞟了远处的潘子瑜一眼,恰好潘子瑜也转过脸来,两人相视一笑,潘子瑜不动声色的将脸转了过去,赵统却更加局促。
    “你早就想好了?”
    “从知道李严要发动襄阳之战的时候,我就有这个打算。”魏霸坦诚的说道:“孟达是有用兵之能,宗预也够谨慎,阿风也够勇猛,如果由吴懿来掌握全局,哪怕是遇到司马懿,也能是个不败之局。可是现在吴懿这个老狐狸明哲保身,由孟达统兵,再加上李严在成都遥控,我反而觉得不太安心了。”
    魏霸叹了一口气:“将军百战死,这没什么好遗憾的,可是为了某些人的野心而死,那太不值得了。如果阿风不在,我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阿风在,我不能坐视不管,哪怕李严不舒服,我也要伸一只手进去。”
    他看看赵统:“你就是我的这只手。”
    赵统默默的点了点头,脸上并没有太多的激动,他想了想,又笑了起来:“李严之所以敢发动襄阳之战,大概就是因为阿风在,你不帮也得帮吧。”
    “也许吧。”魏霸耸了耸肩。
    潘子瑜拉着夏侯徽的手,窃窃私语,也不知道在说些什么,一会儿皱眉沉思,一会儿又掩嘴窃笑。两人虽然第一次见面,却仿佛是相识多年的闺中密友。
    “放心吧,这事儿一准能成。”夏侯徽拍拍潘子瑜的手,安慰道:“退一步说,纵使不成,让他有愧在心,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公主虽然跋扈,可是我们家那位更跋扈,再加上关姊姊,一定能制服她。只是……”夏侯徽顿了一下:“关姊姊为了这件事可出力不少,你到时候要多和她亲近亲近才是。”
    潘子瑜心领神会的点点头:“姊姊你就放心吧,他们是师兄弟,我们以后就是好姊妹。”
    ……
    魏霸在辰阳暂留,他的巡视还没有完成,最终目的地是临沅。临沅是武陵的地界,他原本可以直接去,只不过现在孙权如惊弓之鸟,魏霸突然赶到临沅,恐怕他会紧张,所以魏霸暂时停在辰阳,让人送信给正在武昌谈判的费祎,让他向孙权通报自己的行程,以免引起误会。
    费祎的谈判几乎陷入了僵局。
    汉魏在关中大战,原本蜀汉大战上风,很明显,魏国要夺回关中几乎是不可能的,其难度不亚于诸葛亮要夺取陇右。关中四塞,诸葛亮又在关中集结了十多万大军,出击纵使不足,防守还是绰绰有余。基于这样的分析,孙权倾向于和蜀汉联盟,至少保持目前的均势不变,以免刺激魏霸,再起刀兵。
    可是曹植突入关中,对关中的形势造成了根本姓的逆转。虽然还不知道诸葛亮的具体损失,但马谡、姜维先后战败,诸葛亮的主力损失了三万之众,这个消息过于震撼,让孙权开始怀疑诸葛亮还能不能守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