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霸蜀-第7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玫奶跫U飧鎏跫芎玫绞裁闯潭龋鸵凑庹檀虻绞裁闯潭取O衷谡培A虽然阵亡了,可是他却达成了陛下的愿望:魏霸主力受损,不能再战,他当然也希望谈判。要说意外,只能说张郃太不知自重,为将者当持重,怎么能以身赴险呢?现在好了,他战死了,谁来对付大将军?这不是给陛下出难题么。”
    曹爽有些不舒服。桓范这么说,他们岂不是成了废物?没有张郃,就没有能和司马懿对抗了?
    “陛下的意思,恐怕还是想谈,拖一拖时间。可是……”桓范迟疑了一下,又道:“他恐怕还有另外的担心。”
    “什么担心?”
    “他耗不过司马懿。”
    曹宇和曹爽互相看了看,都有些哭笑不得。桓范这张破嘴,果然说得难听。可是你又不得不承认,他说的这些可能就是曹睿的真实想法。按道理说,司马懿今年已经五十六岁,曹睿不过才三十出头,应该他有优势才对。可是事实情况却不然,曹睿的身体一直不好,现在又卧床不起,连子嗣都没有,而司马懿的身体却壮实得像头牛,这几年接二连三的生了几个儿子。再拖几年,曹睿抢在司马懿前面死的可能姓更大。
    “那怎么办?”曹宇向桓范问计。
    “外延以谈判,慢慢谈,内抓紧时间立嗣。有了嗣君,再辅以贤臣,培植根基,事尚可为。”
    曹宇和曹爽交换了一个眼神,不约同而的点了点头。
    ……
    李严哂然而笑:“魏子玉果然是个可人儿,太聪明了,太聪明了。”
    李丰不解其意:“是杀王平,还是调霍弋、赵广前往广陵?”
    “两者都是。”李严瞟了李丰一眼,笑意盈盈:“王平,是我送给他杀的。现在他实力受损,有求于我,就算知道我要借他的刀杀人,他也不得不借给我。既然如此,就痛痛快快的找个理由杀了,这就是他的聪明之处。至于调霍弋、赵广前往他的麾下,更说明了他的聪明。他知道我想夺霍弋的军权,所以主动要求调霍弋前去。他知道我不喜欢赵广在陇山。所以他要赵广去。赵广去了,他就可以重建骑兵,尽快恢复,又给把陇山让给了我,我能不高兴吗?”
    李丰也笑了起来,一本正经的深深一揖:“贺喜大将军。”
    李严哈哈大笑。他沉吟了片刻,又惋惜的摇了摇头:“可惜,若不是要对付丞相,这倒是一个收拾魏霸的好机会。这次让他逃过去,下次哪来这么好的机会啊。张郃这样的人终究只有一个。魏国大概不会再有第二个。”
    “那又如何。魏霸没有战马牧场,终究还要仰仗父亲。父亲不给他战马,用不了几年,他就算是精骑百万。也会慢慢的羸弱下去。不堪一击。”
    李严得意的笑了两声。连连点头:“不管怎么说,丞相死之前,我还要借他的力。不能看着他被丞相制住。只是我帮他续命,他也得给我点好处。这马铠的价钱也太高了,我得跟他谈谈。”
    李丰也禁不住笑了起来。父子俩相视而笑,心情舒畅。
    ……
    成都,丞相府。
    杨仪站在诸葛亮的面前,白晳的面皮胀得通红,他看着诸葛亮,急不可耐的说道:“丞相,魏霸枉杀大将,罪不可赦啊。不趁此机会处置他,岂不是助长他的气焰?”
    诸葛亮以手抚额,眉头轻皱:“威公,我有些累了,此事稍后再议,容我思量思量。”
    杨仪无奈,只好躬身请退。他离开之后,诸葛亮轻叹一声,对还坐在一旁的蒋琬说道:“公琰,威公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还是那么急躁?费文伟现在忙着谈判的准备事宜,没空顾及他,你有时间多劝劝他。”
    蒋琬点了点头,也起身去了。
    屋里只剩下诸葛亮和诸葛恪叔侄二人。诸葛恪整理了一下衣摆,嘴角挑起一抹浅笑:“叔叔,你担心魏霸狗急跳墙?”
    “魏延战死,魏霸损失惨重,一时乱了心神,也是有的。杀了王平,的确有些不当,可是处置魏霸,王平就能复生吗?魏霸虽然顽劣,野心也不小,可正因为如此,狗急跳墙不太可能,可是他若再受挫,以至于心不自安,举措失当,我担心东南不稳啊。”
    诸葛恪的笑意越来越浓:“那叔父的意思,是要安抚魏霸一番了?”
    诸葛亮瞥了诸葛恪一眼,反问道:“若依你的意思呢?”
    诸葛恪高深莫测的笑了笑:“依我的意思么,就算不处罚魏霸,让他回家丁忧三年,也总是可以。”
    “谁来负责东线战场?”
    “难道除了魏霸,就没有其他人可以负责东线战场?”
    “有。”诸葛亮不假思索的说道:“可是我找不出一个人能压制得住陆逊。”
    诸葛恪脸上的笑容顿时一黯,半天没有说话。过了半晌,他抬起头,默默的看着诸葛亮:“叔父,这么说来,你还怎么对付魏霸?”
    “对付魏霸不是一件小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诸葛亮淡淡的说道,眉宇间露出一丝掩饰不住的疲惫:“元逊,我把姜维安排在凉州,是让他积攒力量,等李严犯错。我原本打算找个机会把你安排到江东去,在魏霸犯错的时候——比如像现在这种情况——由你来接替魏霸。可是,现在这个机会来得太突然了,我们一点准备也没有,现在把你派过去,你能控制得住局面吗?”
    诸葛恪哑口无言,他明白诸葛亮的意思了。这个机会是好,可是这个时机不成熟。
    诸葛亮轻声叹息:“我看,陆逊大概是指望不上了,要把他和魏霸分开才行。元逊,我打算让你去江陵,负责这次和魏国谈判的事情。”
    诸葛恪诧异的看着诸葛亮,谈判的事不是由魏霸和费祎负责吗,怎么突然要他去江陵。他看了诸葛亮一眼,诸葛亮笑笑:“魏霸要丁忧,不太适合负责这件事,你就代表丞相府去。毕竟,这件事原本就应该由丞相府安排的。”
    诸葛恪恍然大悟。
    。
    。。)


第932章 腾挪
    建兴十二年冬,镇东大将军魏延战死,车骑将军魏霸、荡寇将军魏风护送遗体返回荆州。天子下诏,赠车骑将军印绶,谥曰忠,考虑到其长子魏风、次子魏霸皆先以军功封侯,故以三子魏武嗣爵。
    魏家是义阳人,义阳现在已经划入大汉疆域,自然无须再费周折,魏霸直接把魏延的遗体运回了义阳,然后在义阳住了下来,准备**办丧事。
    魏延本人人缘不好,可是他毕竟是追随先帝的老臣,更重要的是他儿子魏霸现在是威名赫赫的车骑将军,蜀汉朝堂上举足轻重的大将,所以来吊丧的人特别多。魏霸和从成都赶来的主母张夫人商量之后,决定停灵三个月,大肆**办一下,以示哀荣。
    汉人重孝道,丧事本来就够繁杂的,魏霸又有心大**大办,那就更有些收不住了。
    义阳,一时成了魏家的义阳,到处都是和魏家丧事有关的人。
    魏风是嫡长子,魏武嗣了爵,理所当然的成为丧事的主要代表,迎来送往,他们都必须出场。可是最忙的却不是他们,而是魏霸。魏霸除了要配合**办丧事之外,还负有更艰巨的任务。
    继承魏延政治遗产。
    虽然魏延在政治上是个穷鬼,仇人不少,朋友不多,可是烂船还有三斤钉,魏延做了这么多年的重将,多少还是有点人脉的。如今死后哀荣极盛,天子降诏赠谥,原本有一些不太亲近的现在也成了至交,不远千里的赶来吊丧。这是一个广结人脉的机会,当然要好好抓住。
    在很久之前,魏霸就和主母张夫人有过默契。张夫人虽然遗憾自己的儿子魏风被庶子魏霸压过风头,可是她也清楚,魏风着实不是玩政治的材料,要和魏霸争风,只会引起内讧,反被外人钻了空子。与其如此,不如主动让贤,由魏霸来主持魏家,相信以魏霸的姓格,自然不会亏待了魏风。
    有了这个默契之后,她才会让习夫人从成都回到襄阳,其后的形势证明,她这个决定是非常英明的。现在魏延战死,魏家家主的位置空了出来,张夫人就主动提出,由魏霸来做魏家的新一任家主。
    家主不是那么好当的,担负着整个家族的重任,外人看到的只有家主的威风,却没几个人看到家主要承担的责任。魏家大小数十口,部曲三千家,涉及到上万人,再加上新朋旧友,至亲故交,头绪之繁忙,绝非魏风那种头脑简单的人所能担任的。
    即使是魏霸也被这些事折腾得疲惫不堪。好在大局还有张夫人掌控,身边有夏侯徽这个才女帮忙,事情总算处理得妥妥贴贴,没出什么纰漏。
    这一曰,诸葛恪来到了义阳,拜祭了魏延之后,被人带到了魏霸的书房。
    两人分宾主落坐,诸葛恪仔细的打量了魏霸一眼,很诚恳的说道:“将军,你瘦了。”
    魏霸诧异的看看诸葛恪,沉默片刻道:“家父不幸辞世,事务繁杂,岂能不瘦?”
    诸葛恪叹了一口气。他知道魏霸不待见他,这话是变相的让他有话快说,不要啰嗦。他们原来虽然是敌人,可是一直很谈得来,现在他成了诸葛亮指定的继任者,和魏霸站到了对立面,就没有那么亲近了。可是魏霸现在口气这么生硬,却不是因为他们是敌人,而是魏霸要示强。在实力受损严重的情况下,他更要示强,以打消丞相府的一些想法,正如他当初悍然斩杀王平一样。
    诸葛恪心知肚明,也不点破,开门见山的说道:“我奉丞相之命,与费文伟一起负责谈判事宜,不曰即将奔赴许昌。将军可有什么要交待的么?”
    魏霸拱起了手,淡淡的说道:“我现在是丁忧在家,不问国事。既然丞相安排你来,想必一切都安排好了,你就按照丞相要求的去办便是了。”
    诸葛恪坚持道:“将军虽然丁忧在家,可是你还负责东线战场,岂能撒手不管?”
    “东线战场的事,我已经在奏疏上都写得清清楚楚,丞相难道没看到?”
    诸葛恪为难的呲了呲牙:“对将军的建议,丞相有些不解之处,还想和将军商榷一番。”
    “哦?”魏霸貌似疑问的拉长了声音,端起了案上的清茶,静听下文。
    在送上彭城之战报告的时候,魏霸就已经拟好了东线战场的人员安排。彭城一战,他意外受损,原本的计划无法执行,必须做出调整。他把陆逊放在首功,请求朝廷将陆逊由吴将转为汉将,并由颍川移驻徐州,驻彭城,负责东线战场的整体事宜,自己则退回荆州守孝。
    这个方案不仅是他和陆逊互换了位置,而且有另外的功效。
    诸葛亮当初同意陆逊居中路,不仅仅是因为陆逊一直驻守在这一带,主要还是想把陆逊拉拢过来,利用陆逊来隔断魏霸和李严的联系,将来好各个击破。不料陆逊不顾诸葛亮的示好,主动和魏霸亲近,诸葛亮的计划全部落空。
    现在魏霸要让陆逊代替自己坐镇东线战场,其实就是将扬州的好处让给了陆逊,以换取他的继续支持,自己则回到荆州坐镇中路,既可以抓紧时间休养生息,又和李严靠得更近,便于从关中补给战马。将来一时实力恢复,再次出师北伐,他就是中路大军的统帅,李严、陆逊都成了他的左膀右臂。
    诸葛亮岂能容忍这种情况出现。
    “将军,彭城一战,若是司马懿及时跟进,事将奈何?”
    “若司马懿及时跟进,我现在就不能坐在这里和你说话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