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烽烟-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奴家是不是也可以搬过来呢?”王珏一张俏脸被青纱帷幔遮住,抬起头盯着他模糊的脸问道。

“府上住的不习惯?”李从嘉听此便问。

“奴家还是习惯这白鹭洲的生活。”王珏微微笑道。

李从嘉知她在这白鹭洲上生活了十几年都未上过岸,此时刚刚进府一定不会太习惯,也需要时间来适应。他可不想王珏刚刚进府便搬出来,便笑说:“双玉还是住在府上的好,若是真的想这白鹭洲,可以偶尔过来住上几日。”

王珏轻轻的点头,小手在李从嘉的大手里微微感觉暖了一些,就低声说:“殿下,要上岸了不要被别人家看到。”

李从嘉听着便放开她的小手,随即就笑说:“就算是我们不拉手,他们也会那么想。”

王珏不吱声,脸上一片火热的绯红。

两人上岸便看到刘继等人已经等在白鹭洲夹江码头,众人身上还挂着一层雪花,李从嘉就笑着说道:“众位兄弟辛苦了。”

刘继就嘿嘿笑着点头。

王珏跟在李从嘉身边,见刘继和张来武、杨招棣就轻轻的开口道:“刘继,前些日子我说过的事,你都办好了吧?”

“大当家的放心,人都准备好了,就等着殿下说话了。”刘继笑着回道。

“那现在去召集三千青壮来,去周府码头仓库后的空地上集结。”王珏严肃的说道。

刘继微怔,之前王珏说的可是万人,但他却是没有多问。虽然才要三千人,但是对于沙河帮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李从嘉见刘继走了,又吩咐身后的吕德带着人过去与周府的家奴说好以免起了冲突,又叫来跟着一起来到白鹭洲的书吏说道:“秦黎,郑去恶你们也与吕德一起,人到了便先记录在册。”

看着天气,李从嘉才想起好多事琐碎之事都还未做,随后他便又去吩咐身后的刘茂忠叫他回府通知张管事,立即去采买三千被褥和三千套统一的棉衣以及单衣送到白鹭洲来。

刘茂忠领命一走,李从嘉就笑着说:“双玉、三当家的、四当家的与本王去周府的地面上看一看。”

王珏被李从嘉当着众人的面叫了乳名脸上不禁泛红,还好头上的青纱帷幔遮着脸孔,让人无法看见。

张来武和杨招棣听见李从嘉对大当家的如此称呼,就知道两人肯定是有了实质的关系,还好两人在王珏进府之后就已经不想,这会儿听见只是相视一笑,便跟在两人身后走了过去。

沙河帮与白鹭洲周府的地面没有明确的分隔,但却是一打眼就能很明显的分辨出来。沙河帮这一侧除去一个大堆场,便是密集的棚舍,棚舍之后则是几间独立的宅院,宅院之后依旧是密集棚舍。而周府那一侧在码头附近则是有一整片的仓库区,在仓库的北侧不远处,距离江岸百丈的位置便是李从嘉所说的宅子。靠近夹江这一侧则是有连成片的二层木制排屋,中间则都是荒地,正好可以用来练兵。

李从嘉见到这些排屋都空着便走了进去,原本他还想着白鹭洲上的私兵要扎营帐,但看到这些就笑了。走了几个排屋看过之后,他就回头笑着问道:“双玉,这些排屋用来驻军是不是比那营帐要好很多?”

“这原本是周府的仓库,码头建好之后因为距离码头太远就弃用了。”王珏听见便笑答,“不过用来驻兵倒是不错,应该比营帐好的多。”

看到这些排屋,李从嘉便沉默了片刻,然后说:“待明年春暖时,本王要将这沿夹江一岸都建起同样的排屋,与军营分隔开来,那侧驻军,这侧的排屋可以用做开店,江宁府码头上没有客栈,这里生意应该不错,这样一来沙河帮又多了一个好营生,与此同时江宁府码头来来往往的人就再也看不到白鹭洲上做所之事。”

“那花费不是很大?”王珏脸上挂着笑容问道。

“这个不用你担心,本王自然会有办法。”李从嘉在心里叹气嘴上说的很是轻松。

“那这三千人的粮食和军械装备怎么办?”王珏见这兵营有了便关心起其他诸事,问道。

“粮食好说,可以直接从周府的仓库中调拨。”李从嘉一笑道,“军械的事情,本王也有办法。”

李从嘉可以通过韩熙载从库部中购买,他见过此时军中所用的刀枪剑戟等武器,质量都让他满意,白鹭洲三千军士保护白鹭洲和潜州皆可以使用。但是他脑子里还有自己的想法,盛唐时代的陌刀一直在他脑子里挥之不去,他的这个情结比较重,因此也想通过自己的了解组成一支新唐陌刀军,银枪都有一万马步兵,陌刀军有三千皆可。

陌刀在唐朝中期发展起来,也是盛极一时,但是由于工艺落后,陌刀的重量也是在五十斤上下,打造极为不易所以人死陌刀不允许陪葬,再加上此时其他武器的发展相对来说都是根据汉人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斗经验改变而来,也具有了一定的效果,同时打造又极为简单,便让陌刀没落下去直到失传。

李从嘉对古代兵器的研究虽然不如历史那么透彻,但是多少也了解一些,他所知的陌刀便是三尖双刃长刀,此时唐国金属冶炼技术相对关陇李氏唐朝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和进步,关陇李氏唐朝的陌刀有五十斤重,但是此时的冶炼技术却是能减少到一半甚至更少,也就是说由五十斤重减少到一半,而隋唐的一斤是现在220克,这样一来陌刀的重量减轻,这相对来说控制也容易了很多,虽然重要小了,但是质量更好,又能让陌刀更加的灵活,所持陌刀的军士就会更加的游刃有余。

那一世虽然是热兵器时代,但弓弩在军队中依旧有很广的用途,特别是特种部队,所以李从嘉对于弓弩的了解要远远多过于陌刀,相对于陌刀来说,李从嘉更能研制出比较实用的弓弩,但是限于此时的材料问题,效果不能及那一世,但与此时相比效果以及射程都会好上很多。

李从嘉早就有意要在白鹭洲上建立自己的兵械作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白鹭洲上有码头运输方便,铁矿和煤炭可以直接通过大船运输而来,水资源也是充沛,这是方便之处。最主要的是有人,沙河帮在江宁府有一万三千户十几万人,大多数都没有任何的工作,白鹭洲上就有大部分,这也是可以满足李从嘉的需求,同时又能解决沙河帮一小部分帮众的生计问题。

白鹭洲练兵与兵械作坊可以同时进行。由于之前库部私售军械,此时的铁匠铺子生意冷清,李从嘉可以借机从城内拉来很多铁匠,又可以从沙河帮招来大量的学徒工人,也可以花高价从兵部挖来能工巧匠。铁矿的来源也不用愁,凹山铁矿就在江宁府南,有船有车马运输极为方便。

李从嘉沉思了良久,问道:“双玉,沙河帮中可有会打铁之人?”

“白鹭洲上就有铁匠铺子,当然有会打铁之人。”王珏笑道,她不知道李从嘉的想法,自然就不知他为什么这样问。

“也是沙河帮的帮众吧?”李从嘉问道。

王珏点头应了一声,随即就惊讶道:“难不成殿下想要铁匠自己打造兵器?”

“本王要建兵械作坊,当然要铁匠。”李从嘉笑道。

“殿下为什么不用库部的武器呢?”王珏问道,“现在韩侍郎管着库部,不是方便很多?”

“有些武器自然是要用库部的,但是有一些却是达不到本王的要求。”

听李从嘉如此说王珏便不再多问,毕竟这些事情也不是她都懂得的。

李从嘉笑着说:“双玉派人去与那铁匠说说是否愿意加入,顺便再问问沙河帮是否有人愿意做学徒,明日本王会派人在江宁府上再找来一些铁匠。朝中之事将完结,银枪都将立在即,兵械作坊也要提上日程了。”

第77章 太宁公主

1220

(求收藏,求推荐!!!)

几人看过码头和排屋便向大宅走去。这宅子要比王珏被火烧掉的大了不知几倍,周宗倒是不搬弄风雅,宅子门楣上只挂着周宅。

不过此周宅倒是不能与江宁府内的周府相比,这里冷冷清清的只有一个看门的家奴,在李从嘉说明身份之后,老家奴就自我介绍着说他叫周来福,然后又自告奋勇的带着几人在宅子里参观,一一介绍着每间房子。

看过一遍李从嘉倒是很满意,才将周来福打发走,王珏便开口道:“殿下一个人,肯定住不习惯呢。”

“那双玉也不能过来常住。”李从嘉知道她的心思便笑道,“双玉还是在府上打理沙河帮事物的好,本王也不禁你的足,想出来就出来便是。”

王珏怕他人误会李从嘉所说,心里就扑腾扑腾的乱跳了一会,在隔着青纱帷幔里偷偷看了几眼之后,见众人都没看过来便丢给李从嘉一个白眼。

李从嘉倒是没有注意到她这些细微的变化,就笑着说:“本王只要这周来福外加一个厨娘、一个婢女就可。”

王珏轻轻的点头。

几人从宅子出来雪才停了下来,刘继也是从远处走了过来,他的身后则是跟着三千人的大队伍。这才半个时辰不到,刘继就将人都拉了过来,李从嘉还是很惊讶。

看着李从嘉的表情,王珏就笑说:“殿下不用惊讶,这些人一早便在家中等候了。”

“这三千人一起来报道,那本王就带来两个书吏可是不够啊。”李从嘉看着三千人到齐便欣喜的笑着。

“周府码头不是也有记账先生嘛,殿下可以调拨几个过来。”王珏只是回头望了远处一眼便说道。

李从嘉应了一声。

刘继在三千人中走上前来,笑着说:“殿下,人到了正好三千。”

李从嘉目光一直停在这三千人身上,听着便点头,随后又冲王珏说道:“双玉若是觉得天气冷,可以先回宅子里坐会,本王先去与众位军士讲几句话。”

王珏摇头推说不冷,其实她是想听听李从嘉要对这些人讲什么。

李从嘉见王珏摇头便笑着向人群前走去,此时这三千青壮还没个站样,多数都是一副懒懒散散的模样,倒是李从嘉身后训练了没多少日子的王府侍卫和那些新加入的人让他看得更舒服一些,但这些侍卫与那些正规军一比也差了很多,这就是所谓人比人的差距。不过李从嘉倒是相信这些人经过训练,能够成为比那神武禁军还要出色的军士。

李从嘉走上前去以身作则站得笔直,江面上吹来刺骨的冷风,他丝毫未动口若悬河的讲了近半盏茶的时间,将这些新兵的士气鼓舞起来之后,才让身后的侍卫维护秩序引导众人去登记。

李从嘉最后将吕德等百人又留在了白鹭洲上负责这三千新兵的管理,将任务分配下去之后,就带着王珏往城内赶去。已经快到正午,回府之后,他还要与周宪去驸马府商谈潜州之事。

回府之后李从嘉见周宪早就准备好了,他也不休息便再次上了马车。

驸马府在江宁府的东城,与安定郡公府相比倒是精致很多。李从嘉和周宪由下人领进了府内,就见一个二十几岁身体壮硕的男人在站在前厅门口望着走过来的两人。

周宪看着他便拉了一下李从嘉的衣角低声说道:“殿下,他就是刘节呢。”

李从嘉见他不迎出来,只是隔着宽阔的院子站在正厅门口盯着两人,只是一笑便拉着周宪走了过去。

“刘驸马别来无恙?”李从嘉走上前去便笑道。

“托殿下的鸿福,本驸马一切都好。”刘节露出一丝笑来,将两人请进厅内,才又笑着说:“殿下突然来访真是令寒舍蓬荜生辉。”刘节说完便用眼角瞄了周宪一眼。

李从嘉看着他皮笑肉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