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明-第2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纯鸿的话还在继续:“……大明一年出生的婴孩几千万,死于难产的女子不知凡几,推广此术,受惠面广,更能得到百姓的认同。医学院也得动起来,派出技术jing湛的郎中到各地坐诊,好歹要借此事扩大医学院的名声。”
宋应星与陈思进闻言大喜,打死他们也想不到,在全国各地对荆州集团一片喊打喊杀时,林纯鸿不仅没有责备他们,还力图借助此机大力推广医学院。
“南阳也没什么大事,现在的重心已经转移至扬州,过几天,我就到扬州去,看看东林党人到底还有什么招。这次咱们打舆论战,前期形势一片大好,后期被东林党人抓住了机会,连续退却,看来咱们对困难还是估计不足。”
“诸位也别失去信心,解剖尸体一事,利国利民,迟早将大行于世。东林党人借解剖尸体一事挑拨天下百姓,史书上会给他们一个正确的评价。”
说到这里,林纯鸿看了看陈思进,笑道:“陈院长开创先河,必将留名青史,为后世之人敬仰、佩服。我估计,几百年后,在座的诸位,谁的名声都赶不上陈院长!”
众人哈哈大笑,以至于陈思进无法安其位,站起身来,不停地念叨道:“莫要取笑……莫要取笑……”
三天后,林纯鸿自荆州登船,前赴扬州。在船上,林纯鸿接到了扬州货栈受到冲击的消息,陆陆续续,各地的坏消息接踵而来,让林纯鸿大为光火。
即便用脚趾头思考,林纯鸿也能知道背后的推动者非东林党人莫属。林纯鸿下令,各地货栈加强安全防卫,坚决打击此类乱民,绝不姑息养jian。
林纯鸿犹不解恨,亲自执笔,起草了一份杀气腾腾的宣言,宣称,任何试图破坏私有财产的行为,必将受到邦泰的严惩,即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抓回荆州受审!
此命令发布后,各地货栈护卫队大受鼓舞,在军情司的配合下,四处抓捕乱民背后的挑拨者。
不过,四处抓捕挑拨者也是有选择的。军情司根据以往的情报,jing心择定了一些民愤极大、罪大恶极的人选,这些人以黑社会头头居多,与东林党人和地方官府有着密切的联系。
林纯鸿一声令下,气势汹汹的护卫队出现在江南各府各县,肆无忌惮地抓捕名单上的人选。于是,一些黑社会的老巢遭到了毁灭xing的打击,一些在地方官庇护下为非作歹之徒几乎全部授首,被集中送到了扬州,准备押回荆州受审。
东林党人当然不会束手待毙,一方面纷纷上书朝廷,痛斥林纯鸿罔顾司法、私设公堂,四处抓捕良民;另一方面,发动各地地方官竭力阻止护卫队抓人,连出现冲突也在所不惜。
有温体仁在朝,上书几乎没有掀起一丝波澜。地方上的衙役、捕快无非混碗饭吃而已,面对多为退役军人的护卫队时,哪有一丝胆气阻止?于是,东林党人眼睁睁地看着荆州集团横行于江南各地,却无一丝办法。
不得已,东林党人纷纷在报纸上撰文,竭力夸耀被捕之人的高尚品德,希望激起民愤,反击荆州集团。
哪想到各地百姓根本不买账,对荆州集团四处搜捕拍手称快。顺带着,还对东林党不分好坏厌恶不已。
这帮黑老大被送回荆州后,监察府毫不客气,一律重惩,一些罪大恶极者,被斩下了脑袋,一些罪不至死者,被送到矿场,开始他们漫长的劳役生涯。
随着林纯鸿抵达扬州,荆州集团的獠牙越来越尖锐,越来越渗人,让东林党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第二百七十四章 粮食大战
荆州集团在江南闹出了偌大风波,成功转移了老百姓的视线。现在,茶馆里最受欢迎的话题不再是“死人尸体”,而是曾经风光无限的地头蛇。
而且,老百姓所不知道的是,迫在眉睫的粮食大战马上就要拉开序幕,他们马上就会面临眼花缭乱的粮价。
什么狗屁解剖尸体,什么狗屁东林党、荆州集团,去他娘的,老子有时间听他们吵架,还不如在粮店里多抢点粮食。
于是,随着林纯鸿在扬州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四处搅乱江南各地的粮食市场,关于解剖尸体一事的议论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全部聚焦在粮店,开始琢磨他们永远也看不懂的粮食大战。
崇祯九年正月初十,郑天成率领十艘粮船抵达扬州。由于扬州乃江南地区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几万石粮食一经投入市场,整个江南地区的粮价应声下跌。
郑天成更是在报纸上广而告之,鉴于荆州地区存粮太多,随之还有更多的粮食将运到江南。于是,短短十ri内,粮价下降一成,一石粮食由一两银子左右降至九钱左右。
控制江南粮食市场的徽商,无不在年前储存了大量的粮食,期待在来年青黄不接时,趁着粮价上浮,大赚一笔。但是,现在邦泰商号公然搅局,致使粮价下浮,岂是他们所能容忍?
大为恼火的粮商们齐聚一堂,经过长时间的争吵后,决定将几万石粮食全部收购,令粮价维持在一两银子左右,静待来年涨价。
此计还算有效,几家大粮商合伙买下了扬州货栈的粮食,继续维持着他们对江南粮食市场的垄断地位。
哪想到,到了三月初,林纯鸿亲自来到了扬州,随之而来的,有十五艘粮船,足足有七万多石粮食,一下子涌入了扬州!
粮商们这下子傻眼了!
凭着他们的实力,吃下这七万石粮食,当然不是难事,但是,吃了这次,邦泰再运粮过来,吃还是不吃?
粮商们大急,纷纷聚拢在扬州,心急火燎地商议对策。
扬州徽州会馆。
王大俊端坐于主位之上,双手置于胸前,拍了拍手,高声道:“诸位安静……安静……”
王大俊掌声的效果并不明显,一众粮商依然小声议论个不停,直把会馆当成了茶馆。王大俊无法,只好扯起嗓子喊道:“承蒙诸位抬举,让王某坐了这个位置……”
说到此处,王大俊拿起茶几上的如意,在椅臂上轻轻地敲了敲,提醒大伙注意听他说话。
果然,这招颇为奏效,粮商们停止了议论,盯着王大俊的位置,露出羡慕的目光。
也难怪这些粮商会羡慕王大俊的位置,随着扬州逐步成为江南地区运河、长江、海洋联运中心,扬州的徽州会馆地位水涨船高,几乎成为大明第一徽州会馆。会长王大俊的权势与ri俱增,隐隐有成为徽商之首的势头。
王大俊笑了笑,接着说道:“既然坐了个位置,说不得,要为诸位的生意多费点神……”
刚说到此处,大粮商李仲联霍地站起,打断王大俊的话,道:“王会长,别说这些废话了,现在火烧到眉毛了,再不商量出个章程,咱们就全完蛋了!”
王大俊毫不介意,眯着双眼笑道:“不就是邦泰商号持续往扬州运粮嘛,有什么好担忧的?至于完蛋一说,李老弟似乎有点危言耸听,凭借在座诸位的丰厚家底,吃下个百万石粮食恐怕轻而易举!”
李仲联对王大俊的态度相当不满,叫嚷道:“眼见离夏粮大熟不过三个多月,粮价却始终徘徊在一两银子左右,要是邦泰商号真的存粮上千万石,咱们要多少银子才能吃得下?”
李仲联的话得到粮商们的一致认同,鼓噪不已。
大粮商刘三水更是焦虑万分,大声喊道:“王会长,大家都是生意场上的老人,有些话我不提,您老人家也明白。每年chun天,江南地区所能销售的粮食都有个定数,咱们也就是根据这个定数,保持适度短缺,谋点小利。现在邦泰不停地将粮食运来,早已打破了适度短缺的度,剩下的ri子,粮价能不能涨还是个大问题。光是吃下邦泰的粮食,能顶个屁用!”
刘三水越说越激动,忍不住爆出了粗口。
王大俊满脸依然保持着笑容,似乎对刘三水的粗口一点也不介意,用商量的语气说道:“要不从现在开始售粮?一两左右的价格,大伙不会亏,甚至还略有赚头!”
这下,粮商们的反应非常齐整,异口同声地回道:“这样岂不是一年白干了?”
王大俊变了脸se,冷冷地说道:“吃下不行,吐出也不行,你们到底想做什么?”
粮商们面面相觑,这还真是个大难题!
一个小粮商迟疑道:“时ri不多,越往后拖,风险越大,我看,王会长的话也不错,不如开始售粮,能够小赚一笔,也不错……”
李仲联霍地转头,紧盯着小粮商,恨恨地道:“不错个屁!今年邦泰商号来搅局,谁能保证明年他们就不来搅局?这样搞个几年,还有没有我们的活路?”
小粮商被李仲联的高分贝吓了一跳,赶紧隐身于其他粮商之后,他的生意多有仰仗李仲联,这个时候,哪敢得罪他?
李仲联放过了小粮商,转头对王大俊说道:“输银子不要紧,要是输了气势,以后咱们就全完蛋了!我看,咱们不如趁这次机会,与林小三一斗到底,看到底谁能盖过谁!”
说完,李仲联jing光四she,看着一众粮商,似乎要记住谁会反对他似的。
此言一出,一众粮商又开始激烈争吵,始终达不成一致,在会馆里吵闹不休……
王大俊看着乱成一团的会场,大为不满,却又无可奈何。最终,他又拍了拍手,大声喊道:“老规矩,咱们还是投票来决定吧,看到底是吃下还是售粮。”
听到王大俊冒出此言,粮商们最终才安静下来。此等投票,并不是一人一票,而是根据存粮的多少来决定投票权,甚为公平。李仲联乃最大的粮商,其手头的粮食几乎占到所有人的四成多。于是,没有任何意外,粮商们决定继续吃掉邦泰手中的粮食。
得到粮商们继续大规模购粮的消息后,郑天成大喜,对林纯鸿说道:“这帮粮商这么上道,开始咬钩了……”
林纯鸿笑道:“好戏还在后头,马上命令薛一谦,再运五万石过来!”
郑天成大叫道:“五万石?是不是太少了点?不如一次xing来个二十万石,看他们能不能吃得下!”
林纯鸿摇头道:“别急,钩咬得还不深,无法动其筋骨,要让他们始终相信,再吃一批,马上就可以峰回路转!”
郑天成大笑道:“就是……就是……”
于是,随着林纯鸿一声令下,五万石粮食运抵扬州,粮商们继续咬牙吃下了这一批。
三ri后,六万石又运抵扬州,粮商们继续吃!
又隔三ri,六万石运抵扬州,粮商们继续吃!
……
接近三月底,江南的粮商们东挪西借,前前后后吃进了八十多万石粮食,个个粮商撑得饱饱的,如同小山一般的粮食几乎堆满了他们的粮库。
同时,这些粮商颇为团结,这一个月内,市面上几乎看不见粮食交易,老百姓终于慌了神,四处求购粮食,跑遍了各大粮店,均得到答复:“无粮可售!”
在粮商们的苦苦坚持下,他们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到了四月初时,粮价一下子涨到了一两三钱银子!
售粮的时机终于到了!
徽州会馆内,传来粮商们得意的笑声,其中李仲联的笑声尤为畅快:“哈哈……哈哈……跟我们斗!死都不知怎么死的!”
小粮商也纷纷附和:“就是……就是……除了我们到扬州货栈买粮以外,还有谁到扬州?还不是我们定什么价格就是什么价格?”
王大俊到底老成,提醒道:“自古行百里者半九十,到了最后,诸位务必控制好每ri的售粮数。还有……”
王大俊不无忧虑地说道:“邦泰商号不知又会出什么幺蛾子,诸位也得小心在意!”
李仲联得意地笑道:“没有深入各地的粮店,邦泰商号卖给谁啊?就这样吧,明ri开始售粮!”
紧接着,李仲联露出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