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明-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
李绍翼止住脚步,又慢慢地挪了回来,杨嗣昌问道:“多少人头?”
李绍翼答道:“四百六十一具。”
“四百六十一?”杨嗣昌张大了嘴巴,惊道:“这么多?都勘验过了吗,是否属实?”
李绍翼肯定地点了点头,道:“确实是鞑子,无一具作假!”
杨嗣昌的眉头越皱越紧,默然半晌,对李绍翼说道:“据本辅所知,荆州军中,并不以首级计算军功。林纯鸿处心积虑地弄来这么多鞑子首级,到底意欲何为?要知道,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能割下四百多首级,歼敌数至少得上千!上千个鞑子,这可是近年来难得的战绩!”
“邀功请赏?”李绍翼迟疑道。
“不对,不对!林纯鸿哪里在乎朝廷的一点赏赐?你看看,朝廷至今未授予他爵位,他连一个屁都没放,哪会巴巴地请赏?他想要的,朝廷给不了,也不会给!”
在心腹面前,杨嗣昌一点架子都没有,借着谈话,不停地整理着思路。
两人正闻着恶臭,不停地琢磨着,正摸不着头脑之际,忽然接到山东登莱巡抚发来的一份军报:林纯鸿派兵攻占了朝鲜的济州岛。
“济州岛在什么地方?”杨嗣昌和李绍翼并未听说过济州岛,慌忙在舆图上查看,看着看着,杨嗣昌的脸色渐渐变得难看起来,哼了一声,怒道:“倒长进了,跟本辅玩一手握大棒一手送蜜枣的把戏!”
说完,一巴掌拍在了朝鲜上,差点将舆图拍成两截。
杨嗣昌的话掐头去尾的,李绍翼听不懂,却又不敢问,闷在那里,眼睛里露出迷茫之色。
杨嗣昌思索许久,重重地叹了口气,道:“形势逼人啊……”
李绍翼也琢磨了半晌,脑子里不再是一片浆糊,对林纯鸿的打算有了模模糊糊地认识,他不确定地说道:“莫非林纯鸿大张旗鼓地将鞑子头送至兵部,就是想证明他有能力限制鞑子进入京师附近劫掠?”
杨嗣昌冷冷道:“仅仅只是小规模骚扰而已,哪能阻止鞑子?鞑子只需在辽东半岛驻扎千余骑兵,荆州军必不敢大模大样地登陆骚扰。林纯鸿借这几百个人头,想告诉我们,荆州军战力超群,足以与鞑子一较长短,如果想要荆州军发挥更大的作用,最好在朝鲜一事上听他的话!”
李绍翼愣了愣,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问道:“难道林纯鸿占据济州岛,就是想告诉我们,如果朝廷在朝鲜一事上再无作为,他就准备单干,独力从朝鲜登陆……”
李绍翼越说越觉得不可思议,声音越来越低,几乎湮灭不可闻。最终,他又提高音量,道:“这怎么可能!朝鲜虽国小,丁口足有百万,带甲之士,也不少于六万,更何况,朝鲜向鞑子纳贡称臣,鞑子岂能坐视不理?如此一来,林纯鸿岂不是一人独抗鞑子与朝鲜?”
杨嗣昌反问道:“万一朝鲜摄于兵威,与林纯鸿一道抵抗鞑子呢?”
李绍翼瞠目结舌,觉得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甚至还非常大。年初,朝鲜国王李倧在鞑子面前受尽了屈辱,三个坚决主张抵抗鞑子的大臣洪翼汉、尹集、吴达济在沈阳被杀害,自王室以下,至黎民百姓,无不想报仇雪恨。林纯鸿这个时候登陆,时机倒是恰到好处。
杨嗣昌接着说道:“如此一来,林纯鸿在朝鲜一事上彻底甩开了朝廷。这事对林纯鸿来说,的确要费力些,但对朝廷来说,则永远失去了朝鲜这个藩属国!”
李绍翼恨恨道:“林纯鸿想让朝廷出面联络朝鲜王室,阁老倒是想一力促成,只是朝臣愚昧……可叹啊……可叹……”
杨嗣昌也叹了口气,道:“得想个办法,让皇上首肯此事。至于朝臣……”
杨嗣昌摇了摇头,道:“希望他们做事时,他们混吃等死,希望他们混吃等死时,他们又蹦的比谁都高,尽坏事!从朝廷至地方,尽是这帮蛀虫,国事焉能不败坏至斯!”
两人商议良久,最终选了一个中规中矩的法子,希望尽快促使朝廷向朝鲜派出使节。
末了,李绍翼向杨嗣昌提到:“最近几日,京师忽然谣言四起,说什么‘日月同辉光欲尽,青山绿水水长流’,又说什么当阳一处,一林长得遮天蔽日,挡住日月,片光无法透入……如此种种,不可胜数!”
杨嗣昌大惊,立即站起身来,道:“事不宜迟,本辅得马上进宫,请皇上旨,抓捕造谣之人!”
李绍翼道:“谣言止于智者,何必兴师动众,还要闹得皇上不痛快?”
杨嗣昌叹道:“就怕有人别有用心,借谣言生事!皇上是英明的,自然也不会信这种谣言,但是,如果满城百姓皆听信了谣言,皇上即使不信,也得兴师动众,给百姓们一个交待。到了那时,我们好不容易谋得的局面,算是付诸东流了!这事一定得尽快阻止……”

第四百七十八章 谣言
“日月同辉光欲尽,青山绿水水长流……”林纯鸿一巴掌将纸张拍在了案台上,骂道:“什么狗屁玩意!没有了太阳,还青山绿水,水流个屁啊……”
崔玉儿见林纯鸿吹胡子瞪眼睛,忍不住从伸出圆润的右臂,从林纯鸿后面拿起了这张纸,笑道:“三哥哥,从未听说过太阳会失去光辉的,岂不是在说大明国运万万代?这到底是把三哥哥架在炉火上烤,还是埋汰三哥哥来着?”
崔玉儿产子后,身体略微有点发福,一双手臂肌肤丰泽,在林纯鸿眼前晃来晃去。林纯鸿看着雪白一双酥臂,早已按捺不住,一把抓住,拢入怀中。
崔玉儿站立不稳,借势歪倒在林纯鸿怀中,发出咯咯的笑声。
“可不是埋汰!这么拙劣的谣言,除了北边的鞑子外,还有何人?”
崔玉儿吃了一惊,问道:“是鞑子?鞑子如何在京师传谣?”
林纯鸿冷笑道:“出卖祖宗的人,不知凡几,范永斗可不就是其中之一?谣言这玩意,不在于逻辑严密,不管内容有多荒唐,总有人信,只要有人信,造谣者就达到了目的。不过,如此一来,哼……哼……”
崔玉儿双臂环住林纯鸿的脖子,柔软而丰润的臀部不停地在林纯鸿大腿上挪来挪去,眼神迷离,嘴中却娇声道:“三哥哥,又打什么坏主意?”
林纯鸿将崔玉儿放在怀里坐正,一双手不老实地四处探索,笑道:“欲媚人者,必先自媚!让我先摸摸,看这话有没有道理!”
一阵探索之后,“嗯……”崔玉儿忽然一声低沉的叹息,伴随着叹息声,崔玉儿紧闭双眼,浑身紧绷绷的。
待崔玉儿缓过了那阵劲,林纯鸿将手放在崔玉儿眼前,亮晶晶的一片,笑道:“果然有道理。如此看来,高龙那边收获应该不会小啊……希望这次能一网打尽鞑子的暗桩……”
崔玉儿媚态毕现,全身如水蛇般扭来扭去,哼哼道:“先把妾身一网打尽了再说!”
如同吹响了冲锋的号角一般,激情时刻正式来临……
一时事毕,两人依然缠绕在一起,林纯鸿不停地抚摸着崔玉儿白嫩光滑的皮肤,说道:“济州岛,想去吗?”
崔玉儿浑身一激灵,双肘撑在床上,伏着身子问道:“三哥哥要去朝鲜?”
林纯鸿见两只玉兔不停地晃动,忍不住捏在手里把玩,回道:“海上的事情,尘埃落定,荆州近期除了财政有点困难外,一切都按步就班,也没什么要紧事。目前的重点在辽东,不亲自走一趟,总有点不放心。”
“那我和三哥哥一起去……”崔玉儿脱口而出,旋即又觉得不妥,迟疑道:“那周姐姐和天瑶会不会……”
林纯鸿知道崔玉儿在担心什么,道:“荆州总得留一人,唯有你的周姐姐最合适,否则,别人看在眼里,还以为你家相公携妻逃跑了……至于天瑶,每日吵着要带莱尔去山西,也不知中了什么邪!既然她想去,就让她去吧。”
崔玉儿笑道:“妾身既不会看家,又不会帮三哥哥开拓,只好当三哥哥的尾巴,每日服侍三哥哥了。”
“你?三一社的底子是谁打下的?最关键的是,让你去做事,最让我省心。就拿济州岛来说,周凤和天瑶背后牵扯太多,无论带谁去,都会让人浮想联翩,说什么又支持海派还是什么老旧派之类的……闹心。”
崔玉儿心里不由得有点泛苦,强作笑颜道:“三哥哥说得有理。”
林纯鸿见崔玉儿神色有异,心里如明镜似的,崔玉儿不像周凤、陈天瑶,都有一个完整的家,既不知父母是谁,又没什么亲戚走动的,显得孤苦伶仃。平日,有事做时,倒不觉得,一旦闲下来,便容易自怨自艾。
此事,林纯鸿也难以劝解,只好故作不知,转移话题:“现在荆州财政有点困难,你平日也帮我琢磨琢磨,看看如何把济州岛、皮岛做成赚钱的买卖。你看看,从南至北,到处都需要大圆,淡马锡筑城、建海军基地,至少得三百多万大圆,好在这笔费用由海事都督府自行解决,不过,如此一来,海洋反哺陆地的设想,今年又泡了汤。”
“东南行营和中原行营升格为战区,规模一下子扩大了三倍,荆州的兵工作坊,日夜赶工,大圆更是如流水一般,兵丁的军饷,将近七百万,为这事,张府令和朱幕使差点撂了担子……”
“要不是缺大圆,哪里还需要以朝鲜为跳板?直接在旅顺口筑棱堡就是了,省事多了!哎,跨海击贼,听起来波澜壮阔,实行起来,几乎要被巨量的消耗逼疯!”
林纯鸿的话,起了效果,崔玉儿果然忘记了自怨自艾,开始蹙着吊梢眉,一心一意地为相公想办法。
“今年的亏空,几乎达到一千四百多万,超过总收入的两成!”
林纯鸿的一句话,把崔玉儿吓了一跳,“一千四百多万?这么多?”
“所以,你得帮我想想办法!”林纯鸿苦着脸,心里却乐开了花。赤字率超过两成,虽然被高层当成了头等大事,但在林纯鸿看来,完全可以忍受。
今年,连续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大规模扩军,致使军费开支如火箭一般,飞速上升。财政司不由自主地想增加票据、金票发行量,却被彭新鼓捣出的《钱钞管理条例》制止。财政司,包括一些阁幕使在内,深恨彭新,但惧于林纯鸿力挺彭新,不敢把彭新怎么地。
林纯鸿筹划,借机让荆州内部视赤字为常态,并着力推动在荆州发行债券。
崔玉儿当然不知道这些,还在那里光着身子冥思苦想,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
看着崔玉儿趴在床上光溜溜的酮体,该凸的地方凸,该翘的地方翘,林纯鸿拍了拍崔玉儿的屁股,笑道:“慢慢想吧,一路往北,有足够的时间……”

第四百七十九章 借债风波(一)
“看报喽……看报喽……最新荆州时报喽……”
沿街叫卖报纸,算得上荆州一景,不过叫卖者多为头发胡子花白的老人,从未见过报童。ww。vm)在荆州境内,儿童皆上学,若有胆敢让儿童辍学者,将面临牢狱之灾。
“看报喽,行知书堂张思奎撰文,声称荆州应向商家举债……”
……
一篇文章,在荆州掀起了轩然大波,让一直沉浸在盛世幻想中的百姓瞠目结舌。
“张思奎是谁?他怎么知道荆州财计艰难?”
“能是谁?行知书堂财计学院的教授呗……简直一派胡言嘛,荆州怎么可能会缺钱……据说,星拱楼都是用黄金铺就的……”
黎民百姓,哪里知道荆州高层的七七八八,凭直觉,将张思奎的话当做了胡言乱语。
一些稍有见识之辈,顺着张思奎文章的思路一琢磨,惊奇地发现了一个事实:荆州早就是入不敷出了!得益于报纸,荆州方面各级官府的收入开支压根就不是秘密,唯有都督府的开支,一直处于保密状态,世人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