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明-第4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围纵横驰骋,忽东忽西,时不时闯入大明境内,实施掳掠。
济尔哈朗的战略战术,目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按照济尔哈朗事先与蒙古、朝鲜的约定,女真人拿走所有战利品的一半。因此,济尔哈朗以区区三千余重骑,居然向后方押送回奴隶十多万,还获得牛羊、战马无数,财货巨万。
济尔哈朗志得意满,时常向着鳌拜、准塔说道:“仗,就应该这么打,投入小,收获大!”
这日,济尔哈朗率众闪击大同之西的左云卫,大获全胜,正返回大军驻地,忽然接到了紧急军报。
“什么?你说骠骑军驻扎在大同西韩岭,被孙传庭围得水泄不通?”
军报的内容太过震撼,济尔哈朗不由得又问了一遍,得到了内线的肯定答复。
济尔哈朗心下狐疑,陷入沉思之中。
骠骑军移师宣大,济尔哈朗早就知晓,一点也谈不上震撼,真正让他觉得奇怪的是,孙传庭怎么突然间就将骠骑军给围住了呢?
而且,济尔哈朗还知道,围绕着骠骑军是否移师宣大,大明朝廷刚兴起了一股纷争,朱由检和杨嗣昌无奈之下,令骠骑军移师朔州。
济尔哈朗总觉得,孙传庭围住骠骑军,有点阴谋的味道,是不是孙传庭和盛坤山故意如此,吸引他去进攻,然后发动对他的反击?
但是,若孙传庭和骠骑军的矛盾属实的话,这对济尔哈朗来说,简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宣大的防线,将被他一举攻破,甚至还有可能将骠骑军打得七零八落,为丧身于山东的同族报仇雪恨。
济尔哈朗迟疑不决,想进攻,又担心是阴谋,想置之不理,心中又着实难以放弃这个绝佳的机会。最终,济尔哈朗令内线加紧侦察,以确定虚实。


第五百六十四章 反击
朱由检到底对林纯鸿渗透宣大心有不甘,于是孙传庭接到了朱由检的密旨。
朱由检密旨令孙传庭着力限制骠骑军的活动范围,限制黄渤在宣大兴风作浪。孙传庭对朱由检密旨的保密程度,有着相当的保留。他觉得,在传旨时,不仅林纯鸿会及时获悉,恐怕济尔哈朗也会在第一时间获悉。
大明的统治,还是太松散,远不及荆州那般严密和高效,这恐怕也是朝廷日渐窘迫的原因之一。
紧接着,孙传庭又收到了杨嗣昌的密信。在密信中,杨嗣昌倒是对孙传庭信任万分,直接说了一句话:“公可便宜行事,朝堂杨某一力承之……”
孙传庭看完密信,冷笑不止,心道:“朝堂不拨一文,却寄希望于某一力挡之,岂不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还是先解了宣大的当前之困再说……”
孙传庭乃务实之人,认为左右羁绊之下,杨嗣昌不仅做不到“一力承之”,恐怕自身地位都难保。所以,一切都还得靠他自己。
于是,盛坤山还远在涿鹿,孙传庭便秘密前往,在阳原与骠骑军迎头碰上。
孙传庭与荆州军的关系,远远谈不上和谐。当初在对阵张献忠时,孙传庭一举打破林纯鸿的算计,让熊文灿从招降一事中解套,致使熊文灿目前在朝中沉默寡言,甚少为荆州说话。从这事来说,双方应该还有宿怨。
盛坤山听闻孙传庭只身来到军中,颇为惊异,慌忙将孙传庭迎入。
孙传庭也不废话,直接提出了双方合作演一出戏,引诱济尔哈朗上钩之策,盛坤山也早有此意,双方一拍即合,约定骠骑军抵达西韩岭后,由孙传庭派遣重兵做围攻之状。
丁奎安得知后,大惊,问道:“若是孙传庭想将我军一鼓荡平,我军岂不是自投罗网?”
盛坤山大笑道:“孙传庭真要这么做,除非他想让整个北方落入鞑子之手!”
丁奎安一想,果然如此,遂不再怀疑。
待盛坤山率众抵达西韩岭后,孙传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派遣重兵占据西韩岭周边要地,将骠骑军围得水泄不通。
骠骑军中低层军官并不知盛坤山与孙传庭的约定,大惊失色,纷纷请求向南突围。盛坤山顺势而为,不停地派遣小股兵力试探孙传庭的防线,寻找包围圈的薄弱之处。
孙传庭二话不说,令麾下坚决反击,将试探兵力打回去。
于是,双方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伤亡。
戏演到这个份上,丁奎安再一次怀疑孙传庭的真实用意。
盛坤山小心抚慰,好不容易安抚住丁奎安。丁奎安都怀疑,就更别谈中低层军官了,这帮军官恼怒万分,将当面的朝廷官兵恨到了骨子里。同时,他们纷纷建言,趁军内军械、粮草尚足,一鼓作气冲出去。
这些建言,毫无例外地被盛坤山以寻找薄弱环节为由挡了回去。
一旁的张凤仪看在眼里,心里也狐疑不定。虽然她早已知晓盛坤山的计划,并且按照盛坤山之令,未打出武卫军的旗号,但孙传庭和盛坤山演戏演出了鲜血,这让她始料未及。
出于谨慎,她亲率近卫,赴西韩岭附近查看,这一看,直把她吓得魂飞魄散,孙传庭居然将火炮都运到了西韩岭周边,还在要地附近放满了拒马、铁蒺藜等物。
张凤仪如风一般飞奔回营,正准备点兵前往救援骠骑军时,孙传庭却暗中来到军营,指天画地,发誓这是演戏。
张凤仪压根不信这套,孙传庭无奈之下,只好说道:“张将军应该知道,骠骑军粮草尚够使用十日以上,若十日后,济尔哈朗还不到,而本督又不撤围的话,张将军大可与骠骑军内外夹击包围之兵。”
张凤仪估摸着,骠骑军在武卫军的外围接应下,突围应该不难,遂相信了孙传庭的话,按兵不动。
孙传庭和盛坤山血淋淋地演戏,还未将济尔哈朗引入彀中,却骗倒了朝堂。
朱由检听闻孙传庭重兵合围骠骑军后,大惊,慌忙将杨嗣昌召入宫内询问:“孙传庭这个关键时节攻击骠骑军,万一济尔哈朗趁机来攻,如何是好?”
杨嗣昌得到消息比朱由检早,他琢磨来琢磨去,虽倾向于相信孙传庭和盛坤山在演戏,但心里到底还是忐忑不安。此时见皇上慌乱,他不能率先失去分寸,遂安慰道:“孙传庭十有**在引诱济尔哈朗上钩,不过,以防万一,还是令洪承畴靠近宣府为妙。”
增兵以备不测,显然是最好的应对方略。朱由检从其议。
朱由检和杨嗣昌能沉得住气,朝堂之臣却就没这份素质了。听闻孙传庭与骠骑军兵戎相见后,朝堂一下子炸了锅。一些不通军事之辈,奔走相告,称早该如此,永绝后患;一些见识稍远之辈,则忧虑万分,惟恐双方打仗时,济尔哈朗趁机来攻;还有一些则看得更远,觉得此举会引起林纯鸿的雷霆之怒,大明朝廷很可能在荆州军的攻击下灰飞烟灭,他们开始准备后计……
与此同时,针对杨嗣昌的一股潜流暗中涌动,将宣大现在险恶的局势归咎于杨嗣昌,要求杨嗣昌辞职以谢天下。
纷乱,以明廷为最……
济尔哈朗非常谨慎,显示出泰山崩于前而不改色的绝佳素质。
“骠骑军粮草可供使用几日?”
“回郑亲王,最多能使用三日!”
济尔哈朗精明无比,选择了粮草这个最基本点作为判断的依据。这显然是骠骑军、孙传庭无法绕开的环节,盛坤山、孙传庭再狠,也不至于让骠骑军在包围圈中挨饿三日吧?
满清鞑子对大明的渗透,可谓无孔不入,就连在宣大边军中也安插了无数的眼线,粮草这么敏感的军事机密,济尔哈朗也能轻易获取。
……
“启禀郑亲王,骠骑军已经在杀马充饥了……”
战马,无论在荆州军,还是在明军中,可是稀缺物质,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轻易杀马。济尔哈朗大为动心。
但是济尔哈朗还真沉得住气,下命令道:“再等三日!”
不过,仅仅等了一日,济尔哈朗获悉,洪承畴率领万五兵力,从蓟辽一线往宣府移动。
济尔哈朗一听,不再犹豫,马上擂鼓聚将,吹响了进攻的号角。
盛坤山和孙传庭万万想不到,两人辛辛苦苦地忙活这么长时间,连士兵的性命也付出了不少,最终迷惑济尔哈朗的而是隐瞒粮草和二货朝廷做出的以防万一决定。
济尔哈朗兵马一动,孙传庭的兵马立即撤围,盛坤山在集合了张凤仪部后,兵出大同,经由集宁海子(今黄旗海),迅速插向济尔哈朗的后路。
孙传庭的动作丝毫不慢,率领精锐陕兵,日夜兼程,赶赴怀安前线迎敌。
怀安位于大同和宣府之间,离宣府更近。长城从境内穿越而过,历来就是大明防守的薄弱环节。
孙传庭和盛坤山重兵聚于大同,济尔哈朗惟恐中计,不敢轻易靠近大同,特意选择了远离大同的怀安。而且,济尔哈朗以朝鲜步兵为进攻先导,以蒙古轻骑左右两翼,自己则率领三千重骑在后压阵。
大军鼓噪前进,攻势非常凶猛。由于孙传庭将主力集中在大同,怀安的防守非常薄弱。六月初二,朝鲜军轻易突破西湾堡。六月初三,朝鲜军在蒙古军的配合下,又突破西沙城。
至此,大明甚为倚重的长城防线全部被突破,朝鲜军和蒙古轻骑迅速往纵深发展,有将大明宣大防线搅得七零八落之势。
连战连捷之下,蒙古轻骑和朝鲜军士气高涨,再加上沿途劫掠,掳掠人口无数、财货巨万,强盗们犹如打了鸡血一般,惟恐落于他人之后。
而济尔哈朗则率领三千重骑顿兵于西湾堡,为大军守住了后路。
济尔哈朗动作快,盛坤山一点也不亚于他,大军的动作,几乎与内线消息传递速度一样快。
当济尔哈朗得知骠骑军迅速插向他的后路之时,盛坤山业已率众抵达兴和,正迅速向着联军压来。
济尔哈朗听闻后,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也是,局势明朗,总比一直悬着一颗心要好。骠骑军的到来,还需要数日,济尔哈朗完全有时间往东面撤退,让骠骑军吃一满嘴的沙子。
茫茫大草原中,济尔哈朗享有主场之利,兵力占优,如果骠骑军胆敢追来,济尔哈朗完全可以从容排兵布阵,寻找战机,让骠骑军吃一个大亏。
于是,济尔哈朗立即令蒙古轻骑和朝鲜军抛弃一切俘虏和财货,迅速往西湾堡撤退。
然而,事态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济尔哈朗的预期。
“什么?兴和的骑兵兵力将近一万?不止一个军?”
这里面一定有什么古怪,济尔哈朗本能地觉得不妥,却又不知不妥处在哪里。
紧接着,济尔哈朗接报:蒙古轻骑和朝鲜军冲得太快,兵力分得太散,两日内无法抵达西湾堡!
济尔哈朗大惊失色,咬牙切齿地下令道:“能回来多少算多少,回不来的,不管了!两日后,大军从西湾堡撤退!”

第五百六十五章 圈地
山西介休范宅。
炎热的夏天,业已来临,范永斗身着短褂,在柳林下不停地走来走去,微风时而袭过,柳林哗哗作响,带来一丝凉爽。
只见范永斗时而驻步沉思,时而迈步向前,眉头皱得紧紧的。
近几年来,范家的事务多已交给范三拔,范永斗担任范家的精神领袖,从精神上领导这个庞大的家族蹒跚前行。
由于不管事,范永斗已经很少这样凝神思索,显然,今日所遇之事,相当重要。
年初以来,范家骤然斩断与鞑子的联系,迅速从边贸中抽手,范永斗身上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当初,王喜云沿运河北上,又迅速前往多尔衮大营,范家了如指掌,却秘而不宣。待到陈奇瑜突然来访,一番分析之后,范永斗方才认识到,鞑子此番必败无疑。
陈奇瑜劝范永斗放弃与鞑子之间的联系,转而将注意力集中至大明,大明人口是鞑子的百倍,单从商业牟利的角度看,百利而无一害。
涉及到利润源的五成以上,范永斗哪能迅速决定?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