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大唐-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匾一块,望爱卿能够传道授业,代朕教化万民。钦此。”
  使者念完,武清急忙拜伏,大声说道:“皇恩浩荡,谢天皇隆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个时候两名使者抬着一块牌匾来到武清身前,武清一看,竟是高宗李治的手笔,武清拜了拜,而后大声说道:“武大何在!”
  武大早已候在身旁,大声道:“小的在这里!”
  武清说道:“焚香沐浴,奏乐!”
  片刻,鼓乐奏响,爆竿不要钱地放了起来,书院里的仆役们早就挂好了彩带红灯笼,一派喜气洋洋,随着鼓乐奏起,十八头狮子在门前舞动了起来。
  武清招来贺知章等学生,恭恭敬敬地把牌匾用红绸蒙住,而后抬进了书院。武清则走到使者身边,拱手道:“敢问使者如何称呼?”
  使者道:“称呼吗,叫我高公公便是?”
  武清笑道:“高公,先到书院奉茶休息片刻,待书院举行了仪式,草民再陪高公三位畅饮一番如何?”
  高公公眼中顿时一亮,这少年果然会做人,怪不得天后喜欢,便说道:“公子真是个妙人,好吧,咱们一路奔波,确也累了,先休息休息片刻吧。”
  于是武清命人把三位使者安排到了书院精舍,让人好生伺候着。这个时候老娘下了马车,来到了武清的身边,说道:“这必是你姑母所求,你可得记住了,待日后报答于她。”
  武清心中惭愧,虽对老娘的话嗤之以鼻,但此时此刻他也只好说道:“娘,孩儿知道了。
  卢照邻陪同着夫人黄氏来向武氏请安,武氏是三品诰命国夫人,而黄氏却只是七品诰命夫人。
  见礼之后,卢照邻对武清说道:“如今天皇赐下牌匾,这清心书院也算是扬名天下了,不出一月,便能传遍天下。”
  武清深施一礼,说道:“多亏了卢公上心,如今书院开馆在即,以我看,这第一任院长,就由卢公担任吧。”
  卢照邻心中一动,说实在的,他是非常愿意的,但他是县令,每日里处理政务都处理不过来,他没有那么多精力啊,于是叹了口气,说道:“除非我辞了这官,不然可真的是没那精力啊,这第一任院长,你武大才子,就别谦虚了。”
  武清笑道:“好吧,我看这样吧,我为第一任院长,卢公和子安为副,您看如何?”
  “善也!”卢照邻大喜,王勃也是喜上眉梢。(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章 清心书院

  武清、王勃、卢照邻等三大才子沐浴更衣之后,武清宣布仪式开始。
  “请匾!”司仪高唱一声。
  由贺知章和王忠抬着御赐牌匾,一脸紧张地缓缓来到书院之外。
  武清三人焚香叩拜,脸色一片肃穆。他们知道,从此以后,清心书院将会被世人所知,武清之理学要么被掐灭于萌芽,要么将会在此绽放出灿烂之花,任重而道远。
  有工匠仆役把那牌匾挂上,武清、王勃和卢照邻三人握住红绸,用力一拉,只见红潮滑落,“清心书院”四个大字赫然在目。
  武清心中鄙视了一番,这高宗完全模仿的是裴行俭的字体,还比不了自己的呢。但他的脸上却是一脸肃穆,瞻仰一番后,便让仆役准备笔墨。
  此时,自有仆役摆上书案,颜如玉端来文房四宝,而后亲自研墨,武清写道:“历千秋读不尽圣人之典,举万世究不透天地之理。”
  而后武清说道:“此两联刻于两楹之上,好叫世人知晓,我清心书院到底为何物!”
  卢照邻和王勃虽然对这两联不感冒,但却通俗易懂,对仗也颇工整,所以也没多加评论。
  吩咐完之后,武清说道:“如今书院已然开馆,子安你以诗赋著称,就请子安记述今日之事,日后刻碑立于门旁。卢公诗作颇有务实之风,就以诗作结。”
  二人欣然应允。
  自此清心书院开馆授徒。天皇李治御赐牌匾,大唐三大才子坐镇,一时间天下文人议论纷纷,有不屑一顾者,有大加赞赏者,也有恶语中伤者。特别是那些仇视武清者,更是把武清与理学说成是祸国殃民和蛊惑天下学子之学问。特别是抓住了清心书院不分男女有别,说武清是聚众**,武清也只能微微一笑,嘴在他口,他岂能被一些中伤之言所动。
  声讨之声不断,武清三人也无心去理会。随着清心书院不断发展,大唐学子或来求学,或来游览,或来交流。或慕名而来。
  清心学院并没有放弃圣人经典,圣人经典是先辈遗产,正如武清所说,只能继承并发扬光大。所以诗赋经典,都由王勃来教授。而卢照邻不定期来客串一下。
  至于武清,则完全投入到了理学的研究和理学理论体系的撰写中。同时按照当初规划。清心书院将分授哲学、物理、化学、数学、生物等学科。都由武清来教授。与此同时,他引入了阿拉伯数字,这里要说明,阿拉伯数字其实是由印度数学家发明。这一时期,旁遮普地区并没有被阿拉伯人吞并,所以武清便直接称之为“旁遮普数字”。数字十分简单,而且就十个单体字符,十以上由单体字符组合而成。经过武清教导,很快被清心书院学子们接受。
  旁遮普数字的引入。标志着大唐算数更进一步,它的价值随着对数学等学科的深入研究,将会越来越大。
  于此同时,为了计算方便,武清派人到汴州的一赐乐业人那里学习鹅毛笔的制作方法。同时派江南船行的朱富贵出海之后,尽量搜罗一些婆罗门、大食、拜占庭等国家的数学家、炼金师等到清心书院讲学。
  这里要说明的是,自朱富贵等十名船长第一次海航到了新罗之后,便开始向琉球、吕宋、天竺等地进行海运。与此同时,海船的研究也提到了一个高度,宇文父子除了研究海船制造外,也被武清要求每月必须有十日在清心书院讲学。
  至于武术,武清结合后世的军体拳和大唐实情,和王勃、武一刀、鸦九等人编出了一套集合了枪、刀、剑、棍、拳的强身健体的套路。武清不要求学生们个个能够成为武林高手,但增强体质,强健体魄是必须的。
  当然这里面除了颜如玉等二十名记名弟子,他们只学剑术,由鸦九亲自教授。这些记名弟子,武清要求他们学好清心书院的学科的同时,另有一门学问,那就是武清亲自编写的“情报学”。
  武清自知不能跟皇权抗衡,但要在这个时代立足,那么消息是否灵通,那将意味着决策、财富、甚至身家性命。所以他需要建立一个情报系统,尽管这有些谋反的嫌疑,但武清只能这样做了,而且他在清楚自己将在大唐度过一生的时候,这注定是一辈子的事情,那么情报人员的忠诚度是十万分重要的,本来想着把那二十名孤儿逐渐培养成为人才。但如今他只能放下高尚,做一点自私的事情。
  情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将是武清了解大唐朝局和市井百态的眼睛,所以是刻不容缓的。在清心馆开馆没多久后,在一个秘密的夜晚,他让颜如玉把人带到了秘密之所,而后进行了一番长达两个时辰的严厉训示。这件事情,就连武一刀也不知道。
  数日后,武清在密室中见到了牛王寨三兄弟,此刻三兄弟丝毫没有半分骄傲,他们平静地等待着武清训话。
  几日前,润州折冲府兵突然袭击,牛王寨在官兵的顽强攻打下,寨子被彻底焚毁,几十年的基业被烧了个干净。本来对于武清派来的鸦九很不感冒,要不是看在那三万贯钱的份上,他们根本不会让其进入。不为别的,因为他们在绿林中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但如今,要不是武清派人提醒,他们做了准备,不然他们此刻早已命归黄泉了。
  自逃出后,走投无路的他们,便联系到了鸦九,如今便被带到了这密室中。
  武清躺在圈椅中,冷眼注视着三人,半晌,才说道:“你们的心思,我懂。若不是官兵攻破了牛王寨,你们恐怕还是不想金盆洗手吧。嘴上说的和做的,看来真的是两回事。如此看来,你们的本质,实则是投机取巧之辈,毫无信义可言,如今我救了你们,等风声过了,你们便自谋出路吧。”
  三人不由得一急,他们本来就是来投靠的,可武清如此说,老二和老三只能把目光看向老大。
  老大管虎拱手道:“管某先谢过公子救命之恩,那夜管某说过,我三兄弟欠公子一条命,本来是来投公子的,如今公子既然不信任我等,我三人已无出路,不如就把这命还给公子吧。”
  说罢,三人果然举掌向自己脑门拍去。
  武清冷冷说道:“且慢!”
  三人适时地住手,而后看向武清。
  武清冷笑道:“我不知道你们是否在演戏,但你们骗了我,我希望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你们的命先留着,你们给我听好了,从此没有管虎、王云、游万里这三个名字,只有阿大阿二阿三!可记清楚呢?”
  三人错愕之后,大喜,单膝跪地,拱手道:“我等愿誓死追随公子!”
  武清摆手,说道:“你们都改变下装束,而后随江南船行海船出海,给我找些黄金回来,你们的旧部若能招到,一律改头换面,归到江南船行下面,为海船保驾护航!”
  “属下遵命,定不辜负公子厚望!”
  而后管虎掏出一个锦盒,递给了武清,说道:“我想这应该是公子需要的。”
  而后三人拱手告辞,自有鸦九领到江南船行。
  武清这才长出了一口气,说实在,对于这样的山匪,武清还是很谨慎的,就怕他们贼性不改。但武清如今最缺的就是人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他打开盒子一看,双眸骤然一凝,而后摇动了铃铛,片刻,一个黑影转出,武清直接把那锦盒扔给了他,说道:“剩下两份,我会给你的,先给我把那盐帮的宝藏找到!”
  “属下遵命!”黑影拱手施礼,而后转入黑暗。
  出了密室,看到秋菊候着,见她欲言又止,便笑道:“秋菊,怎么呢?”
  秋菊说道:“从今往后,公子便要住在书院了,身边无人伺候,我怕。。。。。。”
  武清笑道:“既然身边无人伺候,那秋菊你愿意吗?”
  秋菊双颊一红,而后连忙点头,却说不出话来。武清大笑一声,揽住了秋菊丰腴的身体,朝着书房走去。
  远处,阁楼屋顶,一个明媚皓齿,面容绝美的少女轻哼了一声,暗骂一声,“果然是个色胚!”手中一根漆黑如墨弯弯扭扭的棍子一下敲碎了数片青瓦,而后飘然而去。(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一章 又是一个五年

  虎山之巅,武清盘膝而坐,闭着双眼,感受着大自然恬静的气息。片刻,他睁开眼睛,只见他眼眸深邃,仿佛深渊一般,这是一双智者的眼眸,随即他看向远方。一望无际的枫叶从山顶绵延而下,清心书院便在那枫林的遮掩之处。
  五年来,理学理论已然铺成,所欠缺的只是时间的积累和完善。贺知章、张若虚等十六人已然毕业,贺知章和张若虚等八人加上后来十名学生,于年初考中进士,是为清心书院第一批“十八进士”。天下为之侧目,文人士子慕名而来到了清心书院求学,清心书院在天皇李治的允许下,一度扩建。就规模来说已经成为天下第一书院。
  当然在此之前,已有几个比较出名的书院,如那蓝田县的瀛洲书院、临朐的李公书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