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大唐-第1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夜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武清看着漆黑的窗外,虽是给他们三天时间,若第一天不来。那就说明心中有犹豫,说不定正在藏匿贪污钱物。这样的贪官不死。能有天理?给了你们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可你们竟然不珍惜,那唯有杀之,那就只有用你们的血液染红我迈向更高的官袍!
  长史孔祥是圣人孔子后人,孔家家教极为严厉,故而孔子后人为官者也多是勤政爱民之辈。而且孔氏虽为孔子后裔,家业也颇大,但人丁并不兴旺,所以为官者也不多。像孔祥为长史的更是不多,至于贪污,孔氏家族家财不知多少,为了贪污没得辱没了先圣祖。所以孔祥是一个非常廉洁的官员,即使武清是一个新任刺史,也是全力配合的。
  武清让其明日一早审案,也毫无怨言。
  翌日一早,当一辆辆囚车进了徐州城后惊动了早起的徐州百姓,当有人认出,那是某县县令或者县丞时,不禁揉了揉眼睛。
  “亲家啊,那狗县令终于得到报应了,被刺史大人给抓了!”
  “快去告诉你娘,那个挨千刀的狗官被刺史大人关进了囚车!”
  于是乎,徐州城百姓相互转告,不到半个时辰,刺史府门口来了数千百姓,呼喊着要见刺史大人。
  武清感叹一声,这就是人望!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为官者如果愚弄百姓,盘剥百姓,那么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被百姓碾成粉末。
  武清命录事参军写出告示,有冤情者可到县衙告状,他将亲自坐审。
  这个时候司法参军孟非来到,见到孟非,武清问道:“可有拒捕者?”
  孟非拱手道:“昨夜抓捕之时,很多人都正在藏匿财物,有几个还藏在女人的被窝里。不过刺史请放心,条子上的人一个都不漏,家资封藏,都有州兵看守。”
  武清点了点头说道:“传令下去,不得骚扰家眷,等审问之后,一并上奏朝廷再行发落,敢有违抗者,立斩!”
  孟非一阵哆嗦,赶紧退去,传达命令,他可是知道那些州兵们的脾性了,坏了刺史大事,自己这司法参军也就别干了。
  武清看向一旁的长史孔祥,说道:“孔长史,你且去牢中先审理一番,若有顽固者,你且记下,一并呈报给本刺史。”
  孔祥拱手说道:“刺史整肃吏治是朝廷之福,下官一定鼎力协助。”
  “如此便好,这就去吧。”
  等到孔祥出去,武清这才吩咐录事参军道:“你们随我去县衙,这县令和县丞被抓了,我还得坐镇县衙。也好过过县令审案的瘾!”
  录事参军等人自然不敢笑出声,他们明白,这刺史一来便整出这么大的动静,就可以看出他丝毫不惧地方豪强,而且更重要的是朝中有人,他是谁?他是曾经令长安世家公子们黯然神伤的太平公主驸马!他能够怕谁?他曾经是北衙禁军左羽林卫大将军,谁人敢动?他是理学开创者,至此几乎名满天下,谁不想结识这样的人?
  刺史府外,百姓太多,武清只好走后门,坐着马车,不过片刻,便来到了县衙。地方事务一般都由各县处置,刺史府只是居中协调,监察军政。所以为了树立形象,也是为了让徐州城不至于混乱,他只有坐镇县衙。
  武清自然不会去后宅,那里是县令家眷,到了县衙大堂,武清便命人封了从前厅到后宅的门。让后宅的人只走后门。
  衙役们站在门口战战兢兢,生怕被那黑脸大汉那腰间的大板斧给活劈了,不敢进堂。
  武清没有理会那些衙役,他看着县衙后面的那副日出东方升海平的巨图,有着说不出的言语,自从《三侠五义》问世后,这大唐的县衙也改了不少,上面匾额上严谨工整地书写着“明镜高悬”四个大字!左右两边立着“肃静”、“公正”、“严明”、“无私”等牌子。
  武清点了点头,大声说道:“击鼓升堂!”(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六章 由吴氏杀夫案引起的一场风暴

  武清没有听到衙役们“威武”的喊声和水火棍撞击地面的敲击声,眼睛一瞟,低声道:“黑子,还不让那些衙役们进来?”
  黑子听到耳中,肩膀一耸,转身双手一拍板斧,大声道:“你们这些怂包站门口做什么,我家主人升堂问案,你们聋了吗,还不快进来!”
  衙役们哪遇到过如此凶恶汉子,赶紧哆哆嗦嗦地进了大堂,快速站列两边,拄着水火棍,哆哆嗦嗦地喊道:“威武!”
  武清一拍惊堂木,说道:“你们班头是谁?”
  “回,回大人,何班头生病了!”这人虽害怕但依旧能保持镇定。
  武清身着刺史官服,一本正经地坐于堂上,问道:“可有告假?”
  “回大人,俆师爷应该知道!”
  武清大怒,问道:“俆师爷此人何在?”
  还是那衙役答道:“今日一早便没见了踪影!”
  武清沉思片刻,便说道:“既然不知告假,那这班头他也别做了。你叫何名?”
  “回大人,小的刘二!”那衙役说道。
  武清说道:“嗯,不错,以后你便是这县衙班头了,可得好好做事,明白吗!”
  那刘二立马给武清叩了头,说道:“谢大人,小的一定好好做事。”
  “好了,把县尉各主薄给我叫来!”
  不多时县尉曹兴和几个主薄来到,拜见武清后。便站立一旁。
  武清说道:“曹县尉,本县可有积压的案子?”
  曹兴是永隆元年进士,及第后。便配到了此地为县尉,掌管刑狱诸事,所以三年来对这里的一切还是非常了解。他不敢怠慢,便拱手说道:“有吴氏杀夫案和花家田产案,还未审理。”
  武清顿了顿,觉得这个吴氏杀夫案有点意思,但凡有点奸夫淫妇的故事。不是更吸引人吗,于是便说道:“先给我传吴氏!”
  而后又吩咐道:“让百姓进大堂来,看看本县令。嗯,本刺史审案,本刺史要让徐州百姓知道,这徐州还是天皇陛下的!”
  自有衙役出去通知百姓。不多时数百名百姓涌入大堂。而后站在临时拉出的黄绳之外。
  不多时,吴氏被绑缚着押到了堂下。
  武清看到这吴氏似乎遭受过折磨,不禁想到,前世的时候,说是古代女子犯法进了监牢,再烈的女子也保不住贞节,看样子,这吴氏是遭受了潜规则了。
  心中很不痛快。便说道:“堂下何人,报上名来。抬起头来!”
  “回大人,民女吴氏。”女子气息微弱地说道,而后微微抬起头。
  看来没少受折磨,而且此女颇有姿色,武清更加愤怒,便问道:“吴氏,本刺史问你,你在牢中关了几日?”
  吴氏一愣,而后答道:“回刺史,民女已经在牢中还差几个时辰就半月了。”
  “本官问你,你可在牢中遭受狱卒淫辱?如实说来。”武清此时脸色铁青。
  吴氏一听,而后浑身如筛糠一般,不禁哭道:“民女请求大人判民女死罪。”
  啪!
  武清拍下了惊堂木,说道:“如实说来!”
  顿时,大堂内一片安静,百姓们不知道刺史大人要做什么。
  吴氏顿时不敢在哭,便说道:“张县令看民女颇有几分姿色,便害了民女男人,威逼民女每月初一、十五伺候他,民女不答应,他便糟蹋了民女,而后便把民女以谋杀亲夫之罪打入死牢,每日里遭受狱卒淫辱。民女只想求死,请大人判民女死罪吧。”
  武清沉思片刻,说道:“你且不用哭泣,今日本刺史就要整治典狱!”
  “来人,把县衙大牢中狱卒全部传来!”
  黑子早就听得怒发冲冠,大吼一声,便抓起一名衙役带路。
  不多时,黑子一手一个提着两个牢头进了大堂,而后把两个牢头扔在了地上,摔得两个牢头直叫唤。武清皱着眉头,瞪了眼黑子,说道:“站到一边去!”
  黑子想说话,却也不敢违抗,毕竟武清是主人,他要是不听话,牛大妹子估计又不理他了,“俺”了几声后,便垂头丧气地站立边上。
  两名牢头,自然知道刺史大人的威名,赶紧跪伏在地上,大叫饶命,不多时,总共十九名狱卒加两个牢头跪在了堂下,看到一旁的跪伏的吴氏,不禁有些疑惑。
  武清没有理会这些狱卒,便说道:“先给吴氏松绑!”
  “大人,这不合规矩啊。”县尉曹兴说道。
  武清瞪了一眼,厉声道:“松绑!”
  衙役不敢怠慢,立马给吴氏松绑,但吴氏脚上有脚镣,这个倒是不用打开。
  “吴氏,你且看看,这二十一名狱卒中,谁淫辱过你,今日本刺史给你做主。而后本刺史再给你一个合理的宣判。”武清站起身说道。
  吴氏也明白,看样子这个年轻刺史不是一般人物,于是站起身,拖着脚镣,从第一个狱卒缓缓走过,大堂内安静如空谷,唯有那脚镣撞击之声,直到吴氏停下来。只见吴氏跪倒在地,说道:“大人,这些狱卒全都淫辱过民女,请大人为民女做主。”
  “你这毒妇,害死了丈夫,如今又来害我!”
  “淫妇,你要污蔑我不成,我何时淫辱过你?”
  “贱人,污蔑我,可不得好死!”
  “。。。。。。”
  啪!
  又是一声惊堂木响,武清怒道:“公堂之上,岂容你们咆哮,来人杖刑伺候!”
  衙役们却一动不动,武清怒道:“怎么?你们连本刺史的话也不听呢?”
  衙役们看着那牢头,瑟瑟不敢说话。
  武清还真没想过。会出现这种状况,竟然有衙役怕牢头而不怕刺史的。
  “哈哈哈!”
  只见那牢头笑道:“怎么,刺史大人。不说话呢?刺史大人,我承认,我们这些人都淫辱了吴氏,可谁让她漂亮呢,再者兄弟们很难得遇到如此漂亮的女囚,不快活快活,怎么对得起吴氏那张俏脸呢。再说了那张县令都在牢中问候过呢。奉劝一句,有道是强龙不压地头蛇,得饶人处且饶人。给大家一条活路。。。。。。”
  话未说完,只见一块方砚扔出,噗嗤一声,只见那牢头脑袋开花。白浆崩裂。夹杂着血水飞溅四周,百姓惊呼一声。
  大堂里瞬间息声,针落可闻。
  武清走下台,而后从那牢头的脑袋里取出砚台,在那牢头的身上蹭了蹭,说道:“嗯,可惜了这块好砚了。”
  “所有衙役,即刻辞退。所有狱卒即刻押赴菜市口,斩首示众!”
  “姓武的。你不得好死!”
  “罪孽深重,该死!”武清飞起一脚,便揣在了那狱卒心口上,那狱卒一阵吐血,眨眼间毙命。
  百姓一阵唏嘘,这刺史大人果然生猛。县尉想说什么,便忍住了。
  武清转向目瞪口呆的吴氏,说道:“吴氏,你可以给自己辩解,但需要一些乡里证人,你可说说,有谁能证明你是无辜的?”
  此时,忽然一队州兵到了大堂,黑子一声喊,把剩余的狱卒全部绑缚押出了公堂,那些狱卒看到两个同伴当场惨死,便再也不敢叫唤。百姓一阵呐喊叫好。
  而衙役们一个个垂头丧气,当场被州兵赶出了县衙,其中最郁闷的就属刘二了,刚升了班头,结果被赶出了县衙。
  县尉心中震惊之余,也彻底明白,在这位刺史面前,最好还是不要狡辩。
  这时,吴氏似乎重回了信心,便说道:“小王庄的所有乡亲,都可以给民女作证!”
  武清大叫一声好,便向着百姓问道:“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