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混在大唐-第2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柲不知上官婉儿已经想到其他地方去了,他在想上官婉儿想要孩子的事情,这其实也不是难事,可上官婉儿如今的位置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就此放弃,那么自己以后该如何得到朝廷的消息呢?是让姚元崇等人快速上位还是笼络下二张,但二张已然被自己得罪,更何况他也根本就没想跟女皇的面首有任何纠缠。一者女皇忌讳,二者也被世人诟病,成为历史笑柄。对于如今载誉天下的武柲来说,这无疑就是耻辱了。
  上官婉儿如今参与政事和主持史馆编修,而且又兼点评天下文士的文章诗赋,武柲便说道:“婉儿,你觉得成立一个文学研究院如何?”
  文学研究院?上官婉儿红着的脸,顿时消散了许多,她被这个新颖的名字所吸引。而且凡是清哥的想法都必有其用途。
  “这文学研究院是做什么的?”
  武柲便把自己以来的想法说了出来。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便有了文字艺术,以字演变而出的文化可谓气象万千,文字不仅记录了人类的文化和历史,而且也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了统一的标准。发展到如今,夏商周开始便有了文学艺术,如流传至今的诗歌辞赋,都成为了魁宝。那么研究这些,能够让我们了解当时的历史形态。
  成立文学研究院,便是要集中大周文学之士,让他们安心研究文学,而不是去想着做官想着投机取巧,而文学院也将给这些文学之士生活保障,并能够保留其作品,流传后世。
  上官婉儿听完武柲解释后,便说道:“这不跟翰林院一样吗?”
  武柲摇了摇头,道:“翰林院为皇家拥有,网罗奇人异士,而我所说文学研究院却是属于整个大周拥有,只有研究文学的人。”
  上官婉儿点头,想了想,问道:“你告诉臣妾,是想让臣妾去给圣上说吗?”
  武柲笑道:“因为只有女皇答应才能做成这件事情,你若不愿意,就算了。”
  上官婉儿白了眼,道:“你我一体,你都说了,妾身还能不答应吗?而且这是好事。至于女皇答不答应我可保不得准。”
  武柲疼爱得亲了下那小嘴,抬头望了望窗,已然是深夜了。发觉肚中饥饿,这才想起,自进了这府中,便在这床榻之上了,心中苦笑一番,便说道:“婉儿,我饿了。”
  上官婉儿以为这个色胚又想要了,便说道:“清哥,男女之欢虽诱人,但要节制啊。”
  武柲说道:“我们晚饭都没吃!”
  上官婉儿俏脸儿顿时一红,便撑起身子,喊道:“红儿,做些饭食送来!”
  红儿是上官婉儿在郑府的侍女,所以一直便在外间伺候,听到主人在喊,便答应一声,红着脸儿赶紧起身出门而去。
  武柲一阵无语,他来的时候可不知道外间还有一个侍女,这不是让那侍女听了几个时辰的活春宫吗?但他已经习惯了这个时代贵族的生活方式,也就无所谓了。
  翌日,武柲和上官婉儿用完午膳后,才回到了王府,王府的正厅内,将作监府监裴匪舒已经等候多时了。闻喜裴氏因为裴柔的关系有一部分站在了武柲的阵营,但裴柔只是媵妾,地位不高。裴氏也颇有微词,所以也就几人而已,这裴匪舒虽是闻喜裴氏,但已经算是远房了,便是为数不多的裴氏人之一。
  两人客套一番,武柲便把裴匪舒叫到了书房,裴匪舒虽不算是心腹。但多年来裴匪舒在一些事情上也帮了不少忙,对于这样的人。武柲只能是加以笼络,使其感到他的善意。
  武柲坐下后,裴匪舒便从招文袋中取出一个卷轴,呈递给武柲,武柲并没有接,而是问道:“这是?”
  裴匪舒道:“这是圣上吩咐的建造天策府的图纸,下官从库中找出,来请殿下过目,还有哪些需要改的。请殿下一一吩咐,下官一一改正。”
  说着话,裴匪舒便展开了图纸,图纸有些发黄,显然时间也有些长久。但武柲心中对女皇竟然如此快落实此事,看来她对契丹还是比较上心的,建造天策府。显然是要他尽快平契丹之乱,却又暂时不想立他为储君。
  武柲微微一笑,说道:“建造一事,裴府监比本王这个外行要强多了,此事裴府监说了算。”
  裴匪舒此来的目的也是跟魏王拉近关系,于是便指着图纸上的布局图。说道:“殿下,那在下就献丑了……依在下之见,以殿下旧府为左府,在其右扩建,一者不用惊动殿下家小,二者也可以节省不少钱财。”
  武柲微微一笑说道:“此事就交给裴府监吧,若有事可直接与我府中管事联系便是。裴府监在将作间将近二十年,功劳甚大,本王记在心中了。”
  裴匪舒赶紧放下图纸,躬身道:“多谢殿下挂念。”
  武柲跟裴匪舒说了一番油墨的事情后,便让裴匪舒离去了,女皇如此急切建造天策府,是为什么呢?建造一个天策府在如今的大周朝真不算什么,女皇出牌从来不按常理,所以只能从女皇最实际的利益出发,顺着她的思路思考才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正在思考之际,刘令娴进了书房,作为贴身婢女,武柲对这个女人的感情是复杂的,但刘令娴却心甘情愿,她主要处理的是武柲的书稿和会客,高力士只是一个随是驱使的小太监,至于秋菊、玉漱和源初静子等贴身婢女早已升格为媵妾,享受王府待遇,其实按照时间推算,刘令娴应该到升级的时候了,除了没有怀上之外,该办的也都办了。
  “殿下,凤阁舍人宋璟、夏官侍郎姚元崇求见。”刘令娴的声音自有一股娇嗲的味道,但却又不同于那些嗲声嗲气的声音,就武柲听来是很受用。
  “让他们进来便是了。”武柲随意说道,却丝毫没有注意到刘令娴幽怨的眼神。
  不多时,姚元崇和宋璟二人联袂来到,这二人经过多年的成长,已经成为了理学官员中的中坚力量。还有如颜元孙、萧嵩、王忠、贺知章等等,都已经算是中级官员。
  二人齐齐见礼,武柲站起身微笑着看向宋璟,说道:“广平啊,几年未见,长胖了啊。”
  宋璟面色一红,姚元崇笑道:“殿下倒是颇显瘦了些。”
  武柲大笑,道:“元崇啊,那任家小娘可曾带到洛阳。”
  姚元崇笑道:“臣也是没办法,那任家小娘又还俗了,下官只好带在身边了。”
  宋璟见姚元崇竟然和魏王殿下如此开玩笑,心中不禁有了疑惑,但接下来,他终于见识了魏王的不同。
  在书房内,武柲与二人平起平坐,仆人已经置备了几碟精致小菜,还有武柲珍藏多年的女儿红,都拿出来跟二人分享。
  这女儿红,也是武柲为自己的儿女所埋,武玲珑当年出生,便在上元县埋了有百坛,武玲珑出嫁,便全部挖出,作为嫁妆送了五十坛,自己留了五十坛,每每有弟子来拜访,便要拿出来一同品尝。
  如今宋璟和姚元崇第一次品尝,不多时一坛女儿红已见底,武柲前世喜欢饮酒,酒量也颇大,但来到这个时代后,酒量真的是太不够看了,三杯下肚便有微醉的感觉。如今和姚宋二人喝了三杯,他感到有些醉了。但看到姚元崇和宋璟二人意犹未尽的样子,他便给高力士说道:“去把夫人们叫来,让她们过来陪陪酒,顺便再拿三坛来。”
  女儿红一坛将近十斤,度数相当于前世的四十度左右,但奈何姚元崇和宋璟都是豪饮之辈,武柲只好呼唤各位夫人了。
  宋璟大惊,连忙说道:“殿下,这如何使得!”
  武柲笑道:“在我府中,没有那么多规矩,你要学学元崇,你看他多蛋定!”
  “淡定?”姚元崇很是汗颜,要不是跟随魏王一起很长时间,不然他早就拒绝了。
  不多时,太平公主、宇文素娥等十多个女人莺莺燕燕、环佩铃铛得来到了书房,姚元崇和宋璟不敢直视,他们真正得见识到了什么才是女人,什么才是绝色。
  做男人当如魏王啊!


 第三百八十七章 再入政事堂

  翌日一早,武柲穿了一身三品官服在姜出尘的伺候下,并一起用了早膳,便骑了宝马出了积善坊。
  昨晚一夜醉梦,直到寅时才醒来,看到躺在身旁的姜出尘,便直接翻身压了上去,折腾了大半个时辰后,才算是稍稍弥补了对姜出尘的亏欠。好在姜出尘性子随和,为诸女中最容易满足的一个。
  加之将近一年的养精蓄锐,还有那些大补之物,对于本就身体强健的武柲来说,已经有些补得太过了,床第之间是足以满足姜出尘的需求的。
  今日是第一次上朝,而且直接参与军政议事,这让武柲还是有些感叹,自上一次进政事堂都快十来年吧。
  武柲骑着狮子骢,一出了坊门,便被身后之人叫住了。
  “殿下,豆卢钦望拜见!”
  武柲回身,只见豆卢钦望下了一辆有些陈旧的马车,躬着身子,一脸虔诚望向武柲。
  “原来是豆卢相,您老的大礼,本王可受不起!”武柲下了马,来到了豆卢钦望的身边。
  如今以武柲的亲王身份,出门一步路都应该是仪仗开道,侍卫保护,但武柲却很少这么做,一来做事不方便,耽搁时间,二来他习惯了低调,三来是为了不吸引仇恨,仇恨武氏的人不知凡几,何必吸引仇人的注意呢,这种事情还是让武承嗣和武三思等人去做便是了。
  豆卢钦望本来等候魏王,到魏王马车里谈些事情,他却忘记了魏王上朝很少坐马车。如此一来他也不能说了,他的马车实在是又小又旧,不适合魏王的身份。
  武柲看着豆卢钦望,也是心中感叹,豆卢钦望把新马车给了孙媳武玲珑,自己坐这样陈旧的马车,实在是不成体统,看来得找个时间批评下武玲珑。身为人家的媳妇,应该要有做孙媳妇的样子。
  “豆卢相,今日本王第一次到政事堂,相烦引路。”武柲也不想坐豆卢钦望的马车。
  豆卢钦望躬身,道:“殿下所命,下官遵命!”
  政事堂自裴炎由侍中迁为内史后,便把政事堂由鸾台迁往了凤阁。如今政事堂里便设置了文昌台各部官舍,以方便诸位宰相议事。原本有文昌右相武承嗣。但武承嗣被罢免相职后,封为特进,虽加官晋爵,但却不再是宰相。如今文昌左右相无人能够担当,便空置了下来。主持政事堂议事便由内史豆卢钦望和侍中娄师德主持,还有知侍中事的姚璹。
  如今女皇身体欠佳,便很少上朝,朝中之事,由宰相商议后。给女皇过目一遍便可,当然,其实就是上官婉儿过一遍。
  武柲踏进凤阁,凤阁舍人宋璟双目无神得拜见,武柲挥挥手,昨夜姚元崇和宋璟被自己的妻妾们一轮进酒,便灌翻了。还以为宋璟要请假,却不想依旧来当值。
  政事堂内正副宰相坐了一圈,空出了上首,显然这是留给武柲的,自从昨日女皇制令下达各部,他们便知道魏王要来主持政事堂。更进一步,这是要把军政之事全部交给武柲的节奏,但宰相门想不明白的是,为何不立武柲为太子,女皇到底是何心思!
  武柲一走进政事堂,诸位宰相纷纷起身,躬身行礼。
  “见过殿下!”
  “见过魏王!”
  武柲点头以示还礼。便安然坐在了上首。
  等诸位宰相坐定后,武柲扫视一圈,正副宰相总共有七人,就连受李昭德牵连的杜景俭都再次进入了政事堂,还有已经告老还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