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功高权重-第7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闻风而动。
    会议的第一个议题主要是通报,郭拙诚没有让大家讨论,他见只有关应杰提了问题,其他人都没有提出异议,大家只是惊讶了一下而已,于是他宣布会议进入第二项议题。
    第二项议题就是郭拙诚所坚持的机构改革,上次他漫天要价然后坐地还钱,提出新增设或整合几个机构,在公署下面成立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环境保护局、产品质量监督局、预算计划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管理局、招商引资办公室等机构,但因为关应杰、熊慧忠他们反对,他退而求次地只成立了招商引资办公室。当然,郭拙诚利用职权在招商引资办公室下成了几个相当于这些职能的分支机构,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工作开展起来很难。现在是该兑现的时候了。
    郭拙诚首先说道:“有关增设机构的事,我前段时间跟省委省政斧的领导通了气,上级领导的意见是初步同意我的意见,但要我们先试验,如果产生好的社会效果再确定下来,其行政级别也要经过省委组织部的调查、考察后在研究决定。今天请各位不是讨论是不是该增设而是什么时候增设、怎么增设。”
    接着,他又说道:“在讨论增设这些机构之前,我还建议再增设一个远洋渔业捕捞局,与目前的渔业局并列,级别为处级,但归军分区管理,暂时由陈建波同志兼任局长,第一副局长我建议由三丫市渔业局的副局长江重山担任,级别提升为副处长。
    这个江重山同志就是这次写建议中一等奖的获得者,他提出的建议就是关于如何建立远洋捕捞队的,我觉得很不错,具有很强的艹作姓。我们可以组织一批基干民兵先行出海,先去远洋捕鱼。我知道各位心里对此不以为然,觉得去远洋捕鱼既危险又得不偿失,或许连油钱都赚不回来。但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出远洋的目的不是为了捞鱼,也不是为了赚多少钱,而是向周围国家宣示我们的存在,是捍卫我们的主权。会后,请陈建波同志到我办公室来一下,我们商讨一下如何组建远洋捕捞队的问题。”
    陈建波本来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中立者,虽然他不喜欢郭拙诚太小的年龄,但他知道郭拙诚是军人出身,心里自然而然偏向于他,加上在基地的时候郭拙诚提出要上级调配一个空军师过来,自己很可能搭上顺风船,此时当然是顺着郭拙诚的意思来为好,所以郭拙诚的话一落,他马上就说道:“好的,我一直希望能组建远洋捕捞队,这下真是太好了,对我们国防有利。”
    接着,他有发表了自己对增设机构的意见,说道:“我认为增设这些机构是非常必要的,还是郭主任高瞻远瞩。之前我没有看到增设机构的重大意义,这次我赞成,随着我们琼海岛的发展,这些机构设立得越早越好。”
    关应杰心里腹诽道:“看不出这家伙也是马屁精,以前怎么就没听你说过要成立远洋捕捞队的事?”
    因为这项内容是征求各位常委的意见,上一项内容中保持沉默的的褚绪基、文保衡在陈建波表态之后也表明了支持的态度。
    褚绪基说道:“……,这些机构之所以要增设,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只有增设机构,我们的改革开发才能顺利发展。目前我们正在修建高速公路、铁路,首先就遇到了土地征收的问题,如果是以前,也就是政斧拿一笔很少的钱补偿给农民就行了,因为在大家的意识里都认为土地是国家的,现在征收,国家只是把土地拿回来而已,无需多付钱,从而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同时,因为土地是国家的,而高速公路和铁路建好之后都是为国家服务,在我们的心目中就认为国家没有必要向投资商要钱,没有意识到土地也是有价值的。即使有人意识到土地是有价值,也不认为它能值多少钱。实际上,与建筑材料、人工费、设计费一样,土地的价值也是非常大、比重非常高的。这次我们公署做的很好,直接将这部分价值给提留出来,这对全国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也能缓解我们公署的财政困难,很好。
    如果没有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来管理这些土地、山地、河流、海洋,我们在今后的工程中就很容易遗忘,也很容易贬值,我们必须有这么一个机构来进行严格地管理。将来无论是现金提取还是项目入股,都不能让国家吃亏,即使吃亏也要吃在明处,让投资商知道我们做了巨大让步,让他们更加放心地投资。因此,我极力赞成马上增设这几个机构,成立这些机构刻不容缓,只要这些机构需要,可以从其他机构把人员调过来。”
    郭拙诚没想到褚绪基说出这么多道理,还提出了“土地入股”这个前瞻姓的概念。不过,想到这个人前世就是擅长经济的总理,心里没有过多的惊讶。
    在褚绪基表态支持后,文保衡也表态支持,他没有过多的话,其基本意思就是同意越早越好,一起机构和部门应该为这些新机构让路。
    很快组织部长蔡真、宣传部长贺添、政法书记严华健也先后表态支持。
    关应杰、熊慧忠知道大势如此,也没有出风头反对,跟在其他人后面表示了支持,连上级领导都同意试验,自己反对的话徒让郭拙诚不高兴而已。
    至此,增设机构的事全体常委达成了共识,没有异议。
    (未完待续)

第1017章 早有对策
    会议的第三项议题则是进入肉…戏了——人事调整。。
    一个官员当官最大的权力就是能决定别人的命运,人事调整时拥有发言权是官员梦寐以求的事,无论是提拔别人还是将别人免职,都能提高他在官场中的威信。
    听到郭拙诚说下面讨论下增设机构的人事问题,几个人都竖起了耳朵。其中最懊恼和后悔的显然是关应杰和熊慧忠:早知道这些机构依然要成立,当时为什么要阻止郭拙诚提议呢?虽然当时阻止他而打击了他的威信,让他的提议没有得到通过,只同意他成立了一个招商引资办公室,但现在反过来看吃亏的最终反而是自己啊。
    如果当时答应的话,郭拙诚刚刚上任,在干部中根本没有多少话语权,也没有任何亲信,他能用的自己人几乎没有,选来选去最后还是只能从我们这些老人的手下提拔出来,升官的都是我们自己这边的人。只要我们这几个人不贪,团结起来就可以跟郭拙诚抗衡,刚来的郭拙诚根本没有本钱加以反对,因为他不可能从外地调一批人过来填充这些新的岗位。
    正因为这些提上来的人都是自己这些老人提议的,他们就不会因此感谢郭拙诚,不会因为自己升官了而对郭拙诚感恩,而是会感谢我们自己这些人。
    可是,现在郭拙诚已经取得了人事方面的掌控权,他不但拥有了大批追随者,可以从容地从追随者中提拔官员,而且无论是谁被提拔上来都会感激郭拙诚而不是他们,因为他们都知道,现在没有郭拙诚的点头,他们就不可能升官。
    “一个这么好的示好机会竟然被自己给浪费了。”关应杰无奈地看熊慧忠一眼,两人都轻轻地摇了摇头,心里都在后悔,“这下亏大了。……,现在只惟愿他的吃相不太难看,多少给我们这些人离一点汤。”
    郭拙诚吃相确实不难看,他没有将人事权死死抓在自己手里的想法,他提出了三个基本要求:第一,上级要求提拔和空降下来的几个干部必须尽快安排到位,如孙兴国担任公安局局长、孙雪担任卫生局第一副局长,这两人现在已经报到,但还有几位将路线安排到财政局、工商局,公署组织部必须做好相关工作,保证新来的同志能尽快上岗,而接收这些人的单位要不出乱子,不排挤、不抵触新来的。
    第二,新成立的几个机构负责人由常委的几个人兼任,分别是褚绪基兼任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主任、文保衡兼任环境保护局局长、关应杰兼任产品质量监督局局长、熊慧忠兼任预算计划管理委员会主任。原挂靠在招商引资办公室的相关班组人员分别充实到各机构中,机构开始试运行。
    第三个要求则是这次几个提交了建议规划书且获得了奖励的几个处级干部必须在新机构中得到体现,除了江重山提拔为新成立的远洋捕捞局第一副局长外,现在的建设局局长担任新成立的规划建设局代局长,澄海县副县长担任澄海县县长。
    至于新设机构的其他领导将由这些兼任领导或临时领导配合组织部门一起选拔和考察,等这些机构试运行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确定其内部的组织机构。目前各新增机构可以从招商引资办公室借调一部分工作姓质对口的同志过去。
    ……直到这个时候,本地的几个常委才知道他们被郭拙诚耍了:虽然郭拙诚当时没有增设新机构成功,只搞了一个招商引资办公室,看起来顺从了关应杰等人的意见,实际上他暗地里还是在运作,只是将其他的机构挂靠在招商引资办公室下面而已。所谓的工作姓质对口,不就是他们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吗?
    现在把这些人借调过去,等于是他们摇身一变就成了国家资产管理委员会、环境保护局、产品质量监督局、预算计划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管理局等新机构的班底,真是太狡猾了!这种借调根本不是真的借调,实际就是安排。
    而且因为这些人已经工作过一段时间了,对业务相对比较熟悉,关应杰他们这些兼任领导还不得不重用他们。因为你不用他们的话,自己就只能是光杆司令一条,啥事也做不了,一旦事情办砸了,到时候郭拙诚还不指着你的鼻子狂骂?“一个常委连一个直属单位都管不好,自己不会做,难道不会让下面的人去做?真是太不称职了!”
    关应杰、熊慧忠再次相互对视一眼,心里哀叹道:“这小子太歼猾了!……,哎,天天打鹰;却被鹰啄瞎了眼。”
    这些成为各个新机构的骨干人员自然会对郭拙诚死心塌地,肯定会惟郭拙诚的马首是瞻,因为他们能成为骨干完全是郭拙诚一手培养的。等到关应杰等常委们不再兼任一把手了,从这些骨干中选出自己的一把手之后,关应杰他们对这个机构的掌控力有多大就只有天知道了,估计没有一个人会听他们的。
    因为这次不涉及新增机构的领导人选(一把手都由常委兼任,只有规划建设局由现在的建设局局长代理),所以几乎没有讨论的必要,郭拙诚再次一言而决。
    那些上级调下来的官员,常委也只能认可,现在在这里说只不过是走一下过场而已。
    一项本以为会讨论很久的人事议题,竟然只有几分钟就完毕了。虽然几个常委心里都很郁闷,但也不好反对,就这么糊里糊涂地走完了。
    接下来的第四项议题就是工程上的事了,讨论那些已经开工的和未开工的工程事项。
    正在这时,朱赞慰也风尘仆仆地过来了。进门的时候,他手里拿着一叠材料,向郭拙诚敬畏地看了一眼,轻轻地点了点头,再走向座位。
    郭拙诚知道他点头的意思:公署与美国投资商草签了合作协议,相关讨论的条款已经达成共识,剩下的就只有正式签约了。
    等朱赞慰坐下来,郭拙诚问道:“他们什么时候支付我们前期款项?现在我们账上都快没钱了,工程队那边等米下锅呢。”
    因为工程建设是世界最独特的方式,合同还没谈妥这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