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功高权重-第9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我们自己也将成立这种风险投资公司。……,我们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很多事情还是交给民间去做为好。”
    郭拙诚笑了笑,没有说话。实际上中国在这次美国入侵格林纳达的行动中做的事确实不光彩,完全是两边取利,一边是卖武器给格林纳达和古巴,鼓动他们向美国开战。一方面又从美国得到好处,承诺今后不再帮助格林纳达,不再出售任何武器给小国家,美国为此不得不出让一些利益。
    所以iic公司利用格林纳达战事赚钱的事尽量不让别人发现为好,更不能让别人知道中国在配合,不要因为金钱的输送让人家发现中国政府出面支持iic公司赚人家的血汗钱,真要发现了,即使这次勉强过关,下次iic公司想这么赚钱就难多了。可以说将iic公司赚的钱交给中国,等于是变相杀了一只能产金蛋的母鸡,睿智的最高首长当然不会做这种傻事。
    郭拙诚之所以问是否把利润分一部分出来。也只是开玩笑而已,说明自己并不是一定要占国家的便宜。
    最高首长问道:“你认为这次美国什么时候再对格林纳达动手?”
    郭拙诚摇头说道:“我真说不清楚。我只知道这次美国会调集重兵,会在格林纳达附近海域集结至少三个航空母舰战斗群,这次一旦战争爆发,美国就会以泰山压顶之势将格林纳达彻底制伏。”
    自上次入侵格林纳达失败后,美**方知道了是自己轻敌导致了这次战斗惨败,不但没有为美军换回声誉,反而暴露美军是虚弱的,看似能摧毁一切的美军实际上是不堪一击的。最多能支持一个方向的战斗,而不是他们之前所宣称的一样能够同时在全球三个方向进行战斗并获得胜利。
    但彻底清除后花园的这根刺,美国不得不继续硬着头皮,冒着被各国讥笑的风险,从世界各地调集重兵围堵格林纳达。决心用最大的力量将格林纳达占领。
    对于美国前期的失败,苏联、古巴等国家自然欢欣鼓舞,一些动摇的准备脱离苏联的小国家又开始向苏联伸出橄榄枝,一些准备投向美国的国家有的则投向中国的环抱。就是英国这个被阿根廷打得灰头灰脸的国家,也不无幸灾乐祸,特别是民间很有出了一口怨气的感觉,觉得美国经过这次失败。相比英国在阿根廷的失败更可笑,美国人更没有理由讥笑英**队了。
    真正的五十步笑百步。
    从美国集结兵力大规模应战的情况看,美国入侵格林纳达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具体什么时候开战。郭拙诚确实也难以知道。
    最高首长盯着郭拙诚的眼睛,再问道:“你真的不知道?什么集结至少三个航空母舰战斗群,现在都已经集结三个了,还用你说?”
    郭拙诚心里一愣。不知道最高首长如此看着他,但他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道:“我真的不知道。”
    最高首长又问道:“是不是美国第一次入侵格林纳达。双方的战事就已经变化了?没有按本来的规矩打?”
    郭拙诚背上一下沁出了一层冷汗,慌忙说道:“什么本来的规矩?我不懂。”
    最高首长收回犀利的目光,用轻松的口气说道:“这次你准备拿多少钱参与苏联的大运输机研制?”
    对于最高首长的话,郭拙诚心有戚戚,见他转换话题,虽然跳跃度很大,但还是让他松了一口气,认真回答道:“大约十亿美元吧。”
    因为被刚才吓了一下,他说的话有点模棱两可。
    最高首长问道:“十亿美元够了吗?”
    郭拙诚认真回答道:“前期研制肯定够了,因为苏联的物价特别是人工工资要比美国的低得多,没有研制一种新飞机也就是四十亿美元左右。当然,如果进入试制的话,我们还要追加更多的资金,但加起来二十亿美元差不多了。这里面可没有包含我们中国方面的成本,中国方面的成本另算,由我们单独支付。”
    “为什么单独支付?”最高首长随即明白了,笑道,“你小子又在玩名堂,你是想给中国这边的技术人员高工资、高福利,从而让他们的技术人员眼红,让他们羡慕我们这边,从而产生归附心理,是不是?你这家伙,还真是无微不至地想挖他们墙角啊。”
    郭拙诚想了想,干脆说道:“反正他们的人迟早会分崩离析,我们不抢的话,到时候欧美国家也会抢,与其好了欧美国家,还不如让我们得点好处。虽然欧美国家宣传说他们那里是自由的,富有的,但宣传是一回事,实际上又是另外一回事,而苏联技术人员心中是如何想的,更是另外一回事。”
    见郭拙诚主动说起苏联崩溃的事,最高首长心里一阵欣慰,这说明郭拙诚对他完全不设防,已经开始说自己的内心话了。虽然之前也说过不少类似的话,也暗示过他知道未来的发展,但像这样开诚布公说出来却是没有的事。
    他认真地说道:“那你说说我们该如何抢苏联技术人员的事?”
    郭拙诚说出来之后,心里反而更加坦荡了,说道:“中国和苏联一样,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竞争苏联科学家的时候,这既是劣势但也是优势。劣势是很多技术人员很可能想赶时髦,从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国家里出来后,不愿意再进入社会主义的中国,会以为中国和苏联差不多,将来或许也会走苏联的老路,不如一步到位跑到欧美国家享福去。
    但是,大多数人还是习惯于生活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不愿意到反差太大的地方,这就是优势。我们要做的事就是如何让更多的人知道西方国家并不是那么友好,更不是天堂。同时要让他们知道中国跟苏联存在很多不同,虽然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并不等同,我们要比他们优越得多,特别是在对待知识分子、技术人员上,我们的政策要好得多。
    我们还有一个优势就是中苏曾经有过几年的蜜月期,当年苏联派专家帮助我们的时候,我们对他们这些专家的态度是友好的,即使我们自己缺衣少食,还是让他们吃好穿好,让大多数苏联专家感谢欣慰,他们心里肯定还对中国有一些好感一丝眷恋,也影响了他们身边不少的人。
    如果我们现在派到苏联合作的专家都是高工资、高福利,他们中大多数人肯定会愿意到我们中国来。而且,我们从现在就开始着手,利用合作的机会结交他们,与他们做朋友,同时或明或暗地向他们透露愿意高薪招揽他们的意向,即使我们招不到多少人,也会比欧美国家先一步动手,先一步获得他们的认同。”
    最高首长一边点头,一边想着什么,过了一会儿,他说道:“我们还可以在全球定位系统和无线电话等项目上跟他们合作。”
    郭拙诚不由大吃一惊,脱口问道:“无线电话?”
    见郭拙诚一副吃惊的样子,最高首长哈哈大笑道:“怎么,这个词从我这个老家伙嘴里说出来真的让你如此惊讶吗?难道我就不能知道几个新型名词?”
    郭拙诚讪讪地说道:“不是,不是,我只是有点……,嘿嘿,我真没有想到您也知道这个技术。……,苏联的移动电话……无线电话很厉害吗?”
    最高首长说道:“我知道什么技术?我也就是知道你这个词而已。你不是曾经说过未来信息化会高速发展吗?什么计算机网络,什么无线电话……移动电话可被你念叨过几次,说是将来经济发展的引擎。你在琼海岛那么忙,还抽出不少时间来指导程控电话交换机的研制,指导光纤传输的研制。
    你建立的那个公司里面还专门成立了移动电话的研究机构,我老家伙就是再迟钝也知道你在干什么吧?你不知道,科技部为此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专门研讨移动电话、程控电话、光纤传输、计算机网络的前景和应用。同时有关部门安排了情报工作者在世界各地搜集与此有关的技术,一方面是希望帮助你们更快更好地研制出产品、出成果,一方面科技部自己也想成立相应的机构,与你的这家民营企业进行竞争。
    据情报人员传回来的消息,在计算机网络方面是美国方面领先,程控交换机方面法国领先,而移动电话则是苏联的技术领先。”
    (未完待续)

第1261章 绑架苏联科学家
    郭拙诚没有想到国家如此重视自己的言行,还专门成立了机构来进行研究,他更没有想到苏联的移动电话技术竟然是世界领先,这个时候就已经被中国情报人员知道了
    在郭拙诚的记忆中,移动电话好像是从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芬兰的诺奇亚公司、瑞典的爱立信公司发展起来的,无论是模拟移动电话还是数字移动电话,以至于后来的3g,几乎所有的标准都是欧美国家建立的,中国等国家要生产这些设备都要从欧美国家购买标准。怎么会是苏联先一步开发这种技术?
    “是我记错了,还是这一世苏联变牛皮了?”郭拙诚心里暗暗地想。
    其实,这次确实是郭拙诚自己记错了。
    前世并非通信专家的他记得的都是前世普通人都知道的东西,什么1982年欧洲成立了gsm,开始制订泛欧移动通信漫游的标准。什么美国1983年在芝加哥开通amps蜂窝系统,等等。
    早在1957年苏联工程师列昂尼德…库普里扬诺维奇就发明了Лk…1型移动电话。1958年,他对自己的移动电话做了进一步改进,设备重量从3公斤减轻至500克(含电池重量),外形精简至两个香烟盒大小,也就是跟中国在1990年以后使用的大哥大重量差不多,要知道在1958年的时候这台“手机”里可是没有办法大规模集成电路的。
    他制造的这部电话可向城市里的任何地方进行拨打,可接通任意一个固定电话。到60年中期,库普里扬诺维奇的移动电话已能够在200公里范围内有效工作。
    库普里扬诺维奇的便携移动电话在当时来说代表了创新和先进的技术。但遗憾的是,没有能够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和推广,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当时便携通话设备的生产成本以及配套网络安装费用太过昂贵。
    另外,苏联还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套全自动移动电话通讯系统“阿尔泰”(Алtan)。1959年,姓能杰出的“阿尔泰”系统在布鲁塞尔世博会上获得金奖。
    只不过那时候不但没有用到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也没有成熟的数字通信技术,加上没有资金建设大量的基站,不但限制了这种手机的姓能提高,也不能进行灵活快捷地切换,只能在限度的区域移动。
    同时因为欧美国家用大量的资金投入,制订了更符合实际应用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加上苏联经济困难,技术上越来越受到欧美国家的封锁,他们的移动技术根本推销不出去,更别说赚钱。只有投入没有产出,以至于苏联的移动电话最后打落尘埃,成就了一个叫马丁…库珀的摩托罗拉工程技术员。1973年,这个叫马丁…库珀的美国人站在曼哈顿街头,用砖块样大小的dyna…tac移动通讯设备进行了一次持续半小时的通话,他就成了让移动电话正式进入人们生活的大师、先驱。
    “阿尔泰”移动通信系统也并非一直被置之高阁,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前夕,苏联技术人员对它进行了另一次大规模的现代化升级,系统信息保密功能得到加强,能满足必要的使用环境。由政斧出面将这套系统试着应用在党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